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二上学期小考历史试题(7.10) 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二上学期小考历史试题(7.10)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淮南子》记载:“故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

’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

”这句话强调了()
A.男耕女织的重要性B.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古代农业的落后性
2. 官营手工业西周起直到明朝前期一直占据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②主要生产武器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④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徽商经营之道,有许多方面值得今人效仿,如史载“徽之俗,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焉”。

在明中叶的抗倭斗争中,他们或捐资筑城,募勇抗倭;又如:徽商妇“居乡数月,不沾鱼肉,日挫针治缝纫绽……,盖亦由内德矣”。

上述材料体现的徽商精神不包括()
A.赴国急难、民族自立的爱国精神 B.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
进取精神
C.不辞劳苦、虽富犹朴的勤俭精神 D.以诚待人,以义为重的商业理念
4. 唐朝前期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

可以作为其直接证据的是()
A.“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C.“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5.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写道:“(苏州)浮食奇民,朝不谋夕。

得业则生,失业则死。

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的苏州()
A.饥民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地方官员与商人相勾结欺压百姓D.大量使用机器使工人失业
6.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林、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这表明西方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①使中国社会传统的经济生活开始改变②使中国传统的经济面临严峻挑战
③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④大幅度提高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③④
7. 阅读《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时间茶叶生丝
鸦片战争前5000(年平均值)5000(年平均值)
1846年7010 13220
1850年8919 23040
1854年14122 62896
A.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C.中国茶叶和生丝生产日益商品化D.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8.如果为右图选择一个标题,最为贴切的是()
A.“清王朝自救运动”
B.“近代工业的起步”
C.“实业救国的浪潮”
D.“民族工业的春天”
9.“女工的工作时间如此之长,而且还要站立操作
机器,所以在招募女工的时候,工厂都要求女工是
天足。

就有一次,因为那女孩是小脚,而把她辞退。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机器生产有助于改变缠足陋习B.工厂招工歧视女工
C.辛亥革命后缠足陋习被彻底废除D.当时女工工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10.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表述正确的是()
A.《时务报》是近代中国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B.辛亥革命前夕,中国近代铁路网的格局基本格局奠定
C.19世纪,福建巡抚在台湾开设中国第一部无线电台
D.《渔光曲》的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11. 下面是湖北天门县一农民家1974年、1980年贴的两幅春联。

1974年: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

横批:我也过年。

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横批:欢度春节。

出现这种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
C.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D. 农民获得了土地的经营自主权12.某同学在历史学习中发现:欧洲的一些地名与其他地区的地名非常相似,如荷兰有西兰(Zealand),大洋洲有新西兰(NewZealand);法国有奥尔良(Orleans),美国有新奥尔良(NewOrleans)。

对此现象的由来,正确的解释是()
A.两者地理形势相同所致B.两者文化传统相同所致
C.两者关系世代友好所致D.欧洲列强殖民活动所致
13.19世纪英国“棉都”曼彻斯特“是做赚钱生意的地方……从这肮脏的下水道流出人类勤奋的洪流,肥沃着整个的世界,从这油腻的阴沟中流出纯质的金子。

人性在这里发展的最完备,也最粗野;文明在这里创造奇迹,文明人几乎退回去变成野蛮。

”对此材料理解最为全面的是()
A.公共设施尚不完善B.人民素质有待提高
C.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D.工业革命带来双重影响
14.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花独放”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先进国家“竞相开放”的局面。

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前提是()
A.英国经济实力急剧衰落B.自然科学研究出现重大进展
C.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D.美德经济发展加快后来居上
15. 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

”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则消息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16. 列宁指出,商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是促使经济开始全面高涨的唯一的可能的纽带”。

为此,苏维埃俄国()A.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B.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市场发挥作用
C.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D.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
17. 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

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18. 下表反映了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A.西方经济出现“滞胀”现象B.数字的变化与“新经济”有关
C.导致社会福利开支不断增加D.此后各国普遍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19.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道:“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始于1929年)给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
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C.开创斯大林模式D.推行赫鲁晓夫改革
20.1979年,欧洲共同体9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3 800亿美元,超过了美国的23 480亿美元,出口贸易额是美国的2倍以上。

同时,在关贸总协定多边贸易谈判中,欧共体以统一的声音同其他缔约方谈判,不仅大大增强了自己的谈判实力,也敢于同任何一个大国或贸易集团抗衡,达到了维护自己贸易利益的目的。

这段话表明欧共体当时()
A. 经济实力大大超越了美国
B. 已经成为一个经济政治实体
C. 直接推动了两极格局的解体
D. 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21. 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
A.仁者爱人B.忠恕之道C.克己复礼D.中庸之道22.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

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23. 下列有关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要求严格遵守儒家经典确定的社会秩序 B.倡导言论自由,建立监督机构
C.在当时对君主专制制度造成强烈冲击 D.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
24.“人文精神”简而言之,即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

下列能反映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内涵的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C.“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D.“思维者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25.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

”这体现他主张( )
A.制定契约限制官吏滥用职权 B.个人意志凌驾于公权之上
C.反对用暴力手段解决官民对立D.官吏行使权力需接受人民监督二.非选择题(26题16分,27题16分,28题18分,共50分)
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

