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精美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诸 戎
竞 唯
请将这些生字按结构分类。
半包围结构
左右结构
戎尝诸竞唯
上下结构
课文解读
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 是什么意思。 曾经。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句意: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 小孩一起游玩。
争着跑过去。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
之,唯戎不动。 今义:指一项
朋友争着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
品读课文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
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的确 句意: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 如此。 子),(王戎)回答说:“这棵李树长 在大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 苦李子。”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品读课文
说一说:下面两个“之”字指代的 事物相同吗?如果不同,分别是什么呢?
1.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讲的是王__戎__七岁的时候,曾经和 许多小孩一起玩耍。其他小孩看见路边李 树上果实累累,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李 子,只有_王__戎_没有动。他认为:_李__树__在__路_ _边_竟__然__还__有__这__么__多__李__子__,__这__一__定__是__苦__李__子__。
只有。
体育运动。
句意:(他们)看见路边李树上果实
累累,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许多孩子都
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
此 必 苦 李 。 ” 取 之 , 信 然 。的确如此。
句意: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 子),(王戎)回答说:“李树生长在路 边却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 勤于思考,善于分析,避免一些不必要 的错误。
结构梳理
起因——王戎与诸小儿游
王 戎 不 取 道 旁 李
道边李树 诸儿竞走取之 经过 多子折枝 唯戎不动
人问缘由,王戎答曰:此 必苦李
冷勤善 静于于 推思观 断考察
结果——取之,信然
课堂小结
王戎年仅七岁,就能根据眼前的情景 推测出李子的味道。可见,无论做什么事 情,都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这样才能 不盲目行动,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2. 想一想: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 苦李”?
李树长在路旁,如果李子又甜又好吃, 人们早就摘下来吃光了。而现在满树都是果 子,就说明树上的李子不好吃,是苦李。
3.你觉得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
4.王戎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 勤于思考,善于分析,避免一些不必要 的错误。
初读课文
rónɡ
王戎不取道旁李
chánɡ zhū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
jìnɡ
wéi
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
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
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诸
竞
戎唯
初读课文
请将这些生字按结构分类。
半包围结构
左右结构
戎尝诸竞唯
上下结构
初读课文
戎 竞 下部的笔
画是横和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老师指导:先结合注释,反复朗读 课文,做到读正确、流利。然后弄清文 意,根据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忆全文。 背诵时可按照“诸小儿游→李树多子→ 诸儿竞取→王戎说理→取之信然”的顺 序进行背诵。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参考答案: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伙
拓展延伸
曹冲称象
随堂练习 一、选词填空。
竞
竟
( 竞 )走 ( 竟 )然
唯
维
( 唯 )一 ( 维 )护
二、翻译下列句子。
1.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_许__多__孩__子__都__争__先__恐__后__地__奔__过__去__摘__李__ _子__,__只__有__王__戎__没__有__动__。___
2.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_李__树__在__路__边__竟__然__还__有__这__么__多__李__子__,__ _这__一__定__是__苦__李__子__。_______
三、词语积累。
明察秋毫 目不转睛 凝心聚力
专心致志 兢兢业业 聚精会神
废寝忘食 一丝不苟 全神贯注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品读课文
2.想一想: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 此必苦李”?
