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三2-2-2.doc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第2章第2节第2课时
杂化轨道理论简介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杂化轨道说法错误的是( )
①所有原子轨道都参与杂化②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参与杂化③杂化轨道能量集中,有利于牢固成键④杂化轨道中一定有一个电子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①④
2.能正确表示CH4中碳原子的成键轨道的示意图为( )
A.↑↓
1s ↑↓
2s
↑↑
2p
B.↑↓
1s

2s
↑↑↑
2p
C.↓↑
1s2s ↓↑↑↑
2p
D.↓↑
1s
↑↑↑↑
sp3
3.s轨道和p轨道杂化的类型不可能有( )
A.sp杂化B.sp2杂化C.sp3杂化D.sp4杂化4.sp3杂化形成的AB4型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
A.平面四方形B.四面体C.四角锥形D.平面三角形5.以下有关杂化轨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ⅠA族元素成键时不可能有杂化轨道
B.杂化轨道既可能形成σ键,也可能形成π键
C.孤电子对所占据的原子轨道有可能参与杂化
D.s轨道和p轨道杂化不可能有sp4杂化
6.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可用sp2杂化轨道来解释的是( )
①BF3②CH2===CH2③④CH≡CH ⑤NH3
⑥CH4
A.①②③B.①⑤⑥
C.②③④D.③⑤⑥
7.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子中的中心原子通过sp3杂化轨道成键时,该分子一定为正四面体结构
B.CCl4分子中有四个完全等同的sp3—pσ键
C.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
D.杂化轨道理论与VSEPR模型分析分子的空间构型结果常常相互矛盾
8.(2010·济南外国语学校第二学期模块考试)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是sp杂化的是( )
A.BeCl2B.H2O
C.CH4D.BF3
9.(2010·山西沁源一中高二期中考试)在乙烯分子中有5个σ键、一个π键,它们分别是( )
A.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B.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
C.C—H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C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D.C—C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10.甲醛分子的结构式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甲醛分子中有4个σ键
B.甲醛分子中的C原子为sp3杂化
C.甲醛分子中的O原子为sp杂化
D.甲醛分子为平面三角形,有一个π键垂直于三角形平面
二、非选择题
11.已知A 、B 、C 、D 、E 为中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均含元素Y ,有的还可能含有元素X 、Z ,元素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①元素Y 在A 、B 、C 、D 、E 中所呈化合价依次递增,其中只有B 为单质。

②常温下将气体D 通入水中发生反应,生成C 和E 。

③工业上以A 、空气和水为原料,通过催化氧化法制成E 。

请回答以下问题:
(1)A 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从轨道重叠的方式看,B 分子中的共价键类型有________。

(2)写出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若输送Cl 2的管道漏气,用A 进行检验时可观察到大量白烟,同时有B 生成,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12.(1)共价键的________和________反映了共价键的强弱程度,________和________常被用来描述分子的空间构型。

(2)sp 杂化轨道是由一个________和一个________组合而成的。

每个sp 杂化轨道含有
1
2s 和1
2
p 的成分。

sp 杂化轨道间的夹角为________,呈________形,如
(3)sp 3杂化轨道是由一个________和________组合而成,每个sp 3
杂化轨道含14s 和34p
的成分,sp 3
杂化轨道间的夹角为________,呈________型,如________。

13.如图所示是甲醛分子的模型。

根据该图和所学化学键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醛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作出该判断的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是对甲醛分子中碳氧键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单键 ②双键 ③σ键 ④π键 ⑤σ键和π键
(3)甲醛分子中C —H 键与C —H 键间的夹角________(填“=”“>”或“<”)120°,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配合物理论简介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先有沉淀,后沉淀溶解,沉淀溶解的原因是形成了( )
A.AgNO3B.[Ag(NH3)2]+
C.NH3·H2O D.NH4NO3
2.下列物质:①H3O+②[B(OH)4]-③CH3COO-④NH3⑤CH4中存在配位键的是( ) A.①②B.①③
C.④⑤D.②④
3.六氟化硫分子为正八面体构型(分子结构如图所示),难溶于水,在高温下仍有良好的绝缘性,在电器工业方向具有广泛用途。

