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G7LEO(利奥)105毫米牵引榴弹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非G7LEO(利奥)105毫米牵引榴弹炮
南非G7(LEO)(利奥)105毫米牵引榴弹炮概况
牵引榴弹炮是榴弹炮最早和最基本的类型,在广泛发展和使用各类自行榴弹炮的今天,牵引榴弹炮是不是应当完全退出战争舞台了呢?回答是否定的。

在一些特定的作战环境下,比如山地作战、轻型部队的远距离空运突袭作战、以及欠发达国家军队里,牵引榴弹炮以其重量轻、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全寿命使用费用低的突出优点,仍然受到众多用户的青睐。

当然,今天的牵引榴弹炮绝非往日的牵引榴弹炮可比,浑身同样充满了现代技术的信息。

现代牵引榴弹炮的发展集中在增强机动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增大射程、提高打击精度三个方面。

对国外牵引榴弹炮的发展概况,我们将尽力收集资料,进行必要的研究。

本期着重报告南非G7(LEO)(利奥)105毫米牵引榴弹炮(以下简称G7榴弹炮)的基本情况。

南非G7榴弹炮是为满足轻型机动、在射程和终点杀伤效果上与现役轻型155毫米榴弹炮相当的要求而研制的。

该炮由南非迪奈尔公司研制,在自动火控-液压伺服技术、高效炮口制退器技术、高效输弹技术、液压制动技术、模块化装药技术、高效杀伤技术、内膛挤压硬化制造技术方面具有一定创新,在解决威力与机动性方面有一定独到之处。

一、总体布置
G7榴弹炮为双轮两脚式,下架前端带稳定座盘,火线高可变。

摇架为槽形箱式结构,容纳反后坐装置,最大后座长为1000毫米。

液气式双筒平衡机成“门”字形布置,制动系统为液压式,带手制动装置。

炮身前端带刻有膛线的反冲击式高效炮口制退器,身管长度为52倍口径。

火炮的高低与方向操纵由计算机控制下的电气—液压伺服系统完成。

配有火控和定位导航系统。

方向射界±25°,高低射界-5°~+75°。

原型炮全重3.8t,发展目标2.5t。

G7榴弹炮全貌见图1。

图1 G7榴弹炮全貌
二、结构特点
(一)、大架
大架为传统的两脚式结构,由钢板焊接而成。

断面成矩形,有利于在保证刚强度基础上减轻重量。

架尾带自掘式驻锄,遇到坚硬地面时使用带有道钉的专用驻锄。

(二)、支撑盘
支撑盘安装在下架前端,为液压式结构。

支撑盘与两个大架张开时的架尾构成稳定三角形,承受射击时的后坐阻力,确保射击稳定性。

支撑盘还要承受火炮复进时的前翻力矩,防止火炮在复进时“点头”,以保证复进稳定性。

(三)、运动体和牵引杆
运动体为两个带内制动器的车轮,牵引干安装在大架尾部。

制动装置为液压式。

推压液体的活塞与牵引杆构成一体。

当牵引车减速或制动时,牵引杆带动活塞将液体压入车轮内的制动器,对火炮进行减速或制动。

当牵引车加速或正常行驶时,牵引杆带动活塞解除对车轮制动器中液体的推压,液体回流松开车轮,保证火炮跟随牵引车加速或正常行驶。

制动装置带有手制动器,手制动器设置在大架尾部。

牵引杆的牵引钩为可调式,以便适合4×4或任何5吨卡车牵引。

(四)、下架和上架
下架和上架均为钢板焊接结构,整体呈不规则的箱型。

上架内腔同时作为液压伺服系统的储液箱。

(五)、反后坐装置
反后坐装置由复进机、驻退机、炮口制退器组成。

驻退机为液压
式、复进机为气压式、炮口制退器为反冲击式,内腔刻有与炮膛完全吻合的膛线。

据称该炮口制退器效率达到66%以上、对弹丸的推送相当于5倍口径的效果(迪奈尔公司对该炮口制退器推送弹丸的效果可能有夸大之嫌)。

(六)、摇架
摇架为槽形箱式结构,由钢板焊接而成,箱内容纳反后坐装置。

耳轴轴承为自调试。

(七)、炮身
炮身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长度,其身管长度达到52倍口径,如果加上刻有膛线的炮口制退器,其长度达到57倍口径。

