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观众在流失?不,他们去“+互联网”了
新形势下的有线电视发展前景分析

新形势下的有线电视发展前景分析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传统有线电视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有线电视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有线电视发展前景如何呢?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一、新形势下的有线电视发展现状当前,有线电视行业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是受众的变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手机的智能化,观众的娱乐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有线电视节目已经不能满足年轻人的需求,观众流失严重。
互联网视频平台的崛起也给有线电视业务带来了较大压力,观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电脑观看各种影视节目,不再依赖有线电视。
在内容方面,互联网视频平台也拥有更多更新颖的专业、原创内容,受众更加倾向于选择这些内容,而非传统有线电视节目。
有线电视业也有一些有利的条件。
一方面,有线电视的接收终端机的普及程度高,基础用户量大,且相对稳定。
有线电视在新闻、体育、音乐等领域仍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偏远地区,互联网信号较差,观众对有线电视的需求较大。
在新形势下,有线电视发展也有着一些机遇。
首先是产业整合的机遇。
当前,有线电视行业内部竞争激烈,在这样的情况下,行业内的整合将是一种趋势。
有线电视服务商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合作或者收购,整合行业资源和用户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和覆盖范围。
有线电视服务商还可以开发更多的增值服务,比如视频点播、智能家居服务等,提升用户体验,增加用户黏性。
其次是技术变革的机遇。
随着5G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有线电视也可以利用5G技术提升自身服务水平。
5G技术的高速传输、低延迟等特点,将会带来有线电视业务的创新,比如4K、8K高清视频的传输,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等,这些都将会为有线电视业带来更多的机会。
政策的支持也是有线电视业发展的机遇之一。
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支持政策在不断完善和落实,有线电视行业将有望获得更多政策倾斜,比如资金的支持、市场准入的放宽等,在政策的扶持下,有线电视行业将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电视台发展现状

电视台发展现状如今,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台发展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现在的电视台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电视频道,而是逐渐向新的媒体形式和内容延伸。
首先,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互联网观看视频内容,而不再依赖于传统的电视频道。
许多电视台也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络平台,为观众提供在线观看直播、点播等服务。
这种发展使得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不再受限于电视机和特定的时间。
同时,电视台也开始尝试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与观众进行互动,增加观众的参与度。
其次,电视台也在不断探索新的节目形式和内容,以吸引更多的观众。
传统的综艺节目、新闻报道等仍然是电视台的主要内容,但是也出现了更多以年轻人为主要受众的综艺节目和真人秀节目。
这些节目更加注重娱乐性和参与性,采用一些新颖的互动形式,如网络投票、现场表演等,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粘性。
此外,电视台还在努力提高节目的质量和影响力。
通过引进国外优秀的电视节目和制作团队,借鉴先进的制作技术和理念,电视台的节目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同时,电视台也积极参与到国内外重大活动的报道和传播中,如奥运会、世界杯等。
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电视台的知名度,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多丰富多样的内容选择。
然而,电视台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普及,观众的媒体消费方式发生了变化。
许多观众开始使用流媒体平台观看电影、电视剧等,对传统的电视频道的依赖程度降低。
其次,电视台在面对电商和社交媒体平台等新兴媒体的竞争时,也需要探索和尝试新的商业模式,以提升自身竞争力。
综上所述,电视台发展现状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趋势。
通过利用网络和新媒体的优势,不断创新节目形式和内容,提高节目质量和影响力,电视台将在未来继续发挥重要的媒体作用,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视频娱乐和信息服务。
有线电视用户持续流失背景下的几点思考

