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护理管理视角下对医疗暴力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护理•
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护理管理视角下对医疗暴力的思考$
黄蓉1,张娜\王燕莉\徐磊2,张曙映
(1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妇科,上海2〇l2〇4,huangr0ng_1986@h0tmail.cm;2同济大学医学院护理系,上海2〇0092)〔摘要〕医疗暴力的发生对护士身心均会产生深远的不良影响,易产生委屈、愤怒等情绪,而后面对暴力
哑忍,职业倦怠感增强,伦理决策能力下降。
临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护患信息不
对称、护士应对能力缺乏、患者体验不良、事件处理流程不规范。
在护理管理视角下,从加强护士沟通技巧、
提高护士暴力应对能力、改善患者体验、规范事件处理流程、提供安全工作支持等几个方面阐述对预防和处
理医疗暴力的思考。
〔关键词〕工作场所暴力;临床护士;患者体验;护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 -8565(218)05 -062-05
D O I:10.12026/j.issn.1001 -8565.2018.05.15
Analysis o f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 f W orkplace Violence among Nurses:
T hinking o f M edical Viol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 f N ursing Management
HUANG Rong1,ZHANG N a,WANG Yanli,XU Lei2,ZHANG Shuying1
(1Department of Gynecology,First Maternity ang Infant Healthy Hospital Affiliatee to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201204, E—mail:huangrong_19S6 @hotmail.corn;Nursing Faculty,Tongji University
ScCool qo Meeicine,SSanghai200092,Chinn)
A bstract:The occurrence of medical violence has a far- reaching negative impact on the phy health of nurses,and it is easy to generate grievances,anger and other emotions.Then faced violence,the nurse
w ill be tolerant,the sense of job burnout w ill increase,and the ability of ethical decision- making w ill be decli
ning.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workplace violence of clinical nurses mainly include:asymme nurses and patients,lack o f nurses’coping a b ility,poor patient experience,and non - standard process of event
handling.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ursing management,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thinking treatment of medical violence from a spects of strengthening nurse communication skills,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nur
ses to deal with violence,improving patient experience,standardizing the process of event handling security work support.
Key w ords:Workplace Violence;Clinical Nurse;Patient Experience;Nurse- patient Relationship
