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第二部分 规范技巧篇 专题2 规范要求3 夯实基础,理清答题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范要求3 夯实基础,理清答题思路
纵观近年全国和各省区考题,无不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
但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记的少、写的少,最终导致“理解了,但记不住;一看就会,一写就错”的局面。
这就要求在复习过程中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落实,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出典型规律和基本原理的作答要点和思路。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 134米,鱼类资源丰富。
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
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
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
右图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
(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
(6分)
(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
(6分)
(3)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
(6分)
(4)说明尼罗河鲈鱼的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6分
)
评分细则评卷规则
(1)标准答案:(维多利亚湖)处于相对封闭的高原盆地中(北部唯一出口通向尼罗河)(3分)。
湖泊海拔高,尼罗河上游多瀑布,阻挡了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3分)。
其他答案:①答“维多利亚湖处于相对封闭的高原盆地中”(得3分)。
规则1 自然地理,按“理”
得高分。
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关键抓住“阻碍”是什么?结合题干维多利亚湖的海拔高
大,
)出口创汇(3分);捕捞、加工、运输等产业随
之发展,扩大就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3分)。
其他答案:①答“增加收入,发展经济”(得3分
)。
②答“扩大就业”或“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得2分)。
问题答案:①只答“发展社会经济”(得2分)。
②答出“增加收入”(得2分)。
错误答案:①答“提高生活水平”(得0分)。
②答“改善饮食结构”(得0分)。
3.(2014·重庆文综)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移民城市洛杉矶通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美国的“科技之都”和全球性经济中心,其电影产业也久负盛名。
图1是洛杉矶主导产业演进示意图。
(1)读图,填出A、B表示的经济发展主导驱动因素。
(2)从人口数量和素质分析外来移民对洛杉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洛杉矶及周边地区晴天较多,海滩、沙漠等多样的景观为电影拍摄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下图2是该地区盛行风作用下形成的某一新月形沙丘局部图,下图3是沙丘所在地风频图。
(3)从洋流和大气环流分析该地区晴天较多的原因。
(4)结合图3,判断图2中箭头所指方向并说明理由。
答案(1)A:资源;B:知识(技术)。
(2)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扩大产业规模;提供了高素质人才,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
(3)沿岸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近地面降温,大气稳定。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4)方向:南(偏南);理由:盛行风向为西风(偏西风),沙丘缓坡为迎风坡(沙丘两翼顺着风向延伸),缓坡坡向为西(偏西)。
解析首先要注意图文材料中的有关信息:图1中横坐标显示了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时的时代背景,材料二中体现该地有海滩、沙漠,说明该地临海,图3中显示该地以西风为主。
(1)A 是在19世纪发现矿产之后发展起来的能源化学工业,因此主导因素是资源;B时期的工业为高科技产业,因此主导因素是知识(技术)。
(2)注意审题,要从人口数量和素质两个方面思考外来移民对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3)该地区有沙漠,且为大洋东岸的洛杉矶,从而判断该地沿岸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寒流有降温作用,大气稳定。
联系洛杉矶的位置及该地主导风向为西风,确定其为地中海气候,从而判断夏季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晴天多。
(4)联系沙丘的坡度与风向的关系分析,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结合图2中的箭头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