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级)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和优良文化素养的本科人才。

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具有较强的中文表达能力、文案工作能力,具备一定的审美创造能力和创意策划能力,能够在机关事业单位、新闻出版部门、教育科研机构及各类企业,胜任文案处理与秘书实务、文化宣传与传播、创意策划与实施等工作。

二、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汉语言文学的理论与知识,并能进行实践性应用。

2. 掌握中外文化的相关知识与理论,具备较高文化素养与较强的文学鉴赏与审美能力。

3. 具有较强的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并具备一定的文学创作能力。

4. 具有从事文化创意策划及活动组织、实施的能力。

5. 具有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能够胜任办公室文案处理工作。

6.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英语),具有较强的外语(英语)读、写、听、说能力。

7.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主要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写作文化创意与策划
四、主要实践性环节
专业认识实践文学创作实践微电影创作实践文化创意与策划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五、主要专业实验

六、标准学制
四年
七、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八、周次分配
九、教学进程安排
符号说明:—理论教学★入学教育~军训▲专业认识实践Ⅰ■专业认识实践Ⅱ♂办公室文案实践◎文学创作实践☉微电影创作实践// 文化创意与策划实践×毕业实习
●毕业论文△考试
十、课程教学进程表
课程教学进程表(续)
十一、集中实践性环节教学进程表
十二、课程模块学分分配表
十三、课程学时分配表
十四、有关说明
1. 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两门课程均按专题分散进行,其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学分不计入总学分。

2. 在修业期间,非英语类专业学生应至少选修2门“英语选修类”通识选修课程(4学分)方可毕业。

3. 在修业期间,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应至少选修1门“公共艺术类”通识选修课程(2学分)方可毕业。

“公共艺术类”通识选修课程包括艺术导论类、音乐鉴赏类、美术鉴赏类、影视鉴赏类、戏剧鉴赏类、舞蹈鉴赏类、书法鉴赏类、戏曲鉴赏类等课程。

4. 在修业期间,学生必须完成2学分的创新实践学分方可毕业。

创新实践学分可以通过选修创新创业类通识选修课程、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等方式获得。

专业系主任:谢燕红
二级学院院长:张建波
教务处审核:李俊生
学校审批:王传金
2016年4 月1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