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软土路基的五种处理方法

排水 砂垫层
软土层
堆载产生超静水压力
排水砂井
砂井堆载预压排水固结示意图
12
袋装砂井
砂袋:聚丙烯、聚乙烯、聚酯编制 施工机械:导管式振动打设机械
轨道门架式 履带臂架式 步履臂架式 吊机导架式
13
❖直径多为7cm ❖每台班(8h)可打设100根 ❖砂井间距 2~4m ❖砂井长度10~20m
3、填料应及时运进、随挖随填,防止挖方边坡坍塌。
24
二、路堤载荷强制换填法
定义:把好土直接铺撒在软土地基表层,靠土 的自重将软土挤向周围,从而换上好土的施工方 法。
适用:对于薄软土层特别有效,对于厚软土层, 视工程种类及加固目的而定。
施工要点:从路中线逐渐向两侧填筑。 注意:对于宽路堤,由于软土厚度不一致,从 而若在路堤下面残留部分软土,完工后会产生不 利的不均匀沉降。
⑶机具就位
⑷塑料排水板穿靴
⑸插入套管
⑹拔出套管
⑺割断塑料排水板
⑻机具移位
⑼摊铺上层砂垫层
19
软土地基用塑料排水带排水加固的施工过程 示意
20
4、真空预压、真空堆载联合预压
基本原理:利用薄膜密封技术,在膜下形成真空,使薄 膜内外产生一个气压差,地基在等向气压差作用下进 行排水固结。
优点:加荷时间短,工艺简单、造价低,地基不存在失 稳问题。
14
1、将钢套管(下端用可开闭的底盖或预制桩靴)打 入土中要求的深度(管径较砂袋直径大,一般袋装砂 井直径为7cm,导管采用 89×4.5㎜
2、将准备好的砂袋,长比砂井长2m,扎好下口后向 袋内灌入洁净的粗砂约20cm上下(高度)作为重压,
3、在将砂井放入套管内不能达到要求深度,会有一 部分拖留在地面,此时需机械排泥处理,继续下沉达
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指南

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指南
软土地基是公路工程中常见的不良地基,直接在软土地基上施工会导致路基不均匀沉降,影响路面平整度。
为了保证公路工程质量,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
本指南总结了软土地基处理的主要技术。
一、软土地基主要特点
软土地基具有以下特点:抗剪强度低、压缩性大、变形缓慢、液化易发生等。
这些特点使软土地基不适宜直接作为公路路基。
二、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一)更换法
更换法是将软土全部挖除,再填入适宜的土质。
这种方法处理效果好,但工程量大、周期长、造价高。
(二)加筋法
在软土地基上加筋,形成筋格体系,可以提高软土的承载力。
常用的筋材有钢筋网、聚丙烯筋等。
这种方法施工简便,加固效果好。
(三)盐异固法
利用盐的失水固结作用,使软土结构发生改良,提高软土强度。
常用的固结盐包括氯化钙、硫酸钠等。
这种方法经济实用,但需防止盐分析出。
(四)预压法
在软土地基上施加预压,使软土固结、增强承载力。
预压可通过盖重法、真空预压法等实现。
这种方法效果显著,但需控制预压值。
三、软土地基处理的质量控制要点
软土地基处理后,应进行检测,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主要检测项目包括:地基承载力、均匀性系数、固结沉降量等。
处理效果合格后,方可进行上部结构施工。
四、总结
选择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对确保公路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处理时应考虑地质条件、周期要求、投资成本等因素,采取技术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案。
质量控制是保证处理效果的关键。
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在公路建设中,软土地基是一个常见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软土地基指的是土质较为松软,容易发生沉降和变形的土地。
为了确保道路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1. 地基加固:地基加固是常见的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之一。
这包括土壤加固和地基改良。
土壤加固可以通过在软土地基上加设地基板或地下水泥桩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地基改良可以采用深层加固、排土加固或土壤改良等技术,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强度。
2. 桩基工程:桩基工程是处理软土地基的一种有效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在软土地基中钻孔并注入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桩,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桩基工程还可以通过形成桩基与软土地基的摩擦力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3. 地基预压法:地基预压法是一种通过施加垂直载荷来改良软土地基的方法。
它通过在软土地基上放置重荷并施加压力,从而压实土壤并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这使得软土地基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并减少沉降和变形的风险。
4. 土工合成材料:土工合成材料在软土地基处理中也被广泛应用。
这种材料可以增加土壤的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常见的土工合成材料包括土工格室、土工布和土工格栅等。
5. 补强与加固:在处理软土地基时,有时需要进行补强和加固,特别是对于已经出现沉降和变形的地基。
这可以通过钢筋混凝土板、土工格栅或地基加固材料等进行。
这些方法可以弥补软土地基的不足,提高整个地基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处理公路软土地基是公路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通过适当的地基加固、桩基工程、地基预压法、土工合成材料以及补强与加固等方法,可以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确保公路的安全和耐久性。