有线电视用户持续流失背景下的几点思考摘要:互联网+时代下,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消费形势的改变,有线电视得到了推广应用,各地区创建了系统的有线广播电视网络。
不过,有线广播电视的快速发展,很多有线台运营商服务效率不高,电视用户流失。
为此,怎样留住电视用户数量,满足人们不同的文化需求成为重要研究内容。
关键词:有线电视;用户流量损失;方法分析截至2018年6月底,有线电视用户2.34亿户,季度净减少503.1万户,环比下降2.11%。
不过,有线电视仍是中国居民家庭的主要收视方式,但收视渗透率降至52.35%,环比下降2.46%。
IPTV升至第二收视地位,收视渗透率31.77%。
OTTTV位居第三,收视渗透率30.87%;直播卫星紧随其后,收视渗透率30.20%。
解决有线电视客户流失问题必须要结合主体优势展开差异化分析,通过用户关怀计划的落实提高用户价值。
一、有线电视收视情况有线数字电视在农村和城市地区的覆盖率总体仍处于较高水平,但是2015年开始出现持续下滑。
2018年,有线数字电视覆盖率在城市区域降幅达到9.1个百分点,市场竞争压力非常严峻。
IPTV发展最快,尤其是农村地区,2018年IPTV 市场份额超过直播卫星数字电视。
还需要注意的是,2018年OTTTV在各省市迅速崛起,市场份额超过城市市场,接近13%。
在收视满意度方面,有线电视用户满意度的稳定,OTTTV用户满意度最高,IPTV用户满意度降低。
2018年,有线电视,OTTTV、IPTV用户满意度达到80%以上。
其中,人们对OTTTV满意度最高;IPTV满意度紧随其后,有线数字电视满意度处于落后。
但与前两年相比,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满意率相比2017年基本持平略有回升,IPTV的用户满意度持续两年下滑。
二、有线电视用户流失的原因(一)OTTTV与IPTV占据主流市场网络技术的进步扩大了人们信息资讯搜集渠道,以电视为主的传统媒体受到冲击。
从本质上来看有线电视最大的竞争对象是OTTTV与IPTV,但从实质上来看确实强大的互联网/移动视频,逐渐趋向具有综合承载力的信息网络趋势发展,成为信息承载平台。
“创业教母”的创业之路 优米网创始人 王利芬

第一点,就是我要创业中央电视台的很多经济类知名节目,至今仍留有王利芬的痕迹。
王利芬创办了《对话》栏目,恢复创办了经济频道的《经济信息联播》并成为当时第一任总制片人,在此基础上,又创办了早间节目《第一时间》和中午档的《全球资讯榜》。
当然,更多人认识王利芬是由于其创办的《赢在中国》栏目。
一切都源自《赢在中国》。
自从王利芬2007年创办这个节目以来,“创业”这两个字就时刻刺激着她。
当看到许多选手因创业的心酸和激情而泪流满面时,王利芬作为见证人,内心总会掀起波澜。
做节目时,她甚至会走神,幻想着自己会如何创业。
事实上,王利芬决定创业,还有另一个隐秘的原因。
2007年年初,王利芬曾参加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青年领袖培训计划。
一天上午,他们进行分组培训,每组都由不同国籍、文化背景差异极大的人组成,每个人轮流谈自己生活中最大的困惑,并由其他组员帮助出谋划策。
那时的王利芬正为电视观众的流失而苦恼。
因为她发现,每天回到家,晚餐过后,自己、先生和孩子居然每人都对着一台电脑上网,却没有人打开电视,甚至包括她自己这个做电视的人。
这让她自己都觉得惊奇。
慎选投资人目前优米网每一次制作节目都是两路信号录制,一路是磁带,供电视节目制作;一路是硬盘,满足网络播放。
也就是说王利芬只要回归电视,为电视打造节目,维持公司运转的现金流不成问题。
王利芬表示,希望有朝一日优米网能壮大,能实现盈利,但现在并不急于依靠网络盈利,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打造网站的公信力,赚钱放在其次。
有很多关注王利芬的人也在给她提出各种建议。
比如柳传志告诉她,优米网内容还是太多,一定要在重点上突破,把一个战役打得特别漂亮。
“当一件事情成功了,而你不知道为什么成功的时候,你下面一定会失败,说明你这个成功一定是被撞上的。
”柳传志说。
柳传志的指点让王利芬决定把优米网的一些栏目合并。
“事实证明,效果非常好。
”王利芬感到欣慰。
以王利芬在企业圈多年的人脉,拿到一些投资并不难。
据了解,想投资优米网的机构并不少。
有线电视用户流失问题及对策分析

