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岳庙初中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实施方案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它严重地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为巩固我校儿童蛔虫感染防治工作取得成效,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及技术规范》、《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和《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的进一步巩固我校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了解我校小学生蛔虫卵的感染率,掌握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为国家卫生校城创建工作提供相关评价依据。

二、组织领导学校成立负责儿童蛔虫病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的组织机构,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组长:xx副组长:xx卫战华成员:xxxx辅国xx红贠永xxxxxxxx三、调查和防治范围、对象(一)调查范围、对象、检查方法1.调查范围:14岁以下在校学生共1298人。

2.调查对象:驱虫前、后分别对学生进行调查。

3.检查方法:调查家长及学生,检测蛔虫感染情况。

(二)防治工作为进一步巩固我校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决定持续加强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鼓励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蛔虫感染自查,自购驱蛔药物进行治疗相结合的方式的强化防治工作。

四、实施内容(一)健康教育。

开学后,学校将寄生虫的防治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采取多种形式活动,提高学生对蛔虫危害和防治的认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驱虫前后,蛔虫感染情况调查在上级教育部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开展驱虫前后蛔虫感染情况监测。

驱虫前感染情况调查有助于了解目前我校蛔虫感染率,指导防治工作。

驱虫后感染情况调查可反应防治工作成果,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价,并指导下一步的防治工作开展。

(三)驱虫。

对适合服药物者在自愿、自费的原则下进行服药驱虫,由班主任向学生和家长宣传相关知识,鼓励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自查,对感染者进行治疗。

1、药物选择和治疗原则按照安全、广谱、高效、服用方便的原则。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6.06.28•【文号】•【施行日期】2006.06.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血吸虫与地方病防控正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的通知为了解我国土源性线虫病疫情动态,掌握流行规律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考核防治效果和评价卫生城市(城镇)创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部组织制定了《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现予印发。

请各地严格按照本方案的要求,明确工作职责,做好各项监测工作,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二○○六年六月二十八日附件: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一、背景土源性线虫(钩虫、蛔虫、鞭虫和蛲虫等)在我国分布广泛,感染人数众多,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005年卫生部公布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19.56%,推算感染人数达1.29亿,表明我国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这与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

为及时掌握我国土源性线虫病的流行动态和流行规律,为制定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策略与措施、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连续、系统地开展土源性线虫病监测。

根据《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特制订《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

二、监测目的(一)了解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动态及影响因素,掌握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

(二)为制订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三)为国家和地方卫生城市(城镇)创建工作提供相关评价依据。

三、监测病例定义本方案的监测病例是指在人群中开展土源性线虫病原学检查时,发现钩虫、蛔虫、鞭虫和蛲虫等虫卵或虫体者即为土源性线虫病病例。

四、监测内容(一)监测点监测1.确定原则(1)根据全国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分类布点;(2)监测点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应相当于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群的平均感染水平;(3)监测点所在县(市、区)具有一定的工作基础,能够主动配合并承担一定的监测任务。

十堰市城区儿童蛔虫感染现状调查报告

十堰市城区儿童蛔虫感染现状调查报告
fr a d t e t i k n ft e f t r r ; a t g f r ii g t e r lt d te t n , a s e eo h e t d c t n t k h o w r h h n i g o u u wo k Ap r n o h e i m gvn h ea e r ame t we lo d v lp t e h a h e u ai ma e t e l o o
nt n l e aaicdsaepee t npa f 0 6 2 1) it pat e A t h rc n ye hsdtco ba dp t ai a kyp rsi i s rvni lno 0 - 0 5 no rci . t a ,teat l h a ssti eet nj n u o t e o 2 ) c l s ie l i o
p bi ok e h o d h at a i h st e l ete h d e S a e o e t nrt n e 4 y a l. u l t e pt ego e hh bt tu od ci h c i rn’ tp w r i ci aeu d r1 e sod c l s n l m n f o
S i a e n e 4 y a l .S a a k e mo e p re t r v n in a d t ame t r l o p tt e r q i me to e h y n Ar a u d r 1 e so d o t t h we c n ma e t r ef c e e t n r t n k p a t u h e u r h p o e wo n e n t f h
[ lf 类号】R 8 . 1 [ 中I l t" 3 31 文献标识码】B [ + 文章编号】10 - 6 X2 1)2 0 4 — 2 0 1 5 8 (0 11 —0 9 0

安徽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

安徽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

安徽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根据《安徽省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5年)》的有关要求,为及时掌握我省土源性线虫病分布情况、流行动态和流行规律,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特制定本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一)了解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动态及影响因素,掌握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

