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解磺酰脲类化合物微生物资源收集及应用基础研究取得进展

合集下载

2000种蔬菜流通免税

2000种蔬菜流通免税
取得 了 良好 效 果 。相关 结果 已 经或 即将 发 表 在 C e op e , M ora,ni n Mioi . hm shr I E Ju l v o. c b 1 eS n E r r o 等 国际权 威杂 志 。

磺酰脲类除草剂是 目前使用最 为广泛 的农
用 除 草剂 之 一 , 田残 留除草 剂对 后 茬作 物 毒 害 农
作用严重 。 为了控制除草剂残 留造成的土壤质量
项 目执 行过 程 中 , 生 物所 大力 推 进项 目研 微
下降和消除其造成的作物危害, 中科院先进工业
生物技术创新基地适 时启动了“ 降解磺酰脲类化 合物微生物资源收集及应用的基础研究” 知识创 新工程重要方向项 目。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工作 , 项 目组在降解菌种筛选 、 降解机理和土壤修复技 术的基础研究等方面 , 获得 10多株降解菌种。 0 苯磺隆是我 国广泛使 用的一种 主要用于麦 类( 冬小麦、 春小麦 、 大麦等 ) 除草 的农药 。 目组 项
讨, 积极开展 国际合作 , 依托 中科院应用微生物
研究 网络环境微生物研究 中心( 北方 )组织全 国 ,
同行 专 家 召开 了 两次 专题 研 讨会 , 与德 国拜 罗 并
依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1 名。
项 目成果对消除我国过量使用农药造成 的 土地板结 , 肥力下 降 , 以及农药残 留造成 的水土
污 染 具有 重要 的意 义 。
( 来源: 中国科技报》 《 )
黑龙江 省农科 院研 发 的土层 置换

一 ●、、
龙 江专家研发
高产。
技术近 1通过专家组验收 。实验表 明, 3
利用土层 置换 犁将表层土壤 和略深层

氨氧化微生物降解有机微污染物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氨氧化微生物降解有机微污染物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62·
山 东 化 工 SHANDONG CHEMICAL INDUSTRY 2021 年第 50 卷
氨氧化微生物降解有机微污染物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聂小琴,张碧君,卢军联,程瑜
( 广东海洋大学 化学与环境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
摘要:随着近现代工业发展导致的工业污水排放使得水生系统中出现了许多有机微污染物,这一现象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 目前已经发现光转化、生物降解、吸附和挥发等几种方法可以去除有机微污染物,其中关于氨氧化微生物降解有机微生物的认识得到了 广泛的发展。 本综述旨在概述氨氧化微生物降解有机微污染物的研究及应用情况。 关键词:有机微污染物;氨氧化微生物;共代谢;生物降解;好氧颗粒污泥 中图分类号:X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21)11-0062-02
参考文献
[1 ] KUMARI P, BAHADUR N, DUMEE L F. Photo - catalytic membrane reactors for the remediation of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 A review [ J ] .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2020,230:115878.
构建出了一个含 MMO 的甲烷氧化菌系统,该系统能够有效降 解制浆废水中的有机物。
1.2 假单胞菌
假单胞菌是专性需氧的革兰氏染色阴性菌,广泛存在于自 然界中。 其中研究最多的假单胞菌为恶臭假单胞菌,该菌种可 以实现含 Cl 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以及抗生素等有机微污染物 的有效降解,如张[7] 等人发现在最适降解条件下,单位恶臭假 单胞菌对苯系混合物的总降解率高达 79.99%。

磺胺类药物在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

磺胺类药物在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

磺胺类药物在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
第六图书馆
通过室内模拟降解试验,研究了6种磺胺类药物在砂土中的微生物降解,并考察了土壤类型、浓度和温度对磺胺嘧啶降解的影响。

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磺胺嘧啶在土壤中降解的较佳条件为:砂土、308.15K和25mg·kg^-1。

6种磺胺类药物在砂土中的微生物降解均较慢,其微生物降解速率常数基本上按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甲恶唑、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嘧啶和磺胺二甲基嘧啶的顺序依次减小。

磺胺类药物在砂土中的降解主要是由水解和化学降解等非生物降解作用引起的,而由微生物引起的降解作用则较小,这主要与其较强的抑菌性有关。

通过室内模拟降解试验,研究了6种磺胺类药物在砂土中的微生物降解,并考察了土壤类型、浓度和温度对磺胺嘧啶降解的影响。

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磺胺嘧啶在土壤中降解的较佳条件为:砂土、308.15K和25mg·kg^-1。

6种磺胺类药物在砂土中的微生物降解均较慢,其微生物降解速率常数基本上按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甲恶唑、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嘧啶和磺胺二甲基嘧啶的顺序依次减小。

磺胺类药物在砂土中的降解主要是由水解和化学降解等非生物降解作用引起的,而由微生物引起的降解作用则较小,这主要与其较强的抑菌性有关。

磺胺类药物 土壤 微生物降解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张从良 王岩 王福安郑州大学化工学院,河南郑州4500022007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专注绿色新农药创制畅想美好科研明天——记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教授孙然锋

专注绿色新农药创制畅想美好科研明天——记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教授孙然锋

专注绿色新农药创制 畅想美好科研明天——记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教授孙然锋
孙然锋教授
注。