浅谈道路改造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浅谈道路改造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提纲:一、软土地基的特点和问题二、软土地基的治理方法三、软土地基改造前的勘察和设计四、软土地基的加固方式和效果五、软土地基处理案例及分析一、软土地基的特点和问题:软土是指透水性较好、强度较差而又含有较多有机质的土层,它的存在会给建筑的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在道路改造中,遇到软土地基时,需要对其进行处理,以确保道路建设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软土地基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1.强度不足:软土地基强度较差,不光整体强度不足,而且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为松散,这会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2.安全隐患:长期承受交通载荷容易导致道路下沉、变形和龟裂等问题,这些都会给交通安全带来危险。
3.施工难度大:软土地基施工难度较大,加之湿度大,施工过程会变得十分困难。
二、软土地基的治理方法:对于软土地基,主要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1.填筑法:在软土地基上填筑较厚的石料或混凝土作为强层,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快速增加地基承载能力,缺点是建设负担较大,而且在土质较软的地区不可取。
2.挖填法:在软土地基下挖出一定的土层后再进行填筑,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但对施工要求苛刻且建设成本较高。
3.加固法:采用不同的加固材料和加固方式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如砾石桩、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加固效果好,成本相对较低,缺点是施工难度较大。
三、软土地基改造前的勘察和设计:在道路改造前,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勘察和设计,以确定实际情况和改造方案,具体步骤如下:1.勘察:对于软土地基,需要进行地质勘察,包括土层厚度、含水量、土性等,以确定地基的性质和潜在问题。
2.试验:通过相应的试验对软土地基进行测试,以确保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设计:根据勘察和试验结果,确定软土地基的加固方案和相应的施工图纸。
四、软土地基的加固方式和效果:加固方法选择需要考虑到地质情况、工程性质、施工条件等多个因素,常见的加固方式有以下几种:1.灌注桩:利用钻孔机在地基中钻孔并灌注混凝土,在地基深处产生钢筋混凝土桩体,以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6个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6个嘿,咱今儿就来说说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这档子事儿!你说这软土地基啊,就好比是一块调皮的橡皮泥,得好好摆弄摆弄它才行。
第一种方法呢,就像是给软土地基穿上一双坚固的靴子,那就是加固法。
通过各种手段,让这软土地基变得结实起来,能稳稳地撑起上面的建筑,就像给它注入了一股力量,让它不再软塌塌的。
第二种方法呀,有点像给软土地基来个大变身,这就是换填法。
把那些软弱的土挖走,换上结实的好土,嘿,这不就焕然一新了嘛!就好像是给一个虚弱的人换上了强壮的筋骨。
第三种呢,是排水固结法。
这就好比是给软土地基开通了几条排水管道,让那些多余的水分快快流走,让土地慢慢变得紧实。
你想想,要是身体里有太多水分排不出去,那不就肿起来了嘛,土地也是一样的道理呀!第四种,是挤密法。
就像是把软土地基里的那些松散的颗粒都挤到一起,让它们紧紧相依,变得更有力量。
这就好像是把一堆散沙变成了坚固的沙雕。
第五种,是化学加固法。
给软土地基来点特殊的“药水”,让它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从而变得更加稳固。
这就像是给土地施了魔法一样,神奇吧!第六种,是土工合成材料加固法。
就像是给软土地基披上了一层特殊的“铠甲”,这层铠甲能起到保护和加固的作用呢。
咱处理软土地基可不能马虎啊,得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要是选错了方法,那不就像穿错了鞋子一样别扭嘛!而且每种方法都有它的特点和适用情况,就跟人一样,各有各的脾气。
咱得摸准了软土地基的脾气,才能对症下药,把它处理得妥妥当当。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这软土地基处理好了,建筑才能稳稳地立在上面,咱们住着也安心呐!可别小瞧了这些方法,它们可是建筑的重要保障呢!所以啊,咱可得好好研究研究,让软土地基不再是难题,让咱们的生活更加安稳、美好!。
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路上行驶的每一辆车、每一步脚印,都得归功于那些默默无闻的道路工程师们。
他们就像是建筑界的“超级英雄”,总是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尤其是那些软软的、难搞的土壤。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软土地基”的那些事儿,以及如何将这些“软”变得“硬朗”起来,让我们的道路更加稳妥、安心。
1. 软土地基的“前世今生”1.1 先说说什么是软土地基吧。
简单来说,软土地基就是指那些土壤松软、承载力差的地段。
像是那种被雨水浸泡过后,踩上去像是在泡沫上行走的感觉,心里不禁想:这地方能承载得了车子吗?其实,软土在自然界中是非常常见的,尤其是一些湿地、河边等地方,别看它看起来不起眼,但一旦修路上去,可就成了“千斤顶”了。
