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城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一、论述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在不断有人提问,为什么在我们这个堪称伟大的时代里却出不了伟大的作家?对此我的想法是,现在是一个无权威的、趣味分散的时代,一个作家很难得到全民集中的认可。

事实上,要成为一位大家公认的伟大作家,需要时间的考验,甚至包括几代人的阅读和筛选。

而且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消费与享受往往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以至那种具有巨大原创力的作品很难产生。

当然,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出了这些外在的方面,也有作家自身主体弱化的问题。

比如市场需求之多与作家生活经验不足的矛盾、市场要求产出快与文学创作本身求慢求精的矛盾等等。

而这当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与无力,无疑是当下文学创作中最为重要的缺失。

1、从原文看,下列不属于“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外在原因的一项是()
A.现在是一个缺乏权威的时代,也是一个受众趣味分散的时代。

B.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得到普遍的公认.
C.在今天,消费与享受往往会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
D.作家对生活的体验还不够,同时文学创作本身的规律是求慢求精.
2、从原文看,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的民族精神资源很丰富,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保持原貌并移植到创作中。

B.所谓“去资源化”,就是作品只有批判和揭露,而没有充分利用社会生活的资源。

C.充斥暴力和血腥的文学作品使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这是正面精神价值缺失的结果。

D.作品中有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这样的描写,表明作家没有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家作品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或无力,是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中最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B.是否善于利用我们民族丰富的精神资源,决定了作家作品中正面精神价值的能否体现。

C.要保持文学生命,作家就应该对生活具有敏感和疼痛感,坚持把叙事从趣味推向存在.
D.老舍把《大明湖》浓缩成《月牙儿》,说明下苦功夫创作,才能出现震撼人心的好作品。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万贞文先生传
全祖望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生欲豫.焉豫:参与。

B.学士欲援.其例以授之援:引用。

C.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爽:差错
D.先生赎而归.之归:归还。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其顽,闭之.空室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因.杂出经义目试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持之而泣,以.告户部农人告余以.春及
D.乃.知先生之深于经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万斯同小时候十分顽劣,可聪颖异常,过目不忘,常跟兄长们讨论学问,引起父兄重视,被送入私塾读书,又经名师指点,终成大器。

B.万斯同受邀参加《明史》的编纂工作,不计名利,担当修订审核重任;他学识渊博,目光敏锐,态度严谨,出色地完成了繁重的工作。

C。

万斯同对经学有精深的研究,应邀编纂礼学之书,贡献很大;他为人也很低调,从不像别人那样炫耀自己,受到当时人们的普遍敬重。

D.万斯同严词拒绝某些人的不合理要求,不遗余力地为困顿者奔走,对失去人身自由者竭力相助,表现出刚正不阿、看重情义的君子之风。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贿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琅琊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

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

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8。

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9.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1)子曰: “三人行, .择其善者而从之, ." (《论语·述而》)
(2)凭谁问: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杜牧《阿房宫赋》)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

晚秋
【亚美尼亚】埃。

格林
瓦萨卡在一所大学对面的网球场旁停下了脚步.
秋季里的这一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但这却让瓦萨卡的心情更加烦闷.温暖晴和的晚秋好像在故意戏弄他,嘲笑他,鄙视他……
一阵已有几分凉意的秋风吹了过来,几片金黄的叶子在空中划着美丽的弧线轻盈地飘落到了地上。

两个身材姣好的姑娘从瓦萨卡的身边走了过去,飘过一阵沁人的香水的芳香。

这样的姑娘瓦萨卡连想都不敢想,即使在年轻的时候,他也没敢奢望过。

她们对他来说来自另一个世界。

他和孤儿院长大的玛妮克结了婚。

但那个曾经安
安静静、勤快能干的玛妮克现在却好像换了一个人,每天唠唠叨叨,不停地数落他,甚至连在床上也是一肚子怨气,所以他越来越不愿碰她的身体了。

想到这儿,瓦萨卡感到了一阵良心的责备,仿佛侮辱了自己的妻子。

毕竟他们一起忍受了失去第一个孩子的伤痛,后来又生育了一个女儿。

最近玛妮克不幸伤了胳膊,肿得很厉害,大概是骨折了,他需要尽快筹到钱给玛妮克拍x光片和治疗……
瓦萨卡的心底一阵绝望。

现在他就是在到处找工作,对他来说,时间非常紧迫,每一分钟都很重要!
以前不管怎么说他还能干粗活,当搬运工,可现在却得了疝气,粗活干不了了.可要治好疝气也得一大笔钱哪!
又是一阵略带凉意的微风吹了过来,一种像翠菊似的黄色小花随风摇动着小小的脑袋。

瓦萨卡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时他们家住在市中心,后来他们的房子被拆掉了,只得到了一点点少得可怜的补偿金.他和父母颠沛流离,几经辗转,最后才在邻近市郊的一个地方落下了脚,生活也随之落到了贫困线之下。