自从第一个苯甲酰脲品种除虫脲被发现以来,
苯甲酰脲作用机制研究就成为科研界关注的焦点。

孙然锋运用生物合理性设计合成了含酰胺结构的苯
甲酰脲类化合物,对苯甲酰脲的苯胺对位基团应该
为功能基的观点进行了验证。

N-叔丁基的空间结构
适合与靶点牢固相结合,从而体现出其杀虫活性,
这有利于设计新结构和开展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孙然锋设计合成了含肟醚和肟酯结构的苯甲酰
脲类化合物,首次发现了含肟醚结构的苯甲酰脲类
高活性骨架结构,这类化合物杀虫谱广,具有较好
的杀虫活性,其中含叔丁基肟醚的高活性化合物
NK-17具有广谱的杀虫活性,对小菜蛾和甜菜夜蛾
的防治有很好的效果。

孙然锋采用饱和侧链环合法以及不饱和环芳香
畅想着美好的科研明天。

除草剂类型及作用机理

除草剂类型及作用机理

除草剂类型及作用机理自1979年氯磺隆开发成功以来,世界除草剂工业便进入了超高效时代,特别是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磺酰胺类、嘧啶水杨酸类等系列超高活性品种的问世,给除草剂新品种开发及化学除草带来了新的革命性变化。

一、除草剂类型按化学结构分类,除草剂可分为苯氧乙酸类、酰胺类、二苯醚类、取代脲类、均三氮苯类和五氯酚钠等。

按作用方式,除草剂可分为选择性和灭生性两类。

选择性除草剂,是指有选择性地杀死田间杂草,而不伤害作物的一类除草剂。

例如,2,4-D,2-甲-4-氨能杀死双子叶杂草,而对禾本科作物无害;西玛津能杀死玉米地里杂草,而对玉米无害;敌稗能杀死稗草而不伤害禾苗等。

灭生性除草剂也叫非选择性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能杀死地里所有植物。

例如,五氯酚钠和亚砷酸钠等属于这类。

按药剂在植物体内移动的情况,可将除草剂分为内吸性除草剂和触杀性除草剂。

例如,2,4-D,西玛津、敌草隆和扑草净等属于内吸性除草剂;除草醚、五氯酚钠等属于触杀性除草剂。

二、主要的除草剂及其作用机理1.苯氧乙酸类主要包括2,4-D,2-甲-4-氯苯氧乙酸和它们的钠盐、胺盐等,这是生长素类除草剂,在低浓度下,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高浓度下能杀死双子叶植物,但对单子叶植物影响很小。

这类药剂可促进植物体内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胞过度分裂和伸长,组织因过度生长呈畸形,从而阻碍物质运输,导致植物死亡。

2.磺酰脲类自杜邦公司于1979年开发成功氯磺隆之后,磺酰脲类除草剂就得到迅速发展,磺酰基所连苯环,可改变成各类杂环,三嗪环亦可改变成嘧啶环衍生物,先后开发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超高效除草剂,到目前已有30多个品种问世,其中杜邦公司开发的占一半以上。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最大特点是高活性,使用剂量通常在5-100g/hm²。

该类除草剂具有极低的哺乳毒性和良好的环境特性。

但进入90年代,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其应用过程中已遇到一些难题,最突出的是残留药害和杂草的抗性问题。

脲酶抑制剂综述

脲酶抑制剂综述

抑制剂研究进展1、脲酶抑制剂研究进展1.1脲酶抑制剂种类及作用原理脲酶是氨基水解酶的一类酶的通称,是一种作用于线型酰胺C-N键(非肽)的水解酶。

土壤脲酶抑制剂是对土壤脲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化合物或元素。

Conrad早在1940年就指出向土壤中加入某些物质可以抑制脲酶活性并延缓尿素水解。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脲酶抑制剂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包括对尿素水解、NH3挥发、尿素N土壤转化、尿素利用率、作物产量的影响等。

脲酶抑制剂主要有无机物和有机物二大类。

无机物中主要是分子量大于50的重金属化合物如Cu、Ag、Pb、Hg、Co、Ni、Au、As、Cr等元素的不同价态离子;有机化合物中包括对氨基苯磺酰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羟基草氨酸盐、有机汞化合物、酚类、醌及取代醌类、磷胺类化合及其转化物等。

Bremner和Douglas证明二元酚和醌是当时最有效的有机化合物,银和汞盐是最有效的无机化合物[62]。

Mulvaney和Bremner(1981)、Byrnes和Freney 等(1995)指出,最有效的脲酶抑制剂是醌如 -苯醌和氢醌(HQ)、二元酚和磷胺类化合物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苯基磷酰二胺(PPD)、环己基磷酰三胺(CHPT)等[65]。

其中HQ被认是较有效并经济的,而NBPT、PPD、CHPT等磷胺化合物的抑制效果则是最好的。

对脲酶抑制剂的筛选,通常注意的只是该化合物使用后尿素在一定培养时间内的残留量,而对脲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研究的较少。

重金属离子和醌类物质的脲酶抑制作用机理相同,它们均能作用于脲酶蛋白上对酶促有重要的作用的巯基(-SH)),抑制作用的效果与金属-锍化物和醌-锍化物复合体的解离能力呈反比。

磷胺类化合物的作用机理为该类化合物与尿素分子有相似的结构,可与尿素竞争与脲酶的结合位点,而且其与脲酶的亲和力极高,此种结合使得脲酶减少了作用尿素的机会,达到了抑制尿素水解的目的。

综合国内外的资料研究,脲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脲酶抑制剂占据了脲酶水解尿素的活性位置,降低脲酶活性。