1.2 那么,为什么软土地基会成为工程师们的“心头病”呢?想象一下,如果你的家里地板松松垮垮的,走两步就嘎吱嘎吱响,那你敢在上面放个大沙发吗?同样的道理,软土地基承载力低,易变形,特别是遇到雨水,根本就不可靠。
这可是关系到道路安全的大问题,容不得半点马虎。
2. 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面对这种“软得像棉花”的土壤,工程师们可不是束手无策。
他们有一整套的“武器库”,来应对这些顽固的土壤。
下面就来看看,究竟有哪些妙招。
2.1 换土法: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儿简单,但实际操作可不简单。
就像是在换衣服,把原来的软土挖掉,换上坚硬的填土。
听起来很直接,但挖土、运输、再填土,简直是个大工程。
不过,结果却常常让人惊喜,因为一旦完成,这个地方的承载力就大大提高了,简直可以打造成“金刚不坏之身”。
2.2 排水法:再来就是排水法,工程师们像是给土壤“喝水”,帮助它们排掉多余的水分。
想象一下,你去健身房,做完一场激烈的有氧运动,汗水淋漓,这时候如果有人给你递上一瓶水,那感觉就像是“重生”一样。
排水可以通过设置排水管道、铺设排水层等方式,让土壤恢复干燥,增强稳定性。
3. 其他处理技术当然,除了以上两种常见的方法,还有许多其他高科技的处理手段,比如地基加固、土壤固化等等,听起来就像是高大上的“魔法”。
软土路基处理方法6个

软土路基处理方法6个
1.土体加固:软土路基可以通过加固土体来增加承载力。
常用的加固方法包括填充砂石、灌浆加固等。
2.地基改良:地基改良可以改善软土路基的工程性质。
常用的地基改良方法包括振实加固、预压加固、排土加固等。
3.土体置换:软土路基可以通过将软土替换成更具承载力的土体来加固。
常见的置换土体有填土、石方等。
4.加固结构:在软土路基上设置加固结构,如横梁、护坡等,可以提供辅助支撑,增加软土路基的稳定性。
5.排水处理:软土路基常常伴随着水分过多的问题,通过合理的排水处理可以提高软土路基的稳定性。
常见的排水处理方法有设置排水系统、加装护坡等。
6.施工加固: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合理的加固措施也可以提高软土路基的承载能力。
例如,在软土路基上铺设土工格栅、加设加固梁等。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换填垫层法当软弱土层厚度不很大时,可将路基面以下处理范围内的软弱土层部分或全部挖除,然后换填强度较大的土或其它稳定性能好、无侵蚀性的材料(通常是渗水性好的中粗砂)称为换填或垫层法。
此法处理的经济实用高度为2~3m,如果软弱土层厚度过大,则采用换填法会增加弃方与取土方量而增大工程成本。
通过换填具有较高抗剪强度的地基土,从而达到增强地基承载力的目的,满足构筑物对地基的要求。
主要加固方法有换填、抛石挤淤、垫层、强夯挤淤几种。
垫层法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砂(砾石)垫层、碎石垫层、粉煤灰垫层、干渣垫层、土(灰土、二灰)垫层。
代表方法有砂垫层法及换填法。
砂砾垫层:当路堤高度小于极限高度的2倍,软土层较薄,填筑材料比较困难,或雨季施工时,采用砂砾(砂)垫层,在填土与基底之间设一排水面,从而使地基在受到填土荷载后,迅速地将地基土中的孔隙水排出,加快固结速度,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
要注意控制填土速度,所用的材料为含泥量不大于5%的洁净中粗砂,或最大粒径小于5cm的天然级配砂砾。
换填法:在软土厚度不大于2m 时,利用渗水性材料(砂砾或碎石)进行置换填土,可以降低压缩性,提高承载力,提高抗剪强度,减少沉降量,改善动力特性,加速土层的排水固结。
它的特点是施工工艺简单,但费用比较高。
抛石挤淤:当软土或沼泽土位于水下,更换土施工困难,且厚度小于3m,表层无硬壳、基底含水量超过液限、路堤自重可以挤出的软土之上,排水比较困难时,采用抛片石(直径一般不小于30cm)挤淤的方法。
从中部开始抛石,逐渐向两边延伸,挤出淤泥,提高路基强度。
2 深层密实法采用爆破、夯击、挤压和振动及加入抗剪强度高的材料等方法,对地基深层的软弱土体进行振密和挤密的地基加固方法称为深层密实法。
适用于软土厚度3m的中厚软土的加固,分布面积广的软基加固处理,其加固深度可达到30m。
通过振动、挤压使地基中土体密实、固结,并利用加入的具有高抗剪强度的桩体材料置换部分软弱土体中的三相(气相、液相与固相)部分,形成复合地基,达到提高抗剪强度的目的。
路基软基处理方法

路基软基处理方法1 换填垫层法当软弱土层厚度不很大时,可将路基面以下处理范围内的软弱土层部分或全部挖除,然后换填强度较大的土或其它稳定性能好、无侵蚀性的材料(通常是渗水性好的中粗砂)称为换填或垫层法。
此法处理的经济实用高度为2~3m,如果软弱土层厚度过大,则采用换填法会增加弃方与取土方量而增大工程成本。
通过换填具有较高抗剪强度的地基土,从而达到增强地基承载力的目的,满足构筑物对地基的要求。
主要加固方法有换填、抛石挤淤、垫层、强夯挤淤几种。
垫层法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砂(砾石)垫层、碎石垫层、粉煤灰垫层、干渣垫层、土(灰土、二灰)垫层。
代表方法有砂垫层法及换填法。
砂砾垫层:当路堤高度小于极限高度的2倍,软土层较薄,填筑材料比较困难,或雨季施工时,采用砂砾(砂)垫层,在填土与基底之间设一排水面,从而使地基在受到填土荷载后,迅速地将地基土中的孔隙水排出,加快固结速度,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
要注意控制填土速度,所用的材料为含泥量不大于5%的洁净中粗砂,或最大粒径小于5cm的天然级配砂砾。
换填法:在软土厚度不大于2m 时,利用渗水性材料(砂砾或碎石)进行置换填土,可以降低压缩性,提高承载力,提高抗剪强度,减少沉降量,改善动力特性,加速土层的排水固结。
它的特点是施工工艺简单,但费用比较高。
抛石挤淤:当软土或沼泽土位于水下,更换土施工困难,且厚度小于3m,表层无硬壳、基底含水量超过液限、路堤自重可以挤出的软土之上,排水比较困难时,采用抛片石(直径一般不小于30cm)挤淤的方法。
从中部开始抛石,逐渐向两边延伸,挤出淤泥,提高路基强度。
2 深层密实法采用爆破、夯击、挤压和振动及加入抗剪强度高的材料等方法,对地基深层的软弱土体进行振密和挤密的地基加固方法称为深层密实法。
适用于软土厚度>3m的中厚软土的加固,分布面积广的软基加固处理,其加固深度可达到30m。
