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八年级(下)期末
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分)人类在探索微观世界的进程中发现物质是由大量微观粒子构成,下列属于微观粒子的是()A.细菌B.灰尘C.细胞D.分子
2.(3分)牛顿第一定律是公认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它揭示了()
A.力与运动的关系B.杠杆的平衡条件
C.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D.动能与势能可相互转化
3.(3分)下列描述中能体现加点字物体的势能正在转化为动能的是()
A.正在爬坡的汽车
..B.俯冲捕食的老鹰
..
C.被手挤压的气球
..D.水平飞行的客机
..
4.(3分)空气对物体的浮力有时影响甚微,有时不可忽略,通过直接观察可判定,浮力对下列物体作用效果最明显的是()
A.空中上升的氢气球B.发射升空的火箭
C.竖直下落的小铁球D.水平滚动的足球
5.(3分)实验证明我们周围存在大气压,利用大气压可服务于生产生活,下列属于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情景是()
A.抖落伞上的雨滴B.风吹动帆船前进
C.用细线切割皮蛋D.拔火罐治疗伤病
6.(3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各种工具,下列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羊角锤B.修叶剪
C.镊子D.核桃夹
7.(3分)如图所示是儿童站立于滑板车在水平地面上向左运动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滑板车在惯性的作用下不断向左滑行B.以滑板车为参照物,儿童是运动的
C.滑板车速度越大,对地面的压强越小D.儿童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8.(3分)研究表明:雨滴从高空自由下落时,运动速度越大,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大。

如图所示为雨滴下落过程中速度v随下落时间t变化关系的图像,若不考虑雨滴在下落过程中的质量变化,下列关于雨滴受力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O~t1,受到的空气阻力始终为零B.t1~t2,受到重力小于空气阻力
C.O~t2,受到的合力逐渐趋近于零D.t3时刻受到的合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
二、填空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9.(2分)2024年5月3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发射,这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探测器再次登陆开展科考任务,这充分体现了我国蒸蒸日上的航天事业对人类探索宇宙做出了巨大贡献。

10.(2分)“花气袭人知骤暖”意思是随着花香的不断袭来便知气温升高,这充分表明温度是影响________运动剧烈程度的因素。

11.(2分)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强约等于1.013×105Pa,家住贵阳的爽爽同学用手机软件显示气压值如图所示,以上信息反映了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是:。

12.(4分)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的情景,运动员受到蹦床的弹力向上运动,运动员离开床面后。

由于_______会继续向上运动,当运动到最高点时,运动员具有的能最大。

13.(4分)如图所示,粗糙水平桌面右端固定一滑轮,细绳绕过滑轮连接木块,右端连接重为1N的钩码后,木块向右匀速运动0.2m用时4s。

此过程中木块受到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钩码重力做功的功率为W。

三、作图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4.(3分)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超轻材料——“全碳气凝胶”,如图所示“气凝胶”可以稳当地站立在狗
尾巴草的茸毛上,请在画出“气凝胶”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15.(3分)如图所示是教室中的学生椅,人坐在椅面上若用力向后靠,椅子可能会向后倾倒而发生危险。

请在图中画出:
(1)人对水平椅面的压力F1的示意图;
(2)当椅子即将向后倾倒时,支点O的位置及靠背所受压力F2的力臂l2。

请保持坐姿端正!16.(3分)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将一重为G的柱形金属块从水中竖直向上匀速提升,请画出金属块下表面从刚离开烧杯底直至离开杯口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大致图像。

四、简答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7.(4分)如图所示,将一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靠近乒乓球,用电吹风对着上端管口水平吹风,乒乓球进入管内,沿着玻璃管向上运动并从上端管口飞出,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18.(4分)如图所示,小木块沿光滑水平面以一定速度向右滑行,并冲上光滑斜面AB,最远运动距离为AO。

若减小斜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木块仍以相同速度从水平面冲上斜面AB',最远运动距离为AO'。

请判断AO与AO'的大小关系,并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写出判断理由。

五、实验与科学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9.(10分)在“探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下:
(1)如图甲所示,测量前,保持弹簧测力计竖直并调节指针对准,随后在其挂钩上悬挂物体,待示数稳定后可得出物体的重力G=N。

(2)将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天花板,另一端绕过滑轮与测力计挂钩相连,如图乙所示,要使物体上升,则测力计的移动方向为,对比定滑轮的特点可说明使用动滑轮。

(3)当物体匀速向上运动时,测力计的示数图乙所示,对比两图中测力计的示数可知,使用动滑轮的优点是。

20.(10分)在“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明猜想这可能与物体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用到器材有:带斜面的长木板、木块、铁球和铜球(体积相同)。

