跟台笔记:TKA中的3次关键截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台笔记:TKA中的3次关键截骨
针对表面全膝关节置换,我们可以将其操作要点归纳总结为“1 2 3”这3个数字。

“1”指力线的应用,“2”指股骨外翻角度与外旋角度的调整,“3”指3次关键时刻截骨(胫骨截骨、股骨远端截骨、四合一截骨)。

对于“1”和“2”,详情请参阅跟台笔记第13期:盘点TKA中下肢力线的6次应用,第14期:盘点TKA中最常见到的4个角度。

接下来本文将对3次关键时刻截骨进行详细介绍。

一、胫骨截骨
截骨目的:截出正位水平位、侧位后倾式的胫骨平台平面(图1)。

图1
1. 胫骨定位
胫骨髓外定位导向器(图2)平行于胫骨前嵴,远端指向第一、二趾蹼(胫骨解剖轴)。

轻轻打入固定(只打入一枚长钉)。

图2
2. 调整平台后倾角
胫骨截骨块自带有3°的后倾(图3),术者可参考X线片,轻拉定位器远端以获得所需后倾角度(一般为7°左右)。

确定后将平台上方的两枚长钉完全打入固定。

图3
3. 确定平台截骨厚度
安装胫骨平台测深器,调整触点位于平台最低点(图4)。

一般截骨参考以健侧为标准,内侧取1mm,外侧取9mm,两枚长钉固定截骨块。

图4
4. 平台截骨
去除髓外定位器、抱踝器、抱踝器连接杆进行胫骨平台截骨(图5)。

图5
二、股骨远端截骨
截骨目的:截出水平式的股骨远端平面(图6)。

图6
1. 股骨髓腔钻孔
钻孔位置位于后交叉韧带附着点前方1.0-1.5cm处,Whiteside 线与Insall线的交叉点(图7)。

钻孔方向沿股骨髓腔方向(解剖轴)打通髓腔。

注意控制髓腔钻进入的角度。

图7
(注:AP为前后相轴线,即Whiteside线; IP为股骨内外髁连线,即Insall线)
2. 安装股骨远端截骨导向器
以一定的股骨外翻角安装股骨远端截骨导向器(注意分清左右),调整截骨导向器(图8)至固定位置(常规截骨厚度为9mm)。

图8
3. 调整截骨角和截骨量
如果感觉股骨远端截骨不够,可去除斜向定钉,重将远端截骨块定位固定在+2、+4的标记处,从而增加股骨远端的截骨量(图9)。

图9
三、四合一截骨
截骨目的:截出外旋式的股骨前后髁平面。

(注:外旋截骨与中立位截骨区别)
1. 当使用股骨测髁器确定股骨远端双孔之后,将四合一截骨板上的短柱插入预先钻好的股骨远端的双孔中(图10)。

图10
2. 保证截骨板紧贴股骨远端截面。

截骨板上还有多个固定孔可用于打入短钉固定。

其中,应首选中央孔的固定。

必要时再用短钉打入内、外侧以固定截骨块。

截骨前用飞镖再次验证股骨前髁截骨量,以避免出现前髁notch现象(图11)。

图11
3. 按照前髁、后髁、前斜面、后斜面顺序完成截骨(图12)。

为了保证截骨板的稳定,前斜面应最后截。

图12
重点补充
1. 从解剖状态上看,胫骨正位时内倾(即外高内低),侧位时后倾;股骨在伸直位时,股骨远端关节间隙线与水平位成3°角度;在屈曲位时,股骨后髁连线与水平位成内旋3°角。

图13
2. 胫骨截骨是水平位截骨,伸直位时股骨截骨也为水平位,而屈曲位时股骨截骨一般选用外旋截骨(图13),才能保证伸直位截骨和屈曲位截骨等量。

但是有些假体在股骨后髁内建时选择中立位截骨(图14),同样保证了伸直位与屈曲位的平衡。

图14
3.常规的外旋截骨(图13)指屈曲位时沿水平位截去股骨远端前侧和后侧。

GⅡ中立位截骨(图14)指的是屈曲位时沿关节间隙线截去股骨远端前侧和后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