暴力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工作场所暴力 (Workplace Violence,W PV)是一*个社会名词,不同 组织的解释均存在差异,应用最为广泛的定义为[1]:工作人员在其工作场所受到辱骂、威胁或袭 击,从而造成对其安全、幸福或健康的明确或含蓄的挑战。
国际护士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IC N)指出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 (Workplace Violence,W PV)发生率是其他行业的3倍[],高达 64. 3% ~86. 7%[2-3],且呈持续上升趋势,已成为全 球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
联合委员会研究显示
基金项目:上海青年护理人才培养资助计划(第三批)(沪医卫基2018 - 01) *通信作者,E- mail:zhangsy@
—628 —
65%的护士在工作场所亲眼见证横向暴力的发生[6]。
工作场所暴力对护士产生的负面影响深远, 究其原因来自不同层面,不同方面。
如何改善护士 执业环境,预防和应对突如其来的暴力攻击需要护 理管理者与整个护理团队共同思考。
1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表现、特点和消极影响1.1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表现
工作场所暴力包括心理暴力和身体暴力,具体 分为言语攻击、躯体攻击以及性骚扰三种形式。
其 中语言攻击主要是谩骂、辱骂等有损人格尊严的言 语及引起焦虑心理的行为威胁(如扬言投诉);躯体 攻击主要是指使用了暴力行为,包括明显损伤、非 明显损伤以及无损伤;性骚扰主要包括语言及行为,如语言挑逗,被异性拉扯、抱、强奸等。
谷秉红等对于不同科室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 力的调查显示,国内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高 达55%~63%[]。
根据李选[5]等对台湾医疗机构中 护理人员工作场所暴力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数据, 56%的护理人员经历过精神暴力事件,经历过身体 暴力事件者则有19. 6%。
陈祖辉[6]等对广东省所 属4座城市医院的3319名在职护士近一年中工作 场所暴力发生情况的调查发现,有2085名护士遭受 过工作场所暴力,个别护士甚至致残或遭受强奸(含未遂),暴力事件的年发生率为62. 82% ,包括心 理暴力和身体暴力。
1.2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特点
通过总结相关文献发现,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 力的主要特点有:伴随利益冲突、多有信息沟通不 畅、高发科室为特殊科室、高发人群为低年资护士。
患者或家属认为医疗服务是买卖关系,花费时间和 金钱必须把疾病治好,且要按照他们的要求进行护 理,认为费用过高是因为医院企图从中牟利,对医 疗机构和医护人员与自身的利益关系存在着误解[7]。
暴力事件以急诊科、儿科、精神科、重症监护 室等特殊科室的发生率较高。
有研究表明低年资 护士最可能承受来自同事的直接打击及患者的不 信-[]。
1.3 工作场所暴力对护士产生的负面影响
1.3.1对护士生理的影响。
护士遭受到暴力后可能会产生持续的头痛、腰 酸、慢性疼痛、痉挛、睡眠障碍、健忘症(产生于被打 击后),甚至遭受到严重的身体暴力后造成永久性的健康问题,更严重者造成死亡[9]。
国内一项横断 面调查显示[10],349名遭受医疗暴力的护士有30名致伤。
遭受暴力的护士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生理伤 害且发生率高,迫切需要受到重视。
1.3.2对护士心理的影响。
暴力对受害者心理精神上产生不良影响,可能 出现委屈、愤怒、疲惫、压力、丧失自信、自我不满、失望、短期暴躁、恐惧症、抑郁症等不良情绪,甚至 自杀[11]。
国内研究[10]表明受到暴力后的护士中68.5%感到压力,62.8%感到愤怒,60.7%工作积极 性降低,13. 5%不敢单独工作,2.6%离开岗位一段 时间,0.3%产生自杀意念。
澳门一项横断面研究发 现当暴力事件发生后对遭受暴力的护士提供辅导、谈论、记录或其他支持较少,而护士最常见的反应 为“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说出来无用”“怕有负面效 果”。
除了产生诸多不良情绪,医疗暴力的发生还 受害 和 士 暴力 的心理 度,倾向对暴力事件采取哑忍的消极应对,这种负 面影响可能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
1.3.3对护士职业态度的影响。