通过振动、挤压使地基中土体密实、固结,并利用加入的具有高抗剪强度的桩体材料置换部分软弱土体中的三相(气相、液相与固相)部分,形成复合地基,达到提高抗剪强度的目的。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问题及处理技术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问题及处理技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路的数量逐渐增多。
在公路工程施工前要做好勘察工作,分析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当的处理意见。
在施工过程中,要重点提升软土地基的硬度和承载力,做好排水处理工作,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严格按照软土地基处理的相关程序和规范进行,从而提高软土地基的密实度,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提高施工质量和路桥使用寿命。
标签:公路工程施工;软土地基问题;处理技术一、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中常见问题第一,前期勘探工作不够详细,无法为有效开展后续施工建设工作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施工设计方案的处理效果不够好,容易给后续的施工造成一定的负担。
第二,软土地基处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高,相应的处理手段不够先进和全面,容易出现一些工程路堤不够稳定的情况。
第三,分层填筑工作施工过程中,没有全面按照既定的规章制度开展,采用的碾压方式不够科学合理,填土工程进行节奏过快,影响到了实际施工效果。
二、公路工程软弱地基施工的处理方案(一)采取换填法技术在软土地基施工中,主要采取的就是换填法,其实这是一种技术含量很高的方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将软性土质进行清理,并且在进行回填,其中考虑到软土的稳定性,会利用碎石进行使用,起到夯实基础的作用。
想要使用这种技术,最主要的先决条件就是确保其他方式不起效果的情况。
在技术使用阶段,需要对软土的地基进行清理,采取回填的方式,将粉末或者煤灰经过回填进行处理,在处理回填中需要结合排水法进行处理,此种方法更加适用于黄土地基,确保具有非常高效的应用效果。
(二)粉喷桩复合地基方法承载能力是有效检验地基总体质量的重要标准,有效控制好软土地基的总体质量,是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粉喷桩复合地基方法,将能够针对公路工程的土体承载力进行有效的改善,采用桩间土和桩体共同受力的方式,能够促进地基沉降的情况得以良好减少,促进填土速度的不断加快,这种方式比起一般性的排水固结方法,能够缩短一半的时间。
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及适用范围

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及适用范围我国目前是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阶段,公路建设的等级不断提高,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由于高等级公路设计速度的提高,相关线型指标也要随之提高。
当公路路基穿过地理形态复杂的软土地区时,必须运用高超的技术方法和手段,以满足建筑物对地基稳定性的要求,包括改善地基土的变形特性和渗透性,提高公路的抗剪强度和抗液化能力,消除各种不利因素,到达质量检测要求。
1.软土地基的物理特性软土地基,通常指由淤泥、淤泥质粘土、亚粘土、亚砂土组成的地基。
它含水量大、压缩性强、抗剪强度低,在我国分布很广,大部分成型于天然。
公路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这样的地基,其承载力达不到其上面的构造物要求的承载力,或虽在建筑施工时能达以要求,但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地基本身的原因或水的原因,使地基失稳,造成构造物沉降过大或不均匀沉降,甚至彻底破坏建筑物。
所以施工中,为保证构造安全和质量,必须对其开展处理。
2.软土地基处理的常用处理方法由于地质情况千差万别,各地甚至同一地区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也不尽一样。
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根据不同情况,总结出以下几种处理方法,现表达如下:2.1用砂砾垫层增加地面强度在软土层顶面铺设排水砂层,以增加排水面,使软土地基在填土荷载作用下加速排水固结,提高其强度,满足稳定性的要求。
排水砂层对于基底应力的分布和沉降量的大小无显著影响,但可加快沉降,缩短固结时间。
适用范围:路堤高度小于极限高度的2. 0倍以内,软土层不厚但有良好排水条件,且砂源丰富。
上面覆盖的砂垫层可以增加软土层的强度,由于砂砾的特性,不会影响排水功能的发挥。
2.2置换填土在泥沼地带及软土厚度小于2m,路堤高度较低时,采用此法处理。
先将淤泥、软土全部或部分挖除,并采用渗水性好的材料(必要时加适量水泥、石灰)开展分层填筑。
常用的换填材料有砂、砾、卵石、片石等渗水性材料或强度较高的粘土。
2.3抛石挤淤淤泥厚度小于3 m,表层无硬壳,呈流动状态,排水困难,石块易于取得的条件下可采用挤淤法。
软土路基处理方法

软土路基处理方法之我见在路基施工中,软土路基随处可见。
加强软土路基的处理是路基施工的重要内容,若软基处理不当,将会因路基沉降过大而导致路堤失稳,路面开裂,甚至破坏路基,下面就结合多年的工作实际谈谈软基的处理方法。
一、深边沟法:深边沟法就是将公路路基两边的排水沟加深,加深边沟就可以降低路基地下水位,使路基常保持干燥状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才能保证路面的承载能力,如中(敖)—塘(坝)公路中敖过境段施工中,因该路段路基基本处于水田之中,公路两边的水田水位比公路还高,为了使路基达到质量要求,我们就采用了深边法,通过多年运行效果较好。
二、渗水肓沟:渗水肓沟一般用渗水性大孔隙填料或片石砌筑而成,还可填入不同级配的石子起到排水的功能。
如中(敖)—塘(坝)公路中敖过境段,有200米长的路基就采用了间隔10米设一道肓沟,排出路基水,但在铺设肓沟时一定要注意肓沟出口要与排水沟连接以便把路基中的水排出路基。