瓦萨卡低低地骂了一句。

两腿突然不听使唤地朝学校方向走了过去.是啊,他以前真的很喜欢学习,他可不像那个留级生梅鲁日。

梅鲁日当年和他同桌,可现在这个梅鲁日已经是大富翁了……
一个穿着绿风衣的女人轻轻地碰了一下瓦萨卡,侧着身子从沿着人行道停着的两辆汽车间穿了过去,急着过马路。

瓦萨卡迅速瞥了这个女人一眼:她也来自另一个世界。

于是瓦萨卡马上把目光移到了别处。

突然他被一阵刺耳的刹车声和令人恐怖的尖叫声吓了一哆嗦.他顺着声音望了过去,那个穿绿风衣的女人一动不动地躺在了
一辆大客车的底下。

第一个从汽车驾驶室跳出来的是已经吓得半死了的司机,随后乘客们也慌慌张张地从车上走了下来。

有一个姑娘第一个跑到了躺在地上的女人跟前。

她动作敏捷、手脚麻利地摘下受伤女人耳朵上那对亮闪闪的耳环,迅速放到自己的上衣兜里,然后大声地喊了起来:“快来人啊!快来人啊!”
瓦萨卡把这一切都清清楚楚地看在了眼里,他愤愤地叹息了一声:“这条母狗!偷了人家的耳环,还像没事似的!"
突然,瓦萨卡发现了一个绿色的东西,就放左边,离他只有一二十米远。

瓦萨卡仔细地打量了一下,好像是一个女式小包,崭新的,样式非常精巧。

这个小包最有可能就是那个受伤的女人的。

现在众人正要把那个女人抬起来。

瓦萨卡的注意力现在已经不能集中了。

他又要留意那个女人,又要留意这个包.这时候救护车开过来了,车上下来几个穿白大褂的救护人员,把受伤的女人放到救护车里拉走了。

出事地点只剩下了一片发黑的血迹。

阳光照到了那个小包上,包上的小锁扣和装饰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小包真漂亮,肯定价格不菲!它就这么神奇地被抛到了瓦萨卡的的眼前,离他只有一二十步远……
瓦萨卡心里一阵紧张,他屏住呼吸,朝那个小包的方向走了过去。

他刚走了两步,马上又停住了:他心怦怦跳地想等身后响起的脚步声走远。

同时,他又忍不住朝那个小包的方向看了一眼,结果他惊恐地发现,一个体态臃肿、手里拿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快速地倒着两条腿,像跳舞似的径直朝小包走了过去,一把捡起小包,然后又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脚步朝着一个小花园的方向走去。

瓦萨卡心里一阵慌乱,额头上立刻渗出了汗珠.这简直就是当着他的面把他偷光了!
那个胖男人已经从瓦萨卡的视野中消失了,但他还站在原地发愣,眼睛呆呆地盯着一个地方。

但过了一会儿,瓦萨卡突然又感到了一阵轻松,如释重负.“我鬼迷心窍了,”他嘟囔了一句,“真是鬼迷心窍了……"
凉爽的秋风轻拂在他的脸上,他的呼吸也变得自如了。

他信步在街上,孤身一人,漫无目的。

只是当他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从前的老同学梅鲁日正在建的那个小独楼的工地上时,他才明白,其实他的双脚一直在朝这个他早就该来的地方走.
(1).下列对这篇小说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

小说通过瓦萨卡对学校生活的回忆,引出了他与梅鲁日不同人生际遇的对比,揭示出社会的不公,为作品结尾作了铺垫。

B.“这条母狗!偷了人家的耳环,还像没事似的!”这段骂人的话语表明瓦萨卡从小缺乏教养。

C。

小说中有关女式小包的细节,暗示了受伤女人的富有,也凸显了小包对瓦萨卡产生的心理冲击。

D.中年男人当着瓦萨卡的面拿走了小包,这种偷窃行为激怒了瓦萨卡,因为在瓦萨卡看来,那个小包本该属于自己。

E.小说的标题“晚秋”既是写实,又是象征,包含了耐人寻味的丰富意蕴,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匠心。

(2)请指出小说开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

简要概括瓦萨卡发现小包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小说的高潮是中年男人捡走了小包。

如果这个人物没有出现,瓦萨卡会不会将小包据为己有?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

(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语言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①使用语言,不仅要用得对,在语法上不出毛病,而且要力求用得好,要有艺术性,有感染力,这就要讲究运用语言的艺术,也就是要讲究一点修辞。

②有意用不符合语法常规的办法取得某种修辞效果是许可的,然而这只是偶一为之,并且要有些特定的条件。

③如果语言不符合语法,说都说不通,就没有什么好的修辞可言.
④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

⑤好的修辞,必然是符合语法规律的。

A.④①⑤③②B。

④③⑤①② C. ⑤②①④③D。

⑤③④①②
15.阅读下面的材料,分析相关信息,得出两条结论性意见。

要求分析正确,语言简明、准确。

(5分)
在2011年“两会”来临之际,新商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两会”民意调查.在“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调查中,有86%的市民认为应该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完善毕业未就业学生的见习制度;有89%的市民认为应该加强引导,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78%的市民认为应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并鼓励中小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83%的人认为大学生应该多掌握一些基本技能,提升就业能力.
(1)
(2)
16。

仿照下面画曲线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挫折纵然无情,却给人无尽的砥砺;
失败固然残忍,却能使人趋于顽强。

一湾溪流,曲折回转中却能荡出山鸣谷应的回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6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非洲,有一种很特殊的羊,叫驼羊.驼羊性情很善良,又很勇敢。

无论多么陡峭的山崖,它都敢于攀登;无论多么凶恶的狼,它都不怕。

狼来了,驼羊从从容容,昂着头颅向狼冲过去,结果狼吓得落
荒而逃。

于是牧羊人常用它来看护羊群,其护羊效果往往胜过最好的牧羊犬。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请选择一个角度,自主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