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马河赛珠水电站左坝肩上游倒悬体施工技术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洗马河赛珠水电站左坝肩上游倒悬体施工技术探析
王新成
【摘要】本文以云南省洗马河赛珠水电站为例,对水电站左坝肩上游倒悬体施工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总结,以期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与信息》
【年(卷),期】2017(000)018
【总页数】3页(P109-111)
【关键词】水电站;左坝肩;上游;倒悬体;施工技术
【作者】王新成
【作者单位】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管理局,甘肃永登730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52
洗马河赛珠水电站坝址位于云南省禄劝县转龙镇境内洗马河下游,为一混合式开发电站。
大坝为碾压砼抛物线双曲拱坝,高程1 826 m,最大坝高72.0 m,坝顶宽7.00 m,坝顶弧长160.09 m,采用坝上敞开式泄洪方式,溢流总净宽40 m,挑流消能。
电站坝址以上流域面积845 km2,多年平均流量13.0 m3/s。
水库常年蓄水位1 820 m,死水位1 805 m,相应正常蓄水库容167万m3,死库容62万m3,调节库容58.7万m3,为日调节水库。
装机容量 99 MW,保证出力为11.32 MW,多年平均发电量4.285亿kW/h,装机年利用小时为4 328 h。
实际开挖揭露,左坝肩开挖边坡上游开口线边缘外岩体为∈113灰色厚层灰岩,
为弱风化岩体,裂隙发育,表层有松动岩块,岩石较为破碎。
经业主、设代、监理现场踏勘,决定先进行开挖卸荷,岩后缘可见裂隙面开挖,于EL.1 838 m留一
1.0 m宽平台,往下开挖至EL.1 826 m,将局部倒悬体挖除,并及时进行喷锚支
护处理。
开挖过程中,坡比可现场据实际情况调整,应避免局部形成新的倒悬体。
支护方式:使用Φ25,L=5 m的锚杆,排水孔Φ50,L=5.0 m,布置形式为梅花形布置;挂网喷砼,挂网采用Φ6.5@20×20 cm,喷砼C20,局部锚杆可调整为3Φ25,
L=6 m锚筋桩。
经实际开挖揭露,左坝肩开挖边坡上游开口线边缘外岩体为∈113灰色厚层灰岩,为弱风化岩体,裂隙发育,表层有松动岩块,岩石较为破碎。
2.1.1 施工供风由设在左岸坝肩上游侧、上坝公路边的60 m3/min系统供风站
接3寸管至工作面,然后接风包分别与手风钻自带软管相接。
2.1.2 施工用水从左坝肩上游侧冲沟接4寸供水钢管至施工工作面接水包,分接
1寸或5分软胶管供水。
2.1.3 施工供电从左坝肩置的变压器接电缆线作为施工的动力、照明及造孔用电。
为确保各施工现场、附属企业、生产指挥系统及后勤的通讯联络,生产、生活营地及施工区之间配备6台对讲机辅以手机进行通讯联络。
2.3.1 有用料运至大坝上游1#渣场或砂石系统,作为砂石系统毛料。
2.3.2 无用料无用料运至大坝下游渣场。
3.1.1 倒悬体开挖施工顺序倒悬体开挖时从上而下依次进行,其施工顺序:施工
便道形成→测量放线→手风钻造孔→装药爆破→安全处理→集渣装运→边坡验收。
3.1.2 倒悬体开挖施工措施
3.1.2.1 施工便道施工。
在施工前,人工对EL.1 855马道上游面孤石、危石、浮渣清除,在EL.1 855处增设固定锚杆(Φ25 mm,L=3 m,外露50 cm),以保证
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安全绳的固定。
3.1.2.2 测量放线。
用全站仪对整个边坡进行测量放线,并作好倒悬体开挖前的原
始断面,作为与倒悬体开挖后的断面进行比较,并作为确定开挖量的依据。
3.1.2.3 钻孔作业。
由熟练的风钻工严格按照设计钻爆图进行钻孔作业。
各钻手分区、分部位定人定位施钻,实行严格的钻手作业质量经济责任制。
每排炮由值班工程师按“平、直、齐”的要求进行检查。
周边孔偏差不得大于5 cm/m,爆破孔偏差不得大于10 cm。
3.1.2.4 装药爆破。
造孔采用手风钻进行钻孔,待钻孔结束后进行装药,炸药采用
直径32 mm的乳化炸药,连续装药,孔口用中砂堵塞严实。
装药完成后,由技术员和专业炮工分区分片检查,联结爆破网络,撤退工作面设备、材料至安全位置,导火索起爆、导爆管传爆,毫秒微差爆破。
3.1.2.5 安全处理。
爆破完成后,人工对边坡局部爆破后残留不稳定碎屑岩石进行
清理,防止细碎石渣掉落伤人。
3.1.2.6 集渣装运。
爆破后在河床内用1.5 m3反铲集渣、装渣,使用5~15 t自
卸车运至指定渣场。
3.1.2.7 边坡验收。
整个倒悬体开挖完成后,对整个边坡进行验收,并对其平整度、坡比及是否已全部清除不稳定岩等进行检查验收。
3.2.1 开挖面支护顺序倒悬体开挖面支护施工自下而上依次进行,其施工顺序:
施工脚手架搭设→锚杆施工→挂网钢筋施工→喷砼→验收→施工脚手架拆除。
3.2.2 开挖面支护施工措施
3.2.2.1 施工脚手架搭设。
