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术后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促进患者功能恢复的临床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况下 , 进行行走练 习。
1 . 3 临床观察指标 ( 1 ) 通过 Ha r r i s 评分, 主要包 括 R 0 M、 疼痛 、 行走 功能、 行走 能力, 评 分越 高则说 明效果 越好。 ( 2 ) 测定 两组患者患侧的下肢肌力 : 正常 : 肌力 达 5级 ; 改善 : 较治疗前 明显提 升 , 但未完全恢复 ; 无效 : 治疗前 与治疗 后无 变化 ; 总有效 一正常 +改善 。( 3 ) 通过 外科 学 中测 量髋关 节 的方式 , 测 量关节 活动度 , 主要包 括关 节外 展 、 关 节 内收 、 关
" / Z 医 学 理 论 与 甄 鼹
2 o 1 7 年第 3 o卷第 1 5 期
Vo 1 . 3 0 , No . 1 5 , Au 2 0 l 7
壁 ! 堡 垦.
._ c [ ] 2 3 2 3
骨 质 疏 松 性 髋 部 骨 折 术 后 早 期综 合 康 复 治 疗 促 进 患者 功能恢复 的临床 疗效 观察
骨颈骨折 ; 研究组男 1 2 例, 女2 1 例, 年龄 5 9  ̄7 5 岁, 平均年龄
( 6 5 . 3 ±1 . 7 ) 岁, 1 5 例为转子间骨折 , 1 8 例为股骨颈骨折 , 两组 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 可以进行 比较。 1 . 2 治疗方法 所 选患者均行 以全髋关 节置换术 治疗 。术
郑冰倩 李 孛 黄 家谷 福建省 宁德市 医院 3 5 2 1 0 0 摘 要 目的 : 探究早期综合康 复治疗 在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术后患 者中 的应用 对其功 能恢 复 的促 进作用 。方法 : 择 取 2 0 1 4年 2月一2 0 1 6 年 3 月我 院收治 的 6 6例骨质疏松性髋 部骨折 术后 患者作 为此次 观察对 象 , 按 照人 院时 间将 其分为 常规 组和研究组 , 每组 3 3例 , 常规组 患者 自行患肢 锻炼 , 研究 组患者行 早期综 合康 复治疗 , 对 两组 患者 的治
疗效果进行 分析和 比较 。结果 : 研究组 患者的 Ha r r i s 评分 、 患侧肌力 、 患髋 R OM 评 分 明显 高于常规 组 , 经 统计学分
析,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 尸 <O . 0 5 ) ; 治疗前 , 两组 患者的骨密度 比较差异 不具有统 计学意义 ( P>0 . 0 5 ) , 而治疗 后 , 研究组 患者的骨密度指标明显高于常规组 , 经统计学分析 , 差异存 在统计 学意义 ( P<O . 0 5 ) 。结论 : 早 期综合 康复治 疗 在骨质疏 松性 髋部骨折术后患者 中的应用可 以促进功 能恢 复 , 同时可 以预 防骨密度降低。 关键词 骨质疏 松性 髋部骨折 早期综合康复 功能恢 复
进行 分析与处理 , 计数 资料 以 ( ” , ) 形 式表示 , 通过 . ] f 。 对其
予 以检验 , 计量资料则 以( ±5 ) 的形式来表示 , 通过 t 对其予 以检 验 , 只有 满 足 P<0 . 0 5时 , 才 可认 为 差 异 存 在 统计 学
