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部编版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试题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部编版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试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对于希腊“城邦”,亚里士多德如此描述:“城邦可以在本土,也可以集体迁徙至外地,甚至可以漂浮在海上。
‘城”与“邦’可以分离,城’毁而。
邦’却可以依然存在。
”此描述反映出
A.航海业发达推动了城邦迁徙B.城邦为扩大领土而不断征战
C.公民集体是希腊城邦的核心D.公民个体完全服从城邦利益
2.公元前41年,贵族寡头派利用雅典舰队征战远离雅典的机会,在公民大会上取得多数票而废止了雅典的民主制度,雅典舰队的水手和战士主要由贫穷公民组成,他们是民主制度的坚定捍卫者。
这表明,雅典城邦
A.民主运行机制存在缺陷B.民主政治方式受到破坏
C.民主制度依靠武力维持D.寡头政治顺应时代流
3.雅典的民主制开创了人类民主的先河,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然而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并非完美无缺。
“并非完美无缺”表现在,雅典民主
A.仅适用于广大的自由民B.依靠陶片放逐法维护
C.建立在剥削奴隶基础上D.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4.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
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材料表明( )
A.伯里克利、柏拉图等代表精英贵族利益,仇视群众
B.公元前4世纪后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C.群体决策的感情用事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
D.雅典民主既体现了人民主权也保护了城邦利益
5.罗马帝国时期,裁判官创立了妻财诉,以此保护妻子的追索嫁资权。
这样丈夫对夫妻财产,特别是原先具有赠予性质的嫁资的控制权和支配权逐渐被削弱甚至剥夺。
这从侧面反出当时的罗马法律
A.提高了妇女的经济地位B.推动了罗马社会的转型
C.全面维护妇女合法权益D.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6.雅典的每个公民都是战士。
一、二等级的富有贵族可以担任高级官职,也需要负担昂贵的骑兵装备,充当骑兵。
行军时,奴隶侍候主人;打仗时,奴隶在后面观看。
这一现象A.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B.一定程度维护了奴隶的利益
C.保证了贵族对权力的垄断
D.推动了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
7.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谈到他生活时代的雅典时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
”柏拉图在此主要强调的是
A.雅典的直接民主存在严重弊端B.民主思想和人权思想根深蒂固
C.改造城邦政治的必要性D.雅典公民充满了自由精神
8.在历史上的某个时期,《一千零一夜》中以往为人们所称道的沙漠骑士精神,已经与当时社会格格不入,甚至对社会产生了挑战和威胁,因此,这部分内容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阿拉伯帝国
A.对外战争失败B.商品经济发展
C.崇尚东方文化D.民主政治起步
9.乔治·威尔斯的《全球通史》记载∶公元前490年至公元前480年,波斯帝国来袭,全希腊人都投人抵抗。
以希腊贫穷的公民为主体的陆海军,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了胜利。
这反映了
A.公民组成的军队战斗力较强B.雅典民主政治体制的推动
C.古希腊的公民主体意识较强D.城邦体制具有制度优越性
10.根据1086年的土地调查,英国全国的土地年收入为7.3万镑,其中王室为1.26万镑,占全国土地年收入的17%,170户贵族为3.54万镑,占48%,也就是说全国土地大约1/6属于王室,1/2属于贵族。
这意味着当时的英国
A.国家陷入分裂B.实行贵族政治
C.王权可受制衡D.教权大于王权
11.美国学者弗格森认为“希腊城邦是一个有着独特内在构造的单细胞有机体,除非进行再分割,否则无法发展,它们可以无限制地复制同类。
但这些细胞,无论新旧,都无法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
这是因为古希腊
A.以小为美的城邦自治情结浓厚B.裂变式殖民扩张加剧母邦矛盾
C.自然地理环境决定其国家结构D.泛希腊主义文化认同感很微弱
12.在雅典,遴选出的官员在上任之前,要由“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对其进行资格审查;官员卸任之时,还要经过陪审法庭的述职检查,如果有公民就其任职行为提出指控,陪审法庭会依法进行审理。
这表明
A.雅典政治体制注重官员的监察B.陪审法庭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
C.轮番而治是直接民主重要特征D.雅典三权分立体制已初具形态
13.下图是古罗马司法女神朱斯提亚的雕像,她头戴金冠,一手持天平,一手持宝剑,在眼睛上蒙着布条。
这表明
A.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已十分完备B.古代的罗马法是神圣不可抗拒的
C.罗马法蕴含着公平与正义的原则D.罗马法需要借助神的权威来维系
14.下列属于古代罗马帝国疆域图的是
A.
B.
C.
D.
