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卒中并发抑郁症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脑卒中并发抑郁症临床分析
目的:关于急性脑卒中并发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及相关性探讨。

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于2010年4月-2012年6月收治的84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因罹患脑卒中入院治疗,进行非随即分组,其中合并抑郁症患者45例设为研究组,而脑卒中不并发抑郁症患者39例设为对照组,对研究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了解急性脑卒中并发抑郁症的相关发病率风险因素,且对抑郁症严重程度与脑卒中病变部位的关系进行分析,住院四周后对患者的神经缺损综合功能进行评分。

结果:84例脑卒中患者并发抑郁症为45例(53.6%),脑卒中并发抑郁症的发生率与患者的性别、病变性质及发病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发生于左额叶及基底节区和右额叶及基底节区,对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抑郁指数)而言,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极易发生抑郁症,病变发生于左额叶及基底节区的抑郁指数明显高于右额叶及基底节区,经治疗后,其神经缺损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标签:急性脑卒中;抑郁症;临床分析
急性脑卒中是一种发病快、病情进展快、危险系数高的疾病,一旦发病,患者在出现躯体机能的障碍甚至丧失劳动能力的同时,也会影响其神经系统,导致神经缺陷的发生。

其实,急性脑卒患者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感障碍,其中以脑卒中合并抑郁症最为常见[1-4]。

目前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有关医务人员及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5],由于脑卒中后抑郁情绪的发生,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康复会存在极大的影响,导致患者在治疗时,延缓了神经缺陷功能的恢复,对生理及心理状况的恢复均存在极大的阻碍。

所以对脑卒中合并抑郁症的发病率,发病影响因素及治疗预后情况进行深度剖析,对整体疾病的把握及改善病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6]。

故笔者所在医院对收治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给予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于2010年4月-2012年6月收治的84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因脑卒中收治入院,其中男58例,女26例,年龄为49~72岁,平均年龄为6
2.1岁。

84例患者均经常规颅脑CT进行检查,其诊断按照由第4次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关于脑卒中的诊断标准,检查结果均符合诊断要求,同时发现脑出血患者为40例,脑梗死为44例,病变部位发生于左半球为41例,右半球为43例。

本次筛选的患者,均已经排除原先存在痴呆、精神神经异常、失语及既往脑实质脏器疾病。

进行非随机分组的方式,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为脑卒中并发抑郁症患者,为45例,脑出血为23例,脑梗死为22例;对照组为脑卒中患者不存在抑郁症患者,为39例,脑出血为15例,脑梗死为24例,其中研究组抑郁症的评定按照由《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所规定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患者的临床表现如下: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反应迟钝、烦躁、忧虑、自杀情绪、无用感及失眠等症状。

两组性别、年龄、病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抑郁症的严重程度评分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所规定抑郁症严重程度评分可以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

轻度:评分7~17分,鉴定为轻度抑郁;中度:评分为18~24分鉴定为中度抑郁;评分为24分以上时,则鉴定为重度抑郁。

给予鉴定为抑郁症的患者每人分发SDS抑郁自评量表,根据最终所测的总分进行抑郁指数的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抑郁指数=总分/8×100%。

1.2.2 分析项目综合对比分析脑卒中患者与性别、病变性质及病变部位(左半球、右半球)之间的关系;对研究组和研究组患者于住院时均进行神经缺损综合功能评分,同时两组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疗后4周再次给予神经缺损综合功能评分,并将两组进行记录对比。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2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进行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字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响抑郁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在45例脑卒中患者中,男性发生抑郁症为32例(55.2%),女性发生抑郁症为13例(44.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患者发生抑郁为23例(57.5%),脑梗死患者发生抑郁为22例(42.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发生在左半球并发抑郁症为21例(44.2%),卒中发生在右半球并发抑郁症为24例(55.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抑郁指数与病变部位的关系研究组患者中,病变发生于左半球与右半球两组之间进行抑郁指数的比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变部位发生于左额叶及基底节区和右额叶及基底节区之间进行抑郁指数的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3 研究组和对照组神经缺损综合功能评分两组患者于住院时其神经缺损综合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4周后,对照组患者神经缺损综合功能评分明显优于研究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已经成为21世纪疾病谱中常见疾病之一[7]。

脑卒中患者一般发生于脑出血或者脑梗死,进而发生神经系统功能缺损及脑实质障碍,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包括躯干活动异常、神经紊乱及情感障碍。

而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是情感障碍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已经引起国际上精神科及神经科专家的共识,也是研究的热点方向。

据相关学者报道,脑卒中并发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0%~55%,分析出
现抑郁症的原因,可能与患者自身活动功能丧失、社会功能欠缺及认知功能障碍等因素相关,一旦出现抑郁情结,患者会出现睡眠障碍、沮丧、惊恐、负罪感、烦躁及忧虑等消极情绪,这无疑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活满意度,导致对治疗失去信心,甚至有轻生的念头[8]。

按照神经生物学的相关解释可知,出现脑卒中后导致患者的神经功能受到损害,使相应病变部位的神经元胞体产生的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明显减少,导致神经通路受阻,最终出现抑郁[9]。

所以在临床诊治脑卒中患者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应该警惕患者出现抑郁症,及时诊断并且给予心理疏导及相应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可以将抑郁症扼杀在萌芽阶段[10]。

医务人员可以多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沟通,鼓励患者进行自身情感的宣泄,同时积极组织安排文娱活动,以提高患者开朗乐观的情绪,同时完善其社会功能,在生活上鼓励家属给予必要的物质及精神支持,与患者站在统一战线,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张本超,刘超亮.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2):64-65.
[2] 李献军,刘永,刘利君.急性脑卒中并发抑郁症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08,30(6):818.
[3] 王玲,郑茂永,王平,等.急性脑卒中并发抑郁症62例临床分析[J].工企医刊,2005,18(2):28-29.
[4] 魏玲莉,施琪嘉.脑卒中后抑郁症68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0,16(1):34-36.
[5] 王松国,唐维国.脑卒中后抑郁症87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08,37(2):220-221.
[6] 黄侃,陈眉,许茂盛,等.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抑郁的1H-MRS相关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2):1893-1895.
[7] 石丽娜,朱庆雨,荣根满.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与临床特点[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3):142.
[8] 曹淑梅,于洪玲,耿志伟,等.早期心理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外健康文摘,2011,8(19):367-368.
[9] 张莹,刘琴,杨青松.脑卒中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远期抑郁症状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7):8-10.
[10] 欧明亮,张贵升,陈军辉.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及其生活质量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2):4439-44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