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高级中学物理内能的利用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昌高级中学物理内能的利用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易错压轴题(难)
1.小红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关系。
她实验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两套规格完全相同的装置,并每隔1min记录了杯中水的温度。
(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甲图中):先固定________的位置,再调整固定的________位置(选填“A”或“B”)。
(2)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相同的量有加热时间和水的
________。
加热时间t/min0123456
甲杯水温/℃25272932343638
乙杯水温/℃25262728293031
(3)通过表中记录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
(4)小红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两油灯中燃料的质量,并记录数据利用公式Q=cm(t-t0)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她认为通过这些数据能准确地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
你认为她的计算结果可靠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答案】B A 质量煤油见解析所示不可靠实验中有热量散失
【解析】
【详解】
(1)[1][2]先根据酒精灯高度确定石棉网(烧杯)位置,再确定温度计的位置,所以先固定B 的位置,再调整固定A的位置。
(2)[3]比较吸热多少时,应控制加热时间和被加热液体质量相同,比较液体温度变化的多少。
(3)[4][5]甲中水温度变化较快,说明甲吸热较多,甲中煤油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即煤油热值大。
(4)[6][7]由于实验中有热量散失,利用Q=cm∆(t-t0)可以算出水吸收的热量,比煤油或菜籽油燃烧放出热量要少,所以她的计算结果不可靠。
2.“比较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充分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用天平分别测量出质量均为10g 的酒精和碎纸片,将其分别放入两个燃烧皿中,点燃它们,分别给装有等质量水的烧杯加热。
本实验通过观察比较______来比较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的;实验过程中,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加热相同的时间;直至燃料_______,实验才能结束。
本实验中若采用Q放=Q吸来计算酒精或纸片的热值,则计算结果偏_______(选填“大”或“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温度计升高的示数多少不需要充分燃烧/完全燃烧小有热量散失
【解析】
【详解】
[1]这个实验的过程中,是用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来加热水的,通过观察比较温度计升高的示数多少来比较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的;
[2][3]要比较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充分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不需要加热相同时间,燃料充分燃烧后,实验才算是结束;
[4][5]因为酒精和碎纸片充分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不能被水完全吸收,有热量损失,即计算的Q放偏小,测量的酒精和碎纸片热值要比实际燃料的热值偏小。
3.如图所示,小李用装有少量的煤油和酒精的两盏灯,分别给两杯相同的水加热。
待煤油和酒精燃尽时,根据水温的变化比较两种燃料的热值大小。
请根据小李的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装入灯中的煤油和酒精的_____________必须相同;
(2)在燃料燃尽前,如果两个烧杯中的水均已沸腾,则该实验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小李的目的;
(3)燃料燃尽后,甲温度计的示数比乙温度计的示数高,由此判断_______(选填“煤油”或“酒精”)的热值大;
(4)该实验也可以粗略测出燃料的热值,与标准的热值相比,该实验测得的热值
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
【答案】质量不能煤油偏小有很多热量耗散到了空气中
【解析】
【详解】
(1)[1]本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除了燃料种类不同其他的要相同,所以实验前装入灯中的煤油和酒精的质量必须相同;
(2)[2]在燃料燃尽前,如果两个烧杯中的水均已沸腾,由于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实验无法比较甲、乙两烧杯中的水,谁吸收的热量比较多,因此该实验不能达到小李的目的;
(3)[3]燃料燃尽后,甲温度计的示数比乙温度计的示数高,说明甲烧杯的水吸收的热量比较多,所以由此判断煤油的热值大;
(4)[4][5]因为燃料放出的热量没有被水全部吸收,所以该实验测得的热值偏小,其主要原因是:有很多热量耗散到了空气中。
4.在“比较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你认为图中横杆、温度计、烧杯、铁圈、燃具等器件在铁架台上的安装顺序应是_____(填“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
(2)实验中除了酒精和碎纸片的质量应该相等之外还应保持_____相同(举出一条即可).
(3)实验中通过比较_____来比较酒精和碎纸片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同.
