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岗烈士陵园观后感
烈士陵园观后感(精选18篇)

烈士陵园观后感(精选18篇)烈士陵园观后感篇1有许多事虽发生过,却会随时间慢慢被遗忘;有些人虽扬名一时终究被历史浪潮淘去。
然而,1972年的广州黄花岗起义,以及为此牺牲的七十二烈士却将载入史册而名垂千古。
当双脚迈入那个庄严又不失生机的陵园,心中涌起莫名的感动。
注视着陵园走道两边石碑上刻着的遒劲大字“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我陷入了沉思。
遥想烈士们当年的献身救国的豪情万丈和慷慨激昂。
来到烈士墓前边,深深鞠一个躬,抬头望着这葬有七十二位中华英雄儿女的陵墓,虽然曾从历史课本上看过它的图片,也从电影中看过许多类似的镜头,然而此时,我内心的震撼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
那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它似乎把我带到了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又重现了无数英才人杰抛头颅、洒热血为祖国解放而奋斗的场面……遥望陵园里悠闲的晨练者或者观光者,我的思绪回到了现在。
人们脸上安然、幸福的表情不正是烈士们所期盼的吗?是他们用自我的牺牲换取他人的幸福,以至现代,有抗洪战士为保护人民财产的生死不顾,有白衣天使誓死挽救病人的碧血丹心,有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无怨无悔……这些,不正是七十二烈士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吗?我想,七十二烈士墓,不仅仅十为了纪念,更是为了鼓舞。
我们个人幸福生活、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需要有一往无前勇于奉献的建设者和开拓者。
作为青年的我们,更应勇于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踏踏实实地学习,实实在在地做人,真真诚诚待人……逝者已去,悲乎哀哉!在此清明之际,借袅袅青烟寄去我们的思念与决心。
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
崇高、忠诚和无私,将超越时空,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
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人们决不会忘记,为祖国牺牲的人们,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信念,使千万人的心灵为之震撼。
也许战争的硝烟已离我们远去,但爱党、爱祖国的信念却始终没有改变。
每天有大量的参观者、游客纷至沓来,重温历史,找寻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答案。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参观感悟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参观感悟
我最近去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参观,深受感动。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烈士之一,他们为国捐躯,坚守信仰,为我们这个国家的独立和尊严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一些精心设计的纪念碑和雕像,立面上刻着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名字和事迹。
这些烈士们的事迹鼓舞着我,让我意识到了自己应该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展示了烈士们坚毅的精神和爱国情怀。
他们不仅仅是为了国家的安全而战斗,而是为了民族的尊严和自由而斗争。
他们的坚韧不拔和顽强不屈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在陵园里,我看到了很多人前来瞻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墓碑。
他们有的是老人,有的是年轻人,有的是学生,有的是游客。
这种纪念活动,让我们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历史,更是为了让我们意识到我们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在参观结束时,我心中涌起了一种深深的敬意和感慨。
我相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 1 -。
烈士陵园观后感作文3000字(通用8篇)

烈士陵园观后感作文3000字(通用8篇)烈士陵园观后感作文3000字(通用8篇)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
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烈士陵园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烈士陵园观后感作文3000字篇1有许多事虽发生过,却会随时间慢慢被遗忘;有些人虽扬名一时终究被历史浪潮淘去。
然而,1972年的广州黄花岗起义,以及为此牺牲的七十二烈士却将载入史册而名垂千古。
当双脚迈入那个庄严又不失生机的陵园,心中涌起莫名的感动。
注视着陵园走道两边石碑上刻着的遒劲大字“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我陷入了沉思。
遥想烈士们当年的献身救国的豪情万丈和慷慨激昂。
来到烈士墓前边,深深鞠一个躬,抬头望着这葬有七十二位中华英雄儿女的陵墓,虽然曾从历史课本上看过它的图片,也从电影中看过许多类似的镜头,然而此时,我内心的震撼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
那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它似乎把我带到了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又重现了无数英才人杰抛头颅、洒热血为祖国解放而奋斗的场面……遥望陵园里悠闲的晨练者或者观光者,我的思绪回到了现在.人们脸上安然、幸福的表情不正是烈士们所期盼的吗?是他们用自我的牺牲换取他人的幸福,以至现代,有抗洪战士为保护人民财产的生死不顾,有白衣天使誓死挽救病人的碧血丹心, 有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无怨无悔……这些,不正是七十二烈士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吗?我想,七十二烈士墓,不仅仅十为了纪念,更是为了鼓舞.我们个人幸福生活、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需要有一往无前勇于奉献的建设者和开拓者.作为青年的我们,更应勇于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踏踏实实地学习,实实在在地做人,真真诚诚待人……逝者已去,悲乎哀哉!在此清明之际,借袅袅青烟寄去我们的思念与决心。
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