(二)为制订防治策略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二、监测病例定义本方案的监测病例是指在人群中开展土源性线虫病原学检查时,发现钩虫、蛔虫、鞭虫和蛲虫等虫卵或虫体者即为土源性线虫病病例。

三、监测内容(一)监测点监测1.确定原则(1)根据全省经济、人口、地理、气候等因素特点分类布点;(2)监测点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应相当于所在市人群的平均感染水平;(3)监测点所在县(市、区)具有一定的工作基础,能够主动配合并承担一定的监测任务。

2.监测点分布全省共设10个监测点分别为:灵壁县、霍山县、阜南县、长丰县、蒙城县、繁昌县、潜山县、贵池区、绩溪县、休宁县。

监测点一经确定,原则上5年内不变动。

3.监测方法在监测点所在县(市、区),按地理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每年在一个片区随机抽取一个乡镇的一个行政村。

总人口数一般不少于1500人,每次受检人数不少于1000人。

或在监测点所在县(市、区)选择1个乡(镇),在该乡(镇)按地理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每年在一个片区随机抽取一个行政村。

总人口数一般不少于1500人,每次受检人数不少于1000人。

4.监测内容与检验方法(1)人群感染情况监测①内容:钩虫、蛔虫、鞭虫及蛲虫,检查到其它虫种一并登记。

②对象:年龄在3周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③方法:每年9~11月份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一粪三检)。

④指标:钩虫、蛔虫、鞭虫分别计算感染率和感染度,蛲虫计算感染率。

(2)土壤中钩蚴污染情况监测根据2006-2010年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结果,安徽省监测点开展本项工作。

①土壤采样点:每个监测点随机抽取15户,每户采集蔬菜、水果或其它作物种植地的土样。

某县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方案

某县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方案

某县城区学校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方案一、监测目的了解我县城区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情况,掌握动态变化规律。

及时发现和治疗病例,降低感染率,切实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

为科学防制蛔虫感染提供重要依据。

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提供相关评价依据。

二、组织领导我县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工作和防治工作在各级卫生行政及业务主管部门领导下开展。

卫计局、教育局成立领导组,负责儿童蛔虫病感染率调查工作的领导组织实施,疾控中心成立技术指导组,负责业务技术指导。

各学校负责协助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

三、监测对象和数量在城关中学、一中、**小学开展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监测,每个学校抽取100名学生。

四、病例定义粪检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检出蛔虫卵,即可确定为蛔虫感染。

五、监测容和方法(一)抽样方法在城关中学、一中、**小学,抽取部分班级参与开展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监测,每个学校抽取100名学生。

(二)病原学监测1.标本采集(1)对象:被抽到的监测对象;(2)标本类型:新鲜粪便;2.粪便查找蛔虫卵方法采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

试剂及器材:生理盐水、显微镜、竹签、载玻片。

操作步骤:滴一滴生理盐水于洁净的载玻片,用棉签棍或牙签挑取绿豆大小的粪便块,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涂片的厚度以透过玻片隐约可辨认书上的字迹为宜。

一般在低倍镜下观察,如用高镜观察,需加盖片。

六、职责与分工1、县教育局负责安排对抽样人群进行采样,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生蛔虫感染情况调查。

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由班主任通知学生转告家长自行自愿购买驱虫药对学生进行治疗,并统计服药情况。

开展中小学儿童健康教育工作,使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2、卫计局负责学生蛔虫感染情况监测的领导安排及协调工作,掌握我县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情况、服药效果。

指导驱虫药的选择、用药规等。

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指导。

3、学校医务室1.协助被选中班级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调查工作;2.负责收集14岁以下学生花名册、制定本校监测方案。

【VIP专享】14岁儿童蛔虫感染监测资料

【VIP专享】14岁儿童蛔虫感染监测资料

冷水滩区骄阳小学2013年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实施方案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它严重地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为巩固我校儿童蛔虫感染防治工作取得成效,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及技术规范》、《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和《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的进一步巩固我校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了解我校小学生蛔虫卵的感染率,掌握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为国家卫生校城创建工作提供相关评价依据。

二、组织领导我校儿童肠道蛔虫病的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在各级政府领导下开展,卫生局、教育局负责组织实施。

卫生局、校教育局成立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及专家技术组,疾控中心成立负责儿童蛔虫病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业务技术指导,学校成立负责儿童蛔虫病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的组织和人员,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三、调查和防治范围、对象(一)调查范围、对象、检查方法1.调查范围:本校14岁以下小学生。

2.样本量:驱蛔前、后样本量。

3.调查对象:本校14岁以下小学生。

4.检查方法:采集调查对象的粪便标本,每份标本需要采集5-10g粪便,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方法见检验教材)检查,检测蛔虫感染情况。