李树长在道旁,如果李子又甜又好吃, 人们早就摘下来吃光了。而现在满树都是果 子,就说明树上的李子不好吃,是苦李。
品读课文
视频欣赏 《王戎不摘李》
品读课文
3.你觉得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
品读课文 4.王戎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 苦李”。
参考答案:李树长在路边,如果 李子甘甜,恐怕早就被人摘光了。而 现在满树都是果子,就说明树上的李 子不好吃,是苦李。
课后作业
1. 反复读课文,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熟读并背诵课文。
2. 《世说新语》里还有很多暗含聪明 故事的文言文,试着找来读一读。
拓展延伸
善于观察,勤于 思考,根据有关现象 进行推理判断,我们 就可以少走弯路。
拓展一
拓展二
随堂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chánɡ shì
(尝 试 ) wéi yī
(唯 一 )
jìnɡ zhēnɡ (竞 争)
zhū duō (诸 多)
二、给下列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 尝与诸小儿游。
( C)
是“口” 不是“曰”。
品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 是什么意思。 曾经。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句意: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一些 小朋友们出去游玩。
品读课文
争着跑过去。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
取之,唯戎不动。 今义:指
只有。
一项体育运动。
句意:(他们)看见路边有一棵李树,
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训练目标
了解故事情节,简要 复述课文。
写一件事,能写出自 己的感受。
语文百宝箱
《世说新语》:又名《世说》, 由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主 要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年间一些名士 的言行与逸事。它是中国魏晋南北朝 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文言志人小说集。原本8卷,现存3卷。
新课导入
古时候,有一个七岁 的孩子,他在路旁看到李 子树上挂满了李子,别的 孩子纷纷跑过去摘,而他 却没有摘,这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一探 究竟吧!
初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把课文 读通顺。结合课本注释思考:这篇课文讲 了一个什么故事?
王戎通过观察和分析推断出路边李树 上的李子是苦李而不去摘取。
王戎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 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那棵树上的李子
品读课文
1.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讲的是王__戎__七岁的时候,曾经和 许多小孩一起玩耍。其他小孩看见路边李 树上果实累累,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李 子,只有_王__戎_没有动。他认为:_李__树__在__路_ _边_竟__然__还__有__这__么__多__李__子__,__这__一__定__是__苦__李__子__。
初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把课文
读通顺。结合课本注释思考:这篇课文讲 了一个什么故事?
王戎通过观察和分析推断出路边李树 上的李子是苦李而不去摘取。
读一读
rónɡ
王戎不取道旁李
chánɡ zhū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
jìnɡ
wéi
李树多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老师指导:先结合注释,反复朗读课文, 做到正确、流利。然后弄清文意,根据事情 的发展顺序,记忆全文。背诵时可按照“诸 小儿游→李树多子→诸儿竞取→王戎说理→ 取之信然”的顺序进行背诵。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参考答案: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
和伙伴们一起外出游玩,看见路边李树上结满 了李子。伙伴们都争先恐后地跑过去摘李子, 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 王戎回答说:“李树长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 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来一尝,李 子果然是苦的。
课后作业
1. 反复读课文,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熟读并背诵课文。
2. 《世说新语》里还有很多暗含聪明 故事的文言文,试着找来读一读。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点击图片 观看视频
视频欣赏 《王戎不摘李》
知识备查
《世说新语》:又名《世说》, 由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主 要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年间一些名士 的言行与逸事。它是中国魏晋南北朝 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文言志人小说集。原本8卷,现存3卷。
板书设计
背景——王戎与诸小儿游
王 戎 不 取 道 旁 李
道边李树 诸儿竞走取之 经过 多子折枝 唯戎不动
人问缘由,王戎答曰:此 必苦李
勤善 于于 思观 考察
结果——取之信然
课堂小结
王戎仅仅七岁,就能根据眼前的情景 推测出李子的味道。可见,无论做什么事 情,都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这样才能 不盲目行动,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②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 D)
③ 诸儿竞走取之。
( E)
④ 唯戎不动。
( A)
⑤ 取之,信然。
( B)
A.只有。 B.的确如此。 C.曾经。
D.压弯树枝。 E.争着跑过去。
随堂练习
三、积累词语。 明察秋毫 目不转睛 凝心聚力
认认真真 兢兢业业 聚精会神
仔仔细细 一丝不苟 全神贯注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伴们一起外出游玩,看见路边李树上结满了 李子。伙伴们都争先恐后地跑过去摘李子, 只有王戎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 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长在路边竟然还 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 来一尝,李子果然是苦的。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 李”。
参考答案:好的东西,肯定会为人 所知,道边的李子如果成熟,自然会有 人去试吃,如果好吃,必然很快被人们 吃掉。而现在树上果实累累,无人去摘, 说明必定是苦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