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Miccoli手术及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分化型r甲状腺癌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良Miccoli手术及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分化型r甲状腺癌
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郭勇
【摘要】目的比较改良Miccoli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方便选取该院于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依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行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手术,其中对照组手术方式为传统甲状腺切除手术,观察组手术方式为改良Miccoli手术,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
(50.6±11.3)min、出血量(13.6±8.3)mL、切口长度(2.2±0.4)cm、引流量(23.4±7.2)mL、住院时间(2.6±1.2)d、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复发、转移或死亡等情况,观察组中央区及侧颈区淋巴结清扫的平均个数分别为4.5个和8.4个,对照组中央区和侧颈区淋巴结清扫平均个数分别为4.2个和7.6个,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甲状腺手术,改良Miccoli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具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切口小、引流量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且术后并发症产生率低,安全性更高,术后复发及转移的可能性小,值得在临床治疗当中推广.
【期刊名称】《中外医疗》
【年(卷),期】2017(036)007
【总页数】3页(P16-18)
【关键词】改良Miccoli手术;分化型甲状腺癌;安全性
【作者】郭勇
【作者单位】菏泽市立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山东菏泽 27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传统手术方法为颈部开放性切口下甲状原次全切或全切术,此方法术后会存留5~10 cm甚至更长的瘢痕,且术后恢复慢,易引发各种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及术后美容[1]。

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改良Miccoli手术逐
步引入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当中,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为比较改良Miccoli手术和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该研究方便选取了80例该院于2014年1月—2015年3月所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
癌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分别行改良Miccoli手术和传统甲状腺手术,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案患者80例均为该院所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

入选标准:术前经CT或B超,结合临床评估未有明显转移淋巴结,术中冰冻病理证实为分化型甲状腺癌[2]。

排除标准:存在甲状腺炎、严重肝、肾功能疾病、颈部手术史或放射
史等患者[3-4]。

依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

对照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6.3± 1.6)岁,肿物直径
0.6~3.0 cm,平均直径(1.4±0.68)cm;观察组男15例,女25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47.1± 1.3)岁,肿物直径0.8~3.2 cm,平均直径(1.6±0.72)cm,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肿物直径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甲状腺手术,具体操作如下:于颈横纹处作5~10 cm横弧状切口。

将皮肤、颈阔肌、白线和颈前肌逐层切开,利用拉钩拉开颈部前方肌肉,暴露甲状腺。

切除患侧甲状腺腺叶及峡部并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预置导尿管进行术后引流,将其于切口边缘固定后将切口逐层缝合,皮肤切口可利用吸收线实施间断皮内缝合。

观察组行改良Miccoli手术,具体操作如下:于胸骨切迹上1.5 cm处作1.8~2.0 cm横切口。

顺皮横纹将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及颈前肌群表面依次切开,将部分皮下脂肪切除后切开颈白线,利用固定悬吊拉钩将颈前肌群牵开,将4 mm腔镜伸入其中,并利用具负压吸引功能的固定悬吊拉钩、剥离子及超声刀置于颈前肌群和甲状腺组织之间,以建立手术操作空间,显露甲状腺腺体及肿物。

单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行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单侧分化型对侧结节性甲状腺癌患者行侧腺叶、峡部切除术及侧次全切除术并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双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行全甲状腺切除术并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伴颈侧部3、4区淋巴结转移患者行甲状腺全切并中央淋巴结清扫和选择性侧颈区淋巴结清扫。

取出切除标本并送至病理检查。

对创面进行止血,冲洗手术部位,预置导管行术后引流,此后处理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出血量、切口长度、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产生率、生存率、复发及转移率等。

1.4 统计方法
利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并利用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并利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1例出现喉返神经麻痹,并发症产生
率为2.5%;对照组3例喉返神经麻痹,2例短暂性缺钙,并发症发生率为12.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个数1~13个,平均4.5个;侧颈区淋巴结清扫个数
3~20个,平均8.4个。

对照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个数1~11个,平均4.2个;
侧颈区淋巴结清扫个数2~16个,平均7.6个。