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黄宗羲《原君》材料二:因而,如果我们撇开社会公约中的一切非本质的东西,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组成共同体的成员数目就等于大会中的票数,并且共同体就以这一行为而获得它的统一性,它的公共的大我,它的生命和它的意志。

——卢梭《社会契约论》请回答:
(1)分别举出与材料一和材料二作者大致生活在同一时代,且有相同或相近思想的中国和法国的各两位思想家。

(4分)
(2)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指出中国和法国在非常相近的时间内产生类似思想的共同原因。

(6分)
(3)材料一、二两位思想家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从阶级属性方面谈谈中国和法国的这种相似思想的不同之处。

(6分)
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一词,源于法文renaitre,原意为“再生”。

意大利艺术史家乔治·瓦萨里在其《绘画、雕刻、建筑名人传》中,始用“再生”一词来概括这个时期文艺活动的特点。

16世纪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基本上承袭了这一概念,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却衰败下来,甚至湮灭了,直到此时才获得“再生”与“复兴”,因而得名。

——据关绍纪、陈庆军《世界近现代史精要》
材料二: 早期文艺复兴仅局限于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的意大利,而且只在文学艺术领域内展开。

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特别是对宗教神学观的冲击是有限的。

它更多的是对古典文化传统的继承。

而后期文艺复兴几乎遍及西欧各国。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已由佛罗伦萨移至罗马,罗马教皇甚至成为一些人文主义学者、艺术家的赞助人。

文艺复兴不仅在文学艺术领域,而且在政治思想、哲学思想、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展开。

它更多的是创新,并因此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

——据齐涛《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材料三: 从14世纪到16世纪,佛罗伦萨虽然名义上仍处于以德国皇帝为首的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实质上却是独立的城市共和国,城市政权归资产阶级性质的七大行会掌握,佛罗伦萨居全欧首位的毛织业、银行业的企业主——资本家成为城市政府的主人,也对佛罗伦萨的新文化建设握有领导管理之权,这就为新文化的繁荣滋长提供了良好条件。

——据齐世荣《世界近现代史·干部读本》
请回答:
(1)文艺复兴是哪一矛盾运动的结果?“再生”“复兴”是否符合它的实际?为什么?(6分)
(2)据材料二,后期文艺复兴与早期相比有哪些新特点?举例说明文艺复兴运动在各领域所取得的主要成就(举一例即可)。

(6分)
(3)据材料三,佛罗伦萨为什么能够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最大中心?(4分)
28.(18分)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人类深化认识自身,同时又拓展认识世界的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善于忠实享受自己的生命,这是神一般的尽善尽美。

……在我看来,最美好的人生是向合情合理的普通标准看齐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没有奇迹,也不荒唐。

——[法]蒙田(1533—1592)《论经验》
(1)据材料一,概括蒙田的基本观点。

(2分)结合所学,简述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4分)
材料二:
1439年欧洲人认知的世界范围 1570年欧洲人认知的世界范围(2)据材料二,指出16世纪前后欧洲人对世界(陆地)范围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分析这一认知的变化给欧洲思想领域带来的影响。

(4分)
材料三: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

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3)材料三中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有哪些设计方案? (3分)
(4)同为启蒙思想,中国被称为“中世纪末的产物”,而法国则被称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与欧洲启蒙思想家相比,我国明清之际思想家在思想主张内容上的最大差异是什么?(3分)
吉水中学高二历史小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ABDBB CBBAB DDDCC BBACD CBABD
二、非选择题((50分))
26.
(1)中国:王夫之,顾炎武;法国:伏尔泰,孟德斯鸠。

(4分)
(2)经济上都是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政治上都是由于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思想文化上都是由于封建文化专制的严酷(或者答法国的教会神权统治与中国封建儒家思想的统治也可)。

(6分)
(3)共同之处: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不同程度地主张实行民主政治。

不同之处:法国的卢梭等人属于资产阶级思想家;中国的黄宗羲等人仍属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

(6分)
27.
(1)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与中世纪宗教神学思想统治之间的矛盾发展的结果。

(2分)
不符合。

因为文艺复兴实质上是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4分)
(2)新特点:范围遍及西欧;涉及各领域;以创新为主,成就辉煌。

举例:文学: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艺术:达·芬奇、拉斐尔;科学:哥白尼、伽利略(只举出其中一例即可)。

(6分)
(3)因为佛罗伦萨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建立了城市共和国,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影响,产生了但丁、彼特拉克等人文主义学者和大师。

(4分)
28.
(1)观点:肯定生命价值;热爱世俗生活。

(2分)
背景:基督教会及其神学的统治;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

(任答2点得4分)
(2)变化: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进一步了解非洲全貌(及亚洲东南部岛屿)。

(2分)
影响:冲击了西欧中世纪神学理论和教会权威;激发人们探索科学和世界的热忱;促进人文精神发展。

(任答2点得4分)
(3)实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制;建立法治社会(“三权分立”;平等自由;民主政治等也可,3分)。

(4)差异:没有提出建立新社会制度的主张,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3分)
30877 789D 碝{22309 5725 圥23648 5C60 屠`29899 74CB 瓋J21862 5566 啦y20438 4FD6 俖m 24457 5F89 徉26327 66D7 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