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格养成的隐性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 ” , “ 论隐性课 程 的教 育影 响 ,就是讨论 它 讨
是 否可 以以一种在道 德上可 以接受 的方 式传递某 种有 价值 的东西 ,或是 否能使 某有价值 的东西 以

到 了 隐性 教 育 的影 响 ,并 积极 地 进 行 内 化 ,因 此 ,它很 少产生排 斥性和 逆反性 ,可与显性 教育
程是一个信 息传递 和反馈 的双 向过程 ,在此过程
中,隐性 教育 的特 征主要体 现为信息 传递方法 上 的诱 导性 与渗透性 。具体来说 ,就是 有意识地将

些知识 经验 ,渗 透到具体 的人 、事 、物及 活动
养 成的任务 主要 是在显性 教育 的方式 下进行 的 , 应该说 ,当代我 国大学生 人格养成 教育所取得 的
互 补 ,对 受教育者 的知识体 系建构 、个性 与人格
种在道德上 可以接受 的方式得 到传递 ” 隐性 教
育作 为 隐性课 程 的高级发展形 态 , 自然 也具有 如 此特 征 ,即它以隐蔽 和间接 的形式 ,体 现着学校 和社会 德育 的内容与要 求 ,对受 教育者 的思想 、 道德起 着潜移 默化 的作 用 。古今 中外 ,具 有一定
【 要】教育在人格养成 中具有举足 轻重的地位 ,从教 育方式看 ,现 实中大学生人格 摘 的养成主要是通过显性教育 ,即一种直接 的、外显的方式进行 ,它在 大学生人格养成 中发 挥重 大作 用的 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 陷。采取隐性教育方式 ,不仅 能有效 内化人格 内容 , 调节人格 结构 ,产生潜移默化的效应 ,同时又能有效化解人格养成 中所存在的 问题 。 【 关键词】大学生 ;人格养成 ;隐性教 育
其次 ,教育 目的的隐蔽性 和间接性 。隐性教
育不 是如显性 教育那 样具有计划性 、公 开性 和直

隐性教育及其特征
接性 的特点 ,通常情 况下 ,它 的教育 目的并不直 接 ,也不 明显 。譬如 ,作者 、导 演 、演员在 总是 通过 自己的作 品 ,传达 出 自己的思 想 、观点 ,而
问题 ,为隐性教 育成 为大学生人 格养成 的重要途
条 重 要 途 径 ,是 有 其 本 身 的可 能性 和必 要 性 的 。与此 同时 ,如何实施 隐性教育 的方式 ,也 就
个 体 自身 的生理 、心理 、社会 、道德 、审美诸 人
首 先 ,教育 方法 的诱 导性和渗透 性 。教 育过
格要 素的优化组 合 。处 于遗传与 环境的双重作 用 下 ,人格 的形 成和发展 既与人 的先天秉赋有关 , 但起 主导作用 的是后天 的环境 因素 ,特别是教 育
及 与其紧密相关 的 习性培 养 。现 实中大学生人 格
所谓 隐性教育 ,是对应 于显性教育 方式而言 的一种教 育方式 , “ ”与 “ ”是二 者各 自的 显 隐

8 . 6
人们在欣 赏作 品时并没有 觉察到 自己在接 受某种 预期 的教 育 。恰恰 是这一 点构成 了隐性教育 的潜
在优势 :受教育者 在 “ 自然情景 ” 中,不 自觉受
教育 方式 也存在 一些难 以避 免的缺 陷 ,影响 了大 学生人格 养成 的有效进行 。所 以 ,探 索一种与之 相辅相成 而发挥作 用的方式来 推进大学 生人格 的 养成就显 得十分 必要 。本 文主要从 隐性 教育 的视 角对大学生人格养成作一初步探讨 。

明了隐性教育 的诱导性和渗透性的存在和力量。
几方面把握隐性教育的特征。
模 式 ,这 个特有模式 包含 了一个 人 区别 于他人 的
稳 定而统一 的心理 品质 。它是一 个复杂 的有机结 构 系 统 ,包 括 了 以下 几 种 主 要 成 分 :知 一 一 情一一 意 系统 、心理状 态及特征 系统 、人 格动力
系统和 自我 调控系统等 。 由此 ,健康 的人格 应是

式 的前 提和依 据 。因此 ,隐性教 育可 以很好 地实
现大学 生人格养 成所要 内化 的内容 ,也就是 包含 有价值性与规范性 的内容 。 概 言之 ,隐性 教育 能成 为大学 生人格养成 的

方面 ,隐性教育对 受教育 者 的潜移 默化作
用 ,可有 效化解 现实 中大学生 人格养成 所面临 的
【 作者简介】薛红亮 ,广西民族大学政 法学院 ( 西南宁 ,5 00 ) 广 30 6
人格 是构成一个人 思想 、情 感及行 为的特有
基本特 点 ,也 是二者之 间的根本 区别 。显性 教育
的 “ ” 主要 表 现 为教 育 方法 的灌 输性 和强 制 显 性 ,教 育 目的 的显 见性 和 直接 性 ;隐性 教 育 的 “ ”则 主 要 表 现 为教 育 方法 的诱 导性 和 渗 透 隐 性 ,教 育 目的的隐蔽性 和间接性 。我们可从 如下
的价值 观念从 来都是人 们选择 和实施某种 发展模
的形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隐性教 育对大学生人格养成的意义
如上所 述 ,教育 方法 的诱 导性 和渗透性 ,教 育 目的 的隐蔽性和 间接性 ,构成 了隐性 教育 的主 要 特征 ,同时 ,也 为隐性教 育成为大 学生人格 养
成 的重要途径提供 了可能与必要 。
成就 ,显性教育 功不可没 ,然而 即使 如此 ,这种
过程 中 ,以多种形式 引导学 生 自主 自发地学 习 ,
促进 学生对 知识经 验的 内化 。如今我 们极力提倡 的 “ 寓教 于 乐 ” 的儿 童教 育模 式就 是很 好 的例
证。需要我 们特别注 意 的是 ,学生很容 易受到教 师无 意识 、不 自觉行 为 的影 响 ,而这也 极好地证
2 1 年 第 2期 00 ( 总第 1 4期 ) 6


唷 丝
No 2 2 1 ., 0 0 Ge e a , . 4 n rl No 1 6
THE M ODERN EDUCAT ON OURNAL I J
德 育研 究 ・
大学生人格养成 的隐性教 育
薛红 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