15.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一部分有远见的政治家深切地意识到,雅典迫在眉睫的问题是要解决兵源和财源问题,扩大雅典公民团体势在必行。
这从侧面印证了雅典
A.贵族寡头左右政治
B.政治体制弊端逐渐暴露
C.阶级矛盾趋向缓和
D.开放公民权日益占主导
16.“公民自己而不是通过推选代表来制订法律。
在吸收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参加,每年约集会40次的公民大会上,雅典人就城邦的重大问题进行辩论和投票,如宣战、签约、使用公共基金等。
最下层的鞋匠和最富有的贵族同样享有在议会表态,投票和任职的权力。
”这表明
A.雅典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高B.雅典民主的广泛性和公正性
C.雅典城邦实行直接民主制度D.雅典民主制度的成熟和完善
17.历史留下了无尽的讽刺:三十僭主(雅典历史上的暴君)恨苏格拉底入骨,但不敢杀他;雅典民主派却以绝对公平的陪审团,通过真正民主的程序,判处苏格拉底死刑。
这则材料反映了
A.三十僭主遵从民主制原则
B.雅典的民主程序徒具形式
C.苏格拉底案判决结果合法
D.陪审团遵从了僭主的意见
18.文明的发祥总是和河流密切相关。
西亚的中心地带荒凉而干旱,这片漫无边际的沙漠,如今看来毫无生气,可它却拥有多个“世界之最”:最早建立的城市,最早的成文法典,最早的文字,甚至最早的药典,等等。
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及迦勒底人共同创造了这一古老、辉煌的文明。
孕育这一文明的是
A.尼罗河流域B.两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黄河流域
19.12世纪晚期,源赖朝从朝廷取得“征夷大将军”称号,于镰仓设幕府,这一事件在日本历史上的影响是()
A.大化改新取得胜利B.武士集团开始形成
C.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D.天皇大权独揽
20.据统计,16世纪西班牙的黄金数量大约从55万千克增加到119.2万千克,白银从700万千克增加到2140万千克。
这些黄金、白银带给西班牙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B.加速了封建势力的没落
C.有利于人文主义思想发展D.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
21.法国学者佛朗索瓦·梅南指出∶"意大利人确实曾执欧洲经济之牛耳∶他们生产和出口布料以及精美的金属制品,从事东西方中介贸易,并且贷款给欧洲各国的王室和平民。
"但是15-16世纪上述情况发生了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A.人文精神复兴B.新航路的开辟
C.宗教改革兴起D.新君主国兴起
22.1602年,荷兰的大商人集股组成海外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
公司从政府那里得到了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之间广阔区域的贸易垄断权。
公司有权代表国会对外宣战、签订条约、招募军队、在殖民地发行货币和任命官员等。
这个公司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得了非洲的好望角,南亚的锡兰和马拉巴海岸,以及东南亚的爪哇和苏门答腊等地。
依据以上材
料,关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介绍,正确的是
A.荷兰建立东印度公司旨在与英国争夺殖民地
B.东印度公司有权在控制区域内制定合理的法律
C.东印度公司推动了控制区域的工业化发展
D.东印度公司利用国家给予的特权垄断对外贸易
23.《新全球史》写道:“欧洲探险家和他们的追随者在世界各地的民族之间建立了联系。
各个人群之间的互动反过来产生了规模空前的交流……有一些交流是生物种群方面的: 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人口以及病菌都传播到未曾到达过的地区。
这些生物交换对人类造成了迥然不同甚至出人意料的影响,一些人因为传染病而死亡,而另外一些人由于食物供应的增加和品种的丰富而发展壮大。
”下列物种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的是
①玉米②甘蔗③葡萄④可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4.欧洲历史上的某一时期“黄金和白银被赋予了无与伦比的神秘感。
用金线织成的布匹和壁毯在光照下熠熠生辉,黄金和白银让雕像写油画大放光不,金银制成的徽章、珠宝和餐具述说着贵族与生俱来的美德“这历史现象
A.刺激了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B.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动力
C.促进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D.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25.如表为巴西糖坊创办情况统计表(单位:家)。
这一现象
A.反映了巴西社会转型加速B.冲破了葡萄牙的殖民控制
C.促使黑奴贸易的不断兴盛D.冲击了巴西传统经济结构
26.11世纪,突厥人入侵印度;13世纪初,突厥人在印度建立了德里苏丹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最高统治者称苏丹,地方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
这对印度社会造成的重要影响是( )
A.冲击了传统社会结构B.传统文明遭到毁灭性打击
C.种姓制度被废除D.印度社会全部伊斯兰化
27.“任何人在林肯城之居留期已达一年零一日,且已照章纳税,任何具有申请权之人亦未提出要求……,则予亦将准许彼等与过去一样,继续以市民身份居住于予之林肯城中。
”这份11世纪英王颁布的文件最不利于
A.封建领主B.农奴C.市民D.国王
28.朝鲜采用儒教思想治理国家,忠、孝被认为是最大的美德,这说明朝鲜
A.民族、民本意识出现B.缺乏创新
C.文化受中国影响很大D.忠孝治国
29.日本学习唐制的改革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是要建立
A.贵族世袭制度B.城市自治机构
C.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D.政教合一国家
30.加纳国王被视为具有神性的人,他是诸部落的大酋长,又是军事首领,还是宗教首
领,支配着王城附近的圣林(王陵)的祭司们。
从中可以看出加纳
A.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B.建立了中央集权
C.注重宗教在统治中的作用D.实行国王与祭司集体统治
31.俄国的伊凡四世向各地派遣许多出身低微的特使,他们拥有审判职能,监督职能以及为特别的开支进行征税的权力。
这些“特使”的出现
