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疵裁判文书引发的执行难问题怎么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瑕疵裁判⽂书引发的执⾏难问题怎么处理
执⾏实践中,瑕疵裁判⽂书影响执⾏⼯作正常开展的情况时有发⽣,主要表现在:
⼀是当事⼈基本情况、姓名或名称表述错误。
如西峡县法院在执⾏申请⼈王*学申执燕记厚买卖合同纠纷⼀案中,此案经⼀审判决后,被执⾏⼈不服⼀审判决,上诉⾄⼆审法院,⼆审经审理后也予以维持。
在⼀、⼆审判决书中,被执⾏⼈的姓名均写为“燕记后”,该案进⼊执⾏程序后,被执⾏⼈因与申请⼈⽭盾较⼤,千⽅百计予以推诿,拒不履⾏义务。
后⼜⽣⼀计,说⾃⼰名字的“后”字,判决书中写错,经核对其⾝份证,证件上的“后”字是这个“厚”字,并以此为理由说主体错误,不应由他偿还。
为此,执⾏⼈员先后和中院承办⼈员领导予以沟通,先后拖有3个⽉左右,才使此事予以解决,使不该延期执⾏的,因⽂书书写错误,造成执⾏困难。
⼆是裁判内容与事实不符。
如西峡县法院在执⾏孙××申执冯××为⼟地出让纠纷⼀案中,判决书中所判⼟地使⽤权边界很详细,但结果到实际执⾏在丈量边界时,双⽅争议很⼤,若按判决确定的尺⼨去划界,界⾯能裁到共⽤路的中间,为此事在执⾏中⼜做了⼤量的⼯作,费了很长时间才使双⽅当事⼈达成⼀致意见,案件才得以执结。
三是调解书定义约定给付条款违背法律规定。
如该院在执⾏⼀借贷纠纷案件中,调解书约定的被执⾏⼈除了给付本⾦外,还约定了利息按3分利率⽀付,对利息给付的约定明显违背了法律的规定,导致执⾏不能。
四是裁判⽂书表述模糊不准确。
如该院在执⾏王××申执张××返还纠纷⼀案中,判决书判决被执⾏⼈返还申请⼈楸⽊四节,因没有相应尺⼨,故双⽅在返还中因长短、粗细发⽣争议,经过执⾏⼈员苦⼝婆⼼的做⼯作,才使得案件得以和解结案。
产⽣上述问题的原因:
⼀是个别法官责任⼼不强,对⼀些细节问题可能产⽣的负⾯影响不能引起⾜够重视。
⼆是部分法官理论基础太差,审判经验不⾜,实际⽣活经验⽋缺,不能准确把握案件事实,正确适⽤法律。
三是个别法官缺乏全局观念,就案办案,孤⽴审判对案件进⼊执⾏程序后可能产⽣的问题及执⾏⼯作的可操作性缺乏前瞻性认识。
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将严重影响司法⼯作的严肃性,挑战司法权威,同时也会严重影响执⾏⼯作效率,浪费有限的司法资源,甚⾄会产⽣涉执信访案件,影响社会稳定。
对此,笔者建议:⼀是要树⽴终⾝学习意识,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及时更新法律知识,努⼒提⾼业务⽔平。
⼆是强化合议庭⼯作职责,严格实⾏庭长、主管院长签发⽂书和疑难案件问题提交审委会讨论制度,从源头上避免和杜绝瑕疵裁判⽂书产⽣。
三是进⼀步建⽴完善案件质量监督体系,建⽴常态化的裁判⽂书评查机制,加⼤对⽂书质量考评体系的奖惩⼒度,既要对经评查程序确定为优秀⽂书的制作予以相应的奖励,也要对瑕疵⽂书的制作者予以必要的惩处,以此来⿎励全体⼲警想⽅设法提⾼⽂书制作的⽔平,努⼒避免和减少瑕疵⽂书的出现及由此产⽣的负⾯影响。
四是建⽴瑕疵裁判⽂书执⾏⼯作绿⾊通道,瑕疵⽂书⼀旦出现,要及时进⾏归责梳理,研究应对措施,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的及时解决,依法需要审判监督程序等其它程序解决的,及时引导当事⼈寻求权利救济,避免⽭盾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