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开发区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全册地理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某某省某某市开发区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4分)
1.站在山顶的人比站在山下的人会更早看见日出,这一现象从侧面验证了()
A.太阳石从东边升起 B.海拔越高离太阳越近
C.地球在不停的公转 D.地平面是弧形的
【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
【分析】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很多实例都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如月食、麦哲伦环球航行、“站得高,看得远”、地球的卫星照片等等.
【解答】解:眼睛能够看见的最远处,无非就是视线与地球的切点,当你站得更高,切点离你越远,地球是一个球体,故站在山顶的人比站在山下的人会更早看见日出.
故选:D.
【点评】确定选项中的地理现象和什么因素有关,在理解的基础上解答即可.
2.有一天咸蛋超人“遁地”前去拜访住在地球另一端的面包超人,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来到面包超人的家.咸蛋超人“遁地”穿行的距离约为()
A.2万千米B.4万千米C.6371千米D.12742千米
【考点】地球的大小.
【分析】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解答】解:咸蛋超人穿行了一个地球直径,因为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所以直径约为6371千米×2=12742千米.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大小,理解解答即可.
度经纬网图,回答3﹣4题.
3.图中穿过陆地最少的经线是()
A.①B.②C.③D.④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写作20°W)和东经160°(写作160°E)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解答】解: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写作20°W)和东经160°(写作160°E)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因为这个经线圈基本上是从海洋通过.因此图中穿过陆地最少的经线是②(20°W).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的判读.
4.关于M,N两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M在N的东北方向
B.N点所在的纬线长
C.M地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现象
D.N地处东西半球分界线上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本初子午线也就是零度经线,从这条经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是东经、西经,用E、W来表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所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至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至160°E以东为东半球.南北半球和南北纬度的划分界限是赤道,赤道以北是北纬用N来表示,属于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纬用S来表示,属于南半球.
【解答】解: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M在N的西北方向;从图中看出,N点的经纬度是(40°S,0°),20°W和160°E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从该点的经度得知,该点位于东
半球;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短,因此M点所在的纬线圈最长;M位于赤道上,属于热带,一年有两次看见阳光直射现象.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图的判读.
5.一艘科学考察船计划9月份从A点(北纬40°,东经100°E)出发,到达与A点纬度相同,经线正好相对的B点进行科学考察,则B点的经纬度是()
A.(40°S,80°W)B.(40°N,100°W) C.(40°N,80°E)D.(40°N,80°W)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也就是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划了180°,向东的180°称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向西的180°,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
【解答】解:每条经线和它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其度数和为180°,除180°经线和0°经线外,东西经度相反.100°E与相对的经线80°W组成一个经线圈,也就是B点的经度;因此一艘科学考察船计划9月份从A点(北纬40°,东经100°E)出发,到达与A点纬度相同,经线正好相对的B点进行科学考察,则B点的经纬度是(40°N,80°W).
故选:D.
【点评】解答该题时,可以勾画简易经度划分示意图,并确定两条相对的经线度数和为180°,筛选出正确选项.
6.下列图例中,表示常年河、湖的是()
A. B.C.D.
【考点】图例和注记.
【分析】阅读地图要先看地图上的图例,看看各种地理事物在地图上是用哪些符号表示的.不同的地图上,图例有时不同,看地图时必须先熟悉一下图例,然后在地图上查找需要的地理信息.
【解答】解:A表示城市;B表示洲界线;C表示常年河、湖泊;D表示沙漠.结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图例的识别,属于基础题目.
7.下列比例尺最大的是()
A.1:60000
B.1:6000
C.1:60000000
D.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6千米
【考点】地图上的比例尺应用.
【分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比例尺的可以用以下方式来表示: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解答】解:比例尺就是个分数,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把所有的比例尺都写成分数的形式,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数越小,也就是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分数越大,也就是比例尺就越大.把D选项中的比例尺换算成数字式为1:600000,比较选项中各分母,可知,B的分母最小,比例尺最大.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属基础题.
8.小明把城市M的经纬度写成M(28°,108°E),地球上与它写法相吻合的地点有几处?()A.1处B.2处C.3处D.4处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解:小明把城市M的经纬度写成M(28°,108°E),地球上与该同学写法相吻合的地点有2处,即(28°N,108°E)和(28°S,108°E).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经纬网确定一点的位置,理解解答即可.