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残留研究动态和趋势

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残留研究动态和趋势
磺 酰脲 降解 机理 残 留分 析 危 害
中 的 残 留危 害 及 解 决 残 留 危 害 方 法 等 的 研 究 状 况 和 趋 势 。 关键 词
自美 国 杜邦 公 司 1 8 9 1年 开 发 第 1个 具 有 选 择
降 解 机理 , 衰 期 , 壤 中 残 留 的 分 析 方 法 ( 中包 半 土 其
报道 , 磺 隆 和 甲磺 隆 在 酸 性 条 件 下 水 解 速 率 主 要 绿 依 赖 于 p 值 和 温度 的 高 低 。酸 性 越 强 , 解 越 快 , H 水
但 磺 酰脲 类 在 土壤 中 的残 留 对 后 茬 作 物 仍 可 能 造 成 药 害 , 从 它 问 世 起 , 其 在 土 壤 中 的 残 留 进 行 故 对
=55 5mg k ( ) 3 / g 雌 ) 这 些 特 点 4 / g 雄 和62 9mg k ( 。
使磺酰脲类除草 剂成 为世界范 围内应 用最 广泛 、 销 量最 大 的 一 类 除草 剂 。
除草 剂 在土 壤 中 主要 通 过 化 学 水 解 和微 生 物 分
解 而 降解 , 少 经 光 化 学 分 解 。 法 国 He 很 mma aI md …
维普资讯
8 8
湖北农业科学
HUB AGRI UL EI C TURA S I NC No 5,0 2 L C E ES . 20
磺 酰 脲 类 除 草 剂 在 土 壤 中 的 残 留研 究 动 态 和 趋 势 *
叶 发 兵 王 建 明 欧 阳 天 贽 胡 先 文 董 元 彦 ) ) ) ) )
甲磺 隆 、 甲嘧 磺 隆 、 嘧磺 隆 、 嘧磺 隆 、 嘧 磺 隆 等 玉 氟 苄
几 十 种 磺 酰 脲 类 除 草 剂 。该 类 除 草 剂 活 性 高 , 药 用

磺酰脲类除草剂研究进展

磺酰脲类除草剂研究进展

磺酰脲类除草剂是一类作用独特的除草剂,该种除草剂的开发和使用量仅次于氨基酸类除草剂,第一个磺酰脲类除草剂氯磺隆是1978年由美国杜邦公司研制成功[1],经过40年的发展,对其结构改造与修饰后开发出了一系列新品种。

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磺酰脲类除草剂是南开大学研发的单嘧磺隆和湖南化工研究院开发的甲硫嘧磺隆[2],可用于防治各种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是一类高效低毒、高选择性和环境友好的除草剂[3]。

近几年由于其他除草剂突出的环境问题,磺酰脲类除草剂迅速发展,每年以2%~3%的增长率在发展[4-5],近20年来年销售额来达30.1亿美元,占全球除草剂销售额的5.9%。

随后,磺酰脲类除草剂安全剂应运而生,为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开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是一类具有独特性质的化学物质,又被称为解毒剂或保护剂[6-7]。

为此,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农药的研究工作经验,对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应用状况、理化性质、合成方法、药剂特性、作用机理、降解方式、残留检测方法以及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阐述,秉承以“生态为根、农艺为本、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防控为辅”的植保新理念,为今后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和对环境友好的磺酰脲类除草剂提供参考,最后对磺酰脲类除草剂的研发方向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01磺酰脲类除草剂应用状况1.1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应用现状当前,在所有类型的除草剂中,磺酰脲类除草剂是全世界使用量最大的一类除草剂,磺酰脲类除草剂发展迅猛,2010—2017年,年增长率为13.5%,市场销量仅次于氨基酸类除草剂,2007年酰胺类除草剂的销售金额高达20多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11%,每年以2%的增长速度在发展,在全世界农药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8-9]。

其中,美国是使用磺酰脲类除草剂数量和种类最多的国家,其次是中国、欧洲国家和日本[5]。

我国是磺酰脲类除草剂的使用大国,截至2017年,先后有53个磺酰脲类除草剂有效成分获得登记,登记单剂单位达620家,混剂登记单位达685家,登记产品最多的有效成分是苯磺隆。

脲酶抑制剂综述

脲酶抑制剂综述

抑制剂研究进展1、脲酶抑制剂研究进展1.1脲酶抑制剂种类及作用原理脲酶是氨基水解酶的一类酶的通称,是一种作用于线型酰胺C-N键(非肽)的水解酶。

土壤脲酶抑制剂是对土壤脲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化合物或元素。

Conrad早在1940年就指出向土壤中加入某些物质可以抑制脲酶活性并延缓尿素水解。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脲酶抑制剂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包括对尿素水解、NH3挥发、尿素N土壤转化、尿素利用率、作物产量的影响等。

脲酶抑制剂主要有无机物和有机物二大类。

无机物中主要是分子量大于50的重金属化合物如Cu、Ag、Pb、Hg、Co、Ni、Au、As、Cr等元素的不同价态离子;有机化合物中包括对氨基苯磺酰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羟基草氨酸盐、有机汞化合物、酚类、醌及取代醌类、磷胺类化合及其转化物等。

Bremner和Douglas证明二元酚和醌是当时最有效的有机化合物,银和汞盐是最有效的无机化合物[62]。

Mulvaney和Bremner(1981)、Byrnes和Freney 等(1995)指出,最有效的脲酶抑制剂是醌如 -苯醌和氢醌(HQ)、二元酚和磷胺类化合物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苯基磷酰二胺(PPD)、环己基磷酰三胺(CHPT)等[65]。

其中HQ被认是较有效并经济的,而NBPT、PPD、CHPT等磷胺化合物的抑制效果则是最好的。

对脲酶抑制剂的筛选,通常注意的只是该化合物使用后尿素在一定培养时间内的残留量,而对脲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研究的较少。

重金属离子和醌类物质的脲酶抑制作用机理相同,它们均能作用于脲酶蛋白上对酶促有重要的作用的巯基(-SH)),抑制作用的效果和金属-锍化物和醌-锍化物复合体的解离能力呈反比。