在所有105毫米榴弹炮中,G7榴弹炮的炮身是最长的。

膛线缠度为1/22。

(八)、方向机和高低平衡机
方向机和高低机为电气—液压式,由带操纵杆的电气—液压系统进行控制。

高低机与平衡机结合成高低平衡机。

火炮的方向和高低操纵保留有人工操纵的方向手轮和高低手轮。

摇架、炮身、方向机和高低平衡机见图2
图2 摇架、炮身、方向机和高低平衡机
(九)、炮闩
炮闩为楔式炮闩和锁扉构成的半自动组合。

锁扉用于密闭炮膛、楔式炮闩用于支撑锁扉和承受火药气体对膛底的作用力。

复进过程中使用方向和高低系统的液压系统抽筒。

炮闩见图3。

图3 炮闩(左图为关闩状态、右图为开闩状态)
(十)、瞄准装置
瞄准装置包括用于直瞄射击的单式直接瞄准镜、间瞄射击的耳轴倾斜补偿瞄准具和周视瞄准镜。

(十一)、火控与定位导航系统
配备自动火控系统和环形激光陀螺仪定位导航系统,显示器安装
在火炮左侧。

火控计算机的操作和火炮状态的设置采用屏幕触摸方式,而不是通常的键盘方式,能有效防止战士在战斗环境下因高度紧张而发生的误操作。

瞄准具、火控计算机、显示器见图4。

图4 瞄准具、火控计算机和显示器图
(十二)、输弹机
输弹机为液压链式输弹机。

(十三)、电器装置
电器装置包括配线和控制箱,尾灯、指示灯及制动灯。

电源为2节12V免保养电池。

三、配置
G7榴弹炮采取不同级别的配置,用户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

基本型的观瞄装置为直接瞄准镜、耳轴倾斜补偿瞄准具、周视瞄准镜、瞄准标杆和β—灯;装填方式为人工装填,配备送弹棍。

改进型除保留配备的观瞄装置外,另配自动火控系统和环形激光陀螺仪定位导航系统;装填方式为任意高低角送弹和装药,配备液压链式输弹机。

四、性能特点
(一)、机动能力强
1、牵引和运输方便
可用4×4或任何5吨卡车牵引,牵引时炮身既可向前呈行军状态、
也可向后呈战斗状态。

良好路面牵引速度可达100km/h,普通公路上的牵引速度可达50km/h。

涉水深0.6m。

可以采用海、陆、空方式进行运输,1架C130运输机能够非常方便地装运两门带弹药的火炮。

战术集结时,带有首批弹药基数的火炮能用中型直升机吊运。

2、重量轻,操作方便
4名炮手能在2分钟内完成火炮进入或撤出战斗的工作,便于快速重新部署,逃逸敌方炮火反击。

3、火力反应迅速、准确
射界大:方向射界±25°,高低射界-5°~+75°。

方向调炮速度:最大120mil/s,最小0.5mil/s;
高低调炮速度:最大150mil/s,最小0.5mil/s。

(二)、初速高、射程远、火力覆盖面大
发射装药采用模块式,共有6个模块,全装药初速达到1050m/s。

直射距离500~3000m。

使用标准制式弹的最大射程超过24km,试验射击时的最大射程达到26km以上。

发射增程弹时的最大射程超过30km。

火力覆盖面积约90km2。

(三)、火力猛、精度较高
爆发射速为8r/min,最大射速为6 r/min、持续射速为2 r/min。

75%最大射程的地面密集度:纵向是0.3%,横向是0.5mil。

(四)、弹药威力大
为G7榴弹炮配套开发的ATD 105毫米—PFF杀爆弹的杀伤面积达到1900m2,与南非迪奈尔公司RTH 155毫米增程全膛底排弹相当,优于TNH 155毫米杀爆榴弹和美军M107 155毫米杀爆榴弹。

弹丸杀伤面积比较见图5。

图5 ATD105毫米—PFF杀爆弹与相关弹种的杀伤面积比较
五、工艺特点
火炮内膛采用挤压硬化工艺,火炮身管能够轻松承受发射最大号装药的350MPa膛压。

身管设计的最大工作压力为420~480MPa,为采用增加膛压方式进一步提高射程奠定了基础。

六、关键技术分析
G7榴弹炮的关键技术主要体现在自动火控-液压伺服技术、高效炮口制退器技术、高效输弹技术、液压制动技术、模块化装药技术、高效杀伤技术、内膛挤压硬化技术等7个方面。

自动火控-液压伺服技术支撑了火力的快速反应,高效炮口制退器技术大幅度减小了高炮口动能下的炮架受力,高效输弹与模块化装药技术支撑了火炮的高射速,液压制动技术为火炮的行军和推(拉)提供了安全保障,高效杀伤技术(包括ATD105毫米—PFF杀爆弹的炸药配方及其高密度填装技术)支撑了105毫米杀爆榴弹在远距离上的杀伤效果和爆炸威力,内膛挤压硬化技术支撑了火炮的高膛压和高初速。

七、存在的问题
G7榴弹炮的主要问题是重量。

比较英国的L118和法国的LG1 MK2 105毫米榴弹炮,该炮的重量太重,使其机动能力受到负面影响。

重量将是G7榴弹炮进一步改进的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