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道强度校核计算表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管道强度校核计算表格
DATA SHEET OF STRENGTH
⼯程名称:
项⽬号:
版次:
设计单位:
项⽬负责:
设计:
校核:
审核:
⼯业及热⼒管道壁厚计算书
1直管壁厚校核
1.1计算公式:
根据《⼯业⾦属管道设计规》(GB50316-2000)6.2中规定,当直管计算厚度t s ⼩于管⼦外径D o 的1/6时,承受压直管的计算厚度不应⼩于式(1)计算的值。
设计厚度t sd 应按式(2)计算。
[](
)
PY
E PD t j t
o
s +=
σ2 (1)
C t t s sd += (2)
21C C C += (3)
式中 s t —直管计算厚度(mm );
P —设计压⼒(MPa )
; o D —管⼦外径(mm );
[]t σ—在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许⽤应⼒(MPa );
j E —焊接接头系数;
sd t —直管设计厚度(mm );
C —厚度附加量之和(mm )
; 1C —厚度减薄附加量(mm ) 2C —腐蚀或腐蚀附加量(mm )
Y —计算系数
P=2σt/(D-2tY)
Y=0.4--0Cr18Ni9
式中设计温度为常温,⼀般取50℃,[]tσ根据《⼯业⾦属管道设
计规》(GB50316-2000)附录A⾦属管道材料的许⽤应⼒表A.0.1进
⾏选取,故20#为130MPa,0Cr18Ni9为128.375 MPa。
E取值是根据《压⼒管道规-⼯业管道第2部分:材料》j
(GB/T20801.2-2006)表A.3,故20#和0Cr18Ni9的取值都为1。
Y根据《⼯业⾦属管道设计规》(GB50316-2000)表6.2.1进⾏选取,故20#和0Cr18Ni9的取值都为0.4。
1.2常⽤低压管道计算厚度
1.3常⽤⾼压管道计算厚度
1.4厚度附加量
(1).C1厚度减薄附加量(mm),取钢管允许厚度负偏差。
根据《流体输送⽤不锈钢⽆缝钢管》(GB/T14976-2002)规定:热轧(挤、扩)钢管壁厚<15mm时,普通级允许厚度负偏差(12.5%δ)
⾼级允许厚度负偏差(12.5%δ);热轧(挤、扩)钢管壁厚≥15mm时,普通级允许厚度负偏差(15%δ)
⾼级允许厚度负偏差(12.5%δ);冷拔(轧)钢管壁厚≤3mm时,普通级允许厚度负偏差(14%δ)
⾼级允许厚度负偏差(10%δ);
冷拔(轧)钢管壁厚>3mm时,普通级允许厚度负偏差(10%δ)
⾼级允许厚度负偏差(10%δ)。
根据《输送流体⽤⽆缝钢管》(GB/T8163-2008)规定:
热轧(挤压、扩)钢管外径≤102mm时,允许厚度负偏差(12.5%δ或0.40中较⼤值);
热轧(挤压)钢管外径>102mm时,当壁厚和外径的⽐值
≤0.05时,允许厚度负偏差(15%δ或0.40中较⼤值)
>0.05~0.10时,允许厚度负偏差(12.5%δ或0.40中较⼤值)
>0.10时,允许厚度负偏差(10%δ);
冷拔(轧)钢管壁厚≤3mm时,允许厚度负偏差(10%δ或0.15中较⼤值);
冷拔(轧)钢管壁厚>3mm时,允许厚度负偏差(10%δ)。
综上所述,考虑到CNG站⽤钢管基本上为冷拔(轧)钢管,故厚度负偏差应按照上⾯规定根据钢管材质选择。
(2).C2腐蚀附加量(mm),20#钢管的腐蚀裕量参照《钢制对焊管件规》(SY/T0510-1998)取1.5mm,0Cr18Ni9钢管的腐蚀附加量⼀般为0mm。
1.5常⽤管道的设计厚度
钢管的公称壁厚⼤于设计壁厚,故所选钢管的壁厚符合要求。
2.1计算公式
根据《压⼒管道规-⼯业管道第3部分:设计和计算》(GB/T20801.3-2006)6.2规定:
压弯管的计算厚度(位于2α处,最危险处)应按式(4)计算: []
+ ??=
PY I E PD t j t o
w σ2 (4)
当计算弯管的侧厚度时: ()()2
41
4--=
o o D R D R I (5)
当计算弯管的外侧厚度时:
()()2
41
4++=
o o D R D R I (6)
式中 w t —弯管(、外侧)的计算厚度(mm );
α—弯管的转⾓(度);
I —计算系数;
R —弯管在管⼦中⼼线处的弯曲半径(mm )
; 2.2弯曲半径
根据《⼯业⾦属管道⼯程施⼯及验收规》(GB50235-97)中规定:⾼压钢管的弯曲半径⼤于管⼦外径的5倍,其他管⼦的弯曲半径宜⼤
于管⼦外径的 3.5倍。
对于⼀些在⼯⼚加⼯的弯管,最⼩可以使R=1.5D o,⽽在⼀般情况下R≥3D o,故在计算中选⽤R=1.5D o和R=3D o 两种情况,因为只要这两种情况下的设计壁厚可以符合要求,其他情况下的设计壁厚就都是符合要求的。
2.3常⽤弯管的设计厚度
弯管的公称壁厚⼤于设计壁厚,故所选壁厚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