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乙拉西坦的方法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成乙拉西坦的方法改进
杨建;石卫兵;黄书卷
【摘要】以2-吡咯烷酮为起始原料,经成盐与缩合反应合成了乙拉西坦,总收率60.2%.其结构经1H NMR, IR和MS确证.
【期刊名称】《合成化学》
【年(卷),期】2009(017)001
【总页数】2页(P118-119)
【关键词】吡咯烷酮;乙拉西坦;合成;工艺改进
【作者】杨建;石卫兵;黄书卷
【作者单位】亚邦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常州,213163;亚邦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常州,213163;亚邦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常州,21316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14.5;O626.13
乙拉西坦(1)的化学名为α-乙基-2-氧-1-吡咯烷乙酰胺,其S-异构体有生物活性,而R-异构体没有生物活性。
合成1的文献[1~4]方法多以2-吡咯烷酮在甲苯或四氢呋喃中与碱成盐,再与溴代丁酰胺缩合制得,总收率42% ~50%。
这些方法存在收率较低,成本高,操作不便等不足。
Scheme 1
本文报道合成1的新工艺:2-溴代丁酸甲酯经胺化反应制得一溴代丁酰胺(2);以DMF为溶剂,2-吡咯烷在低温下与氢化钠成盐制得中间体3;在相转移催化剂(PTC)存在下2与3经缩合反应合成1(Scheme 1),总收率60.2%,其结构经1 H NMR,IR和MS确证。
通过优化,得到了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工艺条件。
该工艺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收率高等优点。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YRT-3熔点仪(温度计未校正);UNITY-400型核磁共振仪(CDCl3为溶剂,TMS
为内标);AVATAR360 FT型红外光谱仪(KBr压片);HP 1100 LC/MSD型质谱仪。
所用试剂均为工业品。
1.2 合成
(1)2的合成
在四口瓶中加入2-溴代丁酸甲酯9.0 g(50 mmol)的甲醇(30 mL)溶液,搅拌下于-5℃ ~0℃加入饱和氨水12.5 mL,保温反应2 h;再分两次加入氨水6.5 mL(约2 h),保温反应4 h。
减压蒸出溶剂,过滤,滤饼于70℃干燥得白色固体2 7.6 g,收率92.3%。
(2)1的合成
在干燥的四口瓶中加入DMF 140 mL,氢化钠4.2 g(100 mmol),氮气保护,搅
拌下缓慢滴加2-吡咯烷酮9.0 g(100 mmol),滴毕,于室温反应1 h;加入 PTC 0.8 g,2 17.0 g(100 mmol)的 DMF(30mL)溶液,滴毕,缓慢升温至40℃ ~50℃,反应4 h(TLC跟踪)。
减压浓缩,降温后加水10 mL和乙酸乙酯20 mL,
分层,水层用乙酸乙酯(2×30 mL)萃取,合并有机层用水洗涤,减压蒸出溶剂,冷却,过滤,滤饼用乙醇重结晶,干燥得白色固体1 11.2 g,收率 65.8%,含量
≥99.5%(GC),m.p.120 ℃ ~122℃(120.5℃ ~122.0 ℃[2]);1 H NMR
δ:0.90(t,3H,CH3),1.62~2.12(m,4H,CH2,4-H),2.36~2.52(m,2H,2-H),3.37~3.52(m,2H,5-H),4.49(q,1H,CH),6.03(br,1H,NH),
6.63(br,1H,NH);IR ν:3 385,3 204(N-H),2 965,2 872(CH3),1
670(C=O)cm-1;ESI-MS:171.4{[M+H]+}。
2 结果与讨论
2.1 2的合成
合成2时,氨水可能会在溴取代基上发生竞争反应,经实验发现,通过改变氨水
加料方式可有效地抑制副反应,使收率明显提高(表1)。
从表1可见,氨水分3次加入对提高收率较为有利。
表1 氨水加料方式对合成2的影响*Tab le 1 Effect of feeding way in NH3·H2
O on synthesizing 2*反应条件同1.2(1)氨水加入次数1 2 3 4收率/% 75.2 85.4 92.3 91.3
2.2 合成1的条件选择
(1)PTC
合成1时,PTC对N-烷基化影响很大。
以DMF为溶剂,其余反应条件同1.2(2),采用不同的PTC进行了实验,结果见表2。
从表2可见,PTC选择四正丁基硫酸
氢铵时收率较高。
表2 PTC对合成1的影响*Table 2 Effect of PTC on synthesizing 1*以DMF为溶剂,其余反应条件同1.2(2)PTC 收率/%四正丁基硫酸氢铵65.2四正丁基氯化铵52.6三乙基苄基氯化铵46.8
(2)溶剂
相转移反应能否取得良好效果,关键在于形成相转移离子对及其在有机相中较大的分配系数,分配系数的大小取决于PTC种类和溶剂极性。
PTC选用四正丁基硫酸
氢铵,其余反应条件同1.2(2),考察溶剂对缩合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见表3。
从
表3可见,选择DMF作溶剂对反应较为有利。
表3 溶剂对合成1的影响*Table 3 Effect of solvent on synthesizing 1*PTC选
用四正丁基硫酸氢铵,其余反应条件同1.2(2)溶剂甲苯DMSO THF DMF收率/% 33.2 56.6 63.5 65.9
综上所述,合成乙拉西坦的最佳工艺条件为:2-吡咯烷酮100mmol,n(2-吡咯烷酮) ∶n(2-溴代丁酰胺)=1∶1,DMF为溶剂,四正丁基硫酸氢铵作相转移催化剂,于40℃ ~50℃反应4 h,总收率60.2%。
参考文献
[1]旷春桃,胡艾希,谭英.乙拉西坦的合成[J].合成化学,2005,13:91-92. [2]卢传广,王洪刚,王洪锋.乙拉西坦的合成[J].齐鲁药事,2005,24:484-485.
[3]旷春桃,胡艾希.益智药乙拉西坦的合成和结构表征[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6,26:129-130.
[4] Francesca Bochi.A synthesis of levetiracetam based on(S)-N-phenylpantolactam as a chiral auxiliary[J].Tetrahedron:Asymmetry,2005,16:3739-3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