经4~24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
未出现复发或转移,也无死亡患者。

当前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方式主要为手术治疗。

传统甲状腺手术需游离大部分皮瓣,切口大,通常为6~8 cm,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大,术后恢复慢,易产生各类
并发症,且术后颈部遗留瘢痕,美容效果差,尤其是针对女性患者而言,严重影响患者美观[5]。

另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颈前皮肤感觉异常、吞咽不适等状况,使患者
正常生活受影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及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技术逐步引入医疗行业并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当中,其中内镜的使用得到了广泛认可。

1996年,美国Gagner[6]首次将内镜技术应用于颈部外科手术当中,并成功实施了产首例内镜甲状旁腺部分切除手术。

1997年,意大利Huscher等人[7]利用3个套管针置于颈部进行充气,以建立手
术操作空间,成功完成了内镜甲状腺手术。

内镜甲状腺切除术包括完全内镜和内镜辅助两种方式,其中完全内镜主要是将CO2作为充气气体以维持操作空间;而内镜辅助则无需充气,主要是依靠器械悬吊以建立操作空间[8-9]。

同年,Miccoli等[10]创立了经颈前小切口辅以腔镜甲状腺微创切除术,此手术方式操作简单,路径短,且可有效避免产生有关于CO2的并发症,实现微创的同时兼顾了美容,因此获得了广大医生及患者的认可。

该案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改良Miccoli手术的观察组其手术时间(50.6±11.3)min、出血量(13.6±8.3)mL、切口长度(2.2±0.4)cm、引流量(23.4±7.2)mL、住院时间
(2.6± 1.2)d、术后并发症的产生率(2.5%)均明显低于实施传统甲状腺手术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与王曦光等[8-9]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其研究结果显示,出血量[(7.91±2.65)mL vs(22.33±8.9)mL],切口长度[(2.1± 0.6)cm vs(7.77±2.7)cm],引流量[(33.03±28.0)mL vs(54.33± 43.7)mL],实验组明显
低于对照组(P<0.05)。

但淋巴结清扫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经4~24个月随访,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复发、转移,也无死亡患者,这与Miccoli[10]的报
道一致,其研究结果中经1~8年随访,也均未出现复发或转移现象。

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喉返神经损伤和甲状旁腺损伤。

该研究患者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是喉返神经麻痹和短暂性缺钙。

据Lombardi等[11]研究报道,271例行腔镜辅助手术患者术后5例出现声带麻痹、59例出现暂时性低钙、3例出现永久性低钙。

究其原因,这与手术操作需使用超声刀有关。

相关研究也表明,超声刀连续工作5 s以上所产生的热能即可造成喉返神经损伤[3-4]。

为此,在手术过程当中,应注意于距离喉
返神经3 mm以上范围操作,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2 s,以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

综上所述,相比于传统甲状腺手术,改良Miccoli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具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切口小、术后引流量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少等优势,术后并发症产生率低,具更高安全性。

因此,可于临床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当中广泛推广改良Miccoli手术。

【相关文献】
[1]陈洁清.改良Miccoli与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疗效Meta分析[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4.
[2]陈洁清,孟祥朝,孙惠军,等.改良Miccoli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对比观察[J].山东医药,2014, 54(3):83-85.
[3]沈祥,缪志明,陆伟,等.改良Miccoli式完全内镜甲状腺癌根治术36例[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
展,2011,14(11):906-909.
[4]聂炜.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外医疗,2015,34(15): 56-57.
[5]张清泉,姚显武,任炜,等.甲状腺改良Miccoli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3,41(12): 1253-1254.
[6]Gagner M.Endoscopic subtotal parathyroidecotomy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J].Br J Surgery,1996, 83(2):875.
[7]Huscher CS,Cholidini S,Napolitano C,et al.Endoscopic rightthyroid lobectomy[J].Surg Endosc,1997,11(8):877.
[8]王曦光.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治疗比较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9]王占龙.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对比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7):37-39.
[10]Miccoli P,Berti P,Frustaci GL,et al.Video assisted thyroidectomy:indications and Results[J].Langenbecks Arch Surg,2006,391(2):68-71.
[11]Lombardi CP,Raffaelli M,de Crea C,et al.Report on 8 years of experience with video-assisted thyroidectomy for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J].Surgery,2007,142(6):944-9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