意义 。
2 结 果
节后伸 、 关节 屈 曲等 。( 4 ) 测 定 两组 患者 治 疗前 、 后 的骨 密
度, T值> 一1 . o为正常 ; T值介 于 一2 . 5 ~一 1 . 0为 骨量低 下; T值< 一2 . 5为骨质疏松 。 1 . 4 统计 学方法 使用 S P S S 1 9 . 0 统 计学 软件对 相关 数据
二 日患者无显著性疼 痛感 为准 , 3 0  ̄4 0 mi n / d ; ( 5 ) 先后 给予 被 动附属 运 动 、 生 理 运 动 的关 节 训 练 , 1 5 mi n / 次, 2次/ d ; ( 6 ) 骨折愈合 良好后 , 先通过 拐杖 3点步 或双杠 , 在 不负重 的 情 况下 , 进行行走练 习 ; 再通过拐杖 2 点步, 在部分 负重 的情 况下 , 进行行走练 习; 最后 通过拐杖 2点 步 , 在 完全负 重的情
中图分类号 : 6 8 3 . 3 文献标识码 : B d o i : 1 0 . 1 9 3 8 1 / j . i s s n . 1 0 0 1 — 7 5 8 5 . 2 0 1 7 . 1 5 . 0谢疾 病 , 其病 理改变 为 骨组织显微结构 破坏 、 骨量丢失 , 主要特征 为骨强度 降低 , 增 加 了骨折危 险性 , 主要临床表现为易 出现骨折 、 骨痛等 , 在女 性人群 中较 为多见[ 】 ] 。骨质疏 松性髋 部骨 折术 后须 卧床修 养, 长期 的卧床会使 骨质 疏松 加剧 , 进而 出现 恶性循 环 。而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够促进患者功 能恢复 , 同时对 骨密度 降 低有预 防作用『 2 ] 。基 于此 , 本 文择 取 2 0 1 4年 2月 ~2 0 1 6年
3月我院收治的 6 6 例骨 质疏松性 髋部骨 折术后 患者作 为观
察对象 , 探究早期综合康 复治疗 的应 用对其功 能恢复 的促进 作用 , 报告如下 。
l 资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择取 2 0 1 4年 2月 一2 0 1 6年 3月 我 院收治
的6 6 例骨质疏松性 髋部 骨折 术后 患者作 为此 次观察 对象 , 所选 患者均经 X线检查确诊 为骨 质疏 松性髋 部骨折 , 均 出现 轻微外伤后患肢 畸形 、 疼痛 , 甚 至功能 障碍 等临床 表现 。且 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治疗 , 按照人院 时间将其分 为常规组 和 研 究组 , 每组 3 3 例 。常规组男 1 3例 , 女2 O例 , 年龄 5 8 ~7 6 岁, 平均年龄 ( 6 5 . 2 ±1 . 8 ) 岁, 1 6例为转 子间骨折 , 1 7例为股
1 . 3 临床观察指标 ( 1 ) 通过 Ha r r i s 评分, 主要包 括 R 0 M、 疼痛 、 行走 功能、 行走 能力, 评 分越 高则说 明效果 越好。 ( 2 ) 测定 两组患者患侧的下肢肌力 : 正常 : 肌力 达 5级 ; 改善 : 较治疗前 明显提 升 , 但未完全恢复 ; 无效 : 治疗前 与治疗 后无 变化 ; 总有效 一正常 +改善 。( 3 ) 通过 外科 学 中测 量髋关 节 的方式 , 测 量关节 活动度 , 主要包 括关 节外 展 、 关 节 内收 、 关
" / Z 医 学 理 论 与 甄 鼹
2 o 1 7 年第 3 o卷第 1 5 期
Vo 1 . 3 0 , No . 1 5 , Au 2 0 l 7
壁 ! 堡 垦.
