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镁叶绿酸锌的制备及红外光谱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卷第5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9月 Vol. 33 No. 5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Sep. 2011 ────────── 收稿日期:2011-05-24
作者简介:孙彩云(1972-),女,河北遵化人,硕士,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分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天然化合物。

-34-
脱镁叶绿酸锌的制备及红外光谱研究
孙彩云
(河北联合大学 轻工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
摘 要:以蚕沙为原料,提取叶绿素,制备成脱镁叶绿酸,再与ZnSO 4反应得脱镁叶绿酸锌,所得成品为墨绿色固体,不溶于水、乙醇、丙酮及酸性溶液中,但可溶于碱性溶液中,其红外吸收光谱证明锌离子结合在脱镁叶绿酸卟啉环外侧链羧基处。

关键词:锌;脱镁叶绿酸;脱镁叶绿酸锌 中图分类号: O 65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1)05-0034-03
Preparation and Study on Infrared Spectra of Zinc Pheophorbin
SUN Cai-yun
(School of Light Industry, Hebei United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9, China)
Abstract: Pheophorbin was made from chlorophyll extracted from silkworm excrement.Then reacted with ZnSO 4 to synthesize zinc pheophorbin. The end product was a dark green solid. It was insoluble in water, alchol, acetone and acid solution, but was soluble in basic solution. According to IR spetrum, zinc was coordinated with carboxylic groups to produce zinc pheophorbin.
Key Words: zinc; pheophorbin; zinc pheophorbin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人体内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它参与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对性腺及多种酶起着重要的生理和营养功能[1]。

它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对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提高智力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被誉为“生命元素”。

人体缺锌会造成生长停滞、自发性味觉减退和创伤愈合不良等严重问题。

我国由于膳食营养结构不合理,缺锌现象较为严重。

传统的补锌剂多为无机盐,如ZnSO 4、Zn(Ac)2 等,但由于都具有异味,口味不好,且对肠胃有刺激作用,吸收率低。

目前多以葡萄糖酸锌作为补锌剂,见效快,吸收率高,但有一定的副作用,且其合成多以葡萄糖或葡萄糖酸钙为原料,造价较高。

本文研究以蚕沙为原料,合成脱镁叶绿酸锌,制备方法简单,且造价低,有望发展成为廉价、无毒的天然补锌剂新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原料、试剂、仪器
原料:蚕沙(唐山,研细过30目筛备用)。

试剂:无水乙醇、氢氧化钠、硫酸锌、石油醚、盐酸,均为分析纯。

仪器: HH-S 数显恒温水浴锅(江苏金坛);AEL-160电子天平;F7230型分光光度计(厦门);220A 双波长扫描分光光度计(日本);Nicolet Mangna-IR 750 Fourier 红外光谱仪。

1.2 制备方法
1.2.1 脱镁叶绿酸的制备 采用碱法水解制备脱镁叶绿酸。

称取50g 蚕沙,加30mL 水软化5h 以上,然后加入丙酮-95%乙醇(1:1)混合溶液200mL 作提取剂,于45℃水浴加热提取2h ,提取2次,过滤、收集叶绿素提取液于烧瓶中,加入10%的NaOH 溶液,调节pH=12左右,以控制加碱量,60°C 水浴皂化回流1h ,然后减压蒸馏回收溶剂。

皂化液用等体积石油醚反复萃取3~5次,弃去上层黄色油相(类胡萝卜素和植物醇),收集下层水相墨绿色皂化液,搅拌滴加1:5 HCl ,调节pH =2~3,水浴45°C 加热0.5h ,生成深褐色的脱镁叶绿酸沉淀。

将脱镁叶绿酸溶于丙酮中,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 )扫描其吸收曲线。

孙彩云:脱镁叶绿酸锌的制备及红外光谱研究
-35-
1.2.2 脱镁叶绿酸锌的制备
将1.2.1制备出的脱镁叶绿酸溶于10%NaOH 溶液中,调节pH =8~9,加入足量20%ZnSO 4溶液,立即生成翠绿色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墨绿色脱镁叶绿酸锌固体,扫描其红外光谱。

2 结果与讨论
2.1 脱镁叶绿酸的UV-Vis 光谱
400
450
500
550
600
650700
0.0
0.20.40.60.81.0
1.21.4Q(β)带
Q(α)带
soret 带
脱 镁叶绿 酸
吸光度A
波 长 λ(nm )
400
450
500
550
600650700
0.0
0.10.20.30.40.50.6
0.7Q(α)
Soret
叶绿 素
吸光度A
波长(nm )
图1 脱镁叶绿酸和叶绿素的UV-Vis 吸收光谱 脱镁叶绿酸的soret 带最大吸收峰出现在405nm ,与叶绿素的426nm 相比蓝移了21nm ,而且脱镁叶绿酸比叶绿素多了500nm ,540nm 两个Q(β)带吸收峰。

脱镁叶绿酸的Q(α)带吸收峰出现在691nm ,与叶绿素Q(α)带660nm 的吸收峰位置相比红移了约30nm ,这是由于卟啉环外侧链基团发生变化,使得卟啉环上电子云流动性增大,分子中π-π*跃迁所需能量降低,最大吸收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的结果。

2.2 脱镁叶绿酸锌的红外吸收光谱 2.2.1 1 000~1 500 cm -1波段
脱镁叶绿酸(碱法水解制得)的IR 光谱图中可观测到
在 1 120cm -1
、1 440cm -1附近有二个较尖锐的峰。