有线电视用户流失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广播电视领域也进入了全新的纪元,在电视领域发展带动之下,中国有线电视领域却产生了下滑。
最为明显的就是有线电视用户的退出,导致有线电视用户流失的原因有很多,基于此,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有线电视;用户流失;问题分析;对策分析一、有线电视用户流失问题2018年、2019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总收入6952.14亿元、8107.45亿元,实际创收分别是5639.61亿元、6766.90亿元,通过数据可以看到,中国广播电视领域的收入处于增长趋势,但是有线电视领域却出现了不升反降的问题,数据显示,有线电视传统业务同比下降4.6%,有线电视网络收入下降3.35%,以2019年数据为例,有线电视业务的收入占比为总收入的17%左右。
有线电视业务存在下滑的趋势,其营收占比也在逐渐减小,有线电视的用户数量存在下滑的趋势,在IPTV和Ott的冲击下,近年来我国有线电视观众份额持续下降,有线电视用户总数有所,尤其是,数字电视付费用户呈现逐渐流失的态势。
有线电视用户总数的下降,2017年开始,中国有线电视用户出现减少的现象,仅2018年一年,中国有线电视用户数量就缩减了2320万户左右,但与此同时,高清电视、4K电视、智能电视用户增长却没有停止,用户数已经超过2000万[1]。
二、有线电视用户流失的原因(一)网络电视发展在智能化电视的普及之下,也造成了两成以上的网民采用电视联网、检索、观看的方式找到自己喜欢的节目,这也对有线电视用户的数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网络不断发展带动之下,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不断拓宽自身的产业链,尤其是一些热门网剧的出现,也让观众更倾向于网络观看电视节目而不是有线电视观看。
互联网时代下一些操作性和互动性较强的电视更能吸引用户的注意,而相较于互联网电视的丰富、多元,有线电视本身的弊端就显露出来。
很多电视节目没有吸引观众的需求也没有鲜明的特点,加上一些自制剧、动漫等优质资源的融合,也令有线电视逐渐失去吸引力和竞争力,久而久之,在互联网企业不断拓宽自身商业版图的时候,也导致了有线电视行业的发展桎梏和用户流失问题。
[影视广告,媒介]媒介融合对影视广告的影响分析
![[影视广告,媒介]媒介融合对影视广告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e46fbd011ca300a7c390ae.png)
媒介融合对影视广告的影响分析
现代社会媒介融合的速度加快,媒介呈现出多动能一体化的趋势,这主要是指电视和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的。
现在的媒介融合,是在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支撑下来完成的,各媒介的融合呈现出内容融合、终端融合、网络融合的融合趋势。
现代化的媒介融合对传统的影视广告有以下的影响。
1. 传统电视受众分流电视广告投放份额呈逐年减少的趋势。
传统电视电影的观众不再是那么的集中,很多年轻的观众已经向网络等其他方面流失。
这主要是由传统电视的播放时间固定并且不能移动,已经满足不了快节奏生活的需要,很多观众已经被互联网吸引过去。
还有就是外部新媒体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收看方式,互动化的内容形态,移动化的终端服务已经是都市人们生活中的不二选择。
同时网络融合、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电视和互联网智能手机等的开发应用,已经渐渐代替了传统电视在人们心中的位置。
电视广告的投放由于价格贵,所以是精准投放,它是针对客户的有效投放,所以,传统的电视报刊等都已经无法满足部分产品的需要。
而新媒介以其个性化、大众化和互动化的影响力,可以带来广告的精准投放,明显增强了广告投放的效果,对商家起到一定的营销和宣传的作用。
因此,现在的很多商家转投新媒体广告的越来越多,这就是造成电视广告投放量低的原因。
2. 新媒体发展和媒介融合给影视广告带来新的业务领域。
新媒体的发展孕育着巨大的投资,成为全球投资的热点,现在新旧媒体的不断深入和融合,促进了传播技术的融合,也促进了产品内容的整合,通过融合也使稀缺的媒体资源不再稀缺,投广告不再是那么的难,所以,使各层次的广告客户都有选择的途径,也给传统广告带来了影响。
有线电视流失调研报告

有线电视流失调研报告标题:有线电视流失调研报告摘要:本研报是针对有线电视流失现象进行的一项调研,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和用户调查的方式,探讨了有线电视流失的主要原因和对策,为有线电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一、引言有线电视作为传统的电视媒体形式,近年来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流失问题。
本研究旨在了解有线电视流失的原因和用户态度,以期能对有线电视行业的改进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1. 数据收集:通过对有关统计数据的采集,包括有线电视用户数、流失用户数、市场份额等;2. 用户调查:设计问卷并进行线上线下的调查,了解用户对有线电视的使用情况、观看习惯以及使用体验;三、有线电视流失原因分析1. 内容不吸引人:有线电视节目内容的缺乏多样性和精彩性,使得用户对其失去兴趣;2. 广告过多:广告的过多和过长,影响了用户观看节目的体验;3. 线路质量差:有线电视线路老化,导致画面质量和信号稳定性下降;4. 价格较高:有线电视收费较高,用户转向其他更便宜的媒体形式。
四、用户调查结果分析1. 观感度下降:多数用户认为目前有线电视节目不吸引人,且广告过多影响观看体验;2. 跨平台观看:用户越来越多地选择跨平台观看,如视频网站、OTT等;3. 媒体消费习惯改变:用户收看电视的时间减少,转向移动设备上的娱乐消费;4. 费用压力增加:用户认为有线电视收费较高,需要更多节目和服务的附加值。
五、对策建议1. 提升节目质量:有线电视行业应加大对优质节目的引进和制作,迎合用户的观看需求;2. 广告精准化投放:有线电视行业应减少广告量,提高广告精准投放的效果,减少用户的观感度下降;3. 投资网络升级:有线电视行业需要加大对线路和设备的升级投入,提高画面质量和信号稳定性;4. 价格优化策略:有线电视行业应根据用户需求和媒体竞争状况,合理调整收费标准。
六、结论本研报通过对有线电视流失问题的调研和分析,得出了用户对有线电视节目内容、广告过多、线路质量差、价格较高等问题的不满意度较高。
新媒体时代地方电视台的困境和发展

