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五校宝坻一中静海一中杨村一中芦台一中蓟县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五校联考高一物理试卷
Ⅰ、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下列与运动学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第3秒表示时刻
B .速度、加速度、速度变化量都是矢量
C .牛顿、千克、秒全部为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D .路程和位移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在数值上不可能相等 2.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绳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悬挂质量为m 的小球A ,为使细绳与竖直方向夹300
角且绷紧,小球A 处于静止,对小球施加的最小的
力等于 A .
2
1
mg B .3mg C .23mg D .33mg
3. 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 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 1;改用大小为F 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 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 .
21
21
F F l l --
B .
21
21
F F l l +- C .
21
21
F F l l ++
D .
21
21
F F l l -+
4. 用水平传送带传送货物,若传送带与货物间无相对滑动,设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传送带速度越大,则F 越大
B .F 的方向一定跟货物的运动方向相同
C .传送带匀速运动时,F 一定为零
D .传送带的加速度方向可能与F 方向相反
5. 如图所示,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由伸长到O 点并系住物体m ,现将弹簧压缩到A 点,然后释放,物体一直可以运动到B 点,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恒定,则 A .物体从A 到O 的过程加速度逐渐减小 B .物体从A 到O 点先加速后减速
C .物体从A 到O 加速运动,从O 到B 减速运动
D .物体运动到O 点时所受的合外力为零,速度最大
6.下图是某物体在t 时间内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从图象上可以判断和得到
A O B
A.该物体做的是曲线运动
B.该物体运动的时间t为2 s
C.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1.5 m/s2
D.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是抛物线的一部分
7.如图所示,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和M,且m<M把A、B用线相连绕过光滑定滑轮。

今用水平力F作用于B ,使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如能恰好使
擦力f和线中张力T的大小的变化情况为
A.N、f、T均增大;
B.N、f增大而T不变
C.N、f减小而T增大;
D.N、f减小而T不变。

8.如图所示,圆柱形的仓库内有三块长度不同的滑板aO
部圆心O,而上端则搁在仓库侧壁上,三块滑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依次是30°、45°、60°.若有三个小孩同时从a、b、c处开始下滑(忽略阻力),则
A. a处小孩最先到O点
B. b处小孩最后到O点
C. c处小孩最先到O点
D. a、c处小孩同时到O点
9. 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受到一变力的作用,该力与时间的
关系如图所示,A、B始终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t0时刻,A、B间静摩擦力最大
B.t0时刻,B速度最大
C.2t0时刻,A、B间静摩擦力最大
D.2t0时刻,A、B位移最大
10.如图所示,将一根不能伸长、柔软的轻绳两端分别系于A、B两点上,一物
体用动滑轮悬挂在绳子上,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θ1,绳子张力为
F1;将绳子B端移至C点,待整个系统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θ2,
绳子张力为F2;将绳子B端移至D点,待整个系统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
夹角为θ3,不计摩擦,则
A. θ1=θ2=θ3
B.F1<F2<F3
C. θ1=θ2<θ3
D. F1=F2>F3F
B A
Ⅱ、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每小题4分,共16分,选对而不全得2分)
11. 一质点沿x轴运动,其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为:x=10t﹣5t2(m),t的单位为s.下列关于该质点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质点的加速度为10m/s2
B.物体回到x=0处时其速度大小为10m/s
C.t=2s时刻该质点速度为零
D.0~3s内该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5m/s
12.如图所示,吊篮A、物体B、物体C的质量相等,弹簧质量不计,B和C分别固定在弹簧两端,放在吊篮的水平底板上静止不动。

将悬挂吊篮的轻绳剪断的瞬间
A.吊篮A的加速度大小为零
B.物体B的加速度大小为零
C.物体C的加速度大小为3g/2
D.A、B、C的加速度大小都等于g
13.如图,质量为M的斜面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

几个质量都是m的不同物块,先后在斜面上以不同的加速度向下滑动,斜面始终保持静止不动。

下列关于水平地面对斜面底部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有
A.匀速下滑时,支持力N = (m+M)g,静摩擦力为零
B.匀加速下滑时,支持力N < (m+M)g,静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C.匀减速下滑时,支持力N > (m+M)g,静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D.无论怎样下滑,总是N = (m+M)g,静摩擦力为零
14.下列给出的四组图象中,能够反映同一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Ⅲ、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5. 质量为 0.2 kg 的小球从某高处由静止落下,设小球所受的空气阻力 F 随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小球的加速度的最大值a max = m/s 2。

当空气阻力F = N 时,小球的速度最大。

(g 取10m/s 2

16. 如图为杂技“顶竿”表演,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 的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 的人以加速度a 加速下滑时,竿对地面上的人的压力大小为 ,重力加速度为g .
17.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规律:物体质量一定,其加速度与所受合力成正比。