磷胺类化合物的作用机理为该类化合物和尿素分子有相似的结构,可和尿素竞争和脲酶的结合位点,而且其和脲酶的亲和力极高,此种结合使得脲酶减少了作用尿素的机会,达到了抑制尿素水解的目的。

综合国内外的资料研究,脲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脲酶抑制剂占据了脲酶水解尿素的活性位置,降低脲酶活性。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研究论文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研究论文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研究论文宿佩华烟台大学化学化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摘要】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已成为高分子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生物降解性高分子材料更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简述了生物降解性高分子的生物降解机理、影响因素,着重综述了淀粉、聚乳酸、可生物降解塑料等几种具有生物降解性的高分子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字】生物降解高分子降解性塑料淀粉聚乳酸研究进展【前言】塑料是应用最广泛的高分子材料,按体积计算居世界首位,由于其难于降解,而其用量与日俱增,废弃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世界性的公害。

我国目前的塑料生产和使用已跃居世界前列,每年产生几百万顿不可降解的废旧物,严重污染环境和危害我们的健康。

可见开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寻找新的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已是当务之急。

1.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概述从化学角度来定义,高分子是由分子量很大的长链分子所组成,而每个分子链都是由共价键联结的成百上千的一种或多种小分子构造而成[2]。

高分子材料的功能很多,因此应用十分广泛。

可是高分子材料在给人类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其中最明显的当属废旧塑料等引起的“白色污染”。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问内能被微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

按美国材料试验学会ASTM在1989年给可降解塑料下的确切定义,可降解塑料是指:在特定时间内造成性能损失的特定环境条件下,其化学结构发生变化的一种塑料,根据促进化学结构发生降解变化的因素来分类,降解塑料可分为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两种。

前者在细菌、真菌和藻类等微生物的作用下,塑料产生分解直至消失;后者是在日光作用情况下,塑料产生分解直至消失[3]。

2.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生物降解机理生物降解高分子的降解通常是以化学方式进行的,即在微生物活性(有酶参与)的作用下,酶进入聚合物的活性位置并渗透至聚合物的作用点后,使聚合物发生水解反应从而使聚合物大分子骨架结构发生断裂变成小的链段,并最终断裂为稳定的小分子产物,完成生物降解过程。

磺酰脲类除草剂——砜嘧磺隆

磺酰脲类除草剂——砜嘧磺隆

磺酰脲类除草剂——砜嘧磺隆张晓进【摘要】综述了砜嘧磺隆的理化性质、作用方式、毒理学与环境生态安全性,介绍了该除草剂的合成化学及其应用研究与开发进展.【期刊名称】《现代农药》【年(卷),期】2010(009)003【总页数】5页(P44-47,50)【关键词】砜嘧磺隆;除草剂;综述【作者】张晓进【作者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2100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57.2+3自美国杜邦公司于 1982年发现第一个磺酰脲类除草剂品种氯磺隆以来,磺酰脲类化合物因用量低 (通常不到 100 g/hm2)、对哺乳动物低毒及使用后易降解为无毒化合物等特点,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类除草剂。

大量的研究证实,磺酰脲类除草剂主要通过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 (ALS)而发挥除草作用,可用于防除禾谷类和其它油料作物田中多种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

目前全球参与该类除草剂品种登记的公司有杜邦、拜耳、先正达、日本武田等多家公司,登记的品种达30种之多[1]。

该类除草剂的共同特点是两个杂环之间以磺酰脲桥连接;化学和热不稳定;具有弱酸性 (pKa 3~5);在酸性溶液中迅速水解和脲桥断裂,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稳定性和溶解度提高,并易失去一个脲氢原子而以阴离子形式存在;在有机溶剂中一般较稳定,其溶解度大于10 mg/L (但烃类溶剂除外)[2-4]。

砜嘧磺隆是美国杜邦公司开发的新型磺酰脲类除草剂,是乙酰乳酸合成酶 (ALS)抑制剂,通过抑制植物体内的乙酰乳酸合成酶,阻止支链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细胞分裂,使敏感的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停止生长,然后褪绿、斑枯直至全株死亡。

1 名称及结构式通用名:砜嘧磺隆,rimsulfuron;其它名称:玉嘧磺隆;IUPAC名:1-(4,6-二甲氧基嘧啶-2-基)-3-(3-乙基磺酰基-2-吡啶磺酰基)脲;CA 主题索引名称:N-{[(4,6-二甲氧基-2-嘧啶基)氨基]羰基}-3-(乙基磺酰基)-2-吡啶磺酰胺;CAS登录号:[122931–48–0];商品名:Matrix (杜邦),Titus (杜邦),Rush (杜邦)。