新媒体时代地方电视台的困境和发展新媒体时代,地方电视台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但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移动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电视媒体面临着巨大的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地方电视台如何在新媒体时代生存和发展呢?本文将从困境和发展两个方面来探讨地方电视台在新媒体时代的现状和未来。
一、困境1. 受众流失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年轻人逐渐放弃传统的电视观看习惯,转而通过网络平台、移动应用等新媒体渠道获取信息和娱乐。
地方电视台的受众面临严重流失,尤其是年轻人的观众群体逐渐减少,这对地方电视台的收视率和影响力产生了负面影响。
2. 资金困难地方电视台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广告收入维持运营,但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广告主也更愿意将广告投放在新媒体平台上,而对传统电视媒体的投放力度逐渐减弱,导致地方电视台的广告收入不断下降。
地方电视台还面临着内容制作、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成本压力,资金困难成为困扰地方电视台的一大难题。
3. 内容同质化由于受众需求的多样化和新媒体竞争的激烈化,地方电视台的节目内容逐渐走向同质化。
一方面是受限于财力和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另一方面是受市场需求的影响,节目内容缺乏差异化和特色化,导致观众对地方电视台的节目失去兴趣,进而影响了地方电视台的收视率和市场竞争力。
4. 技术变革新媒体时代,技术的迅速更新换代也给地方电视台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高清、4K甚至8K的视频技术的普及,VR、AR等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对地方电视台的播出设备、技术人员和制作流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资金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地方电视台在技术方面的滞后也成为了其面临的困境之一。
二、发展1. 多渠道传播面对新媒体的挑战,地方电视台应积极拓展传播渠道,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和移动应用,建立自己的新媒体阵地,通过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多种渠道传播节目内容,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
互联网电视ott

互联网电视ott互联网电视OTT的趋势和发展互联网电视OTT(Over The Top)是一种通过互联网传输音视频内容的技术,它推动了电视行业的革命性变革。
OTT技术的出现使得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观看内容,并且无需遵循传统电视节目表的安排,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电视观看方式。
本文将探讨OTT的发展趋势以及对电视行业的影响。
一、OTT技术的发展历程OTT技术起源于早期的视频流媒体服务,最早被广泛应用于视频点播服务。
随着互联网带宽的不断提升以及流媒体技术的发展,OTT技术逐渐与传统电视行业相结合,成为一种新的电视传输方式。
OTT技术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智能电视、机顶盒或者手机等终端设备接收并播放视频内容,而无需依赖传统的有线电视或卫星电视服务。
二、OTT技术的优势1. 多样化的内容选择:OTT技术使得用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观看内容,不再受限于传统电视节目安排。
用户可以通过OTT平台上的应用程序(APP)访问各种视频内容,包括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
2. 强大的交互性和个性化服务:OTT平台具备强大的交互性,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内容搜索、点播和暂停等操作。
同时,OTT平台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观看行为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为用户呈现更加符合其兴趣和口味的内容。
3. 灵活的终端设备支持:OTT服务可以在智能电视、移动设备、电脑等各种终端设备上提供,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自己喜欢的设备观看视频内容,大大提升了观看的便利性和灵活性。
三、OTT的发展趋势1. 内容自制化和独家版权:OTT平台的崛起推动了内容自制化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OTT平台开始自主制作或独家购买影视作品,并推出原创电影和独播剧集,以吸引观众并提高平台的独特性。
2. 云游戏和VR体验:OTT平台也逐渐探索将云游戏和虚拟现实(VR)技术与电视内容相结合的可能性。
用户可以通过OTT平台体验高质量的云游戏和沉浸式的VR内容,提升观看的游戏和电影体验。
3. 数据筛选和精准营销:OTT平台的用户行为数据非常丰富,平台可以通过对用户行为数据的分析,进行精准的广告投放和内容推荐。
电视剧赏析论文