三、换填法:换填法就是将软土层全部挖除,采用砂、碎石、块石、卵石、片石等渗水性较好的材料或强度较高的粘土进行分层填筑,可降低压缩性,提高地基承载力,提高抗剪强度,减少沉降量,改善动力特性,加速土层的排水固结。
如中(敖)—塘(坝)公路中敖过境段施工中,就是将软土全部清除,用挖方地段挖出的强度较高的粘土或片石按规范回填、压实。
达到路基规范的质量要求。
四、抛石挤淤法:抛石挤淤法施工用料要采用不易风化石料,片石大小随淤泥稠度而定,粒径小于30cm的含量不得超过20%。
抛投的顺序应沿路中线向前抛填,再渐次向两侧扩展,以使淤泥向两侧挤出。
当软土底面有较大横坡时,抛石应从高的一侧向低的一侧展开,并在低的一侧多抛,使低的一侧边部形成约有2m宽的平台顶面。
片石高出软土面后,应用较小的块(碎)石垫平,并用碾压设备反复碾压至设计压实度,然后在其上铺设反滤层,再填土至设计高程。
如在大(足)—荣(昌)公路公路龙岗过境段施工中,由于部分路基在水田之中,如采用换填法,清除淤泥难度较大,故采用了用抛片石挤淤的方法处理,从而满足路基质量要求。
道路软基处理的四种方法和适用条件

道路软基处理的四种方法和适用条件摘要本文从软土地基的生成原因和地基的厚度及其所处的位置进行分析,指出可采用表层处理法、置换法、加载法、竖向排水法四种方法进行软基处理。
着重介绍了这四种方法的设计思想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处理法;置换法;加载法;竖向排水法道路软基处理尽可能早期进行,有充分的间隔时间使软基达到沉降稳定后方可进行填土施工。
下面介绍软基处理的四种方法:表层处理法表层处理法用于地表面极软弱的情况。
该法是通过排水、敷设或增添材料等办法,提高地表强度,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保证施工机械作业;同时尽可能把填土荷载均匀地分布于地基上。
属于这类处理方法的有:表层排水法,砂垫层法,敷设材料法,添加剂法等等。
1.表层排水法对土质较好因含水量过大而导致的软土地基,在填土之前,地表面开挖沟槽,排除地表水,同时降低地基表层部分的含水率,以保障施工机械通行。
为了发挥开挖出的沟槽在施工中达到盲沟的效果,应回填透水性好的砂砾或碎石。
设计、施工注意事项(1)沟槽的布置。
沟槽布置要考虑利用地形自然坡度排水;填土沉降要注意坡度的变化;不使来自四周挖方部位的地表水、渗透水浸入填土;沟槽的间隔要尽可能加密,以增大排水能力,即使有部分沟槽被切断也不会妨害整体排水。
(2)沟槽的构造。
沟槽尺寸一般取宽0.5m,深0.5〜1.0m。
填土之前在沟槽用透水良好的砂(砂砾)回填成为盲沟。
纵向盲沟一般沿道路纵向或中央纵向开挖,横向盲沟一般间距10m〜15m布置。
沟槽埋设多孔排水管时,必须用优质反滤层加以保护。
2.砂垫层法对于地基上部软土层极薄且含水量大时,在软土地基上敷垫0.5〜1.2m左右厚的砂垫层。
这样可达到固结软土层,使砂垫层起到上部排水层作用;同时,砂垫层又成为填土的地下排水层,以降低填土的水位;在进行填土及地基处理施工时,为施工机械提供良好的通行条件。
(1)设计。
如采用机械施工,在确定砂垫层厚度时,应考虑机械的重量,轮胎对地面接触压力,偏心程度及软土地基表层强度等。
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几种?

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几种?1、强夯法处理。
强夯法是利用重锤自由落下的巨大冲力能所产生地冲击波反复夯击地基土,将夯面以下一定深度地土层夯实,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土体的稳定性,降低压缩性。
由于夯击能力大,加固深度也大。
对于一般的软土地基加固有着良好的效果。
现在常用的强夯技术加固软土地基的方法有:挤密碎石桩加夯法、砂桩加夯法、真空/堆载预压加强夯、强夯碎石墩。
2、粉煤灰应用法。
粉煤灰具有容量小,渗透性好,有较高的静力抗剪强度,较低的压缩性,与石灰等碱性物质产生水化反应后产生凝硬性。
根据软土地基存在的弱点,利用粉煤灰可处理软土地基。
粉煤灰应用的主要有二灰桩,粉煤灰混凝土桩,粉煤灰固结桩等,与土体形成复合地基加固深层软土地基。
2.1二灰桩法。
(1)以粉煤灰为主的二灰桩,主要是对软土地基产生挤密和置换作用。
用于软土地基加固时,使复合地基承载力较天然地基承载力提高了142%,桩间土承载力提高了46%。
(2)以石灰为主的石灰粉煤灰桩,配比为粉煤灰:生石灰=3:7-1:9,主要对地基产生置换,成孔挤密,膨胀挤密,脱水挤密和胶凝作用。
2.2粉煤灰固结桩。
在软土地基中采用粉煤灰固结桩,具有成型可靠,形状任意选择,造价低廉,改良地基的效果好,抗变形能力强,桩体密实度高等优点。
粉煤灰固结桩由粉煤灰,石膏,水泥加水而成,加压注入尼龙袋中,挤密周围土体,必要注浆管可上下反复二次压浆,尼龙袋具有模板,过滤脱水,加压和增强等作用,由于灌注加压排水措施,尼龙袋微孔在灰浆向外渗出的过程中,水只能向外渗,并被隔离在袋外,形成固结硬化均匀的桩体。
2.3粉煤灰混凝土桩。
粉煤灰混凝土桩由粉煤灰,碎石,中粗砂和水泥组成,在软土地区采用钻孔压浆工艺施工粉煤灰混凝土桩时,必须使混凝土的塌落度达到140-180mm,且碎石最大粒径为1-3cm,为保证桩身强度和降低成本,掺入35%-45%中粗砂作为细骨料。
粉煤灰桩和桩间土一起通过铺设在其上的褥垫层形成复合地基,其承载力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可调性,沉降变形小,造价低。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一、排水固结法排水固结法称为预压法,主要应用于淤泥性质的黏性土壤,黏性土壤的触变性、压缩性较强,含水量较大,在受外在压力的同时,土壤中的空隙会被挤压,排出其中的水分,增大土壤压力,使土质条件更稳定。
排水固结法的真实效果并未得到建筑学界的认可,针对不同的土壤条件,其预压的深度是否有效,应进行进一步证实。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技术不断成熟,相关人员应不断完善预压法的理论研究,并在软土地基中广泛应用。
二、深层搅拌法该方法主要借助水泥、石灰等工地材料进行深层搅拌,可加强软土地基的稳固强化效果,以形成一种新型的复合地基,使其性质更稳定、可靠。
深层搅拌法主要作用于砂土、粉土,砂土在外力冲击下,会降低土壤强度,与外在材料充分融合。
这种方法对施工的周边环境影响较小,适合应用于地形复杂的软土地基施工中。
进行深层搅拌前,需要一个完整平实的场地,避免杂质影响固化剂的使用效果,后续的搅拌过程需要按照要求进行规范化的处理,保证施工进程满足相关质量要求。
