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奇妙的溶解》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奇妙的溶解》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溶解的概念;
2.引导学生掌握混合物间的化学变化;
3.让学生学会判断物质溶解或不溶解;
4.让学生尝试不同的实验,体会溶解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
2. 掌握溶解过程中物质间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
1. 水、糖、盐、油、金属锌粉
2. 细品杯、烧杯、搪瓷比重瓶、水槽、铜钉、搪瓷容器
3. 酸碱指示剂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复习学过的“混合物”的概念及特点。
2. 理解混合物的概念,包括其混合的形式、浓度大小等。
(二)交流
1. 播放《奇妙的溶解》视频,引导学生讨论溶解的概念,并让学生用口头回答指定的问题。
2. 把实验材料放在课桌上,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各种溶质溶解性的情况。
3. 把实验材料放在实验室里,做一些实验让学生去体会溶解的奇妙之处。
4. 总结学生的实验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实验出现的现象,获得结论。
(三)归纳
1. 回顾复习溶解的概念,指出溶解物质在受到能量干扰时会发生吸收、渗透、混合、分解等反应。
2.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中溶质和溶液谁是混合物,两者之间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3. 总结溶解过程中物质间的化学变化,以及判断物质是溶解还是不溶解的原理。
五、教学评价
1. 实验占比50%,其余的应该请学生来准备和演示,帮助学生对概念的拓展和刻画。
2. 做实验前,可以问学生做实验的原因,让学生具体了解为什么要做实验。
3. 在实验结束时,可以让学生画出实验过程,从图中看出实验成果,用现象表述实验结论。
4. 评价应综合考虑多项因素,包括实验材料整理情况、实验过程中对相关概念的运用程度、实验过程中质疑、讨论、汇总、总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