A.破坏了“特辖领地制”B.加强了沙皇对地方的控制
C.使基辅罗斯陷入分裂D.抵御了蒙古远征军的侵扰
32.中世纪的欧洲农民,农忙时在庄园里从事田间劳役,包括耕地、播种、收割、剪羊毛、除草等。
农闲时还要为庄园领主进行家庭劳役,如修缮房舍、磨面、制酒、打铁、制作武器等。
据此可知,中世纪的欧洲
A.农民劳役负担沉重B.庄园是基本经济组织
C.地租形式较为单一D.手工业门类较为齐全
33.阿拉伯帝国首都巴达格的邮政总局,曾编制了许多旅行指南,指南中记载了各驿站的名称和各站之间的距离,许多驿站位于今叙利亚、伊朗、中亚等地。
据此可推知,阿拉伯帝国A.鼓励长途贩运活动B.重视交通工具的革新
C.开辟了亚欧新商路D.注重传播本民族文化
34.754〜816年,阿拉伯帝国存在着一个专门的翻译机关——“智慧宫”,该翻译机关搜集翻译了希腊、罗马、印度、中国的大量文献,介绍了亚里士多德、托勒密、欧几里得等人的科学成就。
可见,此时期的阿拉伯人
A.在文化上缺乏创造性B.继承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
C.充满强烈的求知欲望D.将东西方文化融合为一体
35.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
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
这说明
A.阿拉伯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创造的B.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和国家富庶
C.阿拉伯文化具有兼容并蓄的特点D.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持续时间最长
36.据记载,西班牙国王与麦哲伦签订的远洋探险协定上明确提到:“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捐税和替朕征收的其他进款中,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这一记载说明
A.西班牙最早开展了航海探险
B.航海人才受到西班牙的重视
C.契约精神推动了新航路开辟
D.新航路开辟得益于王权支持
37.查士丁尼在《法学总论》中称:“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
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
”这反映出罗马法
A.侧重保护个体权利B.维护公民集体利益
C.重视保护私有财产D.强调协调社会关系
38.罗马法规定:鸡、鹅等家禽即使逃出饲养人的控制范围,也不属于无主物,任何人不得以获利为目的而企图占有,否则会被认为实施了盗窃。
这说明古代罗马
A.注重规范公共道德B.严厉打击盗窃犯罪
C.不能占有无主物品D.反对不当得利行为
39.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亚洲中部和东部,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等等,总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
这一状况得到改变开始于
A.郑和下西洋B.新航路的开辟
C.富尔顿发明汽船D.丝绸之路的开通
40.新航路开辟后,海上运输业获利颇丰,但风险很大,因此商人们采取了“入伙”制度,入伙的回报是“分红”,后来演变为股份制度(航运公司发行股票,市民、贵族、政府官员通过自愿购买成为航运公司的投资人,而且投资人承担的是有限公司——如果企业垮台了,投资者以所投的资本为限,赔完为止)。
这一制度的出现()
A.规避了海上航行的风险B.创新商业模式发展的机制
C.标志利益共享时代的到来D.推动全民皆商潮流风行
二、材料分析题
41.欧洲中世纪自治城市的兴起开启了现代文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
与城市外的居民相比,城市市民在经济活动上有很多的经济优势和优先权。
因此,中世纪西欧城市特许状的内容是纷繁芜杂的。
在早期国王和封建领主颁发给城市的特许状中确认市民的身份自由是最基本的内容。
——摘编自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材料二在地中海世界,特别是在欧洲的中西部,商品经济的复苏与发展需要更灵活、更都市化的法律,也需要一种比地方习惯法的适用范围更广、普适程度更高的法律。
系统而有缜密的罗马法恰逢其时,不仅具有详细的人法、物权法、继承法、债权法和诉讼法,而且对社会各种组织的地位亦有较为明确的法律界定。
而且,在中世纪一种观念与罗马法中的个人权利思想元素一拍即合,逐渐融为一体:上帝关心每个人的命运和灵魂得救,通过上帝拣选,每个追随上帝的人都可能成为天国的选民。
——摘编自侯建新:《交融与创生: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材料三因为城市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使得它成为了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大量的人口、资金从四面八方涌入到了城市。
中世纪时,万人规模的城市已经很多,比较著名的如14世纪时伦敦和科隆人口约有4万人,被认为是大城市;巴黎的人口约有8万,意大利的威尼斯、米兰、那不勒斯等人口超过5万。
大城市人口的密集使城市的经济更为繁荣。
而在广大农村,不可能提供大学所需的经济需求。
因此,中世纪西欧的大学一般都位于经济比较发达、交通比较便利的城市中。
——摘编自魏丽:《论西欧中世纪大学与城市的关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古西欧城市市民享有的自由及意义。
(2)概括材料二,概括中古西欧个人“自由”产生的历史渊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古西欧的自治城市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班牙占据吕宋后,吕宋岛也没有什么产品可以与中国交换,只有从墨西哥输入白银,换取中国的商品。
当时中国的茶、糖、丝、铁器、瓷器等商品涌向海外,而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
“中国获得了大约60000吨白银,大概占世界有纪录的白银产量的一半。
”白银输入量,梁方仲估计为1亿两。
这么巨量的白银输入对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当然是不可估量的。
这种白银贸易不但改变了以往的物物贸易方式,而且改变了传统的以奢侈品为主、以满足封建统治者需要为目的的贸易格局。
——郑有国苏文著《明代中后期中国东南沿海与世界贸易体系》材料二早期近代(1450~1750年)是全球的一个新时代,……世界历史的许多重大主题在早期近代发生了变化。
由于得到航海技术的支持,许多文明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世界网络大到全球范围,突破了以前的国际联系。
美洲第一次被卷入了与其他文明的联系,包括全球贸易联系。