采集标本由校疾控中心负责检测,检测结果经汇总后及时上报和通报校教育局。

(二)防治工作为进一步巩固我市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决定在城区的中、小学和托幼机构在持续加强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鼓励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蛔虫感染自查,自购驱蛔药物进行治疗相结合的方式的强化防治工作,对象为4岁以上14岁以下儿童。

四、职责分工1.负责安排对抽样人群进行采样,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驱虫前后,学生蛔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2、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由班主任通知学生转告家长自愿自行购买驱蛔药物对学生进行治疗,并负责进行服药率统计。

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方案

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方案

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方案一、调查背景肠道寄生虫感染是指肠道内寄生虫引起的感染疾病,其中包括钩虫、蛔虫、绦虫、厌氧菌等。

这些寄生虫在人体内寄生,不仅会吸收营养物质,还会导致胃肠道炎症、贫血、体弱等多种症状,并会影响人体免疫力等方面。

肠道寄生虫感染尤其是在落后地区和卫生条件较差地区具有较高的患病率。

为了及时发现和治疗肠道寄生虫感染病例,保障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采取相关措施非常必要。

二、调查目的为了统计当地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分析感染的原因,为更好地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我们旨在实施此次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方案。

三、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居住在目标区域的居民,其中包括儿童、成人和老年人。

四、调查范围本次调查旨在覆盖目标区域的所有街道和社区。

五、调查内容1. 问卷调查:我们将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肠道寄生虫感染病例的患病情况、患病原因、预防措施及就医情况。

针对不同的调查对象,我们将设计不同的调查问卷,以便得到更加准确的信息。

2. 虫卵检测:针对确诊感染肠道寄生虫病例,我们将进行虫卵检测。

通过该检测方式可以进一步确认病例感染的具体寄生虫种类,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六、调查方法1. 预调查:在正式调查开始之前,我们将对目标区域的情况进行预估调查。

我们将调查目标区域的基本情况,包括居民人口数、卫生条件、饮食习惯等,同时结合往年的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为正式调查做好准备。

2. 问卷调查:通过推广方法、上门调查等方式,我们将向目标区域内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主要围绕感染情况、患病原因、预防措施及就医情况等展开,以获取尽可能全面准确的调查资料。

3. 虫卵检测:通过找到已被确诊为感染肠道寄生虫病例的患者,我们将采集其粪便样本进行虫卵检测,诊断寄生虫种类,为后续的准确治疗提供依据。

七、调查时间本次调查预计将在一个月左右完成,具体时间将根据实际调查情况而定。

八、调查结果通过本次调查,将了解到目标区域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总结分析感染原因,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为目标区域居民提供更加全面周全的卫生保障。

14岁儿童蛔虫感染监测资料-(2016)

14岁儿童蛔虫感染监测资料-(2016)

14岁儿童蛔虫感染监测资料-(2016)2016年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实施方案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它严重地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为巩固我校儿童蛔虫感染防治工作取得成效,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及技术规范》、《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和《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的进一步巩固我校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了解我校小学生蛔虫卵的感染率,掌握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为国家卫生校城创建工作提供相关评价依据。

二、组织领导学校成立负责儿童蛔虫病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的组织和人员,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三、调查和防治范围、对象(一)调查范围、对象、检查方法1.调查范围: 14岁以下在校学生。

2.调查对象:驱虫前、后分别对学生进行调查,调查不少于300人。

其中每个年级的人数不能少于50人,做为调查对象。

3.检查方法:调查家长及学生,检测蛔虫感染情况。

(二)防治工作为进一步巩固我校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决定持续加强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鼓励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蛔虫感染自查,自购驱蛔药物进行治疗相结合的方式的强化防治工作,对象为6岁以上14岁以下儿童。

四、实施内容(一)健康教育开学后,学校将寄生虫的防治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采取多种形式活动,提高学生对蛔虫危害和防治的认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驱虫前后,蛔虫感染情况调查在上级教育部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开展驱虫前后蛔虫感染情况监测。

驱虫前感染情况调查有助于了解目前我校蛔虫感染率,指导防治工作。

驱虫后感染情况调查可反应防治工作成果,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价,并指导下一步的防治工作开展。

(三)驱虫对适合服药物者在自愿、自费的原则下进行服药驱虫,由班主任向学生和家长宣传相关知识,鼓励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自查,对感染者进行治疗。