化学农药微生物降解

化学农药微生物降解

农药结构
• 农药的基团和分子结构决定其在微生物环境中的降解行为 。农药的化学结构决定了其溶解性、分子排列和空间结构 、化学官能团、分子间的吸引和排斥等特征, 并因此影响 农药能否被微生物所摄取。
Click To Edit Title Style
农药结构
高分子化合物比分子 量小的化合物难降解, 空间结构复杂的比结 构简单的较难降解, 与生命物质的分子结 构相似度高的物质越 容易被微生物降解。
– 非酶促形式指的是微生物通过代谢改变农药的环境离子浓度、pH 等物理、化学性质,从而间接促使降解农药的过程。
微生物降解农药时, 并不只是进行单一的反应,多数情况下是多个反应协同作用 来完成对农药的降解过程。 Wang 等研究了Ochrobactrum tritici pyd-1 降解甲氰菊酯的途径,该菌通过水解羧 酸酯键将甲氰菊酯分解为2,2,3,3-四甲基环丙烷甲酸和3-苯氧基苯甲醛,3-苯 氧基苯甲醛氧化为3-PBA,3-PBA进一步代谢为4-羟基-3-苯氧基酸,4-羟基PBA 被氧化原儿茶酸和p-苯二酚,原儿茶酸通过邻位裂解,p- 苯二酚进一步降解为 1,2,4- 苯三酚。
微生物降解农药的机理
• 微生物对于农药的降解可分为酶促和非酶促反应。 – 酶促反应是指微生物以胞内酶或分泌的胞外酶直接作用于农药, 通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如氧化、脱氢、还原、水解、合成等反 应,最终将农药完全降解或分解成分子量较小的无毒或毒性较小 的化合物的过程。 • 酶促反应是微生物降解农药的主要形式,微生物本身含降解农 药的酶系基因,或本身虽无该酶系基因,但是经诱导或环境存 在选择压,基因发生重组或改变产生了新的降解酶系。 • 主要生物化学作用有: 脱卤作用、氧化还原作用、脱烷基作用 、水解作用、环裂解作用等。

【精品】糖尿病治疗药物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精品】糖尿病治疗药物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糖尿病治疗药物研究进展文献综述【摘要】:【关键词】:糖尿病,治疗药物,研究进展【摘要】:随着对糖尿病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加深了对胰岛B细胞生理学和胰岛素外周作用机制的了解,已研制出具有多种作用机制的新型抗糖尿病药物用于临床评价和治疗。

本文将降血糖药物研究进展按作用机制分别综述如下。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高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

糖尿病可分为胰岛素依赖型(1型,即IDDM)和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即NIDDM),其中2型患者占糖尿病病例的80%以上。

目前,对于1型糖尿病的治疗,研究方向是开发给药方便、有效的胰岛素制剂及代用品。

而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传统的磺酰脲类和双胍类口服降糖药疗效有限,并且无法根本阻止胰岛13细胞的进一步坏死,导致胰岛素依赖。

随着对糖尿病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加深了对胰岛B细胞生理学和胰岛素外周作用机制的了解,已研制出具有多种作用机制的新型抗糖尿病药物用于临床评价和治疗.本文将降血糖药物研究进展按作用机制分别综述如下。

1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及其制剂胰岛素(insulin)是一种由两条多肽链组成的酸性蛋白质,A链含21个氨基酸残基,B链含30个氨基酸残基,A、B两链通过两个二硫键共价相联。

药用胰岛素多从猪、牛胰腺提取。

目前可通过DNA重组技术人工合成胰岛素,还可将猪胰岛素B链第30位的丙氨酸用苏氨酸替代而获得人胰岛素。

对于1型糖尿病一般采用运动饮食疗法和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的联合治疗。

科研人员在开发胰岛素类似物并寻找更方便的输药系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已有多种产品面市。

磺酰脲类除草剂对玉米敏感性及残留研究

磺酰脲类除草剂对玉米敏感性及残留研究

望 !! ! : 兰
室皇
垒! / 旦鱼 垒 / ! _ 田
磺 酰脲 类 除草 剂对 玉米敏 感性 及残 留研究
◎ 林 木 森
( 县理 工 学校 ,河南 安 阳 4 6 7 滑 5 4 4)
摘 要 : 采 用 室 内 模 拟 添 加 法 和 栽 法 分 别 测 定 1 同 丘米 品 种 对 磺 酰 脲 类 除 草 剂 敏 感 性 和 在 土 壤 中 的 动 态 残 留 。 r不 结 果表 明 :不 同 的供 试 玉 米 品种 对磺 酰 } 类 除 草 剂 都 非 常 敏感 , 主要 抑 制 根 长 , 其 次 为 叶 面积 ,最 后 为 株 高 。不 同 】 I j { 碟 酰 脲 类 除草 剂 在 f壤 , 留期 不 同 。 {残 关 键 词 : 磺酰 脲 类 除 学剂 : 水 ;敏 感 性 茁期 ; 残 田 . 中 图 分 类 号 :S 8 . 42 4 ¥8 .+ 4 2 4 4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 7 0 9 ( 01 )0 0i 0l 6 9 2 2 3 0 2 卜
磺酰 脲 类化 合物 是 一 类高 选 择性 ,广谱 ,低毒 超 高效 除 草 2 结 果 与 分 析 剂 ,现 已代 表 农药 的主 要 发展 方 向。近 年 来广 泛 被 应 用。 但是 2 1磺 酰脲 类 除 草剂 对 不 同玉 米 品种 根长 抑 制试 验 . 若 使 用不 当 会对 敏感 的 后 茬作 物 造成 伤 害 或抑 制 生长 ,且 其残 不 同 玉米 品 种对 三 种磺 酰 脲 类 除草 剂都 比较敏 感 ,且 差 异 留对敏 感 后 茬作 物产 生 药 害 屡有 报道 。为 了科 学 用 药 ,有 必要 不 大 。供 试 品种 间登 海 9 对苯 磺 隆 、噻 磺 隆 相 对 最 敏 感 ,郑 号 了解 不 同玉 米 品种对 磺 酰脲 类除 草 剂的 敏 感性 差 异 。 因此 ,采 单 9 8 苯磺 隆 相 对 最敏 感 i供 试品 种 间 郑单 9 8 噻磺 隆 相对 5对 5对 用 室 内生物 测 定 法研 究 了不 同玉 米 品种 对磺 酰 脲 类除 草 剂 的敏 有耐 性 ,登 海 9 对苄 嘧磺 隆相 对 有 耐性 。但 其 E 值 均 达 到级 号 D 感 性和 磺酰 脲 类 除草 剂 对玉 米 苗期 影 响 的盆 栽 试 验 , 同时 ,也 水平 ,说 明供 试 品 种均 对 三种 磺 酰脲 类 除 草剂 都相 当敏 感 。 做 了施 药后 不 同时期 的 土壤 残 留试 验 。 22磺 酰脲 类除 草 剂对 玉米 苗期 影 响 的盆 栽 试验 .

