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补偿训练物理核心考点试题(基础必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补偿训练物理核心考点试题(基础必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
第(1)题
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亚太九号”通信卫星,该卫星运行的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卫星先沿椭圆轨道1运行,近地点为Q,远地点为P。

当卫星经过P点时点火加速,使卫星由椭圆轨道1转移到地球同步轨道2上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1和轨道2上运动时的机械能相等
B.卫星在轨道1上运行经过P点的速度大于经过Q点的速度
C.卫星在轨道2上时处于超重状态
D.卫星在轨道1上运行经过P点的加速度等于在轨道2上运行经过P点的加速度
第(2)题
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相比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其原因是电子比可见光的波动性弱。

在电子显微镜中,电子通过“静电透镜”实现会聚或发散。

如图所示,某静电透镜区域的等势面为图中虚线,其中M、N两点电势的关系为φM>φN。

现有一束正电子经电压U加速后,从M点沿垂直虚线的方向进入“透镜”电场,正电子运动过程中仅受电场力作用,最终穿过小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进入“透镜”电场后正电子可能经过N点
B.从进入“透镜”电场至穿过小孔的过程中,电场力对正电子做负功
C.加速后的正电子,其物质波波长大于可见光波长
D.保持加速电压U不变,将正电子换成质子,加速后质子的物质波波长小于原正电子的物质波波长
第(3)题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物块A和物块B置于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两物块用平行于斜面的轻弹簧连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推A,使A、B一起向上做匀速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力F,则从撤去力F开始到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此时A有向上的速度)的过程中( )
A.撤去力F瞬间,A的加速度大小为g sinθ
B.撤去力F瞬间,B的加速度大小为2g sinθ
C.A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等于B重力势能的变化量
D.A机械能的减少量小于B机械能的增加量
第(4)题
如图所示,光滑的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圆心为O,三个完全相同的小圆环a、b、c穿在大环上,小环c上穿过一根轻质细绳,绳子的两端分别固定着小环a、b,通过不断调整三个小环的位置,最终三小环恰好处于平衡位置,平衡时a、b的距离等于绳子长度的一半.已知小环的质量
为m,重力加速度为g,轻绳与c的摩擦不计.则
A.a
与大环间的弹力大小mg B.绳子的拉力大小为mg
C.c受到绳子的拉力大小为3mg D.c与大环间的弹力大小为3mg
第(5)题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的是面对太阳快速老化膨胀的灾难,人类制定了“流浪地球”计划,这首先需要使自转角速度大小为的地球停止自转,再将地球推移出太阳系到达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

为了使地球停止自转,设想的方案就是在地球赤道上均匀地安装N台“喷气”发动机,如下图所示(N较大,图中只画出了4个)。

假设每台发动机均能沿赤道的切线方向提供大小恒为F的推力,该推力可阻碍地球的自转。

已知描述地球转动的动力学方程与描述质点运动的牛顿第二定律方程F=ma具有相似性,为,其中M为外力的总力矩,即外力与对应力臂乘积的总和,其值为NFR;I为地球相对地轴的转动惯量;β为单位时间内地球的角速度的改变量。

将地球看成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与F=ma的类比中,与质量m对应的物理量是转动惯量I,其物理意义是反映改变地球绕地轴转动情况的难易程度B.β的单位为rad/s
C.地球自转刹车过程中,赤道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逐渐变小
D.地球停止自转后,赤道附近比两极点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
第(6)题
两个小球A、B在离地较高处的同一水平面不同位置、同时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v0分别水平抛出和竖直向上抛出,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则两球都处于空中运动的过程中
A.两球可能在空中相遇
B.B球运动至最高点时两球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达到最大
C.两球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与运动的时间成正比
D.在某一时段可能出现A球的速度大小小于B球的速度
第(7)题
利用薄膜干涉可以测量圆柱形金属丝的直径。

已知待测金属丝与标准圆柱形金属丝的直径相差很小(约为微米量级),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和是具有标准平面的玻璃平晶,为标准金属丝,直径为;A为待测金属丝,直径为D;两者中心间距为。

实验中用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平晶表面,观察到的干涉条纹如图2所示,测得相邻明条纹的间距为。

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第(8)题
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密的重力加速度g值。

测g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
具体的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的时间为,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点,小球经过P点至又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测得,和H,可求得g等于( )
A.B.C.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含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共4题)
第(1)题
如图所示,某同学为探究带电粒子“约束”问题。

构想了向里的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为B,边界分别是半径为R和2R的同心圆,O为圆心,A为磁场内在圆弧上的点且OP=PA。