._ c [ ] 2 3 2 3
骨 质 疏 松 性 髋 部 骨 折 术 后 早 期综 合 康 复 治 疗 促 进 患者 功能恢复 的临床 疗效 观察
骨颈骨折 ; 研究组男 1 2 例, 女2 1 例, 年龄 5 9  ̄7 5 岁, 平均年龄
( 6 5 . 3 ±1 . 7 ) 岁, 1 5 例为转子间骨折 , 1 8 例为股骨颈骨折 , 两组 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 可以进行 比较。 1 . 2 治疗方法 所 选患者均行 以全髋关 节置换术 治疗 。术
郑冰倩 李 孛 黄 家谷 福建省 宁德市 医院 3 5 2 1 0 0 摘 要 目的 : 探究早期综合康 复治疗 在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术后患 者中 的应用 对其功 能恢 复 的促 进作用 。方法 : 择 取 2 0 1 4年 2月一2 0 1 6 年 3 月我 院收治 的 6 6例骨质疏松性髋 部骨折 术后 患者作 为此次 观察对 象 , 按 照人 院时 间将 其分为 常规 组和研究组 , 每组 3 3例 , 常规组 患者 自行患肢 锻炼 , 研究 组患者行 早期综 合康 复治疗 , 对 两组 患者 的治
疗效果进行 分析和 比较 。结果 : 研究组 患者的 Ha r r i s 评分 、 患侧肌力 、 患髋 R OM 评 分 明显 高于常规 组 , 经 统计学分
析,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 尸 <O . 0 5 ) ; 治疗前 , 两组 患者的骨密度 比较差异 不具有统 计学意义 ( P>0 . 0 5 ) , 而治疗 后 , 研究组 患者的骨密度指标明显高于常规组 , 经统计学分析 , 差异存 在统计 学意义 ( P<O . 0 5 ) 。结论 : 早 期综合 康复治 疗 在骨质疏 松性 髋部骨折术后患者 中的应用可 以促进功 能恢 复 , 同时可 以预 防骨密度降低。 关键词 骨质疏 松性 髋部骨折 早期综合康复 功能恢 复
进行 分析与处理 , 计数 资料 以 ( ” , ) 形 式表示 , 通过 . ] f 。 对其
予 以检验 , 计量资料则 以( ±5 ) 的形式来表示 , 通过 t 对其予 以检 验 , 只有 满 足 P<0 . 0 5时 , 才 可认 为 差 异 存 在 统计 学
意义 。
2 结 果
节后伸 、 关节 屈 曲等 。( 4 ) 测 定 两组 患者 治 疗前 、 后 的骨 密
度, T值> 一1 . o为正常 ; T值介 于 一2 . 5 ~一 1 . 0为 骨量低 下; T值< 一2 . 5为骨质疏松 。 1 . 4 统计 学方法 使用 S P S S 1 9 . 0 统 计学 软件对 相关 数据
二 日患者无显著性疼 痛感 为准 , 3 0  ̄4 0 mi n / d ; ( 5 ) 先后 给予 被 动附属 运 动 、 生 理 运 动 的关 节 训 练 , 1 5 mi n / 次, 2次/ d ; ( 6 ) 骨折愈合 良好后 , 先通过 拐杖 3点步 或双杠 , 在 不负重 的 情 况下 , 进行行走练 习 ; 再通过拐杖 2 点步, 在部分 负重 的情 况下 , 进行行走练 习; 最后 通过拐杖 2点 步 , 在 完全负 重的情
中图分类号 : 6 8 3 . 3 文献标识码 : B d o i : 1 0 . 1 9 3 8 1 / j . i s s n . 1 0 0 1 — 7 5 8 5 . 2 0 1 7 . 1 5 . 0谢疾 病 , 其病 理改变 为 骨组织显微结构 破坏 、 骨量丢失 , 主要特征 为骨强度 降低 , 增 加 了骨折危 险性 , 主要临床表现为易 出现骨折 、 骨痛等 , 在女 性人群 中较 为多见[ 】 ] 。骨质疏 松性髋 部骨 折术 后须 卧床修 养, 长期 的卧床会使 骨质 疏松 加剧 , 进而 出现 恶性循 环 。而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够促进患者功 能恢复 , 同时对 骨密度 降 低有预 防作用『 2 ] 。基 于此 , 本 文择 取 2 0 1 4年 2月 ~2 0 1 6年
3月我院收治的 6 6 例骨 质疏松性 髋部骨 折术后 患者作 为观
察对象 , 探究早期综合康 复治疗 的应 用对其功 能恢复 的促进 作用 , 报告如下 。
l 资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择取 2 0 1 4年 2月 一2 0 1 6年 3月 我 院收治
的6 6 例骨质疏松性 髋部 骨折 术后 患者作 为此 次观察 对象 , 所选 患者均经 X线检查确诊 为骨 质疏 松性髋 部骨折 , 均 出现 轻微外伤后患肢 畸形 、 疼痛 , 甚 至功能 障碍 等临床 表现 。且 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治疗 , 按照人院 时间将其分 为常规组 和 研 究组 , 每组 3 3 例 。常规组男 1 3例 , 女2 O例 , 年龄 5 8 ~7 6 岁, 平均年龄 ( 6 5 . 2 ±1 . 8 ) 岁, 1 6例为转 子间骨折 , 1 7例为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