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八年级物理上册小专题(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新版)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专题(三)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01 专题概述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学生实验中的一个重点实验.考查的内容往往是实验器材的调整、像的特点的归纳、成像规律的应用等.这一实验可延伸拓宽为探究凸透镜焦距与材料、凸凹程度的关系、近视眼或远视眼形成原因的探究.
1.探究凸透镜焦距与材料、凸凹程度的关系时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类型1 凸透镜焦距大小的实验探究
1.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甲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 、B 和C 、D 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
(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甲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________(填字母序号);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E 、F 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________.
(2)如果选择A 、B 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
2.凸透镜的焦距可以在阳光下用刻度尺来测量,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跟什么因素有关,他做了实
(1)此实验运用了____________的科学方法来研究问题.
(2)比较实验________与________,得出结论:同材料、同直径,凸透镜厚度越厚,凸透镜焦距越小.
(3)比较实验________与________,得出结论:同材料、同厚度,凸透镜直径越大,凸透镜焦距越大.
(4)比较实验2与4,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3.(营口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 cm时,能成倒立、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乙,要使像能够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_(填“上”或“下”)调整.
(3)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蜡烛适当________(填“左”或“右”)移.
4.(泉州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装置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小芳同学在如图甲所示的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她看到的像是________(填“倒立”或“正立”)、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
(2)实验中,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3)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4)某小组实验时对图甲中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带有“F”形的LED灯、光屏贴上方格纸,如图乙所示,请写出改进后其中一个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3探究近视眼、远视眼成因
5.如图所示,在探究“视力的矫正”实验中,用凸透镜模拟人眼的________,用光屏模拟人眼的________,烛焰相当于被观察的物体.先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位置,使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再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镜片是凹透镜的眼镜,则必须将光屏适当向________(填“前”或“后”)移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这是因为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该实验是对___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镜作用的模拟.
类型4综合提升
6.(眉山中考)如图所示,李宁同学在张老师指导下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当蜡烛位于图中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________cm.
(2)李宁同学把蜡烛移动到A处,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________(填“左”或“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
(3)在上述(2)操作的基础上,张老师取下自己戴的眼睛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李宁同学发现当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由此可知,张老师所戴的眼镜是________透镜,张老师的眼睛属于________(填“近视镜”“远视眼”或“正常眼”).
7.(宜宾中考)小雷对凸透镜焦距与制成凸透镜的材料种类、凸透镜凸起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实验:
(1)他第一次测量焦距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则测得的焦距为________cm.
(2)由1、2次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雷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受此启发,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结论是:对同一凸透镜,________光入射时焦距小些.
(4)探究完成后,小雷和其他同学用焦距为8.0 cm的凸透镜和蜡烛进行成像实验.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当物距均为16.0 cm时,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19.0 cm、13.0 cm,与理论像距16.0 cm相比偏差较大.若不是因为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专题(三)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1)AC 小(2)材料 2.(1)控制变量法(2)1 2 (3)2 3 (4)同厚度、同直径,材料不同,凸透镜焦距不同 3.(1)11.0 放大投影仪左变小(2)下(3)左 4.(1)倒立缩小(2)D (3)近视(4)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观察、减少了污染等 5.晶状体视网膜后发散近视 6.(1)10.0 (2)左缩小(3)凸远视眼7.(1)10.0 (2)材料相同的凸透镜,凸起程度越大其焦距越小(3)蓝(4)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时就
测出了像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