崇高、忠诚和无私,将超越时空,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
游黄花岗有感

黄花皓月,浩气长存--------------------游览黄花岗有感在某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携几名好友,同游了充满纪念意义的黄花岗,时至今日,特写一篇文章来总结行走完黄花岗的感受。
那天大家怀着崇敬与好奇向着黄花岗进发。
刚进门口,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写四个贴金大字的“浩气长存”四字便映入眼帘。
一走进陵园内,大大小小的陵墓伫立在四周,园内布局庄严宏伟,墓道两旁肃穆的排列着苍松柏树,烘托出庄严神圣的气氛,我们不禁被革命者的精神所感。
陵园内肃穆庄严,绿树成荫,不一会来到“默池”。
为何称之为,那是由于桥面巧妙的拱形设计,人走在上面会不自觉的低头,像在默哀一样,故称“默池”。
行走于“默池”拱桥上不得不感叹修建者的良苦用心,其实每位来园者的心底已早早为英魂祈祷,希望英魂在天之灵能知晓今日之中国便是烈士们奋斗的结果,他们的光荣事迹将永垂不朽,他们的灵魂将永远熠熠生辉,不会消逝,不曾消逝。
遥望陵园里悠闲的晨练者或者观光者脸上的笑容,我的思绪万千,革命者追求民主、自由、解放、平等的社会,并为此甚至愿意献出年轻生命。
或许有人说:“有失才有得,要革命必定会有牺牲”。
用革命者无数人的鲜血,这样的代价太大,非一般人所能承受。
他们对自己人生道路选择那么的坚定,让无数人汗颜,在漫长地革命道路上无怨无悔。
只为换来四万万同胞的幸福生活,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入世界强国之林,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当今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足以告慰黄花岗长眠于公墓下的烈士。
长眠在这里的人都是为了革命事业,为了中华民族的前途,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而英勇就义牺牲的。
悼念先烈为其意志所感,为其精神所感,现代人为工作、爱情、生活等事情烦恼不堪时,是否可以想象那些死难的先烈们的所作所为,让我们自愧不如。
烈士们总把自己命运和社会责任捆绑在一起,为了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
特别要指出的,牺牲烈士中有农民、知识分子、归国华侨等,他们当中有人,家资殷实,生活优越但为革命宁愿变卖家产,他们当中有人是,清朝政府新军中的官吏宁愿为革命撒热血。
黄花岗烈士陵园观后感

黄花岗烈士陵园观后感历史的年轮滚滚向前,青春的岁月匆匆流逝,我们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应该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幸福和平生活,努力提高自我,时刻铭记“少年强则国强”的豪言,勇敢担负起复兴中华的历史使命,使自己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
篇一XX年11月10日,我院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学习。
地点分别是黄花岗公园和越秀公园。
学院开展本次活动的意义在于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民主革命的艰辛历程和广州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
清晨,太阳在淡淡的云层中若隐若现,清凉的风吹在脸上,空气里似乎带着花的清香,沁人心脾。
校园中,来来往往的同学们在这柔和的日子里放松了心情,享受着这美好的日子。
八时许,我们大家带着愉快的心情,排好队坐上漂亮舒适的校车出发了!校车在宽敞的马路上奔驰,车窗外,翻腾的云彩,半掩在路边大白杨树的后面。
不一会儿,苏醒的大地投射出金灿灿的光芒。
拨开耀眼的云彩,太阳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一般出现了,把金粉一样的日光倾泻到建筑物上,树木上和整个大地上。
按照学院的行程安排,我们先去参观的地方是黄花岗公园。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又名黄花岗公园,是为纪念在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的“三二九起义”中牺牲烈士而建造的。
公园占地万平方米,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伟,是广州作为近代革命策源地的重要见证。
“三二九起义”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清王朝腐朽统治,在广州发动的一次惊天地,泣鬼神的武装起义。
牺牲的英烈合葬于黄花岗。
事实上,当年牺牲的革命烈士不只是有七十二位,是因为当时起义结束后,人们只找到了七十二具革命英烈的遗体,所以才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它在新中国成立后被辟为纪念性公园。
黄花岗公园史迹丰富,内有墓,墓碑56座。
葬在这里的烈士大部分经过孙中山先生特许,是为了争取民主自由而牺牲的民族英雄。
除七十二烈士墓园外,园内还有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家冯如墓,陆军上将邓仲元墓,被孙中山誉为“中国革命空军之父”的杨先逸墓等等。
参观广州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有感

参观广州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有感2010年4月24日下午,天气清爽,春风吹拂。
在09党支部的组织带领下,我们入党积极分子怀着崇敬感恩的心情参加了“缅怀革命先烈,提高党员意识”的瞻仰活动。
在那里,我们沉重缅怀了为实现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壮烈牺牲的革命先烈们。
1点30分开始签到集合,浩浩荡荡的队伍乘坐公交来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
黄花岗烈士陵园位于广州市烈士路,占地约163万平方米。
暮园坐北朝南,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伟。
是革命纪念瞻仰的胜地,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史迹,也是参观游览的名胜景点。
这座陵园布局庄严雄伟,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又具有埃及和西方古典建筑风格,这在中国是极罕见的。
陵园庄严肃穆,是为了纪念当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战役中牺牲的72位烈士而修建的。
1911年4月27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清王朝,在广州举行起义。
起义失败后,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着生命危险将散落街头的72具烈士遗骸收殓,购买黄花岗一地安葬之。
“黄花岗”一名来源于黄花,黄花即菊花,其熬霜节操,于秋天同赏,喻为英烈,十分恰当。
辛亥革命的历次起义中,“三二九”运动是最著名的一次,也是最壮烈最鼓舞人心的一次。