如图所示,老师将铁球从斜面上某位置由静止滚下,运动到水平长木板后撞击木块,与被撞木块一起运动一段距离s后停下。

(1)老师介绍小球动能的大小在初中阶段还无法测量,所以实验中利用了转换法,即用来反映铁球具有动能的大小,根据能量的定义分析,转换法可反映铁球位置时具有动能的大小。

(填写字母序号)
A.释放处
B.刚到斜面底端
C.刚接触木块
(2)小明进行实验时,将铁球从斜面上的一定高度释放,当铁球撞击到木块时,发现木块几乎没有移
动。

小明猜测这可能是m
铁球m木块(选填“大于”或“小于”);也可能是释放铁球时的高度________(选填“较高”或“较低”)。

(3)解决上述问题后,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时,将铁球和铜球分别从斜面上的高度自由释放,被铜球撞击的木块移动距离更大,于是可得出的结论是:。

21.(10分)小明在学习了“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后,对“V排”和“深度h”谁是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还是存在疑惑,于是他再次进行实验。

器材有:长方体金属块(质量0.4kg,规格6cm×4cm×2cm)、烧杯、水、电子测力计、细线、盛水容器等。

(注:图中金属块均为长和宽呈现的主视图)
(1)用细线拴住金属块挂在电子测力计的挂钩上,当金属块的一半浸入水中时,如图甲所示,此时金属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1=3cm,V排=cm3,根据测力计的示数结合称重法可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N。

(2)当整个金属块恰好完全浸没时,下表面所处深度为6cm,且V
排=V
金属
,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

对比两次示数可得结论:当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越深,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从控制变量法的角度来看,这一结论是不可信的,原因是:。

(3)继续向下移动金属块,测力计示数不再变化,于是可得出结论是:浮力的大小和无关。

(4)在实验评估中,小明用如图丙所示方式将金属块也恰好图浸入一半,请根据甲、丙两次实验现象判断金属块浸没前下表面所处的深度是否影响浮力大小并说明理由:。

六、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个小题,第22题7分,第23题8分,共15分。

解答时需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及过程,若只写出计算结果将不得分)
22.(7分)如图所示,手持铁球时,手臂内桡骨在肱二头肌的动力F1作用下绕肘关节(图中O点)转动,若铁球质量为3kg,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手臂可视为杠杆。

(2)求铁球的重力。

(3)若手臂保持水平,动力臂l1=0.05m,阻力臂l2=0.25m,求肱二
头肌施加动力F1的大小。

(不考虑手臂自重及骨骼间的摩擦)。

23.(8分)如图所示,我国自主研制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已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并开展科考工作。

万米深渊所产生的压强可将钢板压成一张纸,然而携带先进装备的“奋斗者”号却毫不畏惧:先进的钛合金材料让它能承受巨大的压强;压载铁能使它轻松实现浮与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潜水器悬停在海底104m的深度,所承受海水的压强是多少Pa。

(2)潜水器依靠其底部装配质量较大的压载铁下沉至海底,其下沉的原因是什么?
(3)为保证潜水器在海中顺利实现浮与沉,需要准确计算压载铁的
质量。

假设潜水器自身质量为32t,体积为36m3,海水密度取1×
103kg/m3,为使潜水器下沉,所装备压载铁质量不能低于多少kg?(不
计液体阻力)
2023-2024学年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分析】微观粒子按从大到小一般为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夸克、电子。

【解答】解:灰尘、细胞和细菌都不属于物理学中的微小粒子,分子属于微观粒子,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对微观粒子的认识,属于基础内容,难度不大。

2.【分析】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解:在大量实验事实基础上,牛顿概括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它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它是人们公认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牛顿第一定律,属于基础题目,难度不大。

3.【分析】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高处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

【解答】解:A、正在爬坡的汽车,质量不变,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加,势能没有转化为动能,故A 不符合题意;
B、俯冲捕食的老鹰,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加,动能增加,重力势能转化为动
能,故B符合题意;
C、被手挤压的气球,发生弹性形变,具有了弹性势能,但没有势能转化为动能,故C不符合题意;
D、水平飞行的客机,质量不变,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没有势能转化为动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判定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机械能,要利用该形式机械能的特征去判定:具有动能的特征是运动;
重力势能的特征是举高;弹性势能的特征是发生弹性形变。

4.【分析】当浮力远远小于物体的重力时,对物体的影响甚微;当浮力与重力相差不大,或远大于重力时,影响明显。

【解答】解:A、空中上升的氢气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是利用浮力升空的,即浮力对它的作用效果明显,故A符合题意;
BCD、发射升空的火箭、竖直下落的小铁球、水平滚动的足球,它们受到的浮力远小于它们各自的重力,浮力对它们的影响很小,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浮力的作用,难度不大。

