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雷鸣电闪波尔卡》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创作以《蓝色多瑙河》、《春之声圆舞曲》 等一百二十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著称。他曾带 领乐队访问欧洲各国,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 全欧洲。他的圆舞曲独具特色,旋律酣畅, 柔美动听,节奏自由,生机盎然,是每年维 也纳新年音乐会演奏的主要曲目。
乐曲是用什么打击乐器表现雷鸣闪电的?
大镲
大鼓
第一个主题的力度是 强 ,情绪是 热烈欢快 , 好像表现了人们在欢乐的舞蹈。
第一个主题 力度是怎样变化的呢?
√ 第二个主题的力度是:更( 1、弱 2、强 ),节奏更加 √ √ (1、紧凑 2、舒展 )使音乐的情绪更加(1、热烈欢快 2、优
美抒情)。
6·
5· 4·3·
4· 3· 2· 1·
2·
7
6
4· 3·
671·5 Nhomakorabea5 5 5 5 5 #5 5
5
请你跟着旋律一起打一打节奏
复三部曲式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12
343
舞 暴雷 舞大闪外 波
会 风鸣 兴厅暴面 尔
盛 况
雨电 正里雨雷 卡 来闪 浓人倾鸣 舞 临, 们盆电 步
,
第三部分
12 周几烈人 围乎地们 的忘舞兴 一记蹈高 切了,采
尾声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雷鸣电闪波尔卡
波尔卡
19世纪30年代,起源于捷克的一种 乡村舞蹈,19世纪40年代,在欧洲广为 流传。它是一种快速适中的二拍子舞曲。 男女对舞,节奏活泼欢快。其典型节奏:
雷鸣电闪波尔卡
音乐家简介
小约翰·施特劳斯,老约翰·施特劳斯的长子, 与父亲同名,奥地利著名作曲家、指挥家、 小提琴家,被世人誉为“圆舞曲之王”
第三个主题在什么地方加入了镲和鼓的声音?
第三个音乐主题
听到镲声举右手,听到鼓声举左手。
第三个音乐主题
第四个主题,运用了一些特殊的 装饰 音, 使音乐的情绪变得更加轻快了。
引子 1 2 3 4 ( 3 ) ( 1 ) 2 尾声
请听到相应的主题举起你的手指示意
第四个主题
《雷鸣电闪波尔卡》
乐曲是用什么打击乐器表现雷鸣闪电的?
大镲
大鼓
第一个主题的力度是 强 ,情绪是 热烈欢快 , 好像表现了人们在欢乐的舞蹈。
第一个主题 力度是怎样变化的呢?
√ 第二个主题的力度是:更( 1、弱 2、强 ),节奏更加 √ √ (1、紧凑 2、舒展 )使音乐的情绪更加(1、热烈欢快 2、优
美抒情)。
6·
5· 4·3·
4· 3· 2· 1·
2·
7
6
4· 3·
671·5 Nhomakorabea5 5 5 5 5 #5 5
5
请你跟着旋律一起打一打节奏
复三部曲式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12
343
舞 暴雷 舞大闪外 波
会 风鸣 兴厅暴面 尔
盛 况
雨电 正里雨雷 卡 来闪 浓人倾鸣 舞 临, 们盆电 步
,
第三部分
12 周几烈人 围乎地们 的忘舞兴 一记蹈高 切了,采
尾声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雷鸣电闪波尔卡
波尔卡
19世纪30年代,起源于捷克的一种 乡村舞蹈,19世纪40年代,在欧洲广为 流传。它是一种快速适中的二拍子舞曲。 男女对舞,节奏活泼欢快。其典型节奏:
雷鸣电闪波尔卡
音乐家简介
小约翰·施特劳斯,老约翰·施特劳斯的长子, 与父亲同名,奥地利著名作曲家、指挥家、 小提琴家,被世人誉为“圆舞曲之王”
第三个主题在什么地方加入了镲和鼓的声音?
第三个音乐主题
听到镲声举右手,听到鼓声举左手。
第三个音乐主题
第四个主题,运用了一些特殊的 装饰 音, 使音乐的情绪变得更加轻快了。
引子 1 2 3 4 ( 3 ) ( 1 ) 2 尾声
请听到相应的主题举起你的手指示意
第四个主题
《雷鸣电闪波尔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