这次起义极大地振奋了广大群众的斗志,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前奏。
下车后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独特的大正门。
正门为有三个拱门的仿凯旋门式建筑,门额以花岗岩镌刻孙中山先生题写的“浩气长存”四个金色大字,苍穹有力,闪闪发光。
书法正气飘逸,展现出一位革命先驱者应有的风范和气概。
宽阔的墓道两旁碑石林立,苍松翠柏长青,繁花并茂,烘托出满园黄花辉映碧血的庄严肃穆气氛。
园内栽有各种开放黄花的草木和木本植物,四季黄花不断,象征烈士精神不朽。
走过黄花卉,就到了石拱桥和默池。
经过知识抢答,我明白了石拱桥和默池的设计初衷。
石拱桥和默池正处在主墓道,是瞻仰、拜祭先烈必经之道。
游客走上拱桥,由于斜坡的作用,便会不由自主地把头低下,就像低头默念,使人肃然起敬,我真佩服设计者的独具匠心的才华。
黄花岗烈士陵园扫墓作文

黄花岗烈士陵园扫墓作文《黄花岗烈士陵园扫墓之行》我一直觉得烈士陵园是很庄重严肃的地方,这次去黄花岗烈士陵园扫墓,感觉又多了些特别的东西。
那天天气还算不错,有点阳光但不刺眼。
到了黄花岗烈士陵园,一进去就感觉氛围变得庄严肃穆起来。
门口那些大树,高大又挺拔,像是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里。
往里面走,看见一排排的墓碑整整齐齐地排列着。
我就开始一个一个仔细地看墓碑上的字,都是那些英勇烈士的名字啊。
这时候我就看到一个特别的小细节,有块墓碑旁边长了一小丛野花,花是淡淡的紫色,在周围一片灰色和绿色的映衬下特别显眼。
这丛野花就那么静静地在墓碑旁,像是烈士的朋友在陪伴着他。
我当时就想,说不定这野花也是有灵性的,知道这里安息着伟大的灵魂,所以才在这里扎根生长呢。
再往前走就是烈士的雕像了。
雕像站得笔直,那坚毅的眼神好像在诉说着当年的英勇事迹。
我看到不少人在雕像前献花鞠躬,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懵懵懂懂的小孩。
这时候一个小孩手里的花掉了,他立马慌慌张张地去捡,那稚嫩的小手紧紧抓住花束,又走到雕像前恭恭敬敬地放下,还学着大人弯腰鞠躬,动作还真有些可爱又认真。
看到这一幕我心里不禁有些感慨,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来对烈士表达敬意,这是一种很好的传承啊。
在扫墓的过程中,我还看到工作人员在认真地打扫着。
他们拿着扫帚轻轻地清扫着墓碑旁的落叶,小心翼翼的,好像生怕打扰到烈士们休息。
他们那种专注认真的样子,就像在照顾自己的亲人一般。
在离开的时候,我回头再看了一眼这片陵园。
那些墓碑、那些雕像、那些花花草草都好像更有意义了。
我觉得这次扫墓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像是一场心灵的旅程。
我会永远记得在这里看到的一切,下次再来的时候,我想我会有更多新的感受吧。
《黄花岗烈士陵园不一样的触动》黄花岗烈士陵园,光是听名字就感觉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这次终于有机会去扫扫墓,一探究竟。
刚到陵园的时候,我被那里的布局弄得有点迷糊,就像走进了一个巨大的历史迷宫。
不过这并不影响我那种新奇和崇敬交织的心情。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观后感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观后感第一篇: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观后感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伟,称羊城八景之一,是广州游览胜地。
现在虽然是秋季,这里的气候还是温暖如春。
深秋,雨是细雨,伴着凉风,在这浓浓秋意中我们一行人来到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适宜的气温让参观者的脚步更加轻盈,也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十分理想的凭吊场合。
在纪念碑前,敬献的花篮在风中很孤寂,甚至有几分苍凉,但它带给英烈们的是诚挚的敬意。
1911年4月27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在广州举行起义。
下午5时半,黄兴率领革命党先锋队160多人的起义军与清兵激战一昼夜后失败,100多名革命党人牺牲。
后来同盟会潘达微冒着杀头的危险,收集了死难烈士遗骸72具葬于黄花岗。
所以称之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当双脚迈入那个庄严又不失生机的陵园,心中涌起莫名的感动。
注视着陵园里石碑上刻着的遒劲大字“浩气长存”,我陷入了沉思。
遥想烈士们当年的献身救国的豪情万丈和慷慨激昂。
来到烈士墓前边,深深鞠一个躬,抬头望着这葬有七十二位中华英雄儿女的陵墓,虽然曾从历史课本上看过它的图片,也从电影中看过许多类似的镜头,然而此时,我内心的震撼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
那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它似乎把我带到了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又重现了无数英才人杰抛头颅、洒热血为祖国解放而奋斗的场面…… 我想,七十二烈士墓,不仅仅是是为了纪念,更是为了鼓舞.我们个人幸福生活、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需要有一往无前勇于奉献的建设者和开拓者.作为青年的我们,更应勇于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踏踏实实地学习,实实在在地做人,真真诚诚待人……逝者已去,悲乎哀哉!在此之际,借袅袅青烟寄去我们的思念与决心。
第二篇:参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策划参观学习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策划书一、活动目的及意义为了缅怀烈士的英雄事迹,继承先列遗志,帮助支部同学了解中华民族的革命历史和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教育支部同志进一步明确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勤奋学习,善于创新,甘于奉献,自觉地服务祖国,奉献社会,提高党员的党员意识,从而进一步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创先争友,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我们08工管党支部和08会计党支部计划于 2010年11月21日星期日参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展开了一次以“缅怀先烈,不忘历史,珍惜现在,走向未来”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广州烈士陵园的观后感

广州烈士陵园的观后感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广州烈士陵园的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广州烈士陵园的观后感篇1来到广州之后,便听说有这么个革命圣地,由于长辈中部分是受过教育的党员,对我国近现代革命者的敬意,是我从小就清楚的。