(4)根据表格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酒精和碎纸片这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_____.燃料加热前的水温/℃燃料燃尽后的水温/℃
酒精1535
碎纸片1525
【答案】由下而上水的质量、水的初温等水的温度差酒精
【解析】
(1)为了利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烧杯充分加热,并且温度计不要碰到烧杯壁和烧杯底,应按照由下往上的顺序组装器材;
(2)为了比较相同质量的酒精和碎纸片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必须控制二者的质量相等、烧杯内水的质量相等、两个烧杯相同;
(3)实验中,用酒精和碎纸片燃烧给水加热,可通过水升高的温度来比较酒精和碎纸片放出的热量多少;
(4)相同质量的酒精和碎纸片燃烧放热,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以将水的温度升高20℃,碎纸片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以将水的温度升高10℃,可见酒精的热值是碎纸片的2倍.
故答案为(1)由下而上;(2)烧杯内水的质量;(3)水升高的温度;(4)酒精.
5.小明同学探究了“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同时又探究了“不同燃料燃烧的放热能力”,他设计了两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在探究“不同燃料燃烧的放热能力”应选用_______(选填“甲”或“乙”)组器材.除了图中已经呈现的器材,这两个实验都还要用到的另一个测量工具是_________;(2)根据甲组实验的数据绘出了沙子和水的温度变化图象,如图丙所示,则沙子的比热容是_______J/(kg•℃);(c水=4.2×103J/(kg•℃))
(3)小明购买了一盒薯片,取出几片用上述方法测出薯片的热值为1.4×107J/kg,该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答案】乙天平 0.84×103偏小薯片没有完全燃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有一部分被空气等其他物体吸收,存在热损失.
【解析】
【分析】
【详解】
(1)研究不同燃料燃烧放热能力应用不同的燃料,因此选乙组器材.为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放热能力不同,比较控制物质的质量,因此还要用天平称量质量;(2)甲组实验是通过加热时间的多少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由图丙可以看出,质量和初始温度均相同的水和沙子,
加热4分钟后,吸热相同,水温度升高10℃,沙子温度升高50℃,根据 c=Q
m t
吸,即在Q和质
量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与升高的温度成反比,故沙子的比热容是:
c=1
5
×4.2×103J/(kg⋅℃)=0.84×103J/(kg⋅℃);(3)薯片没有完全燃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有一部
分被空气等其他物体吸收,存在热损失,根据q=Q
m
,可知小明用上述方法测出薯片的热值为
1.4×107J/kg,该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点睛】
(1)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不同燃料燃烧放热能力,应控制不同燃料质量相同;(2)我们使用相同的酒精灯(或加热器)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化法.水的比热容大,即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升
温小,据此确定水的温度变化,根据c=
Q
m t
吸,即在Q和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与升高的温度成反比,求沙子的比热容;(3)根据q=
Q
m
可计算出热值的大小,分析每一个
物理量与真实值的关系可知热值的偏差.
6.某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关系。
他实验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两套规格完全相同的实验装置,记录结果见下表:
(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合理的顺序是(甲图中):应先调整、固定________的位置(选填“A”或“B”)。
(2)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小明同学选择了两套相同的装置,在实验中还应控制:煤油和菜籽油的________及________相同。
(3)通过表中记录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________。
(4)该同学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两灯中燃料的质量,并根据记录的数据,利用公式Q吸=cm(t-t0)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然后再利用这个热量计算出煤油的热值,发现结果与课本中给出的煤油热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观察装置图,请你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 (2)质量水的初温(3)煤油(4)偏小煤油燃烧放出的热量,并没有全部被水吸收,有热量损失
【解析】
试题分析:(1)由于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且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或容器底部,所以,在组装装置甲时,要按“从下往上”的原则。
(2)为了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控制吸热升温的物质相同、物质的初温相同,燃料的质燃料加热前的水温/℃燃料燃尽后的水温/℃
煤油2544
菜籽油2534
量相同,比较燃料燃尽后,物质升温的快慢。
(3)通过表中记录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煤油,因为燃料燃尽后,用煤油加热的,水的末温高。
(4)结果与课本中给出的煤油热值相比偏小。
原因是:煤油燃烧放出的热量,并没有全部被水吸收,有热量损失(如烧杯、空气等吸热;煤油不可能完全燃烧)。
考点: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关系
7.如图所示,A、B、C三个实验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为10g,烧杯内液体的质量都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两个装置(选填装置序号A、B、C),当温度计的示数变化相同时,燃料剩下的越多,则该燃料的热值.(选填“越大”或“越小”)
(2)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应选择两个装置(选填装置序号A、B、C),当燃料燃烧相同的时间,温度计示数变化越大的那杯液体的比热容.(选填“越大”或“越小”)
【答案】(1)B、C;越大;
(2)A、B;越小.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规则,要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必须取不同种类的燃料;放出相同的热量,消耗的燃料越少,燃料的热值越大;
(2)要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就要取不同种类的液体;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温度越高的液体比热容越小.