土壤中结合残留态甲磺隆的微生物降解研究

土壤中结合残留态甲磺隆的微生物降解研究
特 性 了解 不 足 , 在 着 盲 目推 广 和 扩 大 应 用 等 问题 , 使 施 用 后对 当茬 及 后 茬 轮 种 作 物 造 存 致
成 一 定 的药 害 , 而 使 得 磺 酰 脲 类 除 草 剂 在 农 田土 壤 中 的 残 留降 解 及 影 响 因 素 问题 受 到 从
普 遍 关 注 。一 般 , 酰 脲 类 除 草 剂 在 土 壤 中 主 要 通 过 水 解 和 微 生 物 降 解 两 种 途 径 消 磺
维普资讯
第 3 9卷 第 5期
20 0 2年 9月
土 壤 学 报
ACTA PEDOLOGI CA SI CA NI
Vo . 9. 1 3 No. 5 Se , 0 p. 2 02
土 壤 中 结 合 残 留 态 甲磺 隆 的 微 生 物
1 12 甲 磺 隆 来 源 及 纯 度 ..
本 试 验 所 用 甲磺 隆 全 采 用 “c 甲 磺 隆 , 中 国 农 业 科 学 院 原 子 能 研 究 所 一 由
标记 合成 , 射 性 活度 45 放 .5×1 qm , 射 化 学 纯 度 >9 % , 学 纯 度 9 .3 。 0B g 放 8 化 62 %
75 1
1 材 料 和 方 法
1 1 试 验 材 料 .
11 1 试 验 土 壤 来 源 及 主 要 理 化 性 质 ..
本 试 验 土 壤 取 自嘉 善 , 水 稻 土 ( 斑 田 ) 粉 土 , 重 26 6 为 黄 , 比 .3 。
其 主要 理 化 性 质 为 p 6 2 有 机 质 3 . 3 gk ‘ , 氮 3 3 g , 解 氮 2 2 6 mgk ‘ , 离 子 交 换 量 H .2, 15 g 。全 .6 g k ~ 水 9 . g 。 阳 其 中 K 0 6 4 c l g 。 N .4 m l g 。 c 6.8 m l g 。 M 5 2 6 c o k ‘ 。 . 1 mo k ‘ , a2 8 5 c o k ‘ , a7 3 4 c o k ‘ , g2 .9 m l g 。

磺酰脲合成 (1)

磺酰脲合成 (1)

摘要 (1)关键词 (1)1.引言 (2)2. 实验部分 (4)2.1材料与方法 (4)2.1.1.实验仪器 (4)2.1.2 实验药品 (4)2.2 实验原理及方法 (5)2.2.1 苯磺酰胺钠盐的制备 (5)2.2.2 对甲基磺酰胺钠盐的制备 (5)2.2.3 对氯磺酰胺钠盐的制备 (6)2.2.4 苯磺酰硫脲的合成 (6)2.2.5 对甲基苯磺酰硫脲的合成 (6)2.2.6 对氯磺酰硫脲的合成 (6)2.2.7 磺酰脲的无溶剂合成 (7)3. 结果与讨论 (7)4. 结论 (7)5. 参考文献 (7)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磺酰脲类化合物的无溶剂合成杨悦聊(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摘要磺酰脲类化合物在医药和农药上都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

近年来,磺酰脲类化合物是个研究热点。

本论文针对此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通过无溶剂合成磺酰脲类化合物的研究,采用简单操作的合成方法,考察不同反应物,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对产物产率的影响,获取最佳合成条件,达到绿色洁净合成的目的。

本课题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产品生产工艺的改进,对节约成本,保护环境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关键词磺酰脲类、无溶剂合成、除草剂、抗肿瘤、绿色无毒The solvent-free synthesis of sulfonylurea compoundsYangyueliao(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Tarim University, Alar XinJiang 843300) Abstract: Sulfonylurea compounds in medicine and pesticide has a wide range of biological activity. In recent years, the sulfonylurea compounds is a hot research topic. This paper aiming at this kind of compound synthesis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ence insufficiency, through solvent-free synthesis sulfonylurea compounds synthesis research, using pure simple and easy, small pollution, goals, different reactants, under different reaction conditions on product yield, the effect of obtaining optimum synthesis condition, achieve the goal of green clean synthesis. This topic research will help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products, for cost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o on,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academic value。

代谢工程在芳香族化合物微生物降解研究中的应用_secret

代谢工程在芳香族化合物微生物降解研究中的应用_secret

代谢工程在芳香族化合物微生物降解研究中的应用摘要:芳香族化合物是一类对环境危害极大的污染物。

利用微生物降解此类污染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综述了国内外的代谢工程在芳香族化合物的生物降解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表明生物修复技术是芳香族化合物污染环境治理最有前景的手段。

关键字:芳香族化合物代谢工程基因质粒工业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但也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尤其是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危害。

芳香族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性质稳定,具有很大的毒性和致癌、致突变作用,而且一般都有较好的脂溶性,可以在人体和动物的脂肪组织内积蓄,从而造成长期的危害。

人工合成的芳香族化合物在利用时不可避免的泄漏到环境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一问题仍呈上升的趋势[1]。