护士职业倦怠感增强: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 后对生理、心理及职业态度均产生负面影响,更容 易在工作中产生疲惫、焦虑等情绪[12];—项对5000 名护士进行的调查发现遭受暴力者比未遭受暴力 者病假时间长26%[13];遭受暴力后,受害护士往往 在未经商量的情况下被调动工作岗位时感到缺乏 相关制度及政策支持,缺乏职业安全感,护士的职 业满意度、工作效率均会下降,工作倦怠感增加进 而离职率升高[4]。
护士护理伦理决策能力下降:工作场所暴力程 度越严重,发生次数越多,对护士伦理决策能力影 响越大。
当护士遭受严重工作场所暴力后可能出 现各种负性情绪,影响其职业情感和责任感,工作 中不再过多考虑伦理问题,导致护理伦理决策能力 下降[15-17]。
2工作场所暴力的影响因素
2.1护、患信息不对称
士和患 存 不 ,导致患
易 生误解和 见, 进 引冲 。
的研究发现,患者对医疗服务有较高期待,63.5%的护士认 为工作场所暴力源于患者欠缺医学常识,其次为患 者不合理要求被拒(51. 4%)、对治疗效果不满意
—629 —
(49% )。
日本学者尾内康彦指出70%以上医患纠 纷与患者的误解有关,其中最大的误解就是医疗的 不确定性[7]。
现代医疗虽发展迅速,但仍有很多疾 病病因不明,疾病的转归复杂,治疗效果不确定,但 患者对此并不知晓,若沟通不充分则易产生冲突。
2.2护士应对能力缺乏
2.2.1护士未接受相关培训。
工作场所暴力屡屡发生,但相关的培训教育相 又朽带后,护士缺乏应对医疗暴力的知识和技巧。
国内研究表明,护士未接受关于工作场所暴力安全防 范培训占50% ~ 70%[]。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64% 的急诊医护人员在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前未接受安 全防范培训[18]。
2.2.2低年资护士缺乏经验。
年龄小、年资较低的护士有较多一线工作接触 患者的机会,可能因沟通技巧不娴熟、面对压力事 件处理方式欠成熟,其遭受工作暴力的概率更高[19]。
受害者通常包括注册护士、实习护士、低年 资的护士、护理员等。
傅静[]的研究表明护士之间 横向冷暴力较普遍,主要表现为受贬低或轻视、学 习机会被剥夺、情感上遭受冷落、没有得到足够的 指导以及语言伤害和不公正批评等。
2.2.3高发科室护士未受到重视。
不同科室之间护士遭受医疗暴力的发生率和 程度也不尽相同。
多数暴力事件以急诊科、儿科、精神科、重症监护室的发生率较高,该现象与科室 特征有关,这些科室的患者病情多具有危急性、突 发性、特殊性,家属情绪易紧张激动,难以控制[7]。
因此,高发科室护士的工作安全更应该受到重视,但目前针对高发科室暴力事件的预防和应对方式 尚欠缺。
2.3 患者体验不良
2.3.1医疗费用过高。
医疗费用过高问题常引起患者和家属的不满,加 之社会舆论中常有医院高收费的负面评价,进一步加 深患者的不良情绪。
蔡文智™的质性研究显示患者 认为目前医疗机构存在的社会舆论在患者心中形成 固有模式,即医院就是高消费的地方,医生只会开大 处方。
患者或家属在无法接受检查或用药费用过高 等情况下,可能将情绪释放于护理人员。
2.3.2护理工作流程繁复。
临床普遍存在护士紧缺,而临床护理工作程序—630 —尚有不健全、工作流程繁复、服务僵化等弊端,可能 成为触发暴力发生的隐患[21]。
在繁忙的工作中护 士可能忽略患者的服务感受,有时因为流程的不清 晰导致患者消耗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患者没有达到 预期的体验。
2.3.3缺乏保护性因素。
患者就诊体验与软性服务和硬件设施密切相 关,而对护士是能够避免暴力冲突产生的保护性因 素。
“候诊区均为固定座椅”是一个保护性因素,可 能与患者有地方可坐,减轻疾病所致不适,减少不 良情绪进 与医 人员 生冲 关。
2.4 事件处理流程不规范
伴随暴力事件的发生,护士将面临一系列的决 策,包括:是否上报事件、如何上报、上报之后如何 处理、造成什么样的后果等,但目前缺乏相关的规 范流程。
陈祖辉[6]等对广东省的3319名在职护士 的调查中发现过去的一年中2085名护士遭受过工 作场所暴力,暴力事件年发生率高达62. 82% ,但大 多数护士没上报自己遭受的暴力事件。
May[2]等的 研究中只有29%的暴力事件被上报,多数护士已认 为工作场所暴力事件是不可避免的,并认为报告将 耗时且无果而终。
事件处理过程往往草草收尾,忽 视对受害者的人文关怀。
因为缺乏规范的流程制 度,受害者没有得到足够的物质和精神支持。
3工作场所暴力应对策略
3.1 护士应对策略
在工作中,护士需要应对和患者、家属以及同 事之间的关系,良好的沟通可以减轻负面情绪,构 建互信的工作环境,减少医疗暴力的发生。
在护理 管理中注意对护士沟通技巧的培训指导,同时让护 士意识到畅通的护患沟通渠道是减少护患矛盾发 生的有效举措[23]。
当与患者发生矛盾时,以患者健 康利益为大前提,努力化解冲突,减少护患矛盾。
,重 士与 事 的沟 ,过 效沟通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
3.2护理管理者应对策略
