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研究生心理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到“润物细无声”和“寓教于乐”。
2.加强校园网络工作队伍建设。
面对当下如此紧迫的大学生计算机网络使用的现状,为了发挥网络的正力量,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一些新要求。
高校继续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网络工作者队伍,要求他们既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方法,非更要数值计算机网络的操作方式和要领,并将其相结合探索出一套在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新方法。
为此,部分德育工作者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工作。
此外,还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政治素质素养,要有独立思考和正确判断的能力。
3.加大高校网络安全技术开发力度。
要做到彻底防范青年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现象,就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力量,采取技术性防范措施。
面对更加多元化的网络失范行为的侵袭,许多学校都纷纷采取了高科技手来预防。
在教学、宿舍楼进行了综合布线,安装了硬件设备如千兆天融信防火墙、天阗入侵检测系统等;网络应用管理系统如垃圾邮件网关、网管软件、上网用户管理软件等,构造了立体环绕式的校园网络的安全运行管理系统。
除了提供良好技术服务,更应组织专业技术队员构建网上监督部门,及时过滤不良信息。
此外,大生生也可组建网络行为道德规范维护小组,投身于网上“环保”、“扫毒”、“扫黄”等工作,保障大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时期养成维护网络安全的自觉性,提高其网络道德修养。
此外,还要及时更新网络管理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获取最先进的网络新技术,保证对网上的信息进行完全的过滤和筛选,最大限度地防止有害信息的侵入。
4.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管理。
校园网络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在虚拟世界中蛀牙的接触平台,对大学生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开阔视野、愉悦身心、丰富知识。
但是网络本身品台式对外开放的,内容复杂、鱼龙混杂,因此,缺乏自制力的大学生在上网的时候就容易引发不良网络行为,给大学生思想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甚至使一些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
因此,要坚持不懈引导、管理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同时加强对校园网络环境的管理。
各高校应针对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和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并有效角度办法的实施情况。
分工明确,在各专业、各系、各学院设定专门的校园网络安全部门,挑选具有过硬的网络管理知识和较强的责任心的专责负责人承担网络管理工作,对大学生的上网行为进行实时的监督和引导。
对于不良网路行为,及时利用网络手段阻止和规范,并按照相关法规严肃严厉处理,保证类似现象不会再次出现。
由于网络有着开放、互动、虚拟、自由等特点,给学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可以通过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校园网络工作队伍建设、加大高校网络安全技术开发力度、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管理等手段管理大学生网络行为,以期正确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参考文献:
[1]张继珍.刍议新时期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管理[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72-73.
[2]高晓钟.网络文化的正负功能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18):97-98.
[3]惠保德.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15):103-104.
[4]王成礼.网络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08,(16):69-70.
[5]李玉玲.论构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合力机制[J].中国成人教育,2008,(10):78-79.
作者简介:林秀娟(1983-),女,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本科,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总体说来,我国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表现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研究生作为学历层次较高的社会群体,他们思想活跃,感受敏感,自尊心强,具有较高的抱负和追求,在面临着更多挑战和机遇的同时,也承受着比一般人更大的心理压力。
但是理工科研究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具有普通研究生基本属性的基础上,还有具有一些独特的心理表现特征。
他们的学习阅历、知识结构、成长环境、社会要求等均造成了他们与其他学科研究生不同的心理问题表现形式。
分析和研究理工科研究生的心理问题成因和对策,对于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理工科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及表现
国内研究学者针对在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屡见报刊,值得我们借鉴。
典型的有:赵殿军等在对全国40所院校的在读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测试中发现:30%的研究生有心理问题,苏玉琼等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某理工科高校505名研究生进行抽样研究,从测试的结果上看,理工科研究生在躯体化、焦虑、敌对等因子上显著高于文科生(P<0.01),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精神病性等因子上的均分较显著高于文科生(P<0.05)。
此外赵蕾在研究中总结得出,理工科研究生心理障碍者所具有的特点表现为性格内向、对事情偏向外部归因、人际关系的技巧欠缺三个方面。
从我们的工作实际出发,当前理工科研究生主要压力来源于学业、就业、经济、家庭、情感和人际关系等六个方
理工科研究生心理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
刘文博,杨光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工作处,陕西西安710071)
摘要:论述了当前理工科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了引发研究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从学校、个体、社会三个层次提出改善理工科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研究生;心理问题;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2-0147-03
【专题研讨】
147
--
. All Rights Reserved.