微生物降解环境污染物由于投资少、占地小又不需特殊设备而成为最有前途的治理环境污染的方法。

但微生物细胞在代谢繁殖过程中,经济合理地利用和合成自身所需的各种物质和能量,这种固有的代谢网络相对实际应用而言其遗传特性并非最佳,所以有必要对细胞的代谢途径进行有目的的改造。

1 代谢工程代谢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1991年Bailey[2]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综述文章“Toward a Science of Metabolic Engineering”,标志着代谢工程作为一门新学科的诞生。

十多年来,代谢工程的理论和应用迅速发展。

1995年Bailey[3]又发表了“Chemical Engineering ofCellular Processes”的长篇文章,详细讨论了生物网络工程及代谢工程。

1996年召开了第一次国际代谢工程会议(ME-I)。

此后,国际代谢工程会议定期两年举行一次。

1998 年出版了国际上第一部代谢工程教科书:“Metabolic Engineering : Principles and Methodologies”[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中科 院微 生 物研究所 承担 的 中科 院知 识创新
磺 酰脲类 除草 剂是 目前使用 最为 广泛 的农 用 除
草剂之 一 .农 田残 留除 草剂对后 茬作 物毒 害作用严 重 。为 了控制 除草 剂残 留造成 的土壤 质量下 降和 消
重 要研究 方 向项 目 “ 降解磺 酰脲类 化合 物微 生物 资
2 8
农 药研 究 与应 用 A R C E C L E E C & A P I A I N G O H MI A S R S AR H P L C TO
第 1卷 5
二 一
日前 ,吉 林 市 绿 胜 农 药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年 产
至 曩
草剂 ,主要适 用 于甜菜 地 除草 。7 %的可 湿性 粉剂 0 可 以防 治 黎龙 葵 、繁 缕 、野 芝麻 、早 熟 禾 等 多 种 杂草 。该项 目投 产后将 面 向 国内外市场 。
10 0吨苯 嗪草 酮原 药扩 建 项 目。主体设 备 已安 装 0
完 毕 ,预计 2 1 0 2年建成 投产 。 苯 嗪草 酮是 由德 国拜 耳公 司开发 的一种 旱地 除
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定 的成 效 .同时也 填补 了我 国该 领 域 的空 白。 该 项 目 自 20 0 4年 启 动 ,历 时 多年 ,开展 了室
内剂量校 正试 验研究 、田间适应 性试 验研究 和技 术
示 范 推 广 :参 加项 目单 位 还 有 荷 兰 环 境 与 遥 感 公
司 、荷 兰农技 推广 中心 、荷兰 瓦赫 宁根大学 、河 北 省农 林科 学 院粮油作 物所 、北京 市农 药检定 所 、河 北 省农药 检定 所 、黑龙江 省农药 管理 检定站 、山东 省农 药检 定所 等 。 除草 剂减 量使用 新技 术实 现 了杂 草 防治 理念 的 突破 .建 立 了创新 的技术 体 系和原理 ,即以杂 草低 叶龄 ,早 期 ,以最低 致死 剂量 ,添加 有效助 剂 ,进
济 和生态 效益 。
等奖。 本 项 目经 过 1 0年 的潜 心 研 究 ,首 次 发 现 了分
别 能保 护 水 稻 免 受 乙 草 胺 、异 丙 甲草 胺 等 酰 胺 类 除 草 剂 伤 害 的 川 芎 、羌 活 和 细 辛 提 取 物 ,经 过 分
离 纯 化 .活 性 跟 踪 ,在 国 内外 首 次 确 认 活 性 成 分
日前 , 由山 东应 天 生 物科 技 有 限 公 司 承 担 的 “ 产 20 0吨应天 2号 多靶位 生物 制剂 的产业 化研 年 0 究 ”项 目通 过成果 鉴定 .这标志着利用极地微生物菌 落生产 的多靶位生物制剂成功进入产业化生产阶段 。 据 介 绍 ,项 目利 用 南 极 细 菌 菌 株 S 1 — 3的 一5 1 发 酵液 ,针对不 同靶 位 的制 剂在最 适 浓度 ,选 择具
武科生农技创成国先水 l 汉 诺物 药木 新果 际进平
制 ,推动 绿色产 业 的发展 ,产 生 了巨大 的社会 、经 济和 生态 效益 ,极具 现实 意义 。其 中 , 6 %井 冈霉 “0
21 0 1年 1 2月 3 0日 。武 汉 市 企 业 知 识 产 权 培 育 工程 授 牌大会 在 武汉 市人 民政 府礼 堂举 行 .武汉
风 险 6 %~ 0 %,而且 在 玉米 上 ,还 能增 产 67 O 10 . %。
目前 项 目继续 在北京 、山东 、河北 、黑龙 江等 推广 应用 ,有 望在今 后实 现更大 的经济 和生 态效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势 培育 企业 ”殊 荣 。 近年来 ,武汉科 诺 生物 作为 武汉 市首 批创 新试 点 企业 和创 新 型示 范企业 ,创新 技术 成果 不 断 .对 使 用 生 物 农 药 实 现农 作 物 重 大病 虫 害 的 可 持 续 控
’ l,,,'',,',,,''l,,,l'l,,''l,''',,,,,l,,lllllllllll'l',''',',','、
用 的高效 多靶位 生物 制剂 。完成 了发酵生 产线 配套 的 自动化分 装工 艺 和真菌 二级放 大 培养系 统 ,并 形
成 了年产 20 0吨 的生产 能力 .产 品已在 山东 、河 0
北 、江 苏等 l 省市 推广 ,对棉 花 、小麦 、蔬菜 、 6个
果 树等 多种 作物 抵抗 低温 冻害具 有显 著效果 。
第 6期
国 内 信 息
2 9
是我 国广泛 使用 的一种主要 用于麦类 ( 小 麦 、 冬
复 污染 土 壤 的模 型 实验 研 究 ,并 取 得 了 良好效 果 。 相 关 结 果 已经 或 即 将 发 表 在 C e op ee S h m sh r .IME
春 小 麦 、大 麦 等 )除 草 的农 药 。课 题 组 发 现 了 降
长柏 连 阳 教 授 主 持 的 “ 胺 类 水 田除 草 剂 的植 物 酰
性 安 全剂 研 究 与 应 用 ” 项 目获 得 湖 南 省 技 术 发 明

