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中学生原创视频作品大赛颁奖典礼在天津举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家论坛
苏霍姆林斯基诸多教育论著创作的源泉就是学校生活和教育实践。

他深入观察,细心记录教学和教育工作中的事实,认真进行思考,不断进行理论上的概括。

他每天早晨五点至八点从事写作,白天则上课、听课和当班主任,每天都记“教育日记”,每日晚上进行小结,整理笔记,思考一天中遇到的教育问题,每星期日作总结。

日记中详录事实,提出初步结论、问题和继续研究的线索。

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提醒:“校长要有一个记事簿。

只要你是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你就要尊重这个记事簿和尊重自己,把它一年又一年地记录和保存下去,这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日记,同时也是你对一个较长时期的教学和教育过程进行概括性分析的准备工作。

”同时,他也建议教师写教育日记:“我建议每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在形式上有某些要求的正式文件,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和札记。

这种记载对日常工作颇有用处,是进行思考和创造的源泉。

记了一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日记,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他将“教育日记”视为教育研究所需的“珍贵的教育财富”。

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教育实践者,也是教育现象细致而敏锐的观察者和持之以恒的研究者。

身为校长,他始终兼教一门语文课,几十年不断地研究这门课的教学问题。

他曾试办六岁儿童的预备班;接着又从一年级到十年级连续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在十年内跟踪观察和研究学生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期的多种表现。

他曾先后为约3700名学生做了观察记录;他能指名道姓地说出25年中178名“最难教育”的学生曲折的成长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除了长年坚持亲自上课、当班主任外,还坚持每天听两节课,与学生同活动、同读书、同游戏、同旅游,几十年如一日地对学生教育情况进行跟踪观察。

他的研究
深深扎根于学校教育实践,在教育实践中观察,在积累大量事实的基础上思考、总结,把自己的经验提升到理论高度,写出了大量既通俗易懂,又思想深刻、操作性强的教育论著。

前苏联教育界承认他的教育活动是一次长达三十年的“教育实验”,他的学校是一所“教育学实验室”,他的著作是近几十年罕见的“先进教育经验的完整总结”。

四、成果表述:融教育理论于生动的故事和教育个例之中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著作与其他经典教育著作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将教育理论熔铸于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教育故事中,或者在事与理的夹叙夹议中,自然而然地以生动活泼、精辟凝练的语言将自己的教育见解和观点娓娓道来,给读者以真实的现场感和形象的感染,又给读者以思想的启迪。

比起许多充斥着晦涩生僻术语或枯燥乏味的理论著作,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拥有更多的一线教师读者,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就是众多中小学教师十分喜欢阅读的案头书。

书中的每一条建议,或从某一个教育现象的分析入手,或针对教师常见的教育问题,或从一个生动的教育事例引出教育思考,在夹叙夹议中揭示教育教学的规律,阐发教育见解,给出教育教学的建议,可读性强,具有操作性。

书中的每条建议针对一个教育的小问题,每条建议的文字平均不足2000字,今天来看,是经典的小课题研究。

可以说,苏霍姆林斯基开创了一种符合教师研究特点崭新的教育著作文体。

当然,也有外国教育史学者认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著作在阐述具体经验上内容翔实,但对它们所作的理论论证还嫌不够”,这可能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局限性,但也正是他的优势和鲜明特点。

(责任编辑吴莹)
1月13日,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联合全国学联秘书处、中国电影家协会等单位共同开展的第四届“青春影像”全国大中学生原创视频作品大赛颁奖典礼暨第五届“青春影像”启动仪式在天津市西青区举办。

第四届“青春影像”自2018年1月启动以来,共收到来自全国400余所高校和中学的参赛作品2000余部。

经网络投票及专家评审,最终大赛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各类单项奖。

活动期间还举办了“互联网时代短视频行业发展论坛”、“影视青年看西青”主题拍摄活动、“新时代·新青年·新发展——青年影视发展与版权高峰论坛”等。

(徐德明)
全国大中学生原创视频作品大赛颁奖典礼在天津举行
·信息·
25
TIANJIN EDUC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