如何看待电视剧的受众向网络转移的现象“你看电视剧喜欢看电视台播放还是从电脑上看?”这个问题想必是经常被抛出,并且多数答案已从前者向后者转移。
同时,“限播新政下,“网络剧”是暴富捷径?”、“百度报告:中国网民最喜欢网上看"电视剧"”等一系列标题陆续出来吸引大众眼球。
2010年,虽然时有《水浒》等新剧盗播事件发生,但网络平台对于影视作品版权的认知和尊重,正在发生倾向好转的改观。
2010年,全国共生产14000集电视剧,比上一年增长7%。
这个辉煌数字的背后,却有着近一半作品不见踪影。
2010年,网络已成为电视台之外影视作品播放的另一个重要平台……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观众在网络上观看电视剧日趋常态化,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意识、消费习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而,网络不仅为电视剧的传播和接受拓展了新的途径,也为影视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时空。
也就是说,网络插足电视台分“蛋糕”的说法确确实实是存在并且开始有其存在的理由了。
由以上几个现象表明:电视剧的受众向网络转移的现象已愈演愈烈,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大众越来越喜欢通过网络这个媒介而不是电视来机观看电视剧呢?通过研究发现,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电视台方面的角度出发:1 在政策调整的情况下:“2010年3月22日广电总局发通知规定:卫视晚间时段,同一部电视剧不得播出超过3集;卫视白天时段,同一部电视剧播出不得超过6集;一天24小时,电视剧播出量不得超过卫视总节目量的45%。
该政策的正式实施使得各大小影视剧公司之间出现了一条明显的分水岭。
”电视剧的市场一贯竞争激烈,每年生产的数百部电视剧虽然只有一半能在荧屏上与观众见面,但真正能够热播并给电视台带来好的收视口碑的剧终究只有那么几部。
限播令下达之后,电视台对于精品的需求更加迫切,也使得优质电视剧的价格涨势一路直飙。
据悉,湖南卫视以每集高于120万的天价,买断了《杨贵妃秘史》的首播权和发行权。
按照该剧30集的长度来估算,湖南卫视的购剧成本在4000万左右。
新媒体对传统电视行业的冲击与应对策略

新媒体对传统电视行业的冲击与应对策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逐渐崭露头角,对传统电视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传统电视行业面临着观众流失、广告收入下降等问题,必须积极应对新媒体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对传统电视行业的冲击,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新媒体对传统电视行业的冲击1.观众流失随着新媒体的兴起,观众的媒体消费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
传统电视节目的固定播出时间和内容受限制的特点,无法满足观众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相比之下,新媒体提供了更加灵活、自由的观看方式,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内容和时间,导致观众流失。
2.广告收入下降传统电视行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是广告。
然而,随着观众流失,传统电视的收视率下降,广告商对传统电视的投放意愿也在减弱。
与此同时,新媒体平台的广告投放成本相对较低,覆盖面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广告主,进一步削弱了传统电视的广告收入。
3.内容创作模式变革传统电视行业的内容创作模式主要由电视台和制片公司掌控,内容的选择和制作过程相对封闭。
而新媒体平台的兴起,使得内容创作更加开放和多元化。
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内容创作者,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等平台分享自己的创作,这种模式的变革对传统电视行业的内容供给产生了冲击。
二、传统电视行业的应对策略1.加强内容创新传统电视行业应加强内容创新,提供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节目。
通过深入了解观众需求,结合新媒体的创新元素,制作出更具吸引力的节目,以留住观众。
同时,传统电视行业可以与新媒体平台合作,共同开发优质内容,实现资源共享,提升传统电视的竞争力。
2.拓展新媒体渠道传统电视行业应积极拓展新媒体渠道,将传统电视节目与新媒体平台相结合。
通过在新媒体平台上提供独家内容、互动活动等方式,吸引观众的关注和参与,增加观众粘性。
同时,传统电视行业还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广告投放,扩大收入来源。
3.提升用户体验传统电视行业应注重提升用户体验,提供更加便捷、高质量的服务。
通过技术手段,提供个性化推荐、智能搜索等功能,满足观众的个性化需求。
广播电视行业中的困难与具体表现