陕西省中小学生龋齿、蛔虫感染率、盆血调查分析

陕西省中小学生龋齿、蛔虫感染率、盆血调查分析
年全国 1 2岁 组 恒 牙 龋 均 0 6 L 的 水 平 和 1 9 . 63 9 1年 全 国省 会 城 市 学生 1 2岁 组 恒 牙 龋 均 0 5 “ 的 水 . 9 平 。与 1 8 9 3年 W H0 提 供 的 1 2岁 组 龋 齿 分 布 图 等 级 ( . ~ 1 1很 低 、 . ~ 1 6低 、 . ~ 4 4中 、 OO . 12 . 17 .
注 : 内 各 指 标 城 、 间 均 存 在 显 著 性 差 异 表 乡
2 20 0 0年陕 西 省 学生 蛔 虫感 染 率 1 . 2 , 27 低 于 19 9 1年 全 国省 会 城 市 学 生 蛔 虫 感 染 率 1 . 5 8 %的水 平 , 于 1 9 3 高 9 1年 西 安 市学 生 蛔虫 感 染率 2 3 %的 水平 。2 0 .1 0 0年 城 市感 染 率 3 O % , . 0 乡村 感 染 率 2 .4 ,乡 村 显 著 高 于 城 市 , 2 5
1 8 01
陕西 医学 杂 志 2 0 0 2年 l 月 第 3 1 1卷第 l 期 l
区差 异 。
19 9 5年 陕 西 省 1 . 3 5 1 于城 市 。
血检 率 城市 7 2 , 村 1 . 4 , 村显 著 高 . 7/ 乡 9 5 57 乡
维普资讯
陕西 医学杂 志 2 0 0 2年 1 月第 3 1 1卷 第 1 1期

1 7 O1
调查 报 告 ・
陕 西省 中小 学 生龋 齿 、 虫 感 染 率 、 血 调 查 分 析 蛔 贫
西 安科 技 学 院医 院( 安 7 0 5 ) 梁 明哲 雷海 宁 魏 荣 ’ 西 1 0 4 主题 词 龋 齿/ 流行 病 学 蛔 虫病/ 流行 病 学 贫血 / 行 病 学 流

学生蛔虫感染率报告

学生蛔虫感染率报告

学生蛔虫感染率报告1. 引言蛔虫感染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主要通过摄入带有蛔虫卵的食物或水源而引起。

在学校环境中,学生们生活在集体宿舍中,与同学们共用餐厅和洗手间,从而增加了蛔虫感染的风险。

本报告通过对学生蛔虫感染率的调查和分析,旨在提供给学校及相关部门相关数据,以便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2. 调查方法为了获得准确的数据,我们选择了学校中一定数量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并应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其进行采样。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使用了标准的剖腹检查法来确定学生是否感染蛔虫,并收集了个人信息如年龄、性别、住宿情况等。

3. 调查结果经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 学生蛔虫感染率:在抽样调查的样本中,共有350名学生参与,其中有50名学生被发现感染了蛔虫,感染率为14.3%。

- 性别差异:在感染的学生中,男性学生的感染率为12.8%,女性学生的感染率为15.7%。

女性学生的感染率略高于男性学生。

- 年龄分布:根据调查数据,我们发现年龄在12至15岁之间的学生群体感染率较高,而在年龄在16至18岁之间的学生群体感染率相对较低。

- 住宿情况:与住宿条件相关的调查显示,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感染率明显高于走读学校的学生。

4. 讨论与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学生蛔虫感染率较高:在所选样本中,学生蛔虫感染率达到了14.3%。

这个数字表明蛔虫感染在学生中是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

- 女性学生感染率略高:女性学生的感染率略高于男性学生,这可能与女性生理结构的特点以及女学生在饮食卫生方面的个别差异有关。

- 年龄与感染率相关:我们观察到年龄在12至15岁之间的学生群体感染率较高。

这可能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更容易接触到土壤和有蛔虫卵的食物,同时也可能是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卫生意识的缺乏。

- 住宿条件影响感染率: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感染率明显高于走读学校的学生。

这可能与寄宿制学校生活环境的集中程度有关,同学们共用餐厅和洗手间,增加了蛔虫传播的风险。

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健康教育工作计划1学校健康教育是创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进一步落实昌德县创卫工作要求,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以及《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精神,做好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特制定本计划。

一、高度重视,健全健康教育机制学校健康教育是教育系统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预防疾病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各班要高度重视,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领导机构,加强办公室工作力度,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之中,并制定专项计划,做到机构健全,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

二、开足、上好健康教育课1、学校健康教育要做到开课率、课时、教材、教师和教案、考核和评价“五落实”。

开课率达到100%;义务教育段周课时达到0.5节,高中、职中至少每两个月开展一次健康教育讲座;配齐教材,做好师资培训工作,教案、上课符合相关要求。

有健康教育整体或专项检查、考核和评价。

2、努力搞好健康教育教学和学科渗透工作。

在保证健康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要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知识,如在体育课教学中渗透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在自然课中渗透环境卫生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等,使学生接受健康教育率达100%。