所以在他们的熏陶下,我心中也充满了对革命烈士的莫大的崇拜和深深的敬意。
于是尽管人生地不熟,还是约了朋友一同去参观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而后受益颇深。
到了景点,便看到园外有很多人在门口,足以看出这个地方的知名度,当然,他们都和我一样是为了感受烈士的壮志情怀而来,于是我们大家纷纷大踏步进入这庄严的圣地,毕竟石门框上“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几个朱砂大字和显旧的栅栏门已经让我们神往当时荡气回肠的时刻,并决定进一步领略。
步入陵园发现其建筑保留近现代风格,当中各种纪念亭和雕像仿佛将我们带到当时的故事里,到了烈士之墓圆形的封土前,人们不约而同驻足,就在这时,身边的一个老人牵着一个小孩,用教育的口吻说:“1927年12月11日,由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领导的,经过了3天英勇战斗后失败了。
敌人在广州屠杀了起义军民5700余人,都埋于此。
”听到这里,不禁让人扼腕叹息,牺牲了如此多的人,他们是否也给家中寄了《与妻书》之类的遗言,但是他们的死是重于泰山的,他们的家眷会为他们自豪,因为他们在为千万个家庭争取幸福和快乐。
无意中在石壁上看到朱将军的题诗“红花岗上放红花,血迹未干映彩霞。
夺得政权声势众,中原革命走龙蛇。
”歌颂了本次革命豪情壮举和威武不屈,只为中原革命走龙蛇的烈士精神。
来到孙中山先生的雕像面前,虽然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雕像纪念这个伟人,但我总觉得意义不同,价值也不同,这里是这些革命的发源地,这里才是孙中山先生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自由的开始。
陵园东面,坐落着一个八角湖心亭,亭上悬挂着董必武题书的“血祭轩辕”。
英雄花开英雄城作文500字黄花岗烈士陵园

英雄花开英雄城作文500字黄花岗烈士陵园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讲我参观黄花岗烈士陵园的经历。
那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这个英雄城市——广州。
我们首先就去了黄花岗烈士陵园。
一进大门,我们就看到了一座巍峨的纪念塔。
那可真高啊,塔尖都快戳到天上去了!塔身上还雕刻着很多英勇战斗的场景,看上去十分威武。
走近一看,原来这是供奉72位英勇牺牲的烈士的陵墓。
爸爸告诉我,他们都是1927年广州起义中牺牲的革命英雄。
那场起义是为了反对反动统治,争取人民自由和解放。
虽然失败了,但这72位烈士的英勇献身,鼓舞了全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伟大贡献。
我们在烈士陵前肃立,默哀致敬。
我的内心充满了敬意和感动。
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理想和信念,才有了今天和平富强的新中国。
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就不可能过上现在这种幸福安康的生活。
陵园里到处种植着红色月季花,它们在阳光下绽放得那么娇艳。
妈妈说,这是为了纪念那场"红色月季岗"战役。
当年,英勇的工人运动先驱者何香凝同志就是在这里牺牲的。
她临终前嘱咐大家要像红色月季那样坚强不屈,永不向敌人低头。
她的话语深深地鼓舞着我们。
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像烈士们那样,勇敢正直,百折不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我们要牢记英雄们的事迹,以史为鉴,时刻警醒,热爱和平,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只有这样,黄花岗烈士们的英灵才安息,中华民族的明天才更加灿烂辉煌!篇2大家好,我是小明。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讲黄花岗烈士陵园的故事。
黄花岗烈士陵园可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呢!它就像一朵朵鲜艳的红花,在广州城里绽放着最绚烂的光彩。
每次去那里,我都会被那里庄严肃穆的气氛所感染。
进入陵园的大门,我们就能看到一排排整齐的白色墓碑。
这些墓碑上刻着一个个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的名字。
他们有的是工人,有的是农民,有的是学生,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人。
烈士陵园观后感

烈士陵园观后感【篇一:烈士陵园观后感】面对摄像机,我几乎是脱口而出:“今天,我们全体六年级同学怀着敬仰的心情,来到了烈士陵园给先烈们扫墓,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正是他们从前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我们现在和平的社会。
所以,这份安宁来之不易,我们更加应该加倍努力地学习,长大以后为祖国献上一份绵薄之力。
”作为旗手的我,站在炽热的晨曦之下,那阳光,亮得人睁不开眼,恍惚中,就像是英魂来到了身边一样,燃起了斗志,雄赳赳气昂昂地挺直了背,向纪念碑肃然起敬!感慨万分的话语、慷慨激昂的表情,全都来自于纪念碑上“为国捐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肃穆与庄重。
不停地站着,脸早已被灼得火辣辣地疼,身上也有地方痒痒的。
要在平时,我早就躲到阴凉的地方去把浑身上下抓个痛快了。
可此时此刻,是向先烈们默哀的时刻,我怎么能不纹丝不动呢?不管举着旗的手有多酸,不管站直的腿有多累,我的脸上都丝毫没有懈怠的神情——这么神圣的时刻,容不得任何一人走神!我没有去献小白花,因为我是旗手,没有和同学们在一起,所以我将小白花交给了老师。
当我回到队伍里,看见我精心包扎的小白花正静静地躺在不远处的墓碑旁时,不禁在心里为他们送去了一份晚到的祝福:先烈们,安息吧,我不会辜负你们的。
金光下,纪念碑熠熠生辉。
【篇二:烈士陵园观后感】这片红色的土地孕育了14000多位烈士,这片红色的土地养育了300多位将军,这片红土地留下了祖祖辈辈几代人的回忆……满墙刻满他们的神话,写满他们的诗歌,印满他们的传奇,每一位烈士都是为了革命鞠躬尽瘁,舍生取义打下了我们这片安逸的土地,除了敬佩,我们只能羞愧。
想想,我们都是家中二霸,吃穿不愁骄生惯养,我们享着他们带来的福,却干着他们唾弃的事,他们留下了不屈服,愿用血汗改山河的斗志豪言,永垂不朽,而我们怕苦怕累,遇挫折逃避,让自己羞愧,他们是英雄,而我们则是英雄身旁的懒汉,同饭一方水,而我们天壤之别。
我们行军600公里,在常人眼中是不可思议,那红军的2万5算什么呢,我们报怨,但磨炼,磨炼了自己啊,红军2万5千,却是为了全中国浴血奋斗,8年,8年抗战前赴后继,百折不挠,8年烈火丹心血洒河山,宁死不屈的潘忠汝,义勇感天的蔡济黄、开膛破肚永不低头的秦绍勤……红安,养育了多少无穷尽的神话。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观后感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观后感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观后感篇1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了95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中国革命的前面,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无数的胜利。
