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教学计划表 - 六年级下青岛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册教材简析(教材特点与结构、教学内容、知识复现情况等)
教材安排:本册教材共五个单元,包括:百分数(二)、圆柱和圆锥、比例、比例尺、统计和回顾整理。还设了两个综合应用。
教材特点
1.素材的选取更加注重学生的亲身感受,平实而典型。
2.在保持“情境串”的前提下,信息的呈现趋于多元化。
3.整合学习内容,强化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及学科间的整合。
3.注重学生各种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堂上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更要发展能力,能力提高成绩自然能够提高。还要培养学生认真的习惯,自觉学习的习惯,检查的习惯,倾听的习惯,提问的习惯等,良好的习惯不仅能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对学生将来的学习也有深远的影响。
4.作业的布置要精心设计,有针对性,不搞题海战术。每天及时让学生订正错题,并做好记录,防止学生忘改现象的发生。作业严格要求,字体工整,书写整洁。
3.让学生在认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探索并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应用比例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让学生在探索并理解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提升思维水平。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对百分数的理解,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结合实例,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初步体会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等不同统计量的不同特点。
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5.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
教学目
的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经历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方程思想方法的认识,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级别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3.让学生在用比例、比例尺、正比例和反比例等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积累和丰富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4.让学生在用扇形统计图和相关统计量解释数据信息、解答简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5.让学生在用转化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培养根据所需解决问题的特点合理选择相应策略的自觉性和能力。
5.进一步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材重点
教材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习的系列内容。
教材难点
教材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1.抓两头带中间,课堂上设计不同梯度的练习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利用每周的智力课重点进行培优工作,利用课余时间重点进行学困生的辅导工作,中间学生要激励他们向优等生学习不断提高。
2.狠抓课堂常规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复习、考试等环节上下功夫,细化每一项工作,保证每一个环节工作质量。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精讲多练,力争教学效果最大化。
四、情感与态度
1.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确定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2.进一步培养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培养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习惯。
3.进一步感受数学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青岛安国路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数学 学科教学计划
_六___年级任课教师:_杜晓贝教研组长:__吴爽_____
课时
新授:( 45)课时;练习:( 15)课时; 复习:( 20 )课时; 总计:(80)课时
学生分析(学生特点、学习情况、上学期学习计划完成情况等)
2班有学生39人,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厚。有极个别学生本身基础差,对于一些基础知识理解起来更困难,特别是应用题方面显得尤为突出,加上个别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强等原因,给数学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成绩进步的相当缓慢,因此解决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也成了本学期教学的当务之急。本学期要切实的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以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三、解决问题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主动用百分数、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比例尺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2.让学生在解决有关百分数、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计算等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的价值,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飞多样性。
二、数学思考
1.让学生在应用百分数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提高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发展抽象思维,增强数感。
2.让学生在认识圆柱和圆锥特征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的感知,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在推导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探索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想、实验、分析、验证和概括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发展形象思维。
5.加强计算的练习,利用每节课前的三分钟进行口算训练,下午小自习进行计算题的小测试或比赛,比学赶超,激发学生练习计算的劲头。
教具
课件、图片、三角板、直尺
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一周
百分数的应用
5
第二周
百分数的应用
5
第三周
百分数的应用和圆柱圆锥
5
第四周
圆柱圆锥
5
第五周
圆柱圆锥
5
第六周
比例
5
第七周
比例
5
第八周
比例尺
5
第九周
比例尺
5
第十周
期中检测
5
第十一周
统计
5
第十二周
排列组合
5
第十三周
总复习
5
第十四周
总复习
5
第十五周
总复习
5
第十六周
总复习
5
第十七周
总复习
5
教材安排:本册教材共五个单元,包括:百分数(二)、圆柱和圆锥、比例、比例尺、统计和回顾整理。还设了两个综合应用。
教材特点
1.素材的选取更加注重学生的亲身感受,平实而典型。
2.在保持“情境串”的前提下,信息的呈现趋于多元化。
3.整合学习内容,强化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及学科间的整合。
3.注重学生各种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堂上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更要发展能力,能力提高成绩自然能够提高。还要培养学生认真的习惯,自觉学习的习惯,检查的习惯,倾听的习惯,提问的习惯等,良好的习惯不仅能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对学生将来的学习也有深远的影响。
4.作业的布置要精心设计,有针对性,不搞题海战术。每天及时让学生订正错题,并做好记录,防止学生忘改现象的发生。作业严格要求,字体工整,书写整洁。
3.让学生在认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探索并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应用比例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让学生在探索并理解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提升思维水平。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对百分数的理解,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结合实例,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初步体会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等不同统计量的不同特点。
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5.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
教学目
的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经历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方程思想方法的认识,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级别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3.让学生在用比例、比例尺、正比例和反比例等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积累和丰富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4.让学生在用扇形统计图和相关统计量解释数据信息、解答简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5.让学生在用转化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培养根据所需解决问题的特点合理选择相应策略的自觉性和能力。
5.进一步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材重点
教材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习的系列内容。
教材难点
教材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1.抓两头带中间,课堂上设计不同梯度的练习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利用每周的智力课重点进行培优工作,利用课余时间重点进行学困生的辅导工作,中间学生要激励他们向优等生学习不断提高。
2.狠抓课堂常规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复习、考试等环节上下功夫,细化每一项工作,保证每一个环节工作质量。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精讲多练,力争教学效果最大化。
四、情感与态度
1.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确定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2.进一步培养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培养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习惯。
3.进一步感受数学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青岛安国路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数学 学科教学计划
_六___年级任课教师:_杜晓贝教研组长:__吴爽_____
课时
新授:( 45)课时;练习:( 15)课时; 复习:( 20 )课时; 总计:(80)课时
学生分析(学生特点、学习情况、上学期学习计划完成情况等)
2班有学生39人,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厚。有极个别学生本身基础差,对于一些基础知识理解起来更困难,特别是应用题方面显得尤为突出,加上个别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强等原因,给数学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成绩进步的相当缓慢,因此解决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也成了本学期教学的当务之急。本学期要切实的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以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三、解决问题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主动用百分数、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比例尺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2.让学生在解决有关百分数、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计算等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的价值,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飞多样性。
二、数学思考
1.让学生在应用百分数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提高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发展抽象思维,增强数感。
2.让学生在认识圆柱和圆锥特征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的感知,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在推导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探索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想、实验、分析、验证和概括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发展形象思维。
5.加强计算的练习,利用每节课前的三分钟进行口算训练,下午小自习进行计算题的小测试或比赛,比学赶超,激发学生练习计算的劲头。
教具
课件、图片、三角板、直尺
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一周
百分数的应用
5
第二周
百分数的应用
5
第三周
百分数的应用和圆柱圆锥
5
第四周
圆柱圆锥
5
第五周
圆柱圆锥
5
第六周
比例
5
第七周
比例
5
第八周
比例尺
5
第九周
比例尺
5
第十周
期中检测
5
第十一周
统计
5
第十二周
排列组合
5
第十三周
总复习
5
第十四周
总复习
5
第十五周
总复习
5
第十六周
总复习
5
第十七周
总复习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