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90%以上。

三、重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各校要切实加强对健康教育师资的各种培训,积极组织健康教育任课教师认真学习钻研教材,制定好教学计划,坚持集体备课,及时总结交流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各校要充分发挥校园各种传媒的宣传教育作用,办好学校健康教育黑板报和宣传栏,利用校园广播,宣讲健康教育知识;配合“创卫”工作,开展专题卫生讲座;利用校园网络、电视等宣传“创卫”和卫生健康知识。

五、加强学生体质健康建设认真做好学生的身体健康监测工作,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指导工作。

按照创卫关于学校“六病”防治的要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中小学生近视眼、龋齿、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椎弯曲等常见疾病和麻疹、腮腺炎等传染性疾病的群体预防与矫治工作,确保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必须控制在3%以下。

2010年南昌市青山湖区14岁及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现状

2010年南昌市青山湖区14岁及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现状

人 ; 际粪便 蛔 虫 卵 检 测 人 数 为 1 6 实 0 6 3人 , 检率 受 为 9 . 8 ; 检 出蛔 虫感 染 者 2 6人 , 虫 平 均感 O 7 共 3 蛔 染 率为 2 2 。2 0 .1 0 5年南 昌市青 山湖 区 1 岁 以下 4 儿 童蛔 虫 监 测 实 查 1 5 23 6人 , 出感 染 者 1 6人 , 检 3 感 染率 为 1 1 [ ,2 1 蛔虫 感 染率 较 2 0 . 0 3 0 0年 ] 0 5年 差 异有统 计学 意义 ( 。 5 3 , <0 0 ) Y =4 . 3 P . 5 。
关键词 : 蛔虫感染率 ; 现况调查 ; 儿童 ,4 1 岁及以下 ; 山湖 区, 青 南昌
中 图分 类号 : 521 R 3.1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00 2421)8 09-0 i0—29(010 - 03 2 块, 在生理 盐水 中涂 抹均 匀 ; 片 的厚 度 以透过玻 片 涂
2 2 感 染 者 性 别 分 布 .
1 对 象 和 方 法
1 1 调 查 对 象 .
在 南 昌市青 山湖 区 内 1 5所 区属 学 校 和 5所公 办 托 幼机 构 中随 机抽 取 7所 学 校 、 3所 托 幼 机 构进 行 蛔虫感 染监 测 。以 3 1 ~ 4岁 儿 童 为 监测 对 象 , 每
肠道 蠕虫 感 染 综 合 防治 方 案 ( 行 ) 卫 监 发 ( 9 1 试 》 1 9
采用 S S 3 0软 件分 析 处 理数 据 , 数 资 料 P S1. 计
采用 卡方检 验 。以 P< O 0 . 5表 示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第4 8号 ) 以下简称《 ( 方案 》 , 经多 年 的预 防控 制 , )并 江西 省蛔 虫感 染率有 了明显下 降 。为 了动态观 察 近

仁怀市儿童蛔虫病防治方案

仁怀市儿童蛔虫病防治方案

仁怀市儿童蛔虫病防治方案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它严重地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为了作好我市儿童蛔虫病的防治工作,确保达到国家防控工作标准,使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3%。

按照遵义市卫生局、遵义市教育局《关于印发<遵义市儿童蛔虫病防治方案>的通知》(遵市卫发[2006]161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治范围和对象在全市各小学及幼儿园(托儿所)开展蛔虫病防治工作;驱虫服药对象为14岁以下儿童;目标是将儿童蛔虫感染率降至3%以下。

二、组织领导儿童蛔虫防治工作是一项涉及广大儿童健康保障的群体工作,要在各地党政领导的领导下作好此项工作。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卫生院、中心小学,要及时向当地政府作好汇报,进行安排布置。

市将成立仁怀市儿童蛔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儿童蛔虫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和监督管理。

三、职责分工由于该项工作任务重、涉及面宽、防治对象人数多,为做到技术规范、标准和方法统一,卫生、教育、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自履行职责,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一)卫生部门负责对驱虫服药进行技术指导,对服药副反应或异常反应及时进行调查、指导处理,对服药前后的感染状况进行监测,组织药品的采购供应,保证药品质量及效果,同时将各地学校的实施情况向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反馈。

此项工作的开展由市疾病防控制中心按规定具体执行。

(二)教育部门负责儿童蛔虫病防治的组织工作,检测样本收集、登记表填写、驱虫药发放,向家长和儿童宣传蛔虫病的相关知识及防治的目的、意义,并作好异常反应或服药副反应的监测报告和处理。

