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一:天才儿童是后天培养出来的
《天才儿童不是生来就有,而是教出来的》
早教的目的是开发孩子的智力,其实很多益智性的游戏就可以完成孩子早教的过程,而且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学习是轻松愉快的,还可以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交流。

孩子的心理成长与家庭氛围有很大的关系呢。

曾经有个在深圳的爸爸,因为女儿出生后一直留在乡下,没有接受过同龄孩子的任何教育,所以什么都不会,女儿来到深圳上幼儿园中班后,老师教的字她不会认,不会写,脾气粗暴的父亲只好动手打。

2003年10月10日这天父亲心情不好,晚上回家看见女儿作业一个字都没动居然还睡在床上,火冒三丈地将女儿从床上抓起来就打,直到她吐了,脸也变紫了,才慌了手脚,赶紧将女儿送到了深圳市儿童医院。

住院五天后女儿才渡过了危险期。

这之后悔恨交集的父亲彻底改变了对待女儿的方式。

女儿不喜欢写字,这位聪明的父亲就自己设计了一套组字模型,用32根彩条跟女儿一起玩拼字游戏。

彩条不仅可以拼字,还可以拼出许多图画,女儿立刻喜欢上了这种玩中识字的方式,她每天主动要求跟父亲一起拼字拼图,在拼的过程中,女儿不仅记住了这些字的读音,还记住了这些字的笔划顺序,对汉字的结构也有了充分的了解。

因为经常拼字,女儿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在“字”上,出去玩的时候看到路边的招牌,她也会主动问爸爸那是什么字。

仅一年时间,女儿不仅认识了一千多个汉字,而且参加全国少儿书法比赛时,才5岁的她获得了全国唯一的一个金奖。

案例二:三个幼儿,三种学前教育
有三个同岁男孩,一个叫小杰,一个叫Karl,另外一个叫小骆。

三年前,他们年龄都是3岁,同在一个普通幼儿园,由于三个孩子家庭的原因,有两个孩子离开了。

小杰去了福中幼儿园,Karl跟着爸爸回到家里,只有小骆仍然留下。

孩子小,不知为什么,父母亲却各有自己的打算。

三种环境有差别吗?
小杰去的幼儿园,是一个大房地产商办的,不说大家都知道,设施齐全条件好。

Karl 回到的是家庭,家庭对孩子来说应是世界中最美好的地方。

小骆留在的是普普通通的小区幼儿园。

三个孩子都是好苗苗,暂时改变了教育环境。

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
福中幼儿园让孩子们尽情地玩,3个老师带三十几个学生,小杰算是突出的,什么都学,什么都会,回答问题却什么都说不清楚。

Karl在家里有爸爸做伴,专注地玩,专注地学习,再也不愿去幼儿园。

小骆所在的小区幼儿园,孩子们不打架就行了,有时也能看到老师带领一队小朋友在草坪上散步。

一个玩、一个学习、一个散步,三种特点鲜明的育儿方式。

三种果实,哪个更让人喜爱?
时过境迁,转眼幼儿园的生活已经结束,三个孩子都是6岁的小顽童,团聚在一起玩耍,个个活泼可爱。

三种教育方式的结果也出来了,小杰的特点是:能把小朋友的玩具搞到手,小朋友还心服口服。

Karl能够在电脑上制表,写日记;会用英语简单对话;乒乓球可以战胜哥哥姐姐;能解一元一次方程;还能够为爸爸妈妈做熟米饭;智商是160,在6岁里算是很高了。

小骆在草坪上踢球,倒地铲球射门最漂亮,其他方面就比较普通。

三年的教育成长,如果把三个孩子看成是三种成熟的葡萄,由小学这个酿酒厂选择原料,学校更愿意优先选择哪一种葡萄呢?
教育成本有差异
福中幼儿园每学期收费近万元,早上送,下午接,显然,这棵幼苗插在了肥沃的土壤上;Karl在家里虽然不收费,可是爸爸不去工作,全日制照看,属于早出晚归、细心培育幼苗者;小区幼儿园每月只收几百元,日托,也管饭。

让幼苗自然生长,这是大多数孩子的现状。

起跑线上能决出胜负吗?
今年,三个男孩都要上学,小杰暂时去了一所村镇小学,Karl和小骆同在一所区级小学,不同的是,惟有Karl要跳级,因为他就要学完五年级的课程。

其他两个小伙伴与大多数孩子一样,开始九年义务教育。

我们知道,学习上一旦拉开距离,特别是在学校,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以及他们在同学们中的威信都会产生长远影响。

从幼儿到儿童,教育仅用了三年,三个孩子同时在成长,身高与体重几乎相同,聚集在一起,玩耍得一个比一个开心。

可是,开始读书了,三个人的起点却明显存在着差异。

如果说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那么,Karl已经在执行任务的途中,并可以看出他能提前完成任务。