面,研究生新生,毕业班研究生以及女性博士研究生已经成为理工科研究生心理疾病高发人群,抑郁、焦虑、强迫、恐怖和精神病是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主要症状。
二、引发理工科研究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由于理工科研究生科研任务繁重,他们需要花费更多的经历在学术研究上,学习、工作、生活便显单调枯燥,心理问题的成因也与其他类研究生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导致理工科研究生心理问题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生个体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引发心理问题的内部原因。
1.性格和认知偏差。
在人们心中,研究生群体是大学生中的佼佼者,能考上研究生,都是本科阶段成绩优异的学生。
从年龄层次上看,他们已经是成年人,较高的文化水平也使研究生对自身有较高的期望值。
但是由于社会阅历和社会经验缺乏,他们对社会、他人以及自我的认知水平与高学历并不相适应,当理想和现实冲突时,心理上的落差往往沉重地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加上缺乏有效的情绪控制能力,导致他们在对事物看法上形成错误认知,最终引发心理问题。
同时,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也与自身人格存在密切关系。
由于理工科研究生长期在实验室,“实验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带来枯燥的生活,人际交流缺乏,容易形成内向、自卑、敏感情绪等不稳定性人格特质,当他们在学习、生活和科研中遭遇负性事件时,自我评价低,容易产生“我是个失败者”等负性思维。
2.不合理的应对方式。
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应对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人的情绪状态,进而影响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研究发现,无心理问题的研究生在面对困难时多采用努力解决问题,接受现实,寻求外力支持或发泄情绪等合理化方式来平衡内心,降低不良事件对自身情绪的影响。
理工科研究生由于长期的专业训练,养成了单线思维、聚合思维、遇到问题容易钻牛角尖等特点,当他们在面对困难时,自我封闭,严谨刻板、缺乏灵活性的特性,使得他们多采用自己解决的方式,当自身能力无法解决时容易采取自责、回避、幻想等不成熟应对方式,导致个体自卑、无助、失落等负面情绪体验,从而激发心理问题。
(二)多重压力源和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足是引发心理问题的外部原因。
1.多重压力源是导致研究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研究生作为高学历群体,他们承担者国家、社会、家庭很高的期望,自身的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也随着学历的提高而提升。
理工科研究生专业理论课程多,科研任务重,论文发表要求高,学业压力大。
就业竞争激烈,学校资助无法承受物价上涨带来的经济压力时和科研工作中强调团队精神带来的人际关系压力,以及由于已婚,在职,年龄层次较大等因素所会带来巨大的情感、家庭和经济压力,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疏导,都会造成研究生沉重的心理负担,
2.理工科高校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拥有高学历的研究生已经成人,是社会上的精英人群,他们比本科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调适能力,从而忽视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很多理工科类高校从事心理咨询老师以前是教授理工科知识的老师,虽然学过心理学,但实践经验少,不够专业,他们容易混淆了心理健康问题的概念,片面将心理问题等同于心理疾病,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错误的认为是针对少数有心理障碍学生的治疗,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能促进研究生发挥潜能、完善人格,实现自我发展这一主要功能,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医学化”倾向。
同时,研究生教育工作者也忽视研究生在学习科研的特点,在开展工作的形式、内容上与本科上一模一样,没有形成符合研究生实际的教育模式,从而片面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本科生雷同化等问题。
此外理工科导师相对于文科类导师由于科研项目多,任务重,在对研究生的指导片面地集中在学习和科研方面,缺乏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这些情况造成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缺失。
3.社会竞争加剧,提升对研究生要求。
当前,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竞争加剧也是导致研究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是作为高学历群体的研究生,整个社会对研究生的期望过高,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很多高校理工科研究生的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脱节,重理论水平轻实践环节,使得研究生在校期间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培训来提升自身能力。
另一方面,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的就业已从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加上用人单位对理工科研究生本科学历、年龄、性别都有更严格的规定,出现了女硕士、女博士求职难于本科生的现象。
研究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使得研究生对自己的前途担忧。
此外,社会中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也会使研究生心理受到影响,难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理工科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结合当前理工科研究生的成才规律和心理特点,针对研究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我们认为可以从学校、个体、社会三个方面来改善理工科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学校方面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高校要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本科生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导师的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要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与测量。
建立研究生动态心理测评档案,要建立健全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链条和高危人群的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和干预机制,完善心理咨询机构,为存在心理困惑和心理疾患的学生架设起咨询和求助的有效通道;要积极开设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整个教学活动中。
要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针对研究生中广泛存在的环境适应问题、情绪管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婚恋问题、就业择业等问题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帮助研究生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朋辈互助作用。
研究生的身心健康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高校要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和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使研究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不良情绪得以宣泄,压力得以缓解,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也扩大人际交往范围,丰富自身的业余文化生活,改变研究生单调枯燥的生活方式,营造出宽松、和谐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有利于研究生的成长
【专题研讨】
148
. All Rights Reserved.