若有一粒子源垂直磁场方向在纸面内的360°发射出比荷为的带负电粒子,速度连续分布且无相互作用,不计其重力,sin37°=0.6。

对粒子源的位置和被约束相关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时,被磁场约束的粒子速度最大值
B.在O时,被磁场约束的粒子速度最大值
C.在O时,被磁场约束的粒子每次经过磁场时间最大值
D
.在P时,被磁场约束的粒子速度最大值
第(2)题
如图所示,用两根长度相同的绝缘细线把一个质量为0.1kg的小球A悬挂到水平板的MN两点,A上带有的正电荷.两线夹角为120°,两线上的拉力大小分别为和.A的正下方0.3m处放有一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小球B,B与绝缘支架的总
质量为0.2kg(重力加速度取;静电力常量,AB球可视为点电荷)则
A.支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0N
B.两线上的拉力大小
C.将B水平右移,使M、A、B在同一直线上,此时两线上的拉力大小为
D.将B移到无穷远处,两线上的拉力大小
第(3)题
下列四幅图涉及不同的物理知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卢瑟福通过分析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
B.图乙,1为射线,它的电离能力很强,可用于消除静电
C.图丙,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吸收能量为的光子发生跃迁
D.图丁,汤姆孙通过电子的发现,揭示了原子还可以再分
第(4)题
如图所示,总质量为460kg的热气球,从地面刚开始竖直上升时的加速度为0.5m/s2,当热气球上升到180m时,以5m/s的速度向上匀速运动.若离开地面后热气球所受浮力保持不变,上升过程中热气球总质量不变,重力加速度g=10m/s2.关于热气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受浮力大小为4830N
B.加速上升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保持不变
C.从地面开始上升10s后的速度大小为5m/s
D.以5m/s匀速上升时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为230N
三、填空、实验探究题(本题包含2个小题,共16分。

请按题目要求作答,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对应位置) (共2题)第(1)题
因电动汽车充电比燃烧汽油更便宜,故电动汽车更受到市场的欢迎。

某兴趣小组为了测量某电动汽车上安装的电池的电动
势E(300V~400V)和内阻r(0~10Ω),利用实验室现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室只有一个量程为100V、内阻为的电压表,现把此电压表改装成量程为400V的电压表,需__________(填“串联”或“并联”)一个阻值为__________kΩ的电阻,然后再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2)该兴趣小组将电阻箱R和改装后的电压表(电压表的表盘没有改变,示数记为U)连接成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测量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根据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R和电压表的示数U作出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该电池的电动
势E=__________V、内阻r=__________Ω。

(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
(3)由实验可知,电池电动势的测量值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内阻的测量值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第(2)题
两位同学在实验室中利用如图I所示的电路测量定值电阻R0、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图中a、b、c分别代表三只电表,它们当中有两只电压表和一只电流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某一方向移动时,甲同学记录的是电流表A和一只电压表
V1的测量数据,乙同学记录的是电流表A和另一只电压表V2的测量数据,并根据数据描绘了如图Ⅱ所示的两条U﹣I图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I中a代表_____,b代表_____(选填三只电表的符号“A”、“V1”或“V2”)
(2)实验中采用下列哪一滑动变阻器效果较好_____.
A.10Ω,0.2A
B.10Ω1A
C.1kΩ,200mA
D.2kΩ,2A
(3)根据图Ⅱ,可以求出定值电阻的阻值R=_____Ω,电源电动势E=_____V,内电阻r=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含3小题,共36分。

解答下列各题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式和重要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请将解答过程书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共3题)
第(1)题
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中的A板上有阴极发射器,发射出的电子冲向B板,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

已知E=3V,滑动变阻器全阻值R=99Ω,A板发射出的电子最大动能E=2.4eV闭合开关S,自左向右移动触片,至滑动变阻器的。

处时电流计指针恰好无偏转,求:
(1)平行金属板间电压;
(2)电源的内电阻。

第(2)题
如图所示,ABCD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轨道,AB段平直倾斜且粗糙,BC段是光滑圆弧,对应的圆心角θ=53°,半径
为r,CD段水平粗糙,各段轨道均平滑连接,在D点右侧固定了一个圆弧挡板MN,圆弧半径为R,圆弧的圆心在D点。

倾斜轨道所在区域始终有场强大小为、方向垂直于斜轨向下的匀强电场,在M、N两点所在直线右侧空间存在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图中没有画出),场强大小为。

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在倾斜轨道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最终从D点水平抛出并击中挡板,以D点为原点,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已知A、B之间距离为2r,斜轨与小物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g,sin53°=0.8,cos53°=0.6求:
(1)小物块运动至圆弧轨道的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改变小物块释放点到B点的距离和电场强度E1的大小,使小物块每次都能从D点以不同的速度水平抛出并击中挡板的不同位置,求击中挡板时小物块动能的最小值,并求出小物块的落点坐标。

第(3)题
如图,质量分别为、的A、两滑块放在水平面上,A、用绷直的细绳连接着(细绳形变不计)。

零时刻,滑
块受到恒力作用从静止同时开始运动,末细绳断开。

已知A、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取
重力加速度。

求:
(1)前内,A的位移大小;
(2)末,恒力的瞬时功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