接着我们想知道的是:Karl的智力怎么与其他同龄的小伙伴相差如此之大?是大智若愚?还是大智调皮?他是如何成长的?如何受教育的?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

家长要掌握最基本的家教知识,了解3~6岁儿童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Karl的父亲是一位电脑工程师,母亲是一个大学英语教师,这样的父母,这样的家庭环境,给Karl成为高智商创造了先决条件。

专家总结出幼儿从2~5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幼儿几岁开始学外语呢?一般当幼儿较好地掌握母语后,再开始学外语较合适。

但如果孩子家中具备双语环境,两种语言则可以同步进行。

Karl的父母也不约而同地采用了专家推荐的方法。

(1)全面活动反应法: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与回答多讲英语。

(2)游戏活动法:让Karl扮作CHICK(小鸡)、扮作RABBIT、(兔子)、扮作WOLF(狼),只要是你追我赶地玩,没有小孩子不愿参加的。

(3)歌曲、歌谣、儿歌以及动画片:Karl跟着妈妈唱英文歌曲,学英文儿歌,爸爸陪着Karl看英语电视节目,学习娱乐两不误。

早教机构做什么?做这样一种专业的教育,减轻父母的压力!
案例三:歌德的例子
德国诗人歌德(1749~1832年),从小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

他父亲为了使他能欣赏美,经常带他去参观城市里的建筑物,给他讲解城市的历史,培养了他对历史的爱好。

父亲还给他讲自己游历的故事,培养了他对世界、地球的爱好。

当他4岁半的时候,祖母就送他一座木偶戏院,培养他对戏剧的兴趣。

当他6岁半的时候,他就自己排戏,在他的小型戏台上演出。

在10岁时就开始自己写剧本。

母亲每天都给歌德讲故事听,就像每天报纸上连载的小说那样,每天讲到关键之处,就“且听下回分解”,以后的故事情节让歌德去想象。

第二天,在讲故事之前,先让孩子说他是怎么想的,然后自己再讲。

歌德的想象力就是这样培养起来的。

歌德从小就学多种外语。

在8岁时,他除德语外,还懂得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和希腊语。

歌德在早年受过广泛的教育,不但学过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数学、作文、修辞学,他还学过美术、音乐、舞蹈、骑马和击剑。

他既善于弹钢琴,又吹得一口好笛子。

由于从小就接受了有计划的、多方面的、良好的教育,使歌德成为世界著名的作家、诗人。

案例四:早期教育需要科学的理念和方法
很多家长可能都会有疑问,早教能让孩子有什么变化?早教应该从何时开始?早教可以让先天发育正常的孩子成为天才,有人说,如果你从孩子出生第三天开始早教,你就迟了三天,孩子的早教应该从出生第一天开始。

最近几十年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婴儿已经具备初步的认知能力,而且相当善于模仿,如果用适当的方法引导,都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在经历两年半的育儿历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中国的家长太需要学习了,中国家长很重视教育,不过他们多数重视的是小学到大学阶段,他们绝对不愿意把小孩交给水平不高的老师或是不好的学校,但他们会把婴幼儿交给老人或者保姆照料,也有少数由妈妈带,但这些
照料人都没有经过任何早期教育知识的培训,很多老人和保姆甚至只有小学文化,根本不懂怎么教育小孩,年轻妈妈们也只是从书上或网络了解一点育儿知识,非常有限。

而0--6岁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如果把一个人17岁时的智力水平作为100%,那么4岁就已经达到50%,4到8岁再获得30%,8到17岁获得20%。

婴儿出生时脑重量是成人的25%,3岁时达到67%。

人脑细胞约140亿,其中大约70-80%是在三岁前形成的。

儿童每种智能的获得,都有一个敏感期,一旦在敏感期内没有接受相关的训练,就会丧失学习的最佳时期,带来一些不可逆的严重后果。

所以把孩子交给没有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育儿方法的照料人带养真的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那样也许耽误了孩子的一生!可惜很多家长没有认识这一点,比如我们小区一个孩子,比我女儿小一个月,画了一个不规则的圆,兴高采烈地对他妈妈说这是海豚,他妈妈很不屑说这哪像海豚啊。

孩子黯然,我连忙说,画的真好,海豚的头在哪,尾巴在哪呀?孩子立刻眉飞色舞起来,分别指了出来。

我发现真有几分神似!这位妈妈的回答把孩子的创造力给掐死了,同时打击了孩子的自信!
奇卡的教育方式是开放的,充分保证孩子想象力的发挥,通过玩游戏来培养孩子的语言、认知、体能、音乐、感官、社交、人格,可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这种游戏的方式也更加适合孩子们。

我们一节课是45分钟,通常会设计十几个游戏环节,这一方面是考虑到3岁前的孩子专注力非常短暂,另一方面,因为不是每个孩子对所有的环节都感兴趣,必须提供多一些选择。

我们提供的是一种持续性的专业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