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SF6各原子均达8电子稳定结构
B.SF6易燃烧生成SO2
C.SF6分子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D.SF6是原子晶体
4.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

下列对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Cu2+的浓度不变
B.沉淀溶解后,将生成深蓝色的配合离子[Cu(NH3)4]2+
C.向反应后的溶液加入乙醇,溶液没有发生变化
D.在[Cu(NH3)4]2+离子中,Cu2+提供孤电子对,NH3提供空轨道
5.下列化合物中哪些是配合物( )
①CuSO4·5H2O ②K2PtCl6③KCl·CuCl2④Cu(NH2CH2COO)2⑤KCl·MgCl2·6H2O ⑥
Cu(CH3COO)2
A.①③④⑥B.②③⑤
C.①②D.①③⑤
6.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提供孤电子对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的是( )
①H2O ②NH3③F-④CN-⑤CO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
7.下列不属于配离子的是( )
A.[Ag(NH3)2]+B.[Cu(CN)4]2
C.[Fe(SCN)6]2-D.MnO4-
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下列微粒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H+<Li+<H-
B.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
C.[Cu(NH3)4]2+离子中N提供孤电子对
D.分子中中心离子通过sp3杂化轨道成键时,该分子不一定为四面体结构
9.在CuCl2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uCl4]2-+4H2O[Cu(H2O)4]2++4Cl-
黄色蓝色
A.将CuCl2固体溶于少量水中得到蓝色溶液
B.将CuCl2固体溶于大量水中得到蓝色溶液
C.[CuCl4]2-和[Cu(H2O)4]2+都是配离子
D.当[CuCl4]2-和[Cu(H2O)4]2+达一定比例时,溶液呈现绿色
10.向盛有少量CuCl2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少量NaOH溶液,再滴入适量浓氨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开始生成蓝色沉淀,加入过量氨水时,形成无色溶液
B.Cu(OH)2溶于浓氨水的离子方程式是Cu(OH)2+4NH3===[Cu(NH3)4]2++2OH-
C.开始生成蓝色沉淀,加入氨水后,沉淀溶解生成深蓝色溶液
D.开始生成Cu(OH)2,之后生成更稳定的配合物
11.配合物在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以Mg2+为中心的大环配合物叶绿素能催化光合作用
B.Fe2+的卟啉配合物是输送O2的血红素
C.[Ag(NH3)2]+是化学镀银的有效成分
D.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可除去硫酸锌溶液中的Cu2+
二、非选择题
12.Cu2+能与NH3、H2O、Cl-等形成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

(1)[Cu(NH3)4]2+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填序号)
A.配位键B.极性共价键
C.非极性共价键D.离子键
(2)[Cu(NH3)4]2+具有对称的空间构型,[Cu(NH3)4]2+中的两个NH3被两个Cl-取代,能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产物,则[Cu(NH3)4]2+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

(3)某种含Cu2+的化合物可催化丙烯醇制备丙醛的反应:HOCH2CH===CH2→CH3CH2CHO。

在丙烯醇分子中发生某种方式杂化的碳原子数,是丙醛分子中发生同样方式杂化的碳原子数的2倍,则这类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

13.现有两种配合物晶体[Co(NH3)6]Cl3和[Co(NH3)5Cl]Cl2,一种为橙黄色,另一种为紫红色。

请设计实验方案将这两种配合物区别开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 D
2【答案】 D
3【答案】 D
4【答案】 B
5【答案】 B
6【答案】 A
7【答案】 B
8【解析】BeCl2中Be采取sp杂化(即1个2s和1个2p轨道杂化形成两个sp轨道),H2O和CH4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BF3中B采取sp2杂化。