解:(1)由图知,要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需要选择B和C两图,因为只有燃料不同;由热值公式q=可知,当温度计的示数变化相同时,放出的热量相同,燃料消耗的越少,剩下的越多,该燃料的热值越大;
(2)要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应选择A和B两图,因为只有液体种类不同;
当燃料燃烧相同的时间,放出相同的热量,液体a和液体b吸收的热量相同,由热量公式Q=cm△t可知,液体a和液体b在质量相同时,温度变化越大,吸热能力越差,即比热容越小.
故答案为:(1)B、C;越大;
(2)A、B;越小.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热值概念、比热容概念的了解与掌握,分析时利用好控制变量法
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8.在比较不同燃料热值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图示两套完全相同的实验装置,分别在燃烧皿中放入质量相同的酒精和碎纸片,同时点燃后对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水加热,记录燃料燃烧相同时间后水升高的温度△t.
(1)为了正确完成实验,除了图示装置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器材是_____.
(2)实验中通过_____(填“加热的时间”或“温度计升高的温度”)来比较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3)小明设计的方案_____(填“能”或“不能”)比较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理由是
______.
【答案】天平温度计升高的温度不能燃烧掉的酒精和碎纸片的质量不一定相等
【解析】
解:
(1)实验中,由于要控制质量相等,所以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
(2)因燃料的热值不能直接测量,但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以被水吸收,从而使水温发生变化;所以可以通过温度计升高的温度来比较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
(3)虽然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甲杯水的温度升高的较快,即甲燃烧产生的热量多,所以其热值大.但相同时间两种燃料燃烧的质量不能比较,故不能比较热值的大小.
故答案为 (1). 天平 (2). 温度计升高的温度 (3). 不能 (4). 燃烧掉的酒精和碎纸片的质量不一定相等
9.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玻璃筒的底部放一小团干燥的棉花,用力将活塞迅速向下压,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对筒内气体做功,它的内能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其能量转化情况与四冲程汽油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冲程相同,某台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2400r/min,在 1s 内,汽油机对外做功________次.实验中如果不放入棉花,将活塞迅速向下压,筒内气体温度________(选填“会” 或“不会”)升高.
【答案】棉花燃烧(筒内有火花)增大压缩 20 会
【解析】
解答: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玻璃筒的底部放一小团干燥的棉花,用力将活塞迅速向下压,棉花燃烧起来;说明压缩筒内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加,筒内气体的温度升高;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 2400r/min,即40r/ s 内,2r对外做功一次.1s 内汽油机对外做功20次;空气压缩引火仪实验中,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相似,筒内气体温度会升高.
点睛:改变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当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将增大,温度升高;内燃机有四个冲程,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空气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0.如图是我们熟悉的四个实验情景
(1)甲图中,磨平的铅块能紧紧地“粘”在一起,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快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起来,是用_________的方法改变物体内院的.(3)丙图中,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密度小的空气和密度大的二氧化氮的位置_____(选填“能“或“不能”)上下颠倒.
(4)丁图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软木塞冲出试管口,能量的转化与内燃机的_____冲程相同.
【答案】分子间有引力做功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不能做功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甲图中,磨平的铅块能紧紧地“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2)乙图中,快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起来,是压缩气体做功,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使瓶内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3)丙图中,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4)丁图中,水沸腾后软木塞被推出,是水蒸气膨胀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