3.2.1建立护理团队支持。
护理管理者在处理护士工作场所暴力中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分析工作单位的状况,不断评 估内部横向暴力的语言和非语言表现,如果发现问 题,及时在工作人员会议上提出并采取干预措施。
另外,让护士参与一些政策和程序的制订可以提高
医疗环境中护士的工作积极性[2]。
无论上下级或 平级之间平等相处、互相尊重,让护士感受到护理 团队带来的温暖,提高职业认同感,降低职业倦怠 感。
当暴力事件发生后共同面对问题,给予受害者 安慰并协助处理,提供有力的内部支持。
护理管理 者和同事的支持是加速工作场所暴力事件平复非 常有效的策略[5]。
3.2.2提高护士应对能力。
在护士的不同执业阶段进行相关培训,内容包 括健康伦理教育、对职场暴力的认识及防范等。
培 养护士的人文素养和道德素养,尊重患者隐私,平 等而人性化地对待每一位患者,构建护患互信的工 作环境。
让护士充分了解患者享有的权利,在护理 活动中自觉遵守自主、帮助、无害、正义、知情同意 的伦理原则[2]。
设立安全管理小组,通过有针对性 的培训教会护士评估和识别可能发生暴力的有关 因素和信号。
中国香港立法会议员“公立医院的医 护人员在岗时受到暴力对待”的议题[27]中,提出减 少暴力事件发生的应对策略。
首先,成立工作小组 提出设计和推行适用于医院暴力事件的预防计划,从而制订政策或指南。
其次,聘请专业人员为医护 人员讲解,持续为医院员工提供三层训练计划,包 括预防和管理暴力及袭击,摆脱技巧、控制和束缚 施暴者等。
另外,医院应加强风险管理,如完善医 院监控手段、对暴力事件进行风险评估、对于高风 险工作人员提供防护装备等。
3.3医院管理应对策略
3.3.1提升患者体验。
利用现代科技软件完善护理工作流程,使护理 工作系统化、科学化、信息化,从而提高护理工作效 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28]。
就诊 环境应宽敞明亮,合理布局,指示标志明显清晰,候 诊区域增加固定座椅,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休息等待 场所,减少因长时间候诊产生不良情绪而累及护理 工作人员的情况[12]。
此外,通过媒体加强对医护人 员角色的正面报道,让公众全面了解医护工作者的 工作状态,增加公众的理解、尊重与信任,减少矛盾 和冲突,营造护患和谐、互信的社会环境[1]。
3.3.2规范暴力事件防范流程。
建立护理工作场所暴力处理程序,制定预防、报警、报告和处理暴力事件的制度及流程,鼓励护 士遭受暴力事件后及时上报和记录暴力事件,为受害者提供寻求帮助的法律途径[2]。
呼吁政府部门 制定专项处理医疗工作场所暴力的法律法规,从法 律和制度层面保证护士免遭暴力伤害[2]。
美国危 重病学护士会(AACN)发表了强烈的立场声明支持 “零忍受”,反对语言伤害和虐待等行为,认为沟通 表达技巧的发展等同于良好的临床实践[30]。
澳大 利亚有关研究[31]表示预防工作场所暴力应采取三 级预防模式:I级预防目标为预防或减少暴力发生 的危险性;n级预防目标为当发生暴力时应保护护 理人员;m级预防目标为当发生暴力后应预防或减 少暴力的负面效应。
3.3.3构建和谐安全的工作环境。
构建监控报警系统,与公安机关联系的网络系 统,如遇暴力行为,护士能随时启动报警机制,确保 人身安全。
安保人员应加强巡视,尤其是夜间增加 巡视次数,接到警报和呼救时迅速作出反应。
出现 工作场所暴力后,医院应对受伤护士给予一定程度 的补偿,设立专门科室人员进行处理,并在心理上 给予安慰。
受害者由于工作场所暴力出现的心理 问题,管理者应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如建立专业的 护士减压工作坊、安排心理医生为其进行心理调
适[1]。
相关研究建议护理管理者在工作场所暴力 发生后,重视对护士伦理决策能力的评估,对伦理 决策能力较低者进行心理干预和正确引导,以降低 该事件对护士产生的精神伤害,减少对护士伦理决 策能力的影响[15]。
〔参考文献〕
[1]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ILO)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ing((CN).Framework guidelines
for addressing work place violence in the health
sector[J].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2:3.
[]杨筱多,姜亚芳,陈麦秋,等.深圳地区综合医院临床护士经历医院场所暴力现状调查[J].护理
管理杂志,2009,9(10) :19 -21.
[3]闫俊辉,林汉群,侯晶,等.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与
护士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
杂志,2012,18 (14):1616 - 1620.