【答案】 A
9【解析】乙烯分子的结构式为:,且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中。

由此可知:每个中心原子(C)采取sp2杂化,还有一个未杂化的2p轨道。

其中,3个杂化轨道分别与2个H原子的1s轨道,另一碳原子的1个sp2杂化轨道形成三个σ键,碳原子间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答案】 A
10【解析】从结构式看,甲醛分子为平面三角形,所以中心原子C原子应为sp2杂化,形成三个杂化轨道,分别与O原子和两个H原子形成σ键,还有一个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与O原子形成π键,该π键垂直于杂化轨道的平面,O原子不是中心原子,不发生轨道杂化。

【答案】 D
11【解析】元素Y在A、B、C、D、E中化合价依次递增,其中只有B为单质,则A 中Y呈负价。

C、D、E中呈正价,而气体D通入水中发生反应,生成C和E,此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结合工业上以A、空气和水为原料,通过催化氧化法制成E,综合考虑得出A、B、C、D、E分别是NH3、N2、NO、NO2、HNO3。

【答案】(1)三角锥形σ键和π键
(2)3NO2+H2O===2HNO3+NO
(3)8NH3+3Cl2===N2+6NH4Cl
12【答案】(1)键长键能键长键角
(2)s轨道p轨道180°直线CO2、BeCl2、C2H2
(3)s轨道3个p轨道109°28′四面体CH4、CCl4
13【答案】(1)sp2杂化甲醛分子的立体结构为平面三角形
(2)②⑤
(3)< 碳氧双键中存在π键,它对C—H键的排斥作用较强
配合物理论简介
1【解析】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发生如下反应Ag++NH3·H2O===AgOH↓+NH4+;AgOH+2NH3·H2O===[Ag(NH3)2]++OH-+2H2O。

【答案】 B
2【解析】水分子中各原子已达到稳定结构,H3O+是H+和H2O中的O形成配位键,[B(OH)4]
-是3个OH-与B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还有1个OH-的O与B形成配位键,而其他的均不能形成配位键。

【答案】 A
3【解析】据信息六氟化硫分子为正八面体构型知SF6为分子晶体,而非原子晶体;据信息六氟化硫分子在高温下仍有良好的绝缘性,说明SF6不易燃;据图示知6个F原子均达8电子稳定结构而S原子不是8电子结构,综上所述选C项。

【答案】 C
4【解析】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氨水先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继续加入氨水生成[Cu(NH3)4]2+,铜离子浓度减小,加入乙醇后有深蓝色晶体[Cu(NH3)4]SO4·H2O析出。

在[Cu(NH3)4]2+里,NH3分子的氮原子给出孤电子对,Cu2+接受电子对。

【答案】 B
5【解析】③⑤是复盐,④⑥分别是甘氨酸铜、醋酸铜盐,均属盐类。

【答案】 C
6【解析】配位体是含有孤电子对的阴离子或分子,这几种微粒的结构中都有孤电子对。

【答案】 D
7【解析】A中中心离子是Ag+,配体是NH3;B中中心离子是Cu2+,配体是CN-;C中中心离子是Fe3+,配体是SCN-。

【答案】 D
8【答案】 D
9【答案】 A
10【答案】 A
11【答案】 D
12【解析】[Cu(NH3)4]2+中铜离子与氨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是配位键,氨分子内部的化学键是极性键。

[Cu(NH3)4]2+是平面正方形。

HOCH2CH===CH2中的C原子,有一个采取sp3杂化,两个采取sp2杂化。

CH3CH2CHO中的C原子有两个采取sp3杂化,一个采取sp2杂化。

【答案】(1)AB (2)平面正方形(3)sp2
13【解析】配合物的内界以配位键相结合,很牢固,难以在水溶液中电离,而内界和外界之间以离子键结合,在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

因此,相同质量的两种晶体在溶液中能够电离出的Cl-是不同的,可以利用这一点鉴别。

【答案】称取相同质量的两种晶体配成溶液,向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静置、过滤、干燥、称量,所得氯化银固体多的是[Co(NH3)6]Cl3,少的是[Co(NH3)5Cl]Cl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