(1)在平衡摩擦力时,小明用垫木把长木板的右端垫得过高,使得倾角偏大。

他所得到的小车的加速度a 与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F 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中哪条图线表示?答:____________。

(2)小明认为,在做以上实验时,“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F 等于砂和桶的总重力”是有条件的。

他把实验装置设想成如图所示的模型:水平面上的小车,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使之与盛有砂的小桶相连。

已知小车的质量为
M ,砂和桶的总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

若不计摩擦阻力与空气的阻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
计算得出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F =_________;由此可知,当满足__________ ____ 条件时,才可以认为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F 等于砂和桶的总重力mg 。

(3)如图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测出 1.2cm AB =, 3.6cm AC =,7.2cm AD =,计数点A 、B 、
C 、
D 中,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小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打点频率是50Hz ,则运动物体
的加速度a =______2m/s ,打B 点时运动物体
的速度
B v =______m/s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Ⅳ、计算题(共38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重要的表达式,需要画图的,画出相应的示意图)
a F
O 甲
a
F
O

m
M
纸带 打点计时器
垫木
18.(9分)小球从空中h=20 m处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碰撞后以碰前速度的50%竖直反弹到某一高度.(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
(1)反弹的高度是多少?
(2)从开始下落到第2次落地,经过多长时间?(不计小球与地面接触的时间)
19.(8分)如图所示,质量M=4kg的小车放在水平光滑的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6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2m/s时,在小车前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g取10m/s2)求
(1)放小物块后,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各为多大?
(2)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时小物块的位移的大小?
20.(11分)如图为上、下两端相距L=5 m、倾角α=30°、始终以v=3 m/s的速率顺时针转动的传送带(传送带始终绷紧).将一物体放在传送带的上端由静止释放滑下,经过t=2 s到达下端,g取10m/s2,结果保留根号的形式,求:
(1)传送带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
(2)如果将传送带逆时针转动,速率至少多大时,物体从传送带上端由静止释放能最快地到达下端?
21.(10分)如图所示,弹簧秤秤盘B的质量及弹簧质量不计,劲度系数K=1000N/m,物体A的质量为10kg,静置在秤盘上。

现给A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A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已知力F在前0.1s内为变力,0.1s后为恒力。

求力F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g=10m/s2)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五校联考高一物理答题纸
Ⅲ、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5. ; 16.
17.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
(3);
Ⅳ、计算题(共38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重要的表达式,需要画图的,画出相应的示意图) 18.(9分)
19.(8分)
20.(11分)
21.(10分)
2016-2017第一学期五校联考高一物理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C B D
B
D
A
C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BD
BC
AB
BC
15.(1) 10 2 16. (M+m)g-ma 17.(1) 乙
(2) Mmg/M+m 当m <<M (3) 1.2 0.18 四、计算题(共38分)
18(9分)解析: (1)小球第一次落地时有v 2
1=2gh 2分 得v 1=2gh =2×10×20 m/s =20 m/s 反弹的速度v 2=50%v 1=10 m/s 1分
则反弹的高度h 2=v 22
2g
=5 m 2分
(2)小球第一次落地的时间t 1=v 1g =20
10
s =2 s 1分
反弹后做竖直上抛运动,落地时h ′=0 或t 2=2v 2
g
=2 s 2分
故从开始下落到第二次落地的时间
t =t 1+t 2=2 s +2 s =4 s 1分
答案: (1)5 m (2)4 s 19、(8分) (1)物块的加速度. 2分
小车的加速度:
. 2分
(2)由:a m t=v 0+a M t 2分 代入数据解得:t=2s 在


2s








. 2分
20(11分)
(1)物体在传送带上受力如图所示,
a
a 物体沿传送带向下匀加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 由题意得解得a="2.5" m/s 2 (2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α-F f =ma (2分)
又F f =μmgcos α (1分)
故μ=36
1="0.29" (1分) (2)如果传送带逆时针转动,要使物体从传送带上端由静止释放能最快地到达下端,则需要物体有沿传送带向下的最大加速度即所受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设此时传送带速度为v m ,物体加速度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 α+F f =ma ′ (2分)
又v m 2=2La ′ (2分) 故.v m = 35 (1分)
21(10分)
原来静止时,弹簧压缩量设为x 0,则
kx 0=mg ①解得 x 0=0.1m ② 2分
刚起动时F 有最小值(设为F 1)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
F 1 =ma ③ 2分
当t=0.1s 后A 离开了B,0.1s 时A 、B 间挤压力恰为零,F 有最大值(设为F 2),对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2-mg=ma ④ 2分
此时弹簧恰好为原长,从A 开始运动到A 、B 分离A 匀加速运动了x 0,由运动学知识得
x 0=a t 2⑤解得 2分
a=20m/s 2,
a 值代入③式,解得最小值F 1=200N 1分, a 值代入④式,解得最大值F 2=300N 1分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