三、粉喷桩复合地基处理法其主要作用于地势结构较低的情况,选择专业的建筑机械进行地基打孔,将按照比例配的固化剂添加到机械的钻孔中,通过钻孔使固化剂到达软土地基的底层,并发生相关化学反应,蒸发固化剂中水分,缩小软土地基的空隙,以加强软土地基的稳定性。
常见固化剂的材料主要为石灰、水泥,其成本较低,施工效果较好。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固化剂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不发生结块,需要添加适量的外在液体。
在进行施工前,需要对地形、地基进行勘探,收集相关数据、信息,结合当前施工位置的实际情况,确定粉喷桩的具体位置,且应严格控制粉喷桩钻孔的范围。
在施工过程中,应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同时工作人员应明确工程进度,以便后期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效率。
四、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工作人员对排水固结法进行了改进,保留排水固结法压实的效果,增加了夯击工具,可有效加固软土地基的加固。
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软土地基处理措施包括以下几种:
1. 加固地基:使用各种加固措施,如灌注桩、悬臂桩、挤土桩等方法,增加软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 土卷网加固:在软土地基表面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如土工格室、土工布等,形成土卷网结构,提高软土的抗滑性和抗渗性。
3. 地基改良:通过施工措施改良软土地基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加入固结剂、加压预压、土壤混合等方法,提高软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4. 增加地基面积:在软土地基上增加地基面积,通过扩大基础底面积分担荷载,减小承载压力,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抗沉降能力。
5. 排水处理:对软土地基进行排水处理,通过采取排水沟、排水井等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减少软土的水分含量,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6. 土体加密:对软土地基进行土体加密处理,通过振动、碾压等施工措施,提高软土的密实度和稠度,增加承载力和抗沉降能力。
7. 预压预应力加固:在软土地基上施加预压和预应力,通过提
前施加负荷,使软土发生固结和强化,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软土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

软土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软土地基是指由黏土、淤泥、砾土等松弛土层构成的地基。
由于软土的性质导致其承载力较低,变形量较大,容易发生沉降、液化等问题。
因此,在建设中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在此提供一些常用的处理方法。
一、排水处理由于软土的含水量较高,排水处理是软土地基处理的关键。
排水处理的目的是减少软土层内的孔隙水压力,提高土壤的承载力。
1.减小水分含量:可以通过自然排水或人工排水进行。
一般的方法有人工井、曲线沟、排水沟等。
2.提高渗透能力:可采用破碎石垫层、雨水芯排等方式,增加土壤的渗透能力。
二、加固处理对于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加固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1.土体加密:可以通过振捣法、压实法、喷混凝土法等进行。
这些方法都可以使软土更加紧实,增加土体的密实度和承载力。
2.载荷预压:在施工前,通过加重荷载对软土进行预压,使其产生一定的沉降,从而降低其后期沉降量。
3.桩基加固:可以通过灌注桩、钻孔桩、挤浆桩等方式进行。
桩基可以作为软土地基的补强体,承担一部分荷载,减小软土的变形。
三、基础处理地基的基础是承载整个建筑物荷载的关键部分,因此软土地基处理中需要对基础进行专门设计和处理。
1.增加基础面积:通过扩大基础底面积,可以增加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
常用的方法有加大基础底面积,采用表层刚性深基础等。
2.加固地基:可以通过扩大基础底角,加宽底部,添加增强材料等方式,增加基础的稳定性。
3.采用浮筑式基础:对于软土地基,采用浮筑式基础可以减小地基的承载压力,降低软土的变形。
四、地基加固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地基加固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通过地基加固可以有效地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1.地基加固:可以通过灰浆、砂按量掺入胶凝材料,使软土地基周围形成固结硬壳,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2.节理处理:对于软土地基中的软塑性土层,可以通过密实方法,使其产生很高的固结强度,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3.地基加固桩:通过在软土地基中打入加固桩,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并能减少沉降和变形。
公路施工软土地基处理

公路施工软土地基处理在公路建设中,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对路基地基的施工处理非常重要,因为路基既承受了路基本身乃至路面结构层的自身荷载,也承受路面运行车辆传递的荷载,如果处理不当,将导致路面破坏。
