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题20套(带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题20套(带答案)
一、选择题
1.把分别充满红棕色NO2气体和无色H2的集气瓶,按照右图A、B两种方式放置,然后把两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用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气体不反应),而B中需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不能由此现象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间有间隔
C.氢气的密度比二氧化氮的密度小
D.分子由原子构成
【答案】D
【解析】
A、此现象能直接得出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结论;
B、两种气体能混合,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C、A瓶混合较快,B瓶混合较慢,说明氢气的密度比二氧化氮密度小.
D、本现象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不能说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故选D
【点评】此实验能从多角度证明分子的性质,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实验.
2.富硒大米中的硒元素具有防癌和抗癌作用。
右图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硒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示中x = 18 B.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C.硒属于非金属元素D.硒原子在反应中易失去6个电子
【答案】D
【解析】
A、2+8+x+6=34,x=18,正确;
B、由图可知,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正确;
C、硒字的偏旁是石字,故是固态非金属元素,正确;
D、硒原子在反应中易得到6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错误。
故选D。
3.下列有关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③和④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周期
B.②和⑥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O
C.①和②、⑤和⑥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D.①③④是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
A、③的元素属于第三周期,④的元素属于第二周期元素,故A选项错误;
B、②的元素是镁元素,⑥的元素是氧元素,故形成的化学式为MgO,故B选项正确;
C、①是稀有气体元素、②是金属元素,化学性质不相似,故C选项错误;
D、③是离子结构示意图,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4.2017年5月9日,中科院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原子序数中文名称元素符号
113鉨Nh
115镆Mc
117Ts
118Og
A.四种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B.“Nh”可表示鉨单质
C.Og是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
D.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5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由题中信息可知,117号元素带有“石字旁”,118号元素带有“气字头”,都不属于金属元素,错误;
B、“Nh”可表示鉨单质,正确;
C、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是氧元素,错误;
D、镆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115,错误。
故选B。
5.硒被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尊称为“生命的火种”,享有“长寿元素”、“抗癌之王”、“心脏守护神”、“天然解毒剂”等美誉。
如图为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硒是一种非金属元素B.硒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
C.硒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为34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答案】C
【解析】
A、由硒元素的名称汉字偏旁“石”字可知,属于非金属元素,正确;
B、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硒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正确。
故选C。
点睛:以钠为例:
6.如图所示的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x=2
B.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C.氧属于非金属元素
D.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
【答案】B
【解析】
A、由原子结构中质子数=电子数可知,8=x+6,x=2,正确;
B、由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6>4,故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错误;
C、由汉字氧带“气字头”,不带“金字旁”可知,氧属于非金属元素,正确;
D、由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正确。
故选B。
点睛:掌握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及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是解题关键。
7.固体碘受热升华,下列关于此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碘分子质量变大B.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碘分子体积变小D.碘分子运动速率不变
【答案】B
【解析】
物质由固态→液体→气态,分子间隔在变大,但分子的大小不变。
本题中由于受热,因此内能增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剧
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
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元素符号前的数字是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此选项正确;
B.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此选项错误;
C. 原子序数在数值上=原子内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此选项正确;
D.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此选项正确。
故选B。
9.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m=10
C.该原子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核外电子的运动空间
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 g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B、m=22-2-8-2=10,该选项说法正确;
C、该原子的大小主要决定与核外电子的运动空间,这是因为原子核相对于原子来说,占据的空间很小,该选项说法正确;
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7.8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点睛】
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
10.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X>10,则该微粒属于阳离子
B.氟元素为金属元素
C.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
D.氟原子核外有9个电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若X>10,则该微粒属于阳离子,故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氟,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故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原子序数为9,氟原子核外有9个电子,故正确。
考点: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11.“朝核危机”引起全球瞩目,铀浓缩技术是国际社会禁止扩散的敏感技术.如图是铀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从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A.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38
C.一个铀原子的核内有92个质子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铀,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2,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2。
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92,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0,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12.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硒属于非金属元素B.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
C.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硒,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4,表示原子序数为34;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没有单位g,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13.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横行且都不显电性的粒子是……( )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在原子结构中,质子数=电子数,从而不显电性。
【详解】
从结构示意图可看出,①②④都不显电性,且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①和②原子核外只有2个电子层,处在第二周期,③④处在第三周期,表示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横行且都不显电性的粒子是①和②,故选A。
14.最近,我国研发出了“发电玻璃”,又名叫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其原理是在绝缘的普通玻璃上涂抹上4微米厚的碲化镉光电薄膜,由此制成可导电、可发电的半导体材料。
镉元素的信息如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x=8
B.镉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镉原子的中子数是64
D.镉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2.4g
【答案】C
【解析】由题中信息知,A、图中x=48-18-18-8-2=2,故A错误;B、镉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B错误;C、镉原子的中子数是112-48=64,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故C正确;D、镉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2.4,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故D错误。
点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
15.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
B.硅原子核内中子数可能为14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D.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4,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表示原子序数为;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4,相对分子质量约
等于28,则中子数=28﹣14=14,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硅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6.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粒子共能表示四种元素
B.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
C.图中b粒子的化学符号为Mg2+
D.图中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a和e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4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e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b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镁离子;化学符号为Mg2+,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图中d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X、Y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Y都是阳离子
B.Y粒子可表示为Y2+
C.X、Y属于不同种元素
D.X、Y都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答案】D
【解析】A、当粒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时,为阳离子,正确;B、Y粒子的质子数为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其离子符号为Y2+,正确;C、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因为X、Y的核内质子数不同,X、Y属于不同种元素,正确;D、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的原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X、Y两种粒子是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结构,不是稀有气体,错误。
故选D。
点睛: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的原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18.2017年5月,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的重大突破。
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取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分子数之比是1:2:4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D.无机物不能转化为有机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可知,生成物只有两种,故错误;
B、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故错误;
C、任何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的原子的种类、质量、数目都不变,故正确;
D、无机物可以转换为有机物,比如光合作用,故错误,故选C.
19.锌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必须微量元素。
下图为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属于非金属元素B.锌原子的中子数为30
C.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 D.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Zn2+【答案】D
【解析】
A、锌的汉字名称偏旁是“钅”字,锌属于金属元素,错误;
B、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锌的原子序数30,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锌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为30,不是中子数是30,错误;
C、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符号是“1”,不是“g”,常省略不写,错误;
D、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Zn2+,正确。
故选D。
点睛: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20.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事实解释
A湿衣服晾干分子在不停运动
B铁轨接头处留有一定的缝隙原子之间有间隔
C氯化钠固体不导电,溶液导电固体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溶液中离子能自由移动
D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含有氢氧原子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事实解释
A湿衣服晾干分子在不停运动,向空气中扩散,故A正确;
B 铁轨接头处留有一定的缝
隙
原子之间有间隔,防止热胀冷缩,故B正确;
C氯化钠固体不导电,溶液固体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溶液中离子能自由移动,
点睛∶分子基本性质⑴分子质量非常小、分子的体积很小。
⑵、分子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它总是在不断的运动。
⑶、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隙。
⑷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相同。
酸碱盐溶液之所以能够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无
2.无
3.无
4.无
5.无
6.无
7.无
8.无
9.无
10.无
11.无
12.无
13.无
14.无
15.无16.无17.无18.无19.无20.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