其中 1 120cm -1处峰最强,是卟啉环的C-C 骨架伸缩振动峰; 1 440cm -1处是卟啉环的C-N 的对称伸缩振动峰。

当它成盐后,形成的脱镁叶绿酸锌在这个波段的二个尖峰强度都明显减弱、有精细结构,并可观测到这一波段1 460cm -1处的峰相对较强,说明锌离子对卟啉环中心的C-N 对称伸缩振动影响较小,而对卟啉环C-C 骨架伸缩振动影响较大,这也可
间接证明Zn 2+没有进入卟啉环中心形成锌叶绿酸,而是结合在卟啉环外。

图2 脱镁叶绿酸和脱镁叶绿酸锌的红外光谱 2.2.2 在1 500~2 000 cm -1波段
为叶绿素的υC=O 、υC=C 、υC=N 等双键基团的伸缩振动区,这三种振动波数较为接近,相互叠加,难以分辨清楚。

脱镁叶绿酸和脱镁叶绿酸锌在此波段都可观察到一个形状相似
的较宽强吸收带,但位置有移动,精细结构有不同。

主要表现为:脱镁叶绿酸在1 580cm -1处有强峰,而脱镁叶绿酸锌的最强峰在1 710cm -1。

这可能是由于大环的共轭效应、氢键效应和离子的诱导效应等共同作用结果。

共轭效应和氢键效应引起峰位向低波数移动,所以脱镁叶绿酸的强峰位于低波段。

成盐后羧酸H +为Zn 2+取代,Zn 2+通过静电作用使羧酸酯羰基C=O 电子云分布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化学键力常数的变化,影响基团振动频率,峰位向高波数移动到了1 710cm -1,这说明成盐后锌离子对酯羰基C=O 的影响较大,也证明锌离子链接到了侧链处。

2.2.3 2 500~4 000 cm -1波段
H 键区,主要包括υO-H 、υC-H 和υN-H 。

在2 800~3 000cm -1
处,两种物质有类似的吸收谱带。

这是链式
C-H 的对称(υsC-H )及反对称(υasC-H )伸缩振动,所以呈双峰:脱镁叶绿酸(2 850cm -1,2 920cm -1),脱镁叶绿酸锌(2 850cm -1,2 930cm -1),而且反对称伸缩振动频率要高,即υasC-H >υsC-H 。

这些峰很尖锐,位置比较恒定。

在3 200~3 500cm -1为O-H 键的伸缩振动(υO-H )区,羟基(-OH )是强极性基团,能形成氢键,电偶极矩增大,
第33卷第5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9月
-36-
在此处表现为强而宽的峰,它是判断有无羟基(-OH )的重要依据,所以脱镁叶绿酸有此特征吸收带(3 340cm -1, 3 410cm -1,3 500cm -1)。

而脱镁叶绿酸锌由于环外侧链羟基(-OH )的H +被Zn 2+取代后,
分子结构中没有了O-H 键,所以此处υO-H 吸收峰强度明显减弱,峰形变得平坦,成为Zn 2+结合到环外侧链羧基(-COOH )处的显著特征。

3 结论
脱镁叶绿酸锌为墨绿色固体,不溶于水、乙醇、丙酮及1:5盐酸中,可溶于碱性溶液,稳定性好,室内放置长时间
不变色。

通过IR 光谱分析证明Zn 2+
结合在脱镁叶绿酸的侧
链羧基(COO -)处。

但是Zn 2+与COO -的结合方式:例如是
一个Zn 2+结合两个脱镁叶绿酸分子还是一个Zn 2+
与一个脱
镁叶绿酸的两个COO -相结合,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脱镁叶绿酸锌可用作补锌剂,在胃液中(酸性)不易离解出锌离子,但能在肠液中(碱性)离解锌离子。

锌离子易在肠中被吸收,因而不会刺激胃。

且脱镁叶绿酸是叶绿素的衍生物,是一种卟啉化合物,也是人体必需的重要物质,易代谢排出体外,无毒性,脱镁叶绿酸锌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制备工艺简单,可预期成为一种理想的补锌品或食品添加剂。

[参考文献]
[1] 才红,郑炳灿.叶绿素锌钠制备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6,127(5):19-21.
[2] 陶海鹏,李晓勇.脱镁叶绿酸钙的制备[J].华西药学杂志,
2002,17(2):120.
[3] 焦杰英,李赛君,陈建,等.过渡金属叶绿素的合成和光谱研
究[J].自然科学进展,1999,5(9):405-412.
[4] 洪法水,魏正贵,赵贵文,等.金属叶绿素a 配位结构的研究
[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1,28(3):381-388. [5] 王章阳,周滢.从蚕砂中制备脱镁叶绿酸的工艺研究[J].中
国药房,2001,12(3):148-149.
[6] 黄森科.水浮莲叶制取叶绿素铜钠盐的工艺研究[J].食品
科技,2002,23(6):37-38.
(责任编辑、校对:琚行松)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10版)
编号:CST-JIFR 2010 TSSF
期刊名称: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主办单位:唐山师范学院
学科类目: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研究层次:基础研究
CN/ ISSN :CN13-1301/G ISSN1009-9115
影响因子种类 即年指标
影响因子 他引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学科排序
复合JIF 0.019 0.212 0.212 520/653 期刊综合JIF 0.006 0.093 0.093 461/631 人文社科JIF
0.053 0.053 520/631
来源: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杂志社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
2010-11-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