虽然一般状态的路基底基层在土壤含水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压实度达到90%一95%以上时即可达到技术要求,但是如果遇到地下水位较高、含水量较大的基础,其土壤压实度就难以达到上述要求。
针对这一问题,目前传统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晾晒大量翻晒晾土,即将土基翻挖50一80厘米,利用外部条件自然蒸发水份,反复几次降低含水量,以达到最佳程度。
二、掺和板结科掺和板结料即把土基土翻开后,掺入相应比例的石灰、水泥等,使其吸收一定水份,并结成板体提高承载力,经压实便土层板结料达到最佳压实度。
三、采用井点式降水法来降低含水量采用井点式降水法降低含水量,即在路基底基础范围内钻设一定数量深井,挖掘周围边沟境连续地抽排地下水,使基础范围内的地下水位降低,土层含水量减少,以达到最佳含水量.有利于压实处理。
以上处理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在路基基础原地表层作降低含水量处理,处理的对象都没有离开自然地表层,也就是把自然地表层视为天然的路基基础。
这几种处理方法存在着增加工程投资,复杂施工程序,延长施工工期等问题,所以,经过几年的施工实践,我们认为软土地基的处理,如果仅在原自然地表层上下功夫.就受到了“服有自然地表层才是路基基础”的局限。
自然构成的地表层作为路基基础,固然有它天然形成,多年沉积压实程度较高的特点,但这个天然形成是相对变化的,不是绝对的天然形成、高速公路建设时所通过的带状地面相当大的部分是农田,这些农田耕作土层都发生了人为的挖掘换填,经堆弃、平整,已经不再是自然构成的原状土层.不适合作为路基的天然基础,所以在自然地表层上,由人工填筑一定厚度的路基,以满足路基的技术要求,即在原自然表层上用填筑材料方法做出新的路基基础,同样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常见的路基软基处理方式

常见的路基软基处理方式路基软基处理是公路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固路基,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实际工程中,常见的路基软基处理方式包括土石方处理、加筋处理和加固处理。
一、土石方处理土石方处理是最常见的路基软基处理方式之一。
在土石方处理中,首先需要对土壤进行分类和评价,然后根据土壤的性质确定相应的处理方法。
常见的土石方处理方法包括挖填法、夯实法和加固法。
挖填法是指将路基上的松散土壤挖掉,然后用合适的填土填充,通过夯实来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
夯实法是指采用夯实机械对土壤进行夯实,增加土壤的密实程度。
加固法是指在土壤中加入一些改良材料,如石灰、水泥等,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作用来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二、加筋处理加筋处理是另一种常见的路基软基处理方式。
在加筋处理中,通过在土体中加入钢筋或纤维材料,来提高土体的抗拉强度和变形能力。
加筋处理可以增加路基的稳定性,减小路基的变形和沉降。
常见的加筋处理方式包括钢筋网加筋、纤维材料加筋和土工格栅加筋。
钢筋网加筋是将钢筋网埋设在土体中,通过钢筋网与土体的相互作用来增强土体的抗拉强度。
纤维材料加筋是将纤维材料混入土体中,通过纤维材料的拉伸和抗剪作用来提高土体的变形能力。
土工格栅加筋是在土体中铺设土工格栅,通过土工格栅的拉伸和抗剪作用来增加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加固处理加固处理是一种比较综合的路基软基处理方式,通过采用不同的加固材料和技术来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加固处理方式包括灰土加固、水泥土加固和石灰土加固。
灰土加固是指在土体中加入适量的石灰,通过石灰与土体中的黏土发生反应,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水泥土加固是在土体中加入适量的水泥,通过水泥与土体中的粉土发生水化反应,形成水泥胶凝体,增加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石灰土加固是在土体中加入适量的石灰和水泥,通过石灰和水泥与土体中的黏土和粉土发生反应,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路基软基处理方式包括土石方处理、加筋处理和加固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探讨【摘要】软土是指以水下沉积的软弱粘性土或淤泥为主的地层,有时也夹有少量的腐泥或泥炭层。
文章主要对公路软土地基处理的方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方法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公路建设的规模日益扩大,难度不断提高,公路建设对软土处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满足公路工程建设的需要,我国引进、发展了多种软土处理技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根据几年来亲自参与软土地基处理的经验,谈谈对软土地基处理的几点体会。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软土,从广义上讲,就是强度低、压缩性高的软弱土层。
在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基,若不加处理,往往会发生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陷,导致公路破坏或不能正常使用。
习惯上常把淤泥、淤泥质土、软粘性土总称为软土。
软土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天然含水率高、孔隙比大。
含水量在34%~72%之间,孔隙比在1.0~1.9之间,饱和度一般大于95%,液限一般为35%~60%,塑性指数为13~30。
我国软土多分布在江河湖海等处,但也在丘陵低洼和山区谷地赋存。
由于其成因类型不同,厚度不一,性质各异,因此不能一律对待,首先应查明各地区特点和地质、土质条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对策,作出合理的处理。
