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生借助注音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并标上自然段落的序号。
2.圈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思考: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有趣的故事?
1.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在自学生字、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大致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组织学生对上面的两个问题进行交流反馈
1.学生认读词语。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1.揭题激趣,指导读课题。(齐读课题,请突出人物的性格;齐读课题,请突出人物的身份。)
2.学生自读课文,厘清顺序,初步感知主要内容。
3.交流反馈。a.检查词语认读。2.交流问题2。(你觉得故事有趣吗?趣在哪里?)
4.学习对话,抓住关键词句做阅读批注,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2)阅读方面: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默读,能做到不出声,不指读。本课篇幅较长,还需要在默读方面有所加强,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学生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但在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时,表达得还不够具体全面。本节课在体会裁缝和顾客的人物性格特点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裁缝 箱子 夸奖 歪头 承认
短袖 衬衫 负责 泄气 手艺
2.交流:故事有趣吗?趣在哪里?
1.检测学生对你本课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2.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把握课文大致内容。
1.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一至十三自然段),利用PPT出示学习要求: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顾客性子急?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裁缝性子慢?结合关键词语、句子批注自己的体会、感受。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认识“箱、夸”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缝”,会写“性、卷”等12个字,会写“性子、布料”等18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时的语气,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难点)
2.组织学生进行反馈交流,并适时地进行指导、点评。
3.指导学生朗读。
1.学生圈画出描写顾客性子急和裁缝性子慢的语句,并批注自己的体会、感受。
2.在全班进行交流、反馈。
3.同桌之间分角色练读课文,注意读出顾客的急脾气,裁缝的慢条斯理。
4.男、女生分角色读课文第一部分内容。
1.圈画出顾客性子急和裁缝性子慢的语句,并指导学生进行批注,可以引导他们充分体会人物的不同特点。
自信
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做出尝试
不敢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不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善于与人合作
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能与人合作,能接受别人的意见。
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
思维的条理性
能有条理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计划
2.通过分角色朗读,把体会到的人物性格特点外化于行。
进行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
2.尝试填写课后第二题表格,并试着根据表格练习复述故事。
巩固本节课所学,为落实“复述课文”这一目标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条理性差些
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做事缺乏计划性,条理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思维的创造性
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
能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
思考能力差,缺乏创造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我这样评价自己:
伙伴眼里的我:
老师眼里的我: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第一课时)
姓名
工作单位
年级学科
பைடு நூலகம்三年级语文
教材版本
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有趣的故事”为主题,共包括四篇课文。本篇课文以故事主要人物作为题目,“慢性子”“ 急性子”直接点明了两个人物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急性子顾客迫不及待地想要穿上新衣服,4天内不断地变换要求,慢性子裁缝却没有一点儿不耐烦,始终不慌不忙的回应。整个故事妙趣横生,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第一天 冬棉袄 做上能穿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2.两读课题:齐读课题,请突出人物的性格;齐读课题,请突出人物的身份。
1.从学生最喜欢的“故事”入手,引入课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
2.指导学生两读课题,训练学生的语感,可以提升学生对题目的多元理解。
利用PPT出示初读要求:1.借助注音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并标上自然段落的序号。2.圈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想一想: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有趣的故事?
文章篇幅较长,几个表示时间的词句清晰的串联起了整个故事。“故事发生在冬天”,揭开了故事的序幕。“第二天”,“ 第3天”,“ 又过了一天”,故事的结局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完全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课文主要通过对话来展开情节,塑造人物。急性子顾客和慢性子裁缝之间的对话很有意思,如第八至十三自然段,裁缝说服顾客在他这里做衣服,裁缝的话层层推进,逻辑严密,急性子顾客不得不承认裁缝说的有道理。再如第二十至二十九自然段,顾客急急忙忙地要求改成春装,而裁缝却慢悠悠地说不行,顾客泄气了,这时裁缝又慢悠悠的说行,而这个“行”却让顾客“瞪大了眼睛”,颇有相声抖包袱的艺术效果。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
项目
A级
B级
C级
个人
评价
(25%)
同学
评价
(25%)
教师
评价
(50%)
认真
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参与讨论态度认真
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依时完成,有参与讨论
上课无心听讲,经常欠交作业,极少参与讨论
积极
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
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
很少举手,极少参与讨论与交流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板书“故事”,和学生谈话引入课题,板书课题,揭题激趣,指导学生两读课题。
1.师板书“故事”,同学们交流:喜欢读什么样的故事?读了课题,有什么发现和想说的吗?
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
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
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
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3.默读课文,能从文中提取有关顾客要求和裁缝表现的信息,借助表格复述故事。(重点,借助表格复述课文安排在第二课时。)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1)识字写字方面:三年级学生有主动识字的习惯和独立识字的能力,能运用音序、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但还需要教师进一步的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