[4]谷秉红,潘秀芳,孙宏玉,等.不同科室护士遭受
工作场所暴力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0,
25(7)12-14.
—631 —
[5]李选,白香菊,颜文..台湾护理人员职场暴力
经验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护理杂志,2010,57
(2) :61 -69.
[6]陈祖辉,陈清,王声漆.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流行
病学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9,13 (2): 157
-159.
[]丁美超.社会冲突理论视角下的护士工作场所 暴力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5:31.
[]De Rung.Fresh eyes are opened quickly[J].Minn Nurs Accent,2004,1.
[9] Mahna S,Fateme S.Workplace violence and a
buse against nurses in hospitals in Iran[J].Asian
Nurs Res,2008,12(3):184 -193.
[0]李波,宁字,寇长安,等.护士在医疗场所遭受暴
力侵害的现况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5,5
(12)23 -25.
[11]立群,唐晓霞,石荣光.护理人员遭受医院工作
场所暴力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
杂志,2007,23(11) :3 -66.
[2]邹艳辉.护理工作场所暴力研究和对策进展
[J].护理研究,2012,6(22) :1829 -1831.
[3]谢伦芳.国外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研
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7, 21 (4 ): 1043
-1045.
[14] Jackson D,Mannix J,Daly J.Retaining a viable
workforce:A critical challenge for nursing[J].
Contemp Nurse,2001,11 (2 - 3) :163 -172.
[5]蒋莎莎,蒋正辉.工作场所暴力对护士护理伦理
决策能力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5 ,5
(2) :132 -134.
[6]郑慧芳,曹新妹,聂磊嫵,等.团体心理干预对遭
受工作场所暴力后精神科护士心理状况的影响
[J].护理研究,2013,27(5C) :1427 -1429.
[7]王位琼,谢文,张梅霞,等.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
暴力与职业紧张现状及其相关性分析[J].中国
护理管理,2011 ,1 (4) :2 -55.
[18] Gates DM,Ross CS,McQueen L.Violence against
emergency department workers[J].J Emerg Med,
2006,31(3) :31 -337.
[9]麦艳娟,卢琏莉,梁涧珍,等.澳门医护人员职场
暴力相关因素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
(12)1493 -1497.
[20]傅静,赖红梅,曾白兰.低年资护士经历横向暴
力行为的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08,8(3 ):
35 -37.
[21]蔡文智,邓另,鱼敏.医务人员遭受医院暴力先
兆经历的访谈[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5):
404 -407.
[22] May D D,Grubbs I M.The extent,nature,and pre
cipitating factors of nurse assault among three
groups of registered nurses in a regional medical
center[J].J Emerg Nurs,2002 ,28(1) :11 - 17. [23]郑大喜.和谐医患关系的伦理维度与法律支撑
[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1 ):0 -41.
[24] Longo J,Sherman RO.Leveling horizontal violence
[J].Nurs Manage,2007,38(3) :4 -37.
[25] Ametz JE,Arnetz BB.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
tion of a practical intervention programme for deal
ing with violence t〇"w ards health care workers[J].J
Adv Nurs,2000,31 (3) :668 -680.
[6]蔡桂芳.伦理道德在医疗活动中的应用[J].中
国医学伦理学,2008,21(6) :140 -141.
[27] Findorf M,Mcgover P,Wall M,et al.Risk fac
tors for work related violence in a health care organ-
ization[J].Inj Prev,2005,10(5) :296 -302.
[8]金静芬,许杰,沈国丽.急诊分诊管理程序的软
件开发与应用研究[J].护理康复,2007 ,(4):
219 -220,223.
[9]潘红英,桂蒙,孙蒋会,等.急诊护理人员工作场
所暴力的应对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
(5)445 -447.
[30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ritical - care nurses.
Standards for establishing and sustaining healthy
work environments:a journey to excellence[J].
Am J C rt Care,2005,14(3) :87 -197.
[31] Nurse Policy Branch,Victorian Government De
partment of Human Services.Melbourne V ictor-
an,Victorian taskforce on violence in nursing
[R].2005:41 -46.
〔收稿日期2018-01-27〕
〔修回日期2018 -03 -14〕
〔编辑吉鹏程〕
一6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