过去在一般公路通过软土地区,由于线路等级标准不高,路基宽度窄、立交少、纵坡要求不严,且多低路堤,故对路基大部分地段处理工程少,仅对桥头高路堤部位重视些。
但从高速公路出现后,因要求全立交、桥涵通道多,路堤高度多超过软土填土极限高度。
加之软土中含有大量亲水胶体微粒,土体多呈海棉状结构,因其孔隙比大、含水量多、透水性小、抗剪强度低、压缩性强在路堤高填土的自重作用下,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趋地压密稳定、因此其沉降稳定要花费长时间。
此外软土结构在大交通量、重载车辆的作用下,路基容易产生侧向膨胀挤出滑动,基底沉降现象也严重,为了增强压密稳定力度和较短时间达到最终沉降,消除侧向滑动位移,以免路堤向两侧膨胀挤出,确保路基及其外侧建筑物或其他农田、虾池、鱼塘的安全,因此必须对软基进行处理。
二、软土地基路基施工处理的基本方法
当路堤经稳定验算或沉降计算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
加固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
1.塑料排水板:塑料排水板是带有孔道的板状物体,插入土中形成竖向排水通道。
因其施工简单、快捷,应用较为广泛。
最大有效处理深度18米。
2.砂井:砂井是利用各种打桩机具击入钢管,或用高压射水、爆破等方法在地基中获得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孔眼并灌入中、粗砂形成砂柱。
由于这种砂井在饱和软粘土中起排水通道的作用,又称排水砂井。
砂井顶面应铺设垫层,以构成完整的地基排水系统。
砂井
适用于软土层厚度大于5m时。
最大有效处理深度18米。
3.袋装砂井:井经对固结时间的影响没有井距那样敏感。
但一般砂井如果井经太小,既无法施工,也无法防止因地基变形而断开失效。
因此,现在广泛采用网状织物袋装砂井,其直径仅8cm左右,比一般砂井要省料得多,造价比一般砂井低廉,且不会因施工操作上的误差或地基发生水平和垂直变形而丧失其连续性。
最大有效处理深度18米。
4.排水砂垫层:排水砂垫层是在路堤底部地面上铺设一层较薄的砂层。
将水从砂层中排出去。
最大有效处理深度,路堤极限高2倍。
5.土工织物铺垫:在软土地基表层铺设一层或多层土工织物,可以减少路堤填筑后的地基不均匀沉降,又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同时也不影响排水。
对于淤泥之类高含水量的超软弱地基,在采用砂井及其他深层加固法之前,土工织物铺垫可作为前期处理,以提高施工的可能性。
6.预压:在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堤,如果工期不紧,可以先填筑一部分或全部,使地基经过一段时间固结沉降,然后再填足和铺筑路面。
最大有效处理深度30米。
7.挤实砂(碎石)桩:挤实砂桩是以冲击或震动的方法强力将砂、石等材料挤入软土地基中,形成较大的密实柱体,提高软土地基的整体抗剪强度,减少沉降。
最大有效处理深度20米。
8.旋喷桩:利用工程钻机,将旋喷注浆管置入预定的地基加固
深度,通过钻杆旋转,徐徐上升,将预先配制好的浆液,以一定的压力从喷嘴喷出,冲击土体,使土和浆液搅拌成混合体,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人工地基。
最大有效处理深度20米。
9.生石灰桩:用生石灰碎块置于桩孔中形成桩体,称为生石灰桩。
最大有效处理深度20米。
10.换土:采用人工或机械挖除路堤下全部软土,换填强度较高的粘性土或砂、砾、卵石、片石等渗水性材料。
最大有效处理深度3米。
11.反压护道:反压护道是在路堤两侧填筑一定宽度和一定高度的护道。
它利用力学平衡以保持路基的稳定。
三、施工现场常用处理软土路基方法
在施工中经常碰到的情况多数不是软土地基,因为如果有软土地基一般情况在设计时应该根据地质资料,提出处理方法。
多数情况是有局部地段地质情况和原来设计不同,出现局部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或者由于局部地段含水量过大(原有排水系统不畅,原有地基土质渗水性不好)造成地基软弹(翻浆,弹簧土地段)。
根据出现的这些情况一般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1.换填。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最大有效处理深度3米。
采用人工或机械挖除路堤下全部软土,换填强度较高的粘性土或砂、砾、卵石、片石等渗水性材料。
换填的深度要根据承载力确定。
2.抛石填筑。
就是在有软土或弹簧土以及有积水的路段填石头,填石的高度以露出要处理的路段原有土层(或积水)高度为宜。
在
填石的过程中注意一定要用推土机把石块压实,不能出现软弹现象。
然后再填筑土方。
3.盲沟。
就是在要处理的路段根据要处理的路段的长度,在横向或纵向挖盲沟,盲沟通常用渗水性大孔隙填料或片石砌筑而成。
也可以填入不同级配的石块起到排水的功能。
注意盲沟的出口要与排水沟连接,以便把路基中的水排出路基。
4.排水砂垫层。
排水砂垫层是在路堤底部地面上铺设一层砂层,作用是在软土顶面增加一个排水面,在填土的过程中,荷载逐渐增加,促使软土地基排水固结渗出的水就可以从砂垫层中排走。
为确保砂垫层能通畅排水,要采用渗水性良好的材料。
砂垫层一般的厚度为0.6~1.0米。
为了保证砂垫层的渗水作用,在砂垫层上应该填一层粘性土封住水不让水返上路基。
在路基两侧要修好排水沟,通过砂垫层渗出的水通过排水沟排出路基外,保持路基的稳定。
5.石灰浅坑法。
由于粘性土含水量影响,施工中经常出现“弹簧土”松软现象。
一般较轻的可以采用挖土晒干,敲碎回填的方法;“石灰浅坑法”可以用于各种不同面积的路段(就是说大面积可以使用,小面积也可以使用)。
具体做法是:挖40~50cm方形或圆形,深一般1m上下的坑,清除坑内的渗水(最好挖好坑后,第二天清除渗水),放入深为坑深1/3的生石灰,即可回填碾压。
坑的行距和坑距在轻度弹簧路段为5~6m,在严重弹簧路段为3~4m。
四、结语
软土地基有极大的危害性,如果不处理或处理不当,就会造成
地基失稳,使构造物沉降过大或不均匀沉降,对构造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本文以上介绍的只是工地常用的几种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具体施工还要根据工地的实际情况来选用,有时几种方法可以交替或一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