具体工作要求接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

四、工作步骤(一)切实做好宣传动员。

在防治工作前期,应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如宣传单、标语、板报、健康教育课或专题讲座,广播电视等,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发动工作,使学生、家长充分认识蛔虫病的危害。

(二)加强培训工作,组建专业队伍。

防治工作开始前,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必须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基础上组建专业队伍开展服药工作。

同仁县小学生蛔虫感染状况调查

同仁县小学生蛔虫感染状况调查

蛔虫病是 一种 常见 的肠 道寄生 虫病 , 尤其 在少 年儿童 中 感染率极 高。为了 了解 同仁 县小 学生蛔 虫感染 状况 , 笔者 对 同仁地 区的四所小学进行 了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21 各校蛔虫感染率 比较 : . 见表 1 。 22 不同年龄学生 的蛔虫感染率 比较 : 见表 2 。
率 一 。
通过对 167名小学生 的调查表 明, 虫病在同仁地区小 7 蛔 学生中仍 有一定程度 的流行 ( 感染率 约为 2 . 0 ) 2 8 % 。感染 率 仍高于全 国学生感染率 (. % ) 。20 63 J 0 8年 全 国人 群蛔虫 平
均感染率 1.2 , 9岁组感 染率 1 .2 ,0~1 2 7 % 5— 73% 1 4岁组感

表 2 不同年龄学生的蛔虫感染率比较
1 对 象 与 方 法
11 对象 : . 同仁县一完小 、 二完小 、 三完小和群吾小学 的所 有
学 生 共 计 1 6 为 调 查 对 象 。男 80名 , 87名 , 7名 6 5 女 2 年龄 7— 1 4岁 , 均 1 . 平 0 5岁 。
城镇 学生 5 5名 中 8 2 6例 阳性 , 感染 率约 1 .8 。农 村 的发 63% 病率高于城市 。
把标 本置于生物显微镜下 , 用低倍镜观 察全片检查有 无虫卵 ,
若 观察不到可改用高倍镜 。检测 到蛔虫卵 为阳性 。
2 结 果
3 讨 论
167份 标本中查出虫卵 30例 , 6 8 感染率约 为 2 . 0 , 2 8 % 二 完小感染 率 3 .0 , 3 6 % 感染率居四所小学之首。年龄与性别 间 比较 , 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0 0 ) 而不同年龄段存 在差异 , P> .5 , 低年 龄段患 病 率最 高 。农 村学 生 感染 率 高于 城镇 学生 感染

某县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方案

某县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方案

某县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方案一、目的本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及时了解县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的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

二、监测对象县14岁以下儿童。

三、监测内容1.病原学监测:对疑似蛔虫感染儿童的呼吸道、消化道分泌物、粪便等样本进行蛔虫虫卵检测。

2.流行病学监测:了解蛔虫感染的患病率、疫情趋势、感染相关因素等情况。

四、监测方法1.病原学监测:采集疑似蛔虫感染儿童的呼吸道、消化道分泌物、粪便样本,送往县级疾控中心或其他实验室进行寄生虫虫卵检测,采用日内或24小时内进行镜检,给予结果。

2.流行病学监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蛔虫感染儿童的患病率、感染相关因素进行调查。

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饮食习惯、家庭卫生情况等。

问卷设计应简洁明了,方便统计分析,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五、监测时间和频率1.病原学监测:每年对县内学校、幼儿园等儿童集中场所进行蛔虫虫卵检测,每月至少采集10%的样本进行检测。

2.流行病学监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儿童蛔虫感染病例的患病情况。

六、监测结果的处理和应用1.病原学监测结果应及时报告给县级卫生健康部门,卫生部门应做好感染者的追踪调查,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并组织实施。

同时,应加强对感染者的健康教育,提高个人和家庭防护意识。

2.流行病学监测结果应及时分析和评估,在县级卫生健康部门的指导下,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加强对儿童的健康教育,提高个人和家庭防护意识。

七、监测机构及人员1.病原学监测:县级疾控中心或其他具备相应实验室条件的医疗机构负责病原学监测工作,监测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具备相关技术操作能力。

2.流行病学监测:县级卫生健康部门负责流行病学监测工作,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和统计。

监测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具备调查和统计的能力。

八、监测结果的报告和评估1.监测结果应定期报告给县级卫生健康部门,包括病原学监测和流行病学监测的结果及分析。

大班预防蛔虫病教案及反思

大班预防蛔虫病教案及反思

大班预防蛔虫病教案及反思教案实施时间:60分钟预习内容:学生通过观看有关蛔虫病的相关视频或阅读相关书籍,在课前对蛔虫病有一定了解。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蛔虫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以及儿童发病的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预防蛔虫病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护自己和他人身体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了解蛔虫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2.培养学生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