目前中国有四个卫星发射中心,某某(40.97°N,100.28°E),某某(28.2°N,102°E),某某(37.5°N,112.6°E),以及刚建成的某某(19.3°N,109.8°E),据此回答9﹣10题.
9.在其他发射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发射中心的纬度越低对发射越有利,下列发射中心的纬度条件对发射最有利的是()
A.某某 B.某某 C.某某 D.某某
【考点】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分析】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了90°.赤道以北是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是南纬,用“S”表示.
【解答】解:比较四个发射中心的纬度可知,某某的纬度最高,该城市对卫星发射最不利;某某的纬度最低,该城市对卫星发射最有利;依据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城市的纬度位置,属于基础题,结合资料解答即可.
10.2014年秋分的时间是9月23日10时29分4秒,次日上述四城市最先看到日出(即位置最东)的是()
A.某某 B.某某 C.某某 D.某某
【考点】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解:地球自西向东旋转,位置最东的最早看到日出;分析题干可知,四城市的经度均为东经,根据经度的变化规律,东经向东越来越大.由此可知,位置最东(经度最大)的是某某112.6°E.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属于基础题,理解解答即可.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1﹣14题
11.从a到b一线的地形部位是()
A.山顶 B.山脊 C.陡崖 D.山谷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在地图上,把陆地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高线.
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就称之为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就可以看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
【解答】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
从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从a到b一线,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
12.a地与b地的相对高度是()
A.200米B.300米C.400米D.500米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在地图上,把陆地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高线.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解答】解:从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a地的海拔是500米,b地的海拔是200米,则a地与b地的相对高度是500米﹣200米=300米.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
13.甲村到b处耕地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际距离是()
A.100米B.200米C.300米D.400米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解答】解:甲村到b处耕地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际距离是2×20000=40000厘米=400米.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比例尺的计算,理解解答即可.
14.图示河段的流向是()
A.由南到北 B.由东向西 C.由西南到东北 D.由东南到西北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是北方,与北方相对的方向是南方.
【解答】解: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是北方,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是由西南向东北,河流总是从海拔高处流向海拔低处.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方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第17届亚洲运动会于2014年9月19日﹣2014年10月04日在韩国仁川举行,结合图,完成15﹣17题.
15.某某某中学的王小军同学想知道这个国家的位置在哪里,他应查阅()
A.世界地形图B.英国政区图C.世界政区图D.巴西政区图
【考点】电子地图和影像地图.
【分析】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
【解答】解: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某某某中学的王小军同学想知道韩国的位置,他应查阅世界政区图.
故选:C.
【点评】考查地图的应用,要理解记忆.
16.第17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关于韩国当地时间9月19日18时开始,而我们通过电视观看现场直播的时间是9月19日17时开始,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公转C.四季的变化D.气候的差异
【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
【分析】地球自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一个地方太阳辐射的强度.人们在经历昼夜更替的同时,也感受着天气的变化.
【解答】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可见,第17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关于韩国当地时间9月19日18时开始,而我们通过电视观看现场直播的时间是9月19日17时开始,是地球自转造成的时区差异形成的.
故选:A.
【点评】考查地球自转的意义,要理解记忆.
17.第17届亚洲运动会于当地时间10月04日闭幕,此时地球运行在图中所示为()
A.a段B.b段C.c段D.d段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解答】解: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或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
10月4日时,位于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因此,可判断此时地球运行在图中所示的c段.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属基础题.
小明教室内有两幅一样大的地图,某某省地图和中国地图,据此回答18﹣19题.
18.在某某省地图中,小明看到某某的经纬度约是118.3°E,35°N,由此他断定某某位于()①东半球②西半球③北温带④南温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解: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根据某某的经度约是118°3°E可判断,某某位于东半球;
热带的纬度X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X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X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X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X围是66.5°S﹣90°S;根据某某的纬度约是35°N可判断,某某位于北温带.根据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一点的经纬度确定其位置,属基础题.
19.小明发现某某省地图中某某的某些信息,在中国地图中却没有记载,这是因为某某省地图比中国地图()
①比例尺大②比例尺小③承载的信息更简略④承载的信息更详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点】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分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X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X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解答】解: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X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X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某某省地图中某某的某些信息,在中国地图中却没有记载,这是因为某某省地图比中国地图比例尺大,承载的信息更详细.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比例尺大小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20.地球的陆地面积占全球面积的百分比是()
A.21% B.71% C.29% D.79%
【考点】海陆分布概况.
【分析】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解答】解: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
故选:C.