党的91年的光辉历史,就是坚持先进性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首先是理论和指导思想的先进,其次是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
因此,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事一个重要的课题,作为新世纪的年轻人来说,回顾国家的光辉历史,不仅能够从历史的长河中汲取到有用的经验,而且有利于我们国家甚至民族的壮大和发展。
因此,我认为这次参观黄花岗烈士陵园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又称黄花岗公园,为纪念1911年4月27日孙中山领导的“三月二九”起义中死难的烈士而建造。
公园占地面积12.9万平方米,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伟,是广州作为近代革命策源地的重要见证。
葬在黄花岗公园的烈士大部分经过孙中山先生特许,是为了争取民主自由而牺牲的民族英雄。
除了72烈士之墓外,还有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的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家和飞行家冯如之墓,陆军上将邓仲元之墓,被孙中山誉为“中国革命空军之父”的杨仙逸之墓,被孙中山称“为共和殉难之第二健将”的史坚如之墓,越南烈士范鸿泰之墓等。
通过中轴线的对称式的布局,以及松柏类植物的运用,烘托出了公园的庄严肃穆,同时通过陵园的雕像、墓志铭、墓碑等,我们感受到了烈士们的拳拳爱国之心,也看到了黄兴等革命同志的“是诚可谓不畏死者也!”的壮举所带给我们生活的变化。
同时他们的这种壮举也深深的震撼着我,让我们更加感受到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的来之不易,因此,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确实不再是一句空话了,而是真的要做到。
在回顾历史的事迹的同时,我们也不忘进行实地考察,随着大家的兴致逐渐高涨,大家开始关心陵园中所用的植物了,由于我以前对于华南植物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即使这样,受大家专业的热情的影响,我也开始逐渐对陌生的植物有了一定的兴趣,不再觉得枯燥无味,因此,我觉得这次的活动对我确实受益匪浅,不仅体现在思想上的提高,而且对自己专业的学习有一定的推动力,同时,也增强了班级的团结!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观后感篇2黄花岗公园里,一路绿树成荫,随处可见很多老人、小孩在娱乐:下棋的、打麻将的、打扑克的、练太极的、练唱歌的、练网球的、打羽毛球的、散步的、来观赏烈士陵墓的、吃饭的、各种人,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快乐。
黄花岗烈士陵园观后感「荐」

黄花岗烈士陵园观后感「荐」黄花岗烈士陵园观后感「荐」黄花岗烈士们以牺牲自我、解放和服务人民大众为己任的大无畏精神是永不会腿色的。
下面是黄花岗烈士陵园,快来围观吧。
黄花岗烈士陵园观后感【篇一】十二月在北方已是寒冬,但在广东天气依旧和煦温暖。
伴随着阵阵惬意的微风,我们一行来到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不知怎的,这适宜的天气、幽美的环境却怎么也不能令我高兴起来,脚步还分外沉重。
纪念碑前,人们敬献的花篮在风中摆动,显的有点寂寥,但它却给逝去的革命英烈们送去了我们后人诚挚的敬意与缅怀。
1911年4月27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在广州起义。
下午5时半,由黄兴带领革命军先锋队160多人与众多清军激战一昼夜后失败,100多名革命党人壮烈牺牲。
后来同盟会潘达微冒着砍头的危险,把死难烈士遗骸葬于黄花岗,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参观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当双脚踏入这个庄严而又不失生机的陵园,心中涌出莫名的感动,注视着陵园里的石碑上刻着遒劲大字“浩气长存”,我陷入沉思,虽然上学的时候也学过,电影里也看过,然而此时此刻,我内心的震撼却比任何时候都强烈。
那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它似乎把我带到了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又重现了无数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为祖国解放而奋斗的场面。
遥想烈士们当年的舍身救国的豪情万丈,我对着烈士墓,深深的鞠了一躬。
我想,七十二烈士墓,它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先烈,更是为了给后人以鼓舞,让我们有勇气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不都需要一批勇往直前、敢于无私奉献的建设者和开拓者吗?逝者已去,悲乎哀哉!在此之际,借青烟,寄去我的无限思念和决心。
怀念过去,展望将来,联系到我的现实生活当中,作为公司的一员,又是一名预备党员,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踏踏实实地工作,带好自己的团队,为公司的发展努力拼搏。
别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你是我参观学习难忘的又一站。
逛黄花烈士公园感想

逛黄花烈士公园感想
X月在北方已是寒冬,但在X天气依旧和煦温暖。
伴随着阵阵惬意的微风,我们一行来到了X烈士公园,不知怎的,这适宜的天气、幽美的环境却怎么也不能令我高兴起来,脚步还分外沉重。
纪念碑前,人们敬献的花篮在风中摆动,显的有点寂寥,但它却给逝去的革命英烈们送去了我们后人诚挚的敬意与缅怀。
19XX年X月X日,孙X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清王朝的封建
统治,在X起义。
下午5时半,由黄X带领革命军先锋队X多人与众多清军激战一昼夜后失败,X多名革命党人壮烈牺牲。
后来同盟会潘X冒着砍头的危险,把死难烈士遗骸葬于黄花岗,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参观的X烈士公园。
当双脚踏入这个庄严而又不失生机的陵园,心中涌出莫名的感动,注视着陵园里的石碑上刻着遒劲大字“浩气长存”,我陷入沉思,虽然上学的时候也学过,电影里也看过,然而此时此刻,我内心的震撼却比任何时候都强烈。
那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它似乎把我带到了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又重现了无数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为祖国解放而奋斗的场面。
遥想烈士们当年的舍身救国的豪情万丈,我对着烈士墓,深深的鞠了一躬。
我想,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先烈,更是为了给后人以鼓舞,让我们有勇气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不都需要一批勇往直前、敢于无私奉献的建设者和开拓者吗?
