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部编语文下册古诗阅读摸底专项练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部编语文下册古诗阅读摸底专项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古诗鉴赏。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滁州西涧》作者______代诗人______这首诗从题材上看是一首
_________。

[2]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________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__________(哪个字)。

[3]人们普遍认为“横”字用的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写作者俯视水边,看到的是一幅百草丰茂、郁郁葱葱的绿色画面,暗示这是一个暮春时节。

B.第二句作者从俯视转为仰视,通过对照、映衬的手法,写出了画面的幽美和谐,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C.第三、四句打破了前两句的均衡和谐,既有飞动的情景,又有潮声、雨声的交响,渡船横卧又和春潮飞雨融会在一起,增强了画面的立体美感。

D.全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极写滁州西涧的春景,静中有动,画中有声,而写动景和声响则是为了衬托画面之静。

[5]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2. 课内小阅读。

《咏柳》
贺知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组词。

碧()垂()裁()似()壁()睡()栽()以()[3]填空。

(1)“咏柳”中的“咏”的意思是()。

(2)“丝绦”一词本意是(),在诗中指()。

(3)诗人把“二月春风”比作()。

[4]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写下来,并写出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咏柳》后,你感到春天美吗?是从哪个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把它写出来。

你能找出那把“剪刀”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大自然的语言
别以为只有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是,细心观察就会发现。

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

蚂蚁往高处搬家,出门要带雨伞。

树桩上一道道的圆圈,一圈就是一年。

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妙不可言。

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1)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
(2)从文中我又知道了三种大自然的语言。

A
B
C
4.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钱塘湖春行
苏轼白居易
水光潋滟晴方好,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山色空蒙雨亦奇。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欲把西湖比西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淡妆浓抹总相宜。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_______________之情。

[2]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

B. 都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

C. 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

D. 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

5. 课外阅读。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古讽今。

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此诗好在“千里”,另一种认为“千里”改作“十里”更切实际。

你赞成哪一说?为什么?请结合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请问: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下列古诗,回答问题。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1]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___________,时间是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泊舟的地点是___________
[3]“对”的意思是()①正确②对着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①孤寂忧愁②喜爱夜色
7. 课内选文阅读。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________,江上秋风动客情。

_________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3]说说下列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萧萧:________ 篱落:________
[4]“动客情”在此处指的是()
A.秋风带来的寒意引起诗人对冬日美景的向往。

B.勾起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

C.勾起诗人对梧桐树的怀念。

8. 古诗填空。

出塞
__________汉时关,万里长征__________。

__________飞将在,不教胡马__________。

[1]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B. 陆游
C. 王昌龄
[2]“但”的意思是( )。

A. 但是
B. 只要
[3]“飞将”是指( )。

A. 秦朝的李广
B. 汉朝的李广
C. 唐朝的李广
[4]第一句诗的意思是( )。

A.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

B.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争一直在无休止地发生。

[5]第二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A.表达作者对战争带来的灾难,感到非常悲愤的思想感情。

B.表达作者久别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水乡歌
水乡什么多?水多。

水乡什么多?船多。

千条渠,万条河,
千条船,万条船,
河塘一个连一个,
白帆片片像云朵,
处处绿水扬清波。

飘满湖面飘满河。

水乡什么多?桥多。

水乡什么多?歌多。

东一座,西一座,
千首歌,万首歌,
东南西北千万座,
大船小船装满歌,
出门就要把桥过。

唱咱水乡新生活。

[1]水乡的__多,___多,___多,____多。

[2]水乡的水多,体现在______。

(①千条渠;②万条河;③河塘一个连一个;④飘满湖面飘满河)
[3]“大船小船装满歌”的意思是()
A.大船小船上装有唱歌的设备
B.大船小船上的渔民们唱着赞美家乡的歌
[4]你喜欢水乡吗?请写出两个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日积月累。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深树鸣。

__________________晚来急,
野渡无人________________。

[1]背背,填写。

[2]解释诗中加点的词。

怜:____________
深:____________
[3]诗的第一句写幽草是________景,第二句是________景。

(选择“动”或“静”填空)
[4]这首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感情?最能体现这一感情的是哪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后两句历来常被作为画题,用自己的话把这幅画面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按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1]用“~~~~~”画出选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2]选文写的是一个孩子____________的情景,表现了孩子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人影给溪水染绿了”的意思是()
A.人影把溪水染绿了。

B.人影被溪水染绿了。

12. 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忆江南
江南奸,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不忆江南?
[1]请将这首词补充完整。

[2]'谙'的读音是________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词还可以叫长短句。

B. 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白居易。

C. “旧'的意思是破旧,'曾”的意思是曾经。

D. 词每句的字数不一定相同,这是和诗的明显区别。

13. 课内阅读。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____,我是从“_____”发现的。

[2]“夜书所见”中“书”的意思是____,“所见”指的是作者_______。

[3]“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句诗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

[4]在夜晚,做完作业后,你会玩什么?请联系生活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课内阅读。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写出这首诗中的两组反义词。

( )——( ) ( )——( )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3]诗人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 )
A. 自己没有好好看。

B. 自己身在庐山之中。

C. 庐山太大了。

[4]这首诗中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意思相同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