丙 甲草胺 的水 稻 或 土 壤 ,能 明显 减 轻 乙草 胺 或 异 丙 甲草胺 对水 稻 的伤 害 ,且 对 环 境 无 污 染 。研 究 成 果 获 得 3项 国家 发 明 专 利 ( L 0 5 0 3 8 43 Z 2 0 1 0 14 .: Z 2 0 10 14 .;Z 2 0 10 14 .) L 0 50 38 3 9 L 0 5 0 3 8 5 ,专 利 产 8 品 已在 南方 水 稻 田推 广应 用 。推广 面 积逐 年 增加 , 2 0 — 0 0年 在湖 南 、广 东 、广西 、海南 等 省水 稻 07 2 1 种 植 区累计 推广 41 5万亩 ,新 增推 广潜 力 大 .经 8
tI‘ t。I IIt ttt ‘t‘‘ IIII It 。I‘I III IIII III II IIII lII II III I‘II Il ‘I。l lI・ ,
山 应 生 极 生 “药成 实 产 化 l 东 天 物 地 物农 ’功 现 业 ’
有协 同或 叠加效 应 的物质 ,生 产具有 诱抗 、促 生作
¨
¨
¨
“ 酰胶类水 田除草剂的植物性交全剂研究与应用" 获得重大突破
¨
¨
¨ ¨
日前 ,2 1 0 1年 度 湖南 省 科 学 技 术 奖 评 审 委 员
为 山椒 酰胺 。将 提 取 物 喷洒 于 施 用 过 乙草 胺 或 异
会 会 议 结 束 . 由湖南 农 业 大 学农 药 研 究 所 前 任 所
解 苯磺 隆 的重要 途 径微 生 物 介 导 的化 学 水 解模 式 ,
Ju a ,E vrn Mi oi1等 国际权威 杂志 。 o r l n i . c bo. n o r
完 成 了降解 菌 强化 生 物 修 复和 微 生物 一 蚓联 合 修 蚯

¨
湖南农业大决定》 ( 农科 教发 [0 1 21]
1 5号 )文 件 ,对 促 进 农业 科 技 进 步 ,推 进 农 业 农
村 经济发 展具 有重要 影 响的科研 类成果 、科 普类 成
果 和优 秀创新 团 队进 行表 彰 。由农 业 部农药 检定 所 副 所长 叶纪 明研 究员 主持 的 《 除草剂减 量使 用新 技 术 》荣获 2 1 — 0 1 度 中华 农业 科技 三等奖 。该 0021 年 项 目技术 水平 先进 ,推广 应用前 景广 泛 ,并 取得 了
科 诺生 物科 技股 份 有 限公 司获 “ 武汉 市知 识产 权优
素 A原 药制 造 研 究 ”技 术 成 果 中井 冈霉 素 A 的提 取工 艺 已达到 国际领 先水 平 ( 鄂科鉴 字 [ 0 1 2 1 ]第
0 10号 ) 苏 云金杆 菌基 因工 程菌 G 3 A发 酵代 39 、“ 03 谢 及 增 效 物质 回 收研 究 ”项 目达 到 国际 先 进 水 平 ( 鄂科 鉴字 [0 1 2 1 ]第 0 19号 ) 38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l l ・ ‘I l‘ ‘I I ‘ l ‘ ‘l II ‘I I‘ II I‘ II l‘ ・ tt t I t I‘ ‘l l ‘ l l lI lI ‘l I t l ‘ I I ・ ‘ ・ t t tt ‘
日前 ,农业 部 发布 《 业部关 于 2 1 — 0 1 农 0 0 2 1 年
行精 准 、高效 的茎 叶处理 :这样 不但解 决 了土壤 处 理 因未见 草施 药而存 在 的盲 目性 ;土壤 施药 剂量 较 大所 导致 的环境 污染严 重 ;土壤 干旱缺 水 .药效 不 稳定 等 问题 .而且还将 茎 叶处理 药剂 的剂量 大幅 度 降低 ,节 约 了施 药成本 ,提 高 了农 业收 益 ,受 到 了 农 民的欢 迎 :同时该技 术确 定 了性 能优 良,带 有稳 压 装 置 和 扇 型 喷 头 的 喷雾 器 ; 明确 了 以 灭 草 松 、 莠 去 津 、烟 嘧磺 隆 、磺 草 酮 、异 丙 隆 和 溴苯 腈 为 主 的三 个混剂 对杂 草的最 低致死 剂量 和对作 物 的安 全剂 量范 围:确定 了最佳施 药时期 和主要 杀草谱等 。 该技 术 已经 作 为 一 套 完 整 、可行 的 应用 技 术 在 我 国 4个 省 的 3 5个 县 进 行 了 推 广 ,取 得 较 好 的效 果 ,累计 面积 达 到 20 0万亩 ,培训农 业 技术 人员 0 24 0人 次 。项 目实施 以来 ,在 有效 治 理草 害 而不 0 降低 作物 产量 的前提下 ,已经在小 麦 、玉米 和大 豆 上 实现 了减少 除 草 剂使 用量 2 %~ 0 ,减 少环 境 0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