三、教学准备:1.课件或教科书。

2.蛔虫病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蛔虫病病人的图片或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2.知识传授(25分钟):a.呈现蛔虫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的图片或PPT。

b.讲解蛔虫病的传播途径与预防方法。

-传播途径:食入被蛔虫卵污染的食物或土壤。

-预防方法:勤洗手、食物煮熟、果蔬清洗彻底、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大小便等。

3.案例分析(10分钟):通过讲述蛔虫病儿童发病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儿童易感和发病的特点。

4.讨论与总结(15分钟):a.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他们对于蛔虫病预防的理解和自己的做法。

b.总结并强调正确的预防蛔虫病的方法。

五、课堂作业:布置学生在家中观察和讲述相关个人卫生习惯的情况,并写一份关于蛔虫病预防的小报告。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重点介绍了蛔虫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但在案例的讲解中也可以引入有关蛔虫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蛔虫病有更全面的了解。

2.在讨论中,可以适时引入学生的亲身经历或身边事例,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和兴趣。

3.布置的作业可以与家长一起完成,加强学生对蛔虫病预防的实际行动。

同时,老师可以对学生写的小报告进行检查和评分,给予鼓励和反馈。

南昌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方案-南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南昌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方案-南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南昌市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2014版)一、背景土源性线虫(蛔虫、钩虫、鞭虫和蛲虫等)在我省分布广泛,感染人数众多,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我省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1989年全省第一次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寄生虫总感染率为80.20%,明显高于全国寄生虫总感染率的平均水平62.23%,其中14岁以下儿童感染率最高。

2001-2003年,全省开展了第二次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感染状况抽样调查,共设立了10个调查点(其中我市南昌县为调查点之一),调查结果显示:全省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28.10%,其中蛔虫、钩虫、鞭虫和蛲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9.36%、9.02%、5.10%、6.00%,比第一次调查的71.1%、17.6%、17.0%、19.6%分别下降了72.77%、48.75%、70.00%和69.39%.其中南昌县蛔虫、钩虫、鞭虫和蛲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8.08%、10.73%、5.40%和6.00%。

因此土源性线虫仍然是我市的主要寄生虫虫种,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控制寄生虫病的流行仍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2006年-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要求,卫计委将于2016年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终期评估,同时卫计委《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2012版)中明确要求,各县区必须实现寄生虫病防治规划目标要求。

在2004年的基础上,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到2014年底、2015年底分别下降70%、80%以上。

到2015年底,以县为单位,按照有关技术方案的要求,人群驱虫覆盖率达到80%以上。

以设区市为单位,按照有关技术方案的要求,开展重点寄生虫病监测的县级数每年不少于辖区内的10%。

因此为及时掌握我市土源性线虫病的流行动态和流行规律,制定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策略与措施、评价卫生城市(城镇)创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特制订本方案。

二、监测目的(一)了解我市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动态及影响因素,掌握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

2014年云南永胜县14岁以下学生蛔虫感染现状调查

2014年云南永胜县14岁以下学生蛔虫感染现状调查

2014年云南永胜县14岁以下学生蛔虫感染现状调查金之彪【摘要】目的了解永胜县14岁及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的现状,为制订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法和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验抽样儿童粪便标本.结果共检测1 500份样本,其中阳性27人次,感染率为1.80%.不同性别组儿童蛔虫感染率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x2=0.763,P>0.05);不同地区儿童蛔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04,P<0.05);不同年龄组儿童蛔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64,P<0.05).结论目前永胜县14岁及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总体处于低水平,今后的防治工作应以健康教育预防为主.【期刊名称】《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年(卷),期】2015(013)004【总页数】2页(P242-243)【关键词】儿童;蛔虫;感染【作者】金之彪【作者单位】674200 云南永胜县,永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云南永胜县地处滇西北高原与横断山脉交接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属印度洋季风气候区,土地肥沃,主要农产品为水稻、玉米、小麦、豆类、甘蔗、花生、油菜、薯类等,2003年曾根据全国第二次重要人体寄生虫病调查方案进行了感染情况调查[1]。

为了解10年后本县14岁以下学生蛔虫感染的现状,为制订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全县15个乡镇中各抽取一所学校,共抽查15所学校,每所学校随机抽取100名14岁以下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全县共调查1 500名。

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涂片后镜检计数。

镜检结果和有关数据用Excel录入,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χ2检验分析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P<0.05)。

被调查的1 500名学生中,共发现蛔虫感染者27人,感染率为1.80%;其中男生共检查764人,检出感染者16人,感染率为2.09%;女生共检查736人,检出感染者11人,感染率为1.49%。