【点评】观察世界海陆分布图,根据课本知识作答.
21.如图为不同时期的大陆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能为其提供证据的是()
①南极大陆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荷兰国土的20%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
③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
④大陆的形状大多是三角形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考点】海陆轮廓形成的两大学说.
【分析】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南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南极大陆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也有利的说明了大陆的漂移.
【解答】解: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南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及南极大陆有丰富的煤炭资源都有利的说明了大陆的漂移.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大陆漂移假说的依据,理解记忆即可.
22.火山、地震灾害的发生多与板块运动有关,全球主要由两大火山、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形成无关的板块是()
A.印度洋板块B.亚欧板块 C.美洲板块 D.非洲板块
【考点】六大板块及其示意图.
【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此外,还有许多小板块.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解答】解: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造成的.根据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产生的原因,记忆回答即可.
23.0°经线穿过的大洋是()
A.北冰洋、太平洋B.北冰洋、大西洋
C.太平洋、大西洋D.北冰洋、印度洋
【考点】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分析】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大西洋四个大洋.
【解答】解: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可得;0°经线自北向南穿过的大洋是北冰洋和大西洋.根据题意.故选:B.
【点评】该题考查四大洋的位置,读图解答即可.
24.下列大洲中,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是()
A.欧洲、北美洲 B.非洲、南美洲 C.亚洲、大洋洲 D.欧洲、亚洲
【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分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解答】解: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其中,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欧洲和北美洲.根据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大洲的分布情况,属基础题.
25.巴拿马运河是下列哪两个大洲的分界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考点】洲界线.
【分析】读图可得,①是北美洲,②是非洲,③是亚洲,④是南美洲.
【解答】解: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洲界线,读图解答即可.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45分)
26.读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给点的经纬度:
A 40°W,40°N,
B 100°W,40°N,
C 0°,23.5°N,
D 40°W,66.5°N.
(2)A,B在同一条纬线上,B点在A点的正西方向,A点在D点的正南方向,D点在B点的东北方向.
(3)图中四点中位于高纬度的是 D ,所在纬线最短的点是 D .
(4)图中①②两个区域中位于西半球的是①.两地所在的大洋面积在扩X (扩X、收缩)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解:(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据此读图可知,A点的经纬度是(40°W,40°N),B点的经纬度是(100°W,40°N),C点的经纬度是(0°,23.5°N),D点的经纬度是(40°W,66.5°N).
(2)读图可知,A,B在同一条纬线上;根据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断,图中B点在A点的正西方向,A点在D点的正南方向,D点在B点的东北方向.
(3)高纬度的X围是60°~90°,读图可知,图中四点中位于高纬度的是D;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因此可知,所在纬线最短的点是D.
(4)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 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读图可知,图中①②两个区域中位于西半球的是①地;①②两地所在的大洋是大西洋,大西洋面积在不断扩X.
故答案为:(1)40°W,40°N;100°W,40°N;0°,23.5°N;40°W,66.5°N;(2)纬;正西;正南;东北;(3)D;D;(4)①;扩X.
【点评】本题考查了经纬网的判读,属基础题.
27.某班同学运用地球仪做了一个演示图,阅读演示实验方法及示意图回答:
[演示实验]
在暗室里,将一盏点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点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观察地球仪上的受光区域及其变化.
(1)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图中字母 B (A/B)所表示的地轴不停地旋转运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是24 小时.
(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从示意图看,此刻全部处于黑夜的大洲是非洲和欧洲.
(3)拨动地球仪,北极附近一直不能进入灯光照亮的区域,表明该地区出现了极夜现象.
【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
【分析】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这种转动称之为地球公转,其周期为一年.
【解答】解:(1)地球自转是地球绕B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或24小时).(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从示意图看,此刻全部处于黑夜的大洲是非洲和欧洲.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3)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除了赤道,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拨动地球仪,北极附近一直不能进入灯光照亮的区域,表明该地区出现了极夜现象.
故答案为:(1)B;24;(2)昼夜交替;非洲;欧洲;(3)极夜.
【点评】考查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要理解记忆.
28.某学校组织地理兴趣小组成员到图示地区进行野外考察,读图回答问题.
(1)填出山地部位的名称:A:山峰 D:山谷 E:山脊.
(2)乙河流的流向大致是自北向南,丙河段非常适合进行惊险刺激的漂流活动,理由是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3)B、C两地中,适合开展攀岩运动的是 B ,理由是B处是陡崖.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