5.【分析】大气压的利用一般都是在某处使气压降低,然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产生了某种效果。

【解答】解:A.抖落伞上的雨滴利用水滴的惯性,故A不符合题意;
B.风吹动帆船前进利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工作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用细线切割皮蛋,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拔火罐治疗伤病,加热使得罐内空气膨胀,空气减少,冷却后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吸附在人体表面,故是利用大气压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大气压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6.【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找出支点,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解:A、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A错误;
B、修叶剪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B错误;
C、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C正确;
D、核桃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7.【分析】(1)惯性是指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2)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3)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4)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解答】解:A、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的作用,故A错误;
B、相对于滑板车,滑行过程中,儿童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B错误;
C、滑板车在行驶时,由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滑板车滑行的速度越大,其周围空气相对滑板车
的流速越大,对地面的压强越小,故C错误;
D、儿童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
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衡力的辨别、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惯性现象等,属于基础题。

8.【分析】根据题目中所提供的研究结果,即空气阻力随物体速度的变化规律,可以进一步推断雨滴在下落的过程中其所受空气阻力的变化情况,而雨滴自身的重力不变的,因此,它达到一定速度时,重力与阻力会平衡,由此分析雨滴受力情况。

【解答】解:根据科学研究结果,即“空气对运动物体的阻力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有关,物体速度越大,其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大”,雨滴在下落过程中,一开始重力大于空气阻力,所以先加速下落,随着速度增大,其所受空气阻力越来越大,当阻力大小与雨滴的重力相等时,雨滴受平衡力的作用,其速度不再变化,阻力也就不再变化,雨滴将匀速下落。

0~t1和t1~t2,雨滴将加速下落,受到的空气阻力小于重力;
0~t2,雨滴受到的阻力其所受空气阻力越来越大,受到的合力逐渐趋近于0;
t3时刻雨滴匀速下落受到的合力大小等于0。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利用题目中所提供的“科学研究成果”,用这一规律来分析雨滴在下落过程中阻力的变化情况,进一步得出其重力与阻力的关系,从而判断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

二、填空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9.【分析】根据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进行解答。

【解答】解:2024年5月3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发射,这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探测器再次登陆月球开展科考任务,这充分体现了我国蒸蒸日上的航天事业对人类探索宇宙做出了巨大贡献。

故答案为:月球。

【点评】本题考查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属于基础内容,难度不大。

10.【分析】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是扩散,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解答】解:春夏季节,漫步公园,可以闻到阵阵的花香,是因为花的芳香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这是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所
以花的芳香气味越浓。

故答案为:分子。

【点评】本题考查了扩散现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等,体现了生活处处皆物理。

11.【分析】“hPa”是气压的单位“百帕”,把大气压的值进行单位转换:1.013×105Pa=1013hPa。

【解答】解:把大气压的值进行单位转换:1.013×105Pa=1013hPa>865.3hPa;在海平面附近,海拔高度约为0,家住贵阳的爽爽同学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为1309.5m,所以,以上信息反映了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是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故答案为: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点评】大气压是变化的,大气压随海拔高度而变化,要掌握其变化规律。

12.【分析】(1)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解答】解:运动员离开床面后,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继续向上运动;
当运动到最高点时,运动员的高度最大,所以具有的重力势能最大。

故答案为:惯性;重力势。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重力势能的大小变化、惯性,难度不大。

惯性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习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用所学惯性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3.【分析】木块向右匀速运动,相对于桌面向右运动,所受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图中滑轮为定滑轮,钩码下降的距离等于木块运动的距离,根据P==求钩码重力做功的功率。

【解答】解: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相对于桌面水平向右运动,所受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即此过程中木块受到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左;
图中滑轮为定滑轮,钩码下降的距离:h=s
=0.2m,

钩码重力做功的功率:P====0.05W。

故答案为:左;0.05。

【点评】本题考查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和功率的计算,难度不大。

三、作图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4.【分析】“气凝胶”静止时,狗尾巴草对“气凝胶”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从重心竖直向下、竖直向上分别画一带箭头的线段,表示“气凝胶”受到的重力、支持力,注意两线段的长度相等。

【解答】解:“气凝胶”静止时,狗尾巴草对“气凝胶”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从重心竖直向下、竖直向上分别画一带箭头的线段,表示“气凝胶”受到的重力、支持力,注意两线段的长度相等,
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见解答图。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示意图的画法,难度不大。