逝者已去,悲乎哀哉!
在此之际,借青烟,寄去我的无限思念和决心。
怀念过去,展望将来,联系到我的现实生活当中,作为公司的一员,又是一名预备党员,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踏踏实实地工作,带好自己的团队,为公司的发展努力拼搏。
游烈士陵园有感范文大全

游烈士陵园有感范文大全游烈士陵园有感1去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时,正是夏季一天之中最为心旷神怡的清晨,空气里还含着水汽,时不时地徐来一阵清风。
一下车,抬头便看到一块巨大的牌匾,上头刻有孙文先生手题的“浩气长存”四字,让人不觉肃然起敬。
穿过牌匾,是一条两旁种有柏树的石板路。
走在已被磨得光滑的石板路上,我突然有一种时空错杂的感觉,两边森森翠柏,四周苍天乔木,仿佛幻化成一个个模糊的影像混杂着历史往事的痕迹,在我眼前不断地晃动,我的心不禁有点紧,迈出的步伐变得细心翼翼,我怕我的脚步声惊扰了那些模糊的影像和安睡的亡魂。
在这纷繁的思绪中,我们上了一座桥。
桥的两边都有一个小小的水池,水池上都一个喷泉。
过了桥,远远的看见一个西式建筑,由四根柱子撑起,柱子围成的中心是一块棱柱状的巨石,上头刻有七十二烈士之墓几个遒劲的红色大字,我猜七十二位热血志士便长眠于此。
在它的后面,是一座“山”字形的建筑,在建筑的顶端站着象征自由光明的自由女神像,在车上导游给我们讲过女神手里所拿的物件曾变更过三次,但不管怎样变,自由光明是人们共同的追求。
建筑一共有两层。
下层仅仅有一大两小的门,左右两边有小楼梯上第二层。
第二层从正面看是一个三角形的石墙,它由不一样的牌碑组成,牌碑上刻有捐献人的姓名。
第二层的背面和正面一样,可是从那里看下去便能看到一块巨大的碑,距离太远使得碑上的字像是隐形了,还真有点像武则天的无字碑。
走近了才发现,上头密密麻麻全是字。
资料是关于黄花岗起义的经过和埋葬在那里的七十二名烈士的姓名。
石碑经历上百年风雨的洗刷,留下了斑驳的雨痕,有些字字迹已经变浅甚至有些模糊,轻轻抚摸一个个名字,“广东人:徐佩旒,徐礼明,徐日培徐茂燎,徐松根,徐满凌,徐昭良,……福建人:林觉民,林西惠,林尹民,林文,……广西人……四川人……安徽人……”重若千斤,当年那些战士们究竟要抛下多少的亲情,抛下多少大好的青春去完成这一场壮烈的革命呢?冷石无语,石碑上寥寥数语又怎能描绘当年那场惊天动地的起义呢?旁边有个白发老人在喃喃说道,没有他们,哪有广州今日的繁荣。
烈士陵园心得体会

许多事虽发生过,却会随时间慢慢被遗忘;有些人虽扬名一时终究被历史浪潮淘去。
然而,时光却将烈士载入史册而名垂千古。
没有一批英勇顽强的烈士就没有今天的繁荣富强!下面是为大家分享3篇关于烈士陵园心得体会,欢迎浏览!篇一:学院分党校于月号组织了一次到广州烈士陵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感受烈士英魂的不朽精神。
高中时在历史书就看过毛主席一句话“枪杆里出政权”,毛主席虽是一介书生,但由他领导的无产阶级推倒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给人民带来无限希望。
抱着对革命烈士的崇敬,我非常渴望能够亲身感受一下烈士曾经奋斗的地方,在那里吸收养料。
走进烈士陵园的大门,放眼望去,耸立在眼前的就是一把用石砌成的枪,雄伟壮观,震撼人心!我们被这把枪吸引住了,满怀激情地来到它的周围,那时我觉得自己太渺小了!想当年就是凭着革命烈士拿着土抢和尖枪利炮拼搏的精神,就是凭着一股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就是凭着为人民舍我其谁的的精神,才开辟了今天的前景。
看着形象逼真的石雕,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革命烈士奋血一战的情景,枪筒子打红了、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烂砖砸;刺刀拼弯了、枪托打断了,就用拳头揍;受伤倒下了,就扭住敌人用牙齿咬。
一幕又一幕奋血一战的英勇拼搏让我为之激动!接着我们来到了广州公社烈士墓,是烈士陵园的最高点。
直径43米的圆丘形坟冢上,绿草茵茵。
36面花岗石壁的墓墙上,40只石狮子静静地为5700多名广州起义烈士护灵。
阳光甚好,陵墓曙光笼罩,流光溢彩中,令人无限追怀……为了领略伟人的风采,睹物思人,我们来到了博物馆参观。
里面的展览非常丰富。
打到大炮,小到印章,伟人慷慨激昂的字迹,烈士视死如归的照片,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激动人心的画面。
走到叶挺和张太雷的照片前我停了下来,想起了有关历史事件。
1927年12月11日凌晨3时30分,广州城还陷在浓重的夜色中。
四标营教导团1000多名官兵,刚刚听取了张太雷、叶挺作的动员讲话和战斗部署。
官兵群情激昂、集合誓师,以“暴动”和“夺取政权”为口令,枪毙了15名教导团中的反动军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花岗烈士陵园观后感历史的年轮滚滚向前,青春的岁月匆匆流逝,我们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应该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幸福和平生活,努力提高自我,时刻铭记“少年强则国强”的豪言,勇敢担负起复兴中华的历史使命,使自己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
篇一XX年11月10日,我院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学习。
地点分别是黄花岗公园和越秀公园。
学院开展本次活动的意义在于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民主革命的艰辛历程和广州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
清晨,太阳在淡淡的云层中若隐若现,清凉的风吹在脸上,空气里似乎带着花的清香,沁人心脾。
校园中,来来往往的同学们在这柔和的日子里放松了心情,享受着这美好的日子。
八时许,我们大家带着愉快的心情,排好队坐上漂亮舒适的校车出发了!校车在宽敞的马路上奔驰,车窗外,翻腾的云彩,半掩在路边大白杨树的后面。
不一会儿,苏醒的大地投射出金灿灿的光芒。
拨开耀眼的云彩,太阳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一般出现了,把金粉一样的日光倾泻到建筑物上,树木上和整个大地上。
按照学院的行程安排,我们先去参观的地方是黄花岗公园。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又名黄花岗公园,是为纪念在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的“三二九起义”中牺牲烈士而建造的。
