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T、QR与供应链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JIT、QR与供应链管理
第一节JIT的基本思想与哲理
一、按需生产哲理
二、全员参与哲理
三、消除浪费哲理
四、“零库存”哲理
五、不懈追求尽善尽美质量哲理
第二节JIT哲理与供应链管理体系
一、JIT思想在SCM中的运用
•降低物流成本:降低库存成本和在制品及运输成本
•准时生产:核心制造商的生产能力及柔性是供应链准时生产的基础•SCM的计划与控制
举例: 有6个仓储中心、8个分销商的运输问题,如下图所示。
引入配送中心可以大大减少分销的复杂性
直接配送和分销中心配送成本分析
直接转运和存储的成本比较分析
二、JIT思想在SCM中运用的条件
第一,核心企业必须有足够的生产能力和较高的柔性;
第二,每个企业都必须具有快速生成各种生产和作业计划的工具;
第三,供应链中各企业必须通过网络连成一个整体;
第四,各个配送中心的运作规则必须在供应商与销售商之间协调一致;
第五,成立跨企业的协调工作小组。
三、JIT哲理与供应链管理体系
案例研究:海尔物流与订单牵引模式
图4 海尔按单生产按单配送的物流管理流程
•JIT采购
•海尔一年需要采购150亿元、15000个品种的生产和运作投入
•来自于2000多家供应商。
通过整合,供应商数目减少到900多家,集团采购人员减少1/3,成本每年环比降低5%左右。
•与供应商的战略伙伴关系保证了公司产品技术的领先性和技术含量,还使公司新产品开发和商品化周期大大缩短。
•为了在更大程度上实现JIT采购,制造商可能需要为战略合作伙伴创造就近建立工厂、为公司生产所需部件的条件。
•利用信息技术,向供应商及时提供信息,使供应商可以预先了解海尔的生产需要。
•JIT分拨
•在对采购和原材料配送进行物流改造的同时,公司对成品分拨和配送物流系统也进行了大的改进。
•改进后的海尔成品分拨物流系统包括分布在全国的42家分拨中心,迪拜和汉堡港的分拨物流中心。
•自有的200余辆运输车、可动员的1.6万辆运输车等,每天有300车次,可配送50,000余件产品。
•为解决车辆运输过程中的回空问题,海尔物流还成了日本美宝集团、乐百氏、雀巢公司、伊力奶粉等的物流运输代理。
案例:江铃福特供应链改进
•背景简介
福特成立于1903,是世界第二大汽车公司,居世界500强前茅,生产设施遍布世界30多个国家,有140家整车生产厂,产品行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8大著名品牌:福特、水星、林肯、马自达、阿斯顿马丁、沃尔沃、陆虎。
全球员工37万。
福特公司1995年底购买了江西南昌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的注册股份,后于2000年增购到30%。
福特中国按照福特全球标准在中国生产全顺车,并进行生产管理和市场运作,1998年3月全顺车全面上市。
•合作前的江铃汽车供应链状况
公司目标: 以产定销
职能部门各自为战
市场变化,销售不利,零部件及成车库存巨大
供应商,市场,生产厂及公司内部信息沟通不畅
数据不及时,不准确
资金短缺,三角债
1995年初,上级分配任务确定江铃汽车年产各种规格的中型卡车2万辆
公司计划部又决定增加产量6千辆,因为同行业销售增长,认为自己不能低于同业
江铃厂采购订货用于生产和售后服务的零部件用手工填写订单,用传真通知供
应商,因为和供应商关系不错,有时订单修改采用电话方式通知供应商,往来信息经常不准确
市场的变化使得销售压力增大,公司增加了广告投入,各地销售公司为了完成销售目标,对不同的客户采用不同的降价比例,代售、赊销、送礼搭售,只要卖出车,完成销售目标,就可获得销售奖金
至于销售货款是否收回不关心,认为是财务部门的事
市场变化后,销售部门通知生产部门减少产量,但生产部门不知道应该减产多少,为什么减产
结果
•生产成本增加
•各部门互相推卸责任,生产效率低
•整车和零部件库存积压,资金周转困难
•赢利无望
•质量不稳定
•供应商、员工和客户不满意
新的机遇和挑战
•1996年江铃和福特合作后,开始推行并执行福特公司全球化的供应链体系•“三流”并进- 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物的流动为中心,统筹安排
•改变“物流即是运输或仓储”传统概念
•重整公司组织构架,重整各职能部门业务流程,利用互联网实现信息交流和共享,将零部件和整车等实物的实际流动程序及过程纳入供应链体系,上、中、下游有机连接
•从国内地区- 向全球采购
•从无计划- 按计划
•从无质量管理- 按国际质量标准
•标准不清晰- 产品标准化
•工作多头无序-工作专业化
•缺乏信息沟通- 交叉无边界无时的沟通
第三节快速响应的供应链体系
一、快速响应的概念
•美国纺织服装联合会将其定义为:“制造者为了在精确的数量、质量和时间要求的条件下为顾客提供产品,将订货提前期、人力、材料和库存的花费降到最小;同时,为了满足竞争市场不断变化的要求而强调系统的
柔性。
”
•Fisher和Raman(1996)定义其为缩短制造和分销提前期的一系列技术方法,主要包括信息技术(EDI、点销售即时信息、条形码)、物流技术(自动仓储、空运)和先进制造技术。
•QR可以被定义为5种技术组成的集成体,即:库存控制(Inventory
Control)、信息共享(Information Sharing)、条形码技术(Barcoding)、生产计划(Production Planning)和颜色深浅分拣技术(Shade Sorting)。
二、快速响应供应链的内涵
•快速响应供应链的内涵其实就是在供应链企业之间建立的战略合
作伙伴关系,整个供应链体系能及时对需求信息做出反应,为消费者提供高价值的商品或服务。
•快速响应的供应链以消费者需求为驱动源,供应链企业都可以达到降低供应链总成本、降低库存水平、增强信息共享水平、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保持战略伙伴相互之间操作的一贯性、产生更大的竞争优势,以实现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财务指标、质量、产量、交货期、用户满意度和业绩改善,并提高自身的利益。
三、快速响应的供应链管理
•流通(Pipeline)的管理
•产品的快速设计和多样化开发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及实施
•供应链流程再造
•物流网络的集成
第四节供应链系统的同步运作
一、供应链同步运作的概念
•供应链同步运作是指整个供应链业务流程协调地运作,使得整个供应链降低运作成本、缩短响应周期,以达到供应链整体利益的
最大化。
•供应链整体是一个由多节点企业组成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集成系统。
•在供应链设计初期,同时考虑涉及产品全部生命周期过程的所有运作,以
及相应的供应商选择、物流系统、销售布点等方面,确定供应链结构和物
流通道。
•物流过程与制造过程交叉并行。
•所有节点企业全面参与和协同工作,实现整个供应链业务流程的高度集成。
•节点企业之间实行准时生产,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按照需要的数量、提供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消除浪费,降低库存。
•充分考虑供应链中资源、信息、能力、时间等各方面的约束,找出瓶颈,实现各节点企业与企业内部的平衡生产。
二、实现供应链同步运作的理论基础
•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伙伴关系
•供应链运作的集成
•供应链的同步运作
三、供应链同步运作的绩效
•供应链同步运作可以降低总成本
•供应链同步运作可以缩短整体响应周期
•供应链同步运作可以提高企业适应不确定性环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