东湖区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评估小结

东湖区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评估小结

东湖区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评估小结
舒惠玲;刘璐;王信颖;张艳云
【期刊名称】《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年(卷),期】2011(009)012
【摘要】为了解、掌握我区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的动态变化规律,及时发现和治疗病例,降低感染率,切实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为科学防制蛔虫感染提供重要依据,我区对辖区内14岁以下儿童进行了蛔虫感染现状调查。

结果如下:以区为单位,监测3-14岁儿童,每岁为一个年龄组,
【总页数】1页(P628-628)
【作者】舒惠玲;刘璐;王信颖;张艳云
【作者单位】东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南昌330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79
【相关文献】
1.乌鲁木齐市2013年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调查 [J], 杨浩峰;何华;张莹
2.广安区14岁以下城区儿童肠道蛔虫感染现状调查 [J], 刘天权;张晓平;董文
3.东湖区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评估小结 [J], 舒惠玲;刘璐;王信颖;张艳云
4.淮安市区14周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 [J], 范东庆;潘恩春;杨文洲;贾从英
5.南昌市2005年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 [J], 汪德华;范义兵;付仁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庙初中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
工作
实施方案
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它严重地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为巩固我校儿童蛔虫感染防治工作取得成效,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及技术规范》、《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和《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的
进一步巩固我校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了解我校小学生蛔虫卵的感染率,掌握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为国家卫生校城创建工作提供相关评价依据。

二、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负责儿童蛔虫病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的组织机构,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组长:张可欣副组长:杨花亮卫战华
成员:冯俊锋王辅国汪肖红贠永杰王青峰刘岩
三、调查和防治范围、对象
(一)调查范围、对象、检查方法
1.调查范围: 14 岁以下在校学生共 1298 人。

2.调查对象:驱虫前、后分别对学生进行调查。

3.检查方法:调查家长及学生,检测蛔虫感染情况。

(二)防治工作为进一步巩固我校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决定持续加强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鼓励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蛔虫感染自查,自购驱蛔药物进行治疗相结合的方式的强化防治工作。

四、实施内容
(一)健康教育。

开学后,学校将寄生虫的防治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采取多种形式活动,提高学生对蛔虫危害和防治的认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驱虫前后,蛔虫感染情况调查在上级教育部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开展驱虫前后蛔虫感染情况监测。

驱虫前感染情况调查有助于了解目前我校蛔虫感染率,指导防治工作。

驱虫后感染情况调查可反应防治工作成果,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价,并指导下一步的防治工作开展。

(三)驱虫。

对适合服药物者在自愿、自费的原则下进行服药驱虫,由班主任向学生和家长宣传相关知识,鼓励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自查,对感染者进行治疗。

1、药物选择和治疗原则按照安全、广谱、高效、服用方便的原则。

建议采用阿苯达唑片或甲苯达唑片开展驱虫。

2、驱虫药品由家长自愿自费到正规药店为孩子购买,并按说明书要求服药。

3.服药前的准备
在服药前,对每个学生发放《告家长书》,使家长和学生对蛔虫的危害及防治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并能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驱虫工作,自行为学生购买驱虫药物。

五、时间安排
(一)10月8日-10月19日,采取健康教育及发放《告家长书》,通知学生回家转告家长给孩子服用药物驱虫,或带孩子自查,对感染者进行治疗。

(二)10月20日-10月30日,驱蛔后蛔虫感染率监测统计工作。

六、资料的统计、汇总学校分管负责人要积极配合疾控中心工作和资料收集工作,认真写表中要求相关内容,并妥善保存,做到项目齐全、数据准确,不能弄虚作假。

岳庙初中
2018年10月15日.
岳庙初中2018年度蛔虫感染率调查监测
工作小结
依据《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中健康教育工作的相关要求,我校对14岁以下学生进行了蛔虫感染率调查。

为了能按计划高质量的完成本次调查工作,学校制定了《2018年岳庙初中学生蛔虫感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任务及职责,保障了工作顺利开展。

学校政教处负责此次监测任务的调查检验,资
料统计,总结上报。

对于此次监测任务,学校高度重视,学校领导还对调查检验工作进行不定期督导检查,保证了调查检测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此次调查监测学生1298人,发放告家长书1500份。

调查监测蛔虫阳性0例。

合格率达100%。

通过对14岁以下学生蛔虫感染率抽样调查监测,我校2013年14岁以下小学生蛔虫阳性率为0%,低于国家3%的卫生标准。

岳庙初中
2018年10月30日.
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统计表
岳庙初中
2018年10月22日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