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科协的组织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科协的组织建设
钱绿林
【摘要】非公有制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具有生机、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经济组织,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就泰州市而言,截止2005年底,全市非公有制经济总数已达16.3万家,实现经济增加值383.38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占全市GDP比重达到46.8%:预计到2006年底,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32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占全市GDP比重达到48%。

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已经形成了较有规模和影响力的产业群体,成为最具有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之一。

而非公有制企业科协是科协组织建设工作新领域,在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怎样切实加强科协组织的建设,扩大科协组织的覆盖面,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是新时期科协组织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期刊名称】《学会》
【年(卷),期】2007(000)003
【总页数】3页(P45-47)
【关键词】非公有制企业;组织建设;科协;非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民经济发展;经济增加值;经济增长点
【作者】钱绿林
【作者单位】泰州市科协,江苏,泰州,225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9.24
非公有制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具有生机、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经济组织,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就泰州市而言,截止2005年底,全市非公有制经济总数已达16.3万家,实现经济增加值383.38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占全市GDP比重达到46.8%;预计到2006年底,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32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占全市GDP比重达到48%。

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已经形成了
较有规模和影响力的产业群体,成为最具有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之一。

而非公有制企业科协是科协组织建设工作新领域,在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怎样切实加强科协组织的建设,扩大科协组织的覆盖面,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是新时期科协组织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当前,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迅猛,一大批公有企业民营化和企业用人制度的彻底改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员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流动和集聚。

据有关部门统计,从2003年起,非公制企业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截止2005年底,泰州市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已达到59万人,占全市职工总数的48%。

(一)了解企业科技工作者的状况
科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就必须要充分发挥科协网络作用,及时把党对科技工作和知识分子的方针、政策传达到广大科技工作者中去,同时要及时了解和把握新形势下各类科技工作者的分布状况需求、价值趋向、流动趋势等情况,为党和政府制定科技政策提供建议,才能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科技工作者的具体利益。

(二)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企业科协可以通过科协系统网络,充分发挥大团体优势,通过组织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讲理想、比贡献”竞赛活动、“厂会协作”活动等形式,进行人才引进、
技术创新、技术攻关和技术培训等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制约其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三)稳定企业人才队伍
在现在的非公有制企业中,年轻科技人员越来越多。

总体上看,他们思维活跃、学历和知识层次较高,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较强,具有比较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又具有来自五湖四海、来源广泛、流动性强的特点,他们对职业稳定性的追求变得淡薄,更看重的是价值、身份、尊重乃至情面。

而企业科协在促进企业科技人员队伍稳定上能发挥重要作用:企业科协可推动企业制定有利于科技人才施展才华的措施,营造良好的适合知识分子、科技人才团结向上的、和谐宽松的人际环境和工作氛围;组织、鼓励对企业全局性、战略性发展问题建言献策,淡化和消除其雇佣者的心态;可通过开展“讲、比”竞赛、“厂会协作”、“金桥工程”等活动,组织其进行课题研究、技术攻关,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内部环境,使其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帮助其实现自我价值,满足其成就感。

非公有制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工作是一新生事物,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同志对非公有制企业科协组织建设认识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是有人认为非公有制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工作无所谓,过去没有非公有制企业科协,科协组织照样发展。

二是有人认为组建非公有制企业科协是增加企业麻烦,给企业添乱,思想上存在畏难情绪,工作力度不够,没有形成抓非公有制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工作的有利气候和环境。

三是企业经营者对组织非公有制企业科协组织建设认识不足,相当一部分企业经营者对企业建立科协组织心存疑虑,担心科协的活动会加重企业负担,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会为科技人员提供对外交流渠道,容易造成人才外流,影响科技人员队伍稳定,因而不支持建立科协组织。

(二)国家对现有企业科协的政策支持度和宣传力度不够。

企业科协的法律地位处于空白,有关企业科协的政策性文件凤毛麟角,社会公众对企业科协的知晓度低,企业科协资产无法界定,无法为非公有制企业科协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科协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十分明确。

非公有制企业科协组织建设是新生事物,其发展规律、工作模式、运行机制有待探索,存在着为什么要建?建了干什么的问题。

非公有制企业科协发挥作用的渠道和方式不完全清楚,经费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也严重影响非公有制企业科协组织的建设。

(四)企业科协专兼职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亟待提高。

由于非公有制企业人员流动较大,科协专兼职干部队伍不稳定,加之其对科协组织的宗旨、性质、任务和作用的认识需要加强和提高,因此工作难以深入,使企业科协失去了应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五)大型非公制企业科协建设亟待加强。

就泰州市而言,目前现有非公制企业16.3万家,而现有非公有制企业科协仅58家,仅占0.036%;在非公有制企业科协组织中,大型非公有制企业科协只有16家,占现有非公有制企业科协的27%。

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春兰集团等大型非公有制企业还未建立科协组织,这些企业的科技人员数量多,客观上对全市非公有制企业科协建设的影响较大。

(一)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进一步优化非公有制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工作的外部环境。

要主动向市委、市政府及有关组织部门汇报,取得市委、市政府及有关组织部门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争取把非公有制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工作纳入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去,努力做到与党组织同步抓、与党组织活动阵地同步建、与党组织工作同步考核。

同时,积极与工商局、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协同工作,形成团体优势,为非公有制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扎实推进组织建设工作。

进一步明确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科协组建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加强工作指导检查。

瞄准每年非公有制企业科协组建工作目标,层层落实责任,并将其列入每年年度工作的考核内容,狠抓落实。

在工作中,要继续搞好调查研究,区分层次,突出重点,特别要注意在企业规模大、社会知名度高、科技人员比较集中的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科协组织,争取有较大的突破。

通过完成情况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工作措施,形成全面铺开,层层抓、层层重视非公有制企业科协组建工作的良好局面,使泰州市非公有制企业科协组建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

(三)积极创新工作载体,建立有效地联系企业经营者的渠道。

非公有制企业的经营者,决策者对建立科协组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科协要主动上门与企业经营者加强交流、联络感情、交换意见和想法,耐心细致的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同时建立定期、不定期地联系制度。

在工作上做到“两个纳入”(即将非公有制企业科协工作纳入到科协的全盘工作中;将非公有制企业科技工作者表彰纳入到科协科技工作者的表彰中),要用实际的行动,真心的服务,赢得企业经营者的信任,形成内外两个动力,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企业科协组建工作的步伐。

(四)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强化科协组建工作的宣传力度。

要注重宣传,扩大影响,形成声势,解决企业经营者的认识问题。

各市(区)科协要通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