15.【分析】(1)压力属于弹力,作用点在受力物体的接触面上,方向垂直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
(2)在杠杆上,支点指的是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解答】解:(1)在水平椅面上选取人与接触面的中点为压力的作用点,过压力作用点画垂直于斜面、带箭头的线段,符号为F1,如图所示:
(2)支点O在椅子的右腿处,从支点O向F2的作用线引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即为阻力臂L2,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示意图和力臂的画法。

作力臂关键是要画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

16.【分析】用弹簧测力计将金属块从水中竖直向上匀速提升,金属块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作用;
根据二力平衡、阿基米德原理,对金属块下表面从刚离开烧杯底直至离开杯口的过程进行分析可得出示数F随时间t的大致图像。

【解答】对金属块下表面从刚离开烧杯底直至离开杯口的过程进行分析:
①从金属块下表面刚离开烧杯底到t1时刻上表面刚好接触水面:金属块受力大小满足G=F+F浮,金属
块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大小不变,因金属块重力不变,则弹簧测力计示数F 为定值;
②从t1时刻后金属块上表面离开水面到t2时刻下表面刚好接触水面:金属块受力大小满足G=F+F浮,
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变小,因金属块重力不变,则弹簧测力计示数F 增大,t2时刻F=G;
③从t2时刻后金属块下表面离开水面直至t3时刻下表面离开杯口:金属块不再受到浮力,仅在重力和拉力F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金属块受力大小满足G=F,则从t2时刻到t3时刻,弹簧测力计示数F的大小始终等于重力G;
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解题关键是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四、简答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7.【分析】对于流体来说,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解答】答:用电吹风对着玻璃管上口吹风,发现乒乓球会被吸入玻璃管中并从上口飞出。

原因是玻璃管上口空气流速比下口快,上口的压强比下口压强小,所以乒乓球在斜向上的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吸入玻璃管中并从上口飞出。

【点评】本题考查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难度不大。

18.【分析】不计阻力时,机械能没有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守恒;
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解答】答:AO小于AO';
理由:由于水平面和斜面均光滑,所以小木块运动时机械能守恒,小木块开始冲上斜面AB和斜面AB′的速度相同,质量不变,则初始的动能相同,冲上斜面最远处时,速度为零,动能为零,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因此两次最远点的重力势能相等,由于减小了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所以OA小于O'A。

【点评】此题考查机械能守恒、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应知道:物理中说的“光滑”意味着没有摩擦力。

五、实验与科学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9.【分析】(1)测量物体重力前,使弹簧测力计竖直并调节指针对准零刻度线;
由图可知,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据此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二力平衡分析出物体的重力;
(2)由图判断出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判断出使用动滑轮的特点;
(3)观察乙图弹簧测力计示数与物重,可得出拉力与物重的关系,判断出使用动滑轮的特点。

【解答】解:(1)测量物体重力前,使弹簧测力计竖直并调节指针对准零刻度线;
测量物体重力时,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测力计的最小刻度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3N,所以物体的重力G=3N;
(2)如图乙所示,要使物体上升,则测力计的移动方向为竖直向上,由于物体移动方向与拉力的方向相同,所以可说明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在图乙中,拉力F=2N<G=3N,故使用动滑轮时省力。

故答案为:(1)零刻度线;3;(2)竖直向上;不能改变力的方向;(3)使用动滑轮时省力。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从图中得出结论的能力,认识到使用动滑轮的特点。

20.【分析】(1)铁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的,即铁球推动木块做的功,这是转换法的应用;
(2)当铁球撞击到木块时,发现木块几乎没有移动,说明铁球撞击到木块时动能太小,据此分析;
(3)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解答】解:(1)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铁球动能的大小,即铁球推动木块做的功,因此铁球动能的大小是指铁球刚接触木块位置时具有动能的大小,故选:C;
(2)当铁球撞击到木块时,发现木块几乎没有移动,说明铁球撞击到木块时动能太小;根据影响物体
动能大小的因素可知,小明猜测这可能是m
铁球小于m
木块
;也可能是释放铁球时的高度较低;
(3)要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应控制小球的速度相同,质量不同,即让铁球和铜球分别从斜面上的相同高度自由释放;因体积相同时,质量与密度成正比,故铜球的质量大于铁球的质量;由于被铜球撞击的木块移动距离更大,说明铜球具有的动能大,故可得出结论:当速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故答案为:(1)木块移动的距离;C;(2)小于;较低;(3)相同;当速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点评】本题是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的实验,由于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所以实验中要用控制变量法,同时要掌握转换法在实验中的应用。

21.【分析】(1)根据V=Sh计算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称重法计算浮力;
(2)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
(3)根据改变的量和浮力大小分析解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