跆拳道是一种起源于朝鲜半岛,以技击格斗为主,修身养性为基础,磨练人的意志,振奋人的精神为目的的一项体育运动。
我国自1995年加入世界跆拳道联盟后,在2000年我国跆拳道运动员陈中夺得悉尼奥运会跆拳道项目金牌,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罗微、陈中取得了两枚奥运会跆拳道金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吴静钰在女子49公斤级决赛中也获得了金牌。
在与此同时,在吴静钰的家乡景德镇,跆拳道运动项目一样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一新兴的运动项目与健身方式备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
景德镇的跆拳道运动在短短的几年中得到蓬勃而
成才。
同时,要利用朋辈互助生活化、互助性、社区化和易接受性等特点,以相关的学生组织为依托,设立不同层面的朋辈心理咨询员,开展心理知识培训,建立朋辈咨询员网络,使得心理咨询没有“盲点”,达到“以点带面”效果。
3.发挥研究生导师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
因此,学校要充分发挥导师的育人功能。
首先,要更新观念,提高导师认识。
要努力克服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科研业务指导、轻思想教育引导的现象,要增加导师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责任。
使他们真正成为研究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其次,要完善制度,明确导师职责。
学校要从制度上明确导师职责,导师要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念,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积极了解所带研究生的生活状况和心理表现,通过不定期地与研究生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积极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变化,对存在心理困扰的研究生,要提供及时有效的疏导。
第三,要加强导师培训,提高工作能力。
由于导师长期从事专业研究,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这使得他们在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因此学校要加强导师心理健康知识、心理问题初步识别以及辅导技术的专业培训,使导师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掌握常见心理问题识别和辅导技巧,以及面对研究生心理危机时的处理办法。
(二)个体方面
1.正确认识自我,建立合理认知。
自我包括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大多是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冲突的结果。
正确的认识自我是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的基础,研究生要正确认识自我,就必须了解自我的优势和不足,并根据实际制定合理的奋斗目标。
研究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认识自我,或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或通过自己活动的成果和表现,或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来认识自我。
在人的心理过程中,认知过程直接影响着个体对事物的认识,正确的认知过程会产生健康的情感和行为,反之则产生消极、不良的情感和行为。
2.加强自我教育,提高自我调适能力。
与本科生不同的是研究生大多已进入成年期,成年期阶段人的生理发展趋于稳定,情感趋于成熟,具有稳定的价值观。
同时,研究生在学习生活上自主性强的特点也决定了自我教育是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的形式。
因此,要发挥研究生的主体作用,可以通过引导研究生个人加强心理素质的自我训练,通过主动学习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学会调适自我的心理冲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面对挫折,及时转移和宣泄压力,提高自我调适能力。
(三)社会方面
理工科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与高校、研究生本人相关,还与整个社会和家庭环境关系密切。
良好的家庭环境不仅有利于培养研究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优秀的道德品质,还有利于培养研究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要广开各种就业渠道,要从政策和制度上消除对女性研究生的就业方面的歧视,为研究生的创业提供广阔的平台,同时要净化环境,树立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为研究生的成长成才营造更为宽松,和谐的氛围,帮助研究生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殿军,徐金尧.在读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4):39-42.
[2]苏玉琼,刘萍,朱晓珊.理工类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1):87-91.
[3]赵蕾.理科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1-4.
[4]饶淑璇.硕士研究生抑郁的归因及调适策略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9.
[5]魏萍,宋宝萍.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09):110-113.
基金项目:本文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一般资助项目“研究生抑郁症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k5051299006)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刘文博(1983-),男,汉族,福建泉州人,硕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工作处,工程师;杨光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副教授。
景德镇跆拳道道馆的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蒋义排1,王艳秀2
(景德镇陶瓷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江西景德镇333403)
摘要:景德镇自引进跆拳道项目以来,跆拳道得到了广泛的推广,深受人们的喜爱。
但跆拳道的发展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通过实际的调查研究,对景德镇跆拳道馆开展现状进行分析,重点探讨景德镇跆拳道馆在发展规模、师资力量、教
学内容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景德镇跆拳道馆在今后规范、合理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跆拳道道馆;开展现状;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2-0149-03
【专题研讨】
149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