波利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的土著社会也开始经历痛苦的融入全球的过程。
到1750年,世界上再也没有大規模的完全孤立的社会。
——施诚《全球史中的“早期近代”》(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和欧洲在“早期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哪些共同的经济“近代”性,并说明新航路开辟在“全球史”发展中的地位。
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人口和病菌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和其他欧洲水手的远航探险以后,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传播。
“哥伦布交换”比早先的物种交流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与早先的物种交流不同,哥伦布交换涉及了很多根本不同的动植物品种与疾病。
因为几千年来,东西半球与大洋洲的物种都是独立地沿着各自的轨迹进化的。
欧洲的航海探险在这些生物地域之间建立了联系,引发了物种的交流以及世界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永久性变化。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材料二在哥伦布到来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
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力,也没有遗传抵抗力。
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坐杀手的头把交椅。
紧随其后的还有白喉、疟疾、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瘟疫、肺结核和黄热病。
欧亚大陆的病菌在大量消灭世界上其他许多地方的土著居民方面也起了关键作用。
这些民族包括太平洋诸岛居民、澳大利亚土著居民、非洲南部的科伊桑民族。
——摘编自贾雷德·戴蒙德在《枪炮、病菌与钢铁》(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历史上出现过的其他类似的交流相比,“哥伦布交换”有什么特点?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哥伦布交换”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4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6世纪下半叶,圣德太子派遣大量使节出使中国,全面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和政治
经济制度。
646年,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一系列改革,改革内容大部分是对中国唐朝政治经济制度的模仿。
材料二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日本是怎样对待先进的外国文化的?日本对外国文化的这种态度对日本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的大帝国是指哪一个国家?它是如何对待外国先进文化的?导致了什么后果?(3)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外国文化?
4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官补是官僚政治的重要体现。
明朝官员所用的补子制作方法有织锦、刺绣和缂丝三种。
补子用飞禽代表文官,用猛兽代表武官。
根据官员品级所用图案各异。
文官品为仙鹤,二品为锦鸡,三品为孔雀,四品为鸳鸯,五品为白鹃…武官一品为麒麟,二品为狻猊,三品为豹,四品为虎,五品为熊……
材料二在雅典,除了将军和司库官之外,所有官吏均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抽签选出。
同时还规定,除十将军外,所有军政官吏,任期都是一年,不得连选连任。
如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五百人议事会,即由30岁以上的全体公民抽签选出;由6000名陪审员组成的公众法庭的选举办法也是抽签。
——摘自陈德正《古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浅析》(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明清中国官补的特点和古代雅典官吏任用的特点。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明清中国官补特点的成因
4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罗马大事记
——摘编自杜艳丽《古罗马文化》材料二古代中国与古代罗马对比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罗马时期罗马文明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中表格内容,提取有关古代中国与古代罗马的相关信息进行比较,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4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时帝国地跨亚非欧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海。
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防。
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也传入帝国。
原来比较落后的帝国西部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材料二 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
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
材料三拉丁字母是现在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
基督教是在罗马帝国境内诞生和发展的。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反映的“帝国”指哪一帝国?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海大概在什么时候?大致相当于中国哪个朝代?两国间贸易通道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