广播电视行业中的困难与具体表现一、行业困难概述广播电视行业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面临了许多困难与挑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形态日益多样化,观众受众群体趋于碎片化,使得广播电视行业在内容创作、竞争优势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同时,广告收入下滑、版权费用上升以及监管政策限制等因素也使得广播电视行业陷入困境。
二、内容创作困扰在广播电视行业中,内容创作一直是一个关键问题。
由于受众需求碎片化的影响,不同终端媒体上的观众对节目内容有着不同的需求。
传统广播电视节目在时长、语言和风格等方面存在局限性,无法满足观众多元化的选择需求。
此外,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用户生成内容(UGC)迅速兴起,更加突显了传统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赶超压力。
三、竞争环境加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各种新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竞争环境日益加剧。
广播电视行业的主要对手早已不仅仅是同类传统广播电视企业,还包括了互联网公司、社交媒体平台以及流媒体服务提供商等。
这些新竞争者以其更加灵活多变的商业模式和更低的运营成本迅速占据市场份额,给广播电视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
四、广告收入下滑广告收入一直是广播电视行业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
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观众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手机和其他智能设备观看影视节目,传统广告受众流失严重。
同时,在新媒体平台上出现的精准投放、自助购买等特点也使得部分广告主转向了新媒体渠道。
这导致传统广播电视行业面临着广告收入锐减的困扰。
五、版权费用上升随着内容价值认知的提高,版权费用成为制约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传统广播电视行业依靠购买剧集、综艺节目等版权来吸引观众和广告主,但随着部分热门内容的版权费用水涨船高,企业在获取优质内容上的成本不断攀升。
这使得一些中小型广播电视公司无法承担高昂的版权费用,限制了行业发展空间。
六、监管政策限制广播电视行业受到国家监管政策的严格限制,影响了其发展方向与创新能力。
观众去哪了——从电视现状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

观众去哪了——从电视现状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作者:程荣富周宏志来源:《声屏世界》 2015年第2期程荣富周宏志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如何稳固主流媒体舆论阵地?其实,十年前,平面媒体人就开始思考过这个问题。
当时,电视媒体人对这个问题关注度还不是很高。
但现在,特别是微博、微信的广泛应用,面对新媒体的冲击,电视人的心情和平面媒体等其他传统媒体人一样焦虑和关切。
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媒体冲击,电视观众在迅速流失,收视率自然下降。
是观众不看新闻了,肯定不是!那观众去哪儿了?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一个数据对比分析指出:在20世纪80年代,官方媒体掌握了80%的话语权;而在2012年的20个网络热点事件中,非官方媒体掌握了75%的话语权。
网络非官方媒体的崛起,进一步加速观众向网络和非主流媒体聚结。
为什么新媒体能吸走观众,而电视却留不住?为什么电视的影响力在下降,而新媒体的话语权越来越重呢?要稳固观众,无非两个办法:一是稳固现有的观众,把流失的观众拉回到传统媒体上来;二是在新媒体的世界里,传统媒体也去抢山头、占阵地,把观众引入到自己能影响到的范围内。
在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维系和扩大影响力,除了提高收视率、公信力外,还要提高传播力。
而要做到这一点,只有走融媒之路。
诚然,传统媒体在新闻报道的深度、广度、高度等方面是新媒体不可比拟的,但网络媒体在新闻信息的海量性、即时性、互动性等方面又是传统媒体难以企及的。
网络媒体带给传统媒体挑战的同时,也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合作机遇。
事实上,目前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正处于既暗战不断又相互依存状态。
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传统媒体在融媒之路上要有所作为,关键在于内容价值重估、内容生产重构、内容渠道重置。
官方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电视节目制作时长达295.05万小时,2012年更是增长迅猛,达到343.63万小时,增幅达16.47%。
这说明,和电视台内容生产制作规模不断提升形成对比,电视媒体的收视率却呈现下滑趋势,电视收视规模也在不断走低,内容产品聚合观众的能力下降,内容价值正在衰减。
电视行业的观众习惯变化

电视行业的观众习惯变化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视行业正在经历着观众习惯的巨大变化。
传统的电视机正在逐渐被互联网、移动设备和流媒体服务所取代,观众们更加倾向于自主选择内容、追剧和参与互动。
这种观众习惯变化对电视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改变了传统电视的消费模式,同时也对广告商和媒体公司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首先,随着互联网和手机智能设备的普及,观众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在线视频流媒体服务观看节目和电影。
知名的视频平台如Netflix、Hulu和Amazon Prime Video等吸引了大量用户,这些平台不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内容库,还允许用户随时随地通过流媒体技术来观看他们感兴趣的节目和电影。
观众们不再受限于传统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和频道选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自由选择观看的内容,大大提升了观众的观看体验。
其次,互联网的兴起也让观众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来分享观看体验和与其他观众互动。
无论是通过微博、微信还是其他社交平台,观众们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评论和推荐给其他人。
这种社交媒体的互动使观众们感觉到与他人的共享和互动,增强了他们对节目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此外,一些电视节目和电影制片商也积极利用社交媒体来营造话题和增加观众的参与度,例如在剧集播出期间组织线上讨论或观众投票。
再者,广告商和媒体公司也需要适应观众习惯变化带来的新挑战。
传统电视广告往往以中断式广告的形式呈现,观众们可以通过切换频道或者提前录制节目来避免广告的干扰。
而在流媒体平台上,广告往往以插播式或者前贴式广告的形式出现,观众们往往无法跳过广告,这也为广告商提供了更多的投放机会。
然而,观众们对广告内容和形式的要求也在发生改变,他们更加倾向于接受有创意、个性化和与观众兴趣相关的广告。
媒体公司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通过提供更高质量、更具互动性的节目内容来吸引观众,保持他们的关注度,从而提高广告收益。
综上所述,电视行业的观众习惯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电视机逐渐被互联网、移动设备和流媒体服务所取代。
电视行业市场分析在线视频平台的崛起与传统电视的观众流失