公园占地万平方米,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伟,是广州作为近代革命策源地的重要见证。
“三二九起义”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清王朝腐朽统治,在广州发动的一次惊天地,泣鬼神的武装起义。
牺牲的英烈合葬于黄花岗。
事实上,当年牺牲的革命烈士不只是有七十二位,是因为当时起义结束后,人们只找到了七十二具革命英烈的遗体,所以才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它在新中国成立后被辟为纪念性公园。
黄花岗公园史迹丰富,内有墓,墓碑56座。
葬在这里的烈士大部分经过孙中山先生特许,是为了争取民主自由而牺牲的民族英雄。
除七十二烈士墓园外,园内还有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家冯如墓,陆军上将邓仲元墓,被孙中山誉为“中国革命空军之父”的杨先逸墓等等。
1961年,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被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XX 年,XX年和XX年,公园先后被评为市级,省级,中国侨联及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XX年,公园被评为“AAAA”国家级旅游景区。
经过多年的修建和绿化,公园内空气新鲜,松柏参天,竹林成片,鲜花飘香,绿草如茵。
那天,我看见公园内门庭若市,男女老少悠然自得,热闹万分。
黄花岗公园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纪念地,它使我了解到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艰辛历程,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革命先烈的浩然正气,将永远激励我们后辈前赴后继,为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当我还沉醉于浩然正气的黄花岗公园时,校车再一次启程前往下一个参观学习的地方越秀公园越秀公园是广州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又名越秀山。
越秀山以西汉时南越王佗曾在山上建“朝汉台”而得名。
建过观音阁,故又名观音山。
著名古迹镇海楼,,又名五层楼,楼为五层,高28米,登高远眺,羊城尽收眼底。
园内还有古之楚庭和佛山牌坊,古城墙,四方炮台,中山纪念碑,孙中山读书治事处碑,伍延芳墓,明诏武君臣冢,海员亭,五羊石像,五羊传说雕塑像群,球形水塔等。
元代以来被称为羊城八景之一,元代为粤台秋月,明代为越秀松涛,清代为越秀连峰,镇海层楼,现代有越秀远眺,越秀新晖等佳号。
下面就让我为大家介绍几处著名的景点吧。
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碑是为了纪念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而建造的。
它位于观音山顶上,纪念碑建于1929年,由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碑身全部用花岗石砌成,高37米。
碑底为方形。
向上渐小而尖,碑内由阶梯回旋至顶,第一,二层四面可都可凭栏俯瞰。
更高处,每层有窗可向外远眺。
碑基上层四面有26个羊头石雕,象征羊城。
石碑的正面是长约7米,宽约4米的巨型花岗石,上面刻有孙中山先生的遗嘱。
碑体所在平台,四面有铁栏杆,周围树木郁郁葱葱。
孙中山纪念碑和中山纪念堂同处于广州城传统城市的“中轴线”上,连成一体,气势雄伟,成为广州城近代城市的标志。
明代古城墙:从中山纪念碑后边,折行向西,可见一段约200多米的古城墙,逶迤伸展,隐设在丛林深处。
但是,这一堵古城墙,远不止200多米长,它东起小北门(今小北花园),西迄大北门,共长约1100多米,断断续续,横跨越秀山。
它是广州保存唯一一段明代城墙,也是广州现存的最古老的城墙,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镇海楼:它是广州文化史迹引人注目的一颗明珠,被誉为“岭南第一胜景”。
此楼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由永嘉侯朱亮祖所建,初名为“望海楼”,后又被提名“镇海楼”,雄镇海疆。
1956年改为广州博物馆。
镇海楼是广州现存最完好,最具气势和最富民族特色的古建筑,楼高28米,共5层。
五羊石雕:“五羊衔谷,萃于楚庭。
”是古代的广州人民向往美好生活而衍生出来的神话故事。
这的确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对于古代的古越人民来说,还有什么比“永无饥荒”更美好的呢?五位仙人送给广州人民的优良稻种,加上广州区阳光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的良好自然条件,使得广州人民获得大好丰收,广州也就成了岭南最富饶的地方。
五羊石像就坐落在越秀公园内,传说五只羊嘴里各衔着一茎六穗的稻谷,仙人们骑五色羊从南海飘来,降临广州,仙人将稻穗送给当地的居民,并祝福永无饥荒,言毕腾空而去,羊化为石。
广州亦得别称“羊城”和“穗城”。
40多年来,五羊石雕被誉为广州城徽,为越秀公园增色不少。
通过越秀公园中的古建筑,使我了解到广州是一座有着多年历史,多彩文化的文明古城。
它就像是岭南的一颗闪耀的明珠,镶嵌在南中国这片神圣美丽的土地上。
历史的年轮滚滚向前,青春的岁月匆匆流逝,我们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应该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幸福和平生活,努力提高自我,全面发展自我,创新思维,积极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时刻铭记“少年强则国强”的豪言,勇敢担负起复兴中华的历史使命,使自己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
篇二这天大家怀着对先烈崇敬的心情来到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
刚到时充满好奇的打量这个地方,革命烈士陵园松柏环抱、绿荫满园,设施齐全、明净整洁、雄伟庄严、面貌亮丽。
