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 虞美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千古词帝
李煜,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生于七夕,亡于七 夕。25岁在金陵继承父亲的王位,成为南唐后主。当政 期间沉湎声色,不思国事,逃避现实。39岁时蒙羞投降, 成为阶下囚,在宋都度过了三年的囚居生活。
工书善画,能诗擅词,妙解音律,是五代最有成就 的词人,被称为“百代词宗”,“千古词帝”。
后人评说他“国家不幸诗家幸”,“做个才人真绝代, 可怜薄命作君王”。
不变的外物
(宇宙永恒不变)
巨变的
(人生短暂无常)
虚实结合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词人用了哪些手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设问:自问自答,排解愁情。 比喻:以春水喻愁绪,化无形的愁绪为有形的江水。写出愁 绪如春水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连绵不 绝,无尽无休。
写“愁”名句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李白《秋浦歌》)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辛弃疾《鹧鸪天》)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 《青玉案》)
人教版选修 2017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三单元
虞美人
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 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法)缪塞
词牌名
虞美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的宠姬虞美人而得名。 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围垓下。在四面楚歌中,项羽 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刎。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 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 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就常以“虞 美人”三字作为曲名,诉一缕衷肠。“虞美人”因以逐渐 成为词牌名。
一愁:花月未了,往事之哀。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东风”表示季节更替,“又”点明归宋后又过一年,时光 飞逝,引起他无限的感慨。 后句抒情,举头望月,故国之思,凄楚之情,涌上心头,不 忍回首,也不堪回首。直抒亡国之恨。小楼源自风与故国明月对比,无限伤痛和悲哀。
二愁:故国不在,亡国之恨。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只是朱颜改”中的“改”有何深意?改变的仅是朱 颜吗?
朱颜 (经历风吹雨打)
“改” 地位 (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
心情 (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
雕栏玉砌与人面朱颜对比,物是人非的感慨。
三愁:物是人非,思乡之苦。
对比手法
永恒的“春花秋月”——今非昔比的“往事” 年年到来的“东风”——不堪回首的“故国” 应犹在的“雕栏玉砌”——已改的“朱颜”
写作背景
李煜投降后被囚禁在汴京的一座小楼里,过了两年 多囚犯的屈辱生活。相传在七月七日生日那天,他命歌 伎唱《虞美人》,宋太祖听后大怒,赐药毒死李煜。于 是《虞美人》成了李煜的绝命词,一句“问君能有几多 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成了他生命的绝唱。
朗读诗歌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 ----。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拓展训练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王国维
他写出了所有人类的共同的悲哀。 ——叶嘉莹
拓展训练
不仅是在《虞美人》中,李煜的其他作品也有人 生共通的体验。请大家搜集阅读李煜的其他诗词,和 同学分享你最有感触的诗句,并说说你的感想。
吟咏诗歌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 ----。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读准字音,注意韵脚,读对节奏 2.把握重音,注意语速,读出感情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何追问它“何 时了”?“往事”具体指什么?
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对于亡国的后主李煜而言,不过是一种 “过去的美好已永远失去”的感情折磨,意味着屈辱生活的 延续。所以,他劈头怨问苍天:这样的日子何时才能完了? 物质上:锦衣玉食、后宫佳丽、一国之君的尊荣富贵的生活; 精神上:欢乐、自由、尊严、生存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