电视行业市场分析在线视频平台的崛起与传统电视的观众流失电视行业市场分析:在线视频平台的崛起与传统电视的观众流失近年来,随着在线视频平台的不断崛起和传统电视的观众流失,电视行业市场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对这一市场趋势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在线视频平台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市场趋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在线视频平台观看影视剧、综艺节目等内容。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艾瑞咨询的数据,中国在线视频行业的用户规模已经超过8亿人,占全国网民的84%。
而传统电视的用户观看率则不断下降,2019年上半年CCTV1的收视率就下降了3.06%。
在线视频平台的崛起和传统电视的观众流失,也带来了广告市场的变革。
越来越多的广告主选择在在线视频平台上投放广告,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19年中国在线视频广告市场规模达到了466.8亿元,同比增长40.1%。
二、原因分析在线视频平台的崛起和传统电视的观众流失,缘于多方面原因。
首先,在线视频平台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化。
在线视频平台具有更大的自主创作空间和更灵活的节目制作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不同类型、不同风格节目的需求。
而传统电视受制于频道和时段的限制,节目种类单一,容易导致用户流失。
其次,在线视频平台的观看体验更好。
在线视频平台在技术上更加先进、更加成熟,根据网速的不同,可以提供高清、流畅的观看体验,而传统电视由于信号干扰、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画面卡顿、花屏等问题,影响用户使用感受。
最后,在线视频平台的用户交互性更强。
在线视频平台可以根据用户喜爱的类型和习惯推荐节目和影片,用户可以自行选择观看的时间、节目类型等各种因素,而传统电视由于受制于节目表的限制,用户的选择余地较小。
三、在线视频平台的未来发展前景在线视频平台的不断崛起和发展,给整个电视行业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变革。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市场的不断拓展,在线视频平台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首先,多元化的内容将成为在线视频平台发展的主要趋势。
【保用户专题】浅谈重拾广电网络的平台价值与保用户、促发展

【保用户专题】浅谈重拾广电网络的平台价值与保用户、促发展只有发挥了平台的价值,才能真正保住和发展用户,才能为广电网络成为一个真正的综合信息服务商提供足够的市场根基和用户基础。
编辑部语:近几年,严重的用户流失让广电网络感受到切肤之痛,中广互联编辑部在与各地广电网络的接触中,都深深感到了他们危机感,如何保住用户,已经成为大家共同苦苦探索的“秘笈”,整个行业都使出自己的“十八般武艺”,加入到用户争夺战中。
广电网络究竟要如何攻克这一棘手难题,中广互联特组织【保用户专题】,让大家介绍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广泛交流,集思广益,看到别人,审视自己。
欢迎大家参与交流。
您的稿件可投到:*******************广电网络不仅仅要成为一家综合信息供应商,而且更还自带传播媒介的属性,有自己的从娘胎里带来的平台价值,这个在保用户、促发展中应该被重新拾起并足够重视。
因为这个属性和平台价值不仅原本就是我们的优势,而且与用户最大的需求直接对接,与视频产业价值链有先天的关联,并能撬动巨大的视频产业市场。
只有发挥了平台的价值,才能真正保住和发展用户,才能为广电网络成为一个真正的综合信息服务商提供足够的市场根基和用户基础。
一、广电网络(有线)具备的功能属性认清功能属性,可更好地扬长避短,定位发展之路。
广电网络(有线)脱胎于广播电视系统,改制于事业单位,拥有自建网络资源、播出平台资源。
因此广电网络(有线)的功能属性,我能想到的最显著的有以下四个:1. 传播媒介属性(内容传播的平台);2. 网络接入和通信的“通道”属性;3.管道网络规划建设的功能;4.可控渠道的“红网”属性。
对于广电网络的平台价值而言,最显著的就是传播媒介属性、可控渠道。
这两个属性,决定了广电网络可一头直接与公客用户对接,直接满足公客用户的对电视内容、功能服务等需求,同时还可以另一头对接政府、企事业单位,发挥平台内容、功能整合的作用。
我们在反复强调网络建设和通信、安装运维、营销的今天,一定不能忽略广电网络(有线)先天的传播媒介的属性,这个属性是广电网络(有线)区别于三大通信运营商的最先天优势。
传统电视媒体拥有的四大优势