在烈士园的英烈事迹展示厅中,展示了我区各名烈士的光辉业绩,为国争光、为国流血、英勇牺牲的烈士,青春碧血献丹心的章晓红烈士,用生命谱写英雄赞歌的烈士,以及烈士们谱写的一曲曲英勇悲壮的历史篇章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各个时期的革命烈士都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脊梁、祖国的功臣,他们的精神光照千秋,永垂青史。
我们要弘扬先烈的崇高精神,革命传统要牢牢记在心头,以此激励我们、警示我们,要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今天社会安定祥和、经济持续增长、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
“春风送花表哀思,青松滴翠寄深情。
无限哀思无限情,英雄墓前祭英雄”。
我知道在这里的不仅仅是一尊尊墓碑,它们更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它们应该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在这过程中一直印在脑海的四个大字是“永垂不朽”! 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历史,因为不知道自己历史的民族后代是一个无比羞耻的后代,一个不能担负起自己历史责任的民族后代是愚昧的后代!遥远的往事中是他们面对国破家亡时烈士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而战斗的场景,他们虽然失去了生命,但他们的精神万古长青,永垂不朽!烈士业绩垂青史,留得精神在人间。
曾几何时,峥嵘岁月,烈士们浴血奋战,为全国人民的解放和发展舍生取义;建设时期,烈士们先人后己,为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奉献自我。
岁月在奋斗中远去,今日踏上这神圣高洁的土壤,战争年代中的枪林弹雨,和平时期的艰苦奋斗尽在脑中清晰。
在那些环境恶劣的过去,烈士们带着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乃至自己的生命,使得祖国能有今天的辉煌成就,使得我们有机会坐在设施齐全的教室里接受高等教育,我们怎能忘却那些为了我们而付出和牺牲的人呢?怎么敢不珍惜来之不易的良好条件呢?对于今天幸福生活着的人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创造、积极上进呢?我相信,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可以继续前人的路,走的更高、更远。
革命烈士的无畏精神世代相传,永不丢弃。
我们要不忘革命精神,继续烈士们的伟大事业,把对先烈的无限缅怀和对英魂的不尽敬仰,化为现实中不懈奋进的动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中华民族的近代史是一部旧社会走向灭亡、新社会逐渐建立的历史;是一部外国不断侵略、中华儿女奋起抗争的历史。
这是一部屈辱史、一部抗争史。
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每一页都充满着血泪和沉重。
在这各种力量并存,人民生活水深火热,仁人志士的苦苦探索、一代代的军民前仆后继,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坎坷与挫折才换来今天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的殷实。
虽然我们不能像无数先烈们那样为国牺牲,但生活在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美好今天的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身上也具备奉献的精神,尽自己所能的为他人、集体、社会提供帮助。
我们来到这里不仅仅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烈士,也不仅仅是为了学习革命先烈们不怕牺牲的精神,更多的是要思考如何珍惜他们为我们所争取的幸福和权力,如何弘扬革命先烈的英雄精神不辜负他们,如何向他们一样热爱我们的祖国,又如何尽自己的力量把祖国建设更加美好。
我们大学生已不是懵懂无知的少年,不应该因某时的心中迷茫而堕落沉沦,应该确立自己的远大的目标,并步一个脚印的为之奋斗。
看着这一张张黑白的影象和我们所生活的五彩世界,我们在惊叹祖国日新月异发展的同时不应该发觉自己身上的重担吗?我希望多年以后当我们再次来到这个庄严肃穆的地方时,可以展示给他们我们创造的美好,可以对得住他们并自豪的给他们吟唱曾属于他们的诗,我们与他们同在,“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此次学习丰富了我的精神生活。
我真切地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的英雄气概,深切体验到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
我要继续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在学习中勤勉努力、在工作上积极进取、在生活中勇往直前。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虽然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微不足道,每个人能力有限,但我们可以尽自己所能的奉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我们的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篇三7月10日上午,我跟随“喜迎党的十八大宣传服务团队”参加了由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组织的XX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当天早晨,我们团队在学校西门口集中出发。
到达“广州烈士陵园”时,大家忽然安静下来,对历史遗址的敬重之情油然而生。
翻开史书,时光回到1927年12月11日凌晨,在当时的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以及叶挺、叶剑英等人的领导和策划下,广州发动了起义。
然而因形势所逼,起义失败,死难烈士达5700多人。
后来,为纪念革命先烈,建国后,广州市人民政府在此兴建陵园,就是现在的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正门朝着中山三路的英雄广场和广东省体育场。
大门墙上镌刻着周恩来同志为该园题写的园名“广州起义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