根据左坝肩倒悬体的开挖范围,从下往上人工搭设施工
脚手架平台,施工脚手架搭设应覆盖整个倒悬体开挖范围。
搭设钢管脚手架时,施工人员应系好安全带,防止安全事故。
脚手架用1.5寸钢管进行搭设,钢管搭设间排距均按1.2 m进行控制,钢管脚手架搭设高度与长度与边坡高度与长度一致,
其宽度按少于二根立杆为限(最小1.5 m、考加入扣件长度)。
钢管脚手架的搭设高度大、长度较长。
故在搭设脚手架时,应边搭设边打设固定脚手架的锚固锚杆,锚固锚杆在边坡上的间排距按5 m布设,对倒悬体开挖边坡的表层稳定极为有利。
3.2.2.2 锚杆施工。
砂浆锚杆的施工程序为测量放线→钻孔→清洗孔→检查验收→
拌制、灌注水泥砂浆→安插锚杆→拉拔试验。
材料准备:砂浆锚杆(钢筋、水泥、砂等)材料必须采用合格的材料,细骨料采用坚硬耐久的中、粗砂,细度模数大于2.5;水泥采用水泥厂P.O42.5水泥,水泥进场后由实验室进行分批抽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查;钢筋采用
Φ25钢筋,钢筋进场后均由实验室进行分批抽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报监理工程
师审查。
测量放线:测量人员按设计要求进行放线,根据支护参数(锚杆Φ25,L=5.0 m,间排距3 m×3 m,呈梅花形布置,排水孔孔深5.0 m,间排距3 m×3 m,呈梅
花形布置;喷砼C20,厚10 cm)进行锚杆孔位和孔向放样,并用红油漆进行标记。
锚杆施工:一是锚杆结构。
本工程的所有砂浆锚杆均采用Φ25,L=5.0 m的螺纹
钢筋,锚杆在加工厂按照5.0m加工成型后运至施工现场。
二是钻孔。
锚杆钻孔采用手风钻钻孔,钻孔时应垂直岩面钻孔,施钻时钻头要对准岩臂上锚杆孔孔位标记下钻,最大偏差不得大于100mm,为准确地控制钻孔角度,在施钻时要由当班技术员用地质罗盘配合操作手一起控制角度,使钻孔角度符合设计要求。
三是锚杆注浆。
本工程所有砂浆锚杆均采用先注浆后安插锚杆的程序施工,在锚杆孔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注浆工作,砂浆锚杆采用注浆机进行灌注。
注浆完成后立即安插锚杆,锚杆安插利用人工在操作平台上安插,安插后在孔口用水泥纸堵塞防止浆液倒流,然后打木楔子固定锚杆。
3.2.2.3 挂网钢筋施工。
本工程的挂网钢筋均采用Φ6.5的圆钢,由自卸车从加工
厂运至左坝肩后,由人工从左坝肩上坝公路搬运至施工现场,按20 cm×20 cm
的间距进行编制、挂网,要求钢筋网沿开挖面铺设,钢筋网应与锚杆联结牢固。
3.2.2.4 喷砼施工。
喷射机置于EL.1 900平台,人工系安全栓下至工作面进行喷砼,砼拌制好后,先用1∶2的净水泥浆润滑喷机的料斗及输料管路。
喷射砼时,要注意控制喷枪到受喷面的距离和角度,考虑到喷射手的施工安全,人工喷射时喷嘴到受喷面的距离应控制在0.6~1.0 m,喷嘴与受喷面的垂线夹角应控制在10~15°,这样可以达到“回弹量最低,密实度最好”的最佳喷射效果。
3.2.2.5 施工脚手架拆除。
整个施工工艺全部完成后,采用人工从上往下拆除钢管
脚手架。
劳动力配置如表1所示。
根据施工特点及施工强度的需要,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如表2所示。
一是严格按国家有关规范执行。
加强技术管理工作,施工中对隐蔽工程和每道工序严格执行施工质量“三检制”。
三检合格后,方呈交监理人验收。
二是及时检查验收进场原材料、成品、半成品、零配件的质量情况,坚决制止使用不合格材料。
一是严格遵守国家现行有关安全法规、规程及规范,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二是高空作业施工过程中应由专人对施工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和管理,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三是施工现场电气设备和线路要配装触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应由专人进行检查、维修,以防止因潮湿漏电和绝缘损坏引起触电及设备事故。
四是施工设备、车辆由专人驾驶,其他人不得擅自使用;对施工设备、车辆的使用,应遵守相关的操作规则;所有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使用期间定机定人,保证设备完好率。
一是施工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避免工序相互干扰。
二是现场的钢材、水泥等能入库的尽量入库,不能入库的进行遮盖、专垫、防雨淋、日晒等处理。
三是施工风、水、电管线路,按照规划布置,整齐有序地铺设,固定牢靠。
四是重要施工场地设
有操作规程、值班制度和安全标志。
五是工程完工后,按要求及时拆除所有工地围栏、安全防护设施和其他临时设施,并将工地及周围环境清理整洁,做到工完、料清、场地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