传统电视媒体拥有的四大优势虽然电视媒体在“多屏时代”受到挑战是无法避免的,但并不意味着这些新兴媒体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取代电视媒体的市场领先地位。
1.电视在整合传播中仍占据主导地位。
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CTR)在对一些节目进行研究后发现,重大新闻事件只有在被电视媒体播出以后,才会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出现传播高峰。
这说明电视媒体仍然是社会化整合传播的重要引爆点,社会化传播最强大的爆发力仍然最集中在电视媒体上,新媒体只是以电视媒体为核心进行整合传播。
2.电视仍是最重要的一块屏幕。
目前,中国电视产业正处于数字化平移后期,有线数字化程度超过60%。
随着中国数字化变革推动,电视高清数字化终端的更新换代提升了观众的收视观感体验,电视观众高自主和高审美收视需求不断被满足。
据尼尔森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1—10月北京、广州、成都、杭州4个城市电视观众中,45岁以下电视观众占比分别达到59.8%,66.6%,49.2%,48.2%。
可见电视市场并非是绝大部分由老年人收视所积累起来的,电视依然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体平台。
另外,据中央电视台总编室市场评估部的一项网民调查结果显示,电视媒体的信任度以7.58分排在第一位,远远超过其他新兴视听媒体。
3.电视仍是优质内容的主要制作者。
面对互联网海量内容,传统电视虽在内容数量上不占优势,但却主导了优质内容。
首先,电视媒体在新闻资讯与评论上具有优势。
目前,各大网站中对于重点新闻事件和新闻报道的视频,仍然以来自电视媒体内容为主。
其次,电视媒体在综艺娱乐节目、电视剧以及纪录片方面占据优势。
虽然近两年来,国内视频网站不断加大自制剧、自制栏目的投入,但真正能够引起社会大众广泛讨论、传播、关注的综艺节目或电视剧等,基本都来自电视媒体制作的内容。
如《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星光大道》、《舌尖》系列等。
最后,在大型晚会、赛事等直播性节目方面,电视媒体同样具备绝对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呈现。
视媒 体网络传播监测数据显示, 2 0 1 5 年1 -8 # ] 全 网视 频点击总 量达到3 5 7 1 . 9 亿 次, 与去年同期相 比涨幅高达9 0 . 7 % , 其
中网络自 制节目 视频点击量增长超过1 7 倍。 1 ~8 月在播 电视节 目 点击量达2 9 1 l " f L 次, 依 旧是网络
的态势。内地许可电视剧贡献了这一类型里绝大多数的视
频点击量, 但 内地 网络剧今年 的井喷态势也不可小觑 , 它
们在8 个月里共创造出8 9 . 2 亿次的点击量。
7 月以来 , 视频网站流量出现显著增长。 暑期学生的加
盟使得7 月全 网视频点击量达到5 9 2 亿次。《 花千骨》《 中国
视频点击量的主要来源。 传统电视台之间的竞争从线下延
在此背景下, 始终坚持主流价值观 和较 高的审美水准。 它本身就是国内的原创模式, 且第一季就 受到社会各 界好评如 潮, 并被 国家新 闻出版广电总局评
伸至线上 , 而视频网站本身也正在成长为他们的对手。
好声音》 等现象级电视剧和综艺节目 备受追捧, 《 奇葩说 》
《 无心法师》等网络 自 制 内容 q 好又叫座, 亦成为全 网视 i 频点击量的一大来源。
( 美兰德文 , 摘自 2 0 1 5  ̄9 k I 9 日美兰德 媒 介 咨询 )
,
l
市场一片火热。 从综艺类节 目 频道来源点击量对 比中可以看到, 央视
与一线卫视仍 旧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浙江、 东方、 湖南、 江苏以及央视一套贡献了 5 2 % 的综艺节目 视频点击量。 今年以来电视在播剧 目 构成电视 剧网络点击主体 , 占 比达到8 3 % , 电视播 出内容与网络点击 内容具有高度重合
l 媒介前沿
{ E l R0N 1 0F M I )i A
《 我是演说家》 第二季用情怀打动观众
报告
亿,
经过 广电总局的严格管控 , 真人 秀市场 的调整必将 对 中国电视 综艺行业产生深 刻而深远 的影响。 在 内容 生 产颇具潜力的中国电视人面前,“ 冷思” 之后的真人秀, 并 不会停滞不前, 而是会实现 新的突破 , 达到更完美的荧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