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屑、挺”等 8 个生字,会写“削、喂”等 14 个字,能正确读
写“沉寂、盘问、口哨”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
国主义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夜莺的歌声”的含义,以及它在文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夜莺的鸣叫声,让学生听听这是什么声音。
2、提问:你们知道夜莺吗?(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介绍夜莺:夜莺是一种叫声清脆婉转的鸟。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和夜莺有关,题目是《夜莺的歌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向老师、同学请教。
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理解词语“沉寂、盘问、轻蔑”等。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学生交流,教师总结:课文讲述了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称为“夜莺”的小男孩巧妙地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夜莺叫,为游击队传递情报,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
(三)精读课文,感悟品质
1、学习第一部分(第 1 3 自然段)
指名读第 1 3 自然段,思考:这部分描写了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这部分描写了战争过后,村庄一片沉寂的景象。
提问: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战争的残酷?
学生回答,如“大道两旁全是黑色的碎瓦。
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
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
指导朗读,读出战争后的凄凉。
2、学习第二部分(第 4 20 自然段)
分角色朗读小夜莺和德国军官的对话,思考:小夜莺是怎样与德国军官周旋的?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小夜莺故意装出天真、无知的样子,回答德国军官的问题,巧妙地迷惑了敌人。
提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学生回答,如“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
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这句话表现了小夜莺的随机应变。
指导朗读,读出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3、学习第三部分(第 21 30 自然段)
自由朗读这部分,思考:小夜莺在传递情报时做了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小夜莺用口哨学夜莺叫,为游击队传递情报。
提问:小夜莺为什么要用口哨学夜莺叫?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是小夜莺和游击队之间约定的暗号,既不会引起敌人的怀疑,又能准确地传递情报。
4、学习第四部分(第 31 37 自然段)
齐读这部分,思考:战斗的结果怎样?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游击队消灭了德国法西斯强盗。
提问:从哪里可以看出游击队的胜利?
学生回答,如“德国兵被打得落花流水,四处逃窜。
”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总结:这篇课文通过对小夜莺言行的描写,表现了他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我们要向小夜莺学习,热爱祖国,在困难面前勇敢坚强。
2、拓展:让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关于战争中小英雄的故事。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五、板书设计
夜莺的歌声
小夜莺: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德国军官:愚蠢凶恶
传递情报歼灭敌人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夜莺的歌声》这篇课文时,我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分析课
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让学生深入体会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和爱国主义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但在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时,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