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梦令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二、预习检测 (1)
三、全诗译文 (3)
四、中心思想 (3)
五、读文感知 (3)
六、预习检测题答案 (4)
一、学习目标
学习《如梦令》,我们的首要目标是理解并感受词人李清照通过简洁笔触所描绘的生动画面与深邃情感。
我们要能够体会词中清新自然、委婉含蓄的语言风格,领略词人独特的艺术魅力。
我们还应掌握词中的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白描等,并学习如何运用这些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察。
通过学习这首词,我们还应该提升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
二、预习检测
一、填空题
1. 《如梦令》的作者是宋代女词人_______。
2. 词中“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写出了词人游玩时__________的状态,也体现了她__________的性格。
3.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描绘了一幅
__________的画面,表现出词人__________的心情。
二、选择题
1. 下列对《如梦令》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怀。
B. “沉醉”表明词人因心情抑郁而借酒消愁。
C. “误入”一词,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词人因急切回家而划错了方向。
D. 这首词结构完整,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练含蓄,富有韵味。
2. 下列对《如梦令》中“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句话描绘了词人急切划船回家的情景。
B. “争渡”一词,写出了词人焦急的心情。
C. “惊起一滩鸥鹭”表现了词人因划船声而惊吓到水鸟的歉意。
D. 这句话以动衬静,烘托出词人归家途中的愉悦与欢快。
三、简答题
1. 请简要分析“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中“误入”一词的妙处。
2. 词中“惊起一滩鸥鹭”一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三、全诗译文
《如梦令》译文如下: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来的路。
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错误地划进了荷花深处。
抢着划呀,抢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这首词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词人追忆溪亭日暮的游玩情景,表现了作者年轻时的欢快心情与悠闲情趣。
全词运用了白描的手法,采用了追忆的方式,形象地抒写了作者年轻时因喝酒过量而在归来时“误入藕花深处”的情景,情态逼真,表达了作者心灵上的快感。
四、中心思想
《如梦令》的中心思想主要体现了词人李清照对故乡和往事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词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味,展示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同时也流露出对青春易逝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整首词富有情趣,语言简练明快,通过对感官的细腻描绘,强烈地表达了词人对往事的怀念和无悔,体现了对生活的深深珍惜。
五、读文感知
《如梦令》是李清照的一首婉约词,读文时,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与词人一同置身于那溪亭日暮的美景之中,感受她当时的心境与情感。
词开篇即描绘了溪亭边的日暮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接着,词人笔锋一转,描述了自己因沉醉于美景与欢聚而忘记了归路,这种忘我的状态,充分展示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读到这里,我们仿佛能看到词人划着小舟,在荷花丛中穿梭,那种惊喜与愉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藕花深处的景色,更是美得如诗如画,令人陶醉。
然而,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当词人急于回家时,却不小心惊起了满滩的鸥鹭。
这一情景,既显得生动有趣,又透露出词人内心的惊喜与慌乱。
整首词读来,仿佛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眼前展开,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与词人一同感受那溪亭日暮的美景与欢乐时光。
同时,也让人深刻体会到词人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怀念。
读《如梦令》,不仅是对一首词的欣赏,更是对一种生活态度与情感的领悟。
它让我们明白,生活中的美好时光总是短暂的,我们应该珍惜当下,尽情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六、预习检测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如梦令》的作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2. 词中“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写出了词人游
玩时尽兴畅饮的状态,也体现了她率真直爽的性格。
3.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描绘了一幅日暮时分误入荷花深处的画面,表现出词人游玩尽兴后急切回家的心情。
二、选择题
1. 下列对《如梦令》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怀。
(正确)
B. “沉醉”表明词人因心情抑郁而借酒消愁。
(“沉醉”只是表达了词人当时的状态,并没有表明词人心情抑郁)
C. “误入”一词,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词人因急切回家而划错了方向。
(正确)
D. 这首词结构完整,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练含蓄,富有韵味。
(正确)
2. 下列对《如梦令》中“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 这句话描绘了词人急切划船回家的情景。
(正确)
B. “争渡”一词,写出了词人焦急的心情。
(正确)
C. “惊起一滩鸥鹭”表现了词人因划船声而惊吓到水鸟的歉意。
(此句并没有表现出词人的歉意,而是描绘了词人划船时惊扰了鸥鹭的情景)
D. 这句话以动衬静,烘托出词人归家途中的愉悦与欢快。
(正确)
三、简答题
1.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中“误入”一词的妙处在于,它生动地描绘了词人因游玩尽兴而忘记时间,以至于在日暮时分误入了荷花深处的情景。
这一“误入”不仅增加了词作的趣味性,也展现了词人天真烂漫、不拘小节的性格特点。
2. 词中“惊起一滩鸥鹭”一句,营造了词人划船时惊扰了栖息的水鸟,导致它们纷纷飞起的生动场景。
这一描写不仅增添了词作的动态感和画面感,也表达了词人因游玩尽兴、归家心切而意外闯入荷花深处的惊喜与愉悦。
同时,通过惊扰鸥鹭的细节描写,也展现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