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科学模拟试卷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科学模拟试卷带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下列是四种物质的分子模型,其对应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A .甲烷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二氧化硫
2.“五水共治”是浙江省政府推出的环保举措,为清理河道,河道管理人员使用铁圈和塑料网做成的网兜(如图)来打捞河道漂浮物,这种方法最接近( )
A .沉淀
B .过滤
C .蒸馏
D .结晶
3.梁代诗人王籍的诗人的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我们能够分辨是蝉鸣和鸟鸣声,是根据( ) A .响度 B .频率 C .音调 D .音色
4.如图所示为用医用注射器(针筒)做实验的示意图,其中能说明存在大气压的实验是( )
A .③
B .③④⑤
C .①③
D .①③⑤
5.科学实验为科学结论的得出提供了支持。
下列各选项中,科学实验与科学结论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阿基米德定律实验揭示了物体所受浮力和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
B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C .电解水实验说明了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D .欧姆定律实验揭示了电阻和电流、电压的关系
6.现有六种物质,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
①CO②H 2O③NH 3④X⑤C 2H 4⑥P 2O 5根据它们的组成和排列规律,推断物质X 可能是( )
A .NaNO 3
B .CH 4
C .Fe 2O 3
D .PCl 5 7.下列关于人体的神经调节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B .人能对语言、文字的刺激发生反应属于条件反射
C .胰岛素不仅可以消化小肠中的食物,还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D .人幼年时饮食长期缺碘易患呆小症
8.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地震过后,防疫部门用一种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给饮用水消毒,该消毒剂可表示为RO 2。
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 与O 的质量比为71∶64,则RO 2的化学式为( )
A .CO 2
B .NO 2
C .SO 2
D .ClO 2
9.关于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的结论,正确的是 A .根和茎的导管是不连接贯通的
B .被掐断的豌豆幼苗,断面有汁液从导管中流出
C .根尖的根毛区生有根毛减小了吸收面积
D .树木被剥皮后因不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而死亡
10.带鱼是海洋中的深水鱼类,在市场上没有活的带鱼出售,这是因为带鱼难以养殖。
造成带鱼难以养殖的主要因素是( ) A .水温 B .食物 C .水的压强 D .水中溶解的氧气
二、填空题
11.为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同学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1
)要使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 加热更长的时间。
(2)如果已知甲的比热容是1.8×103焦/(千克·℃),则乙的比热容是 焦/(千克·℃)。
12.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受到升力和 力的作用,其中升力的施力物体是 。
13.分子、原子等粒子有共同特点:具有 小、 微、彼此之间有 、不断 等特点。
原子半径一般在 数量级;原子质量在 的数量级。
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质量 。
14.如图所示分别表示A 、B 、C 、D 四种物质中含有的分子模型,图中黑、白粒子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试回答:
以上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
15.如图所示,小磁针在纸面内能自由转动。
闭合开关后,通电螺线管的上端为N 极,则小磁针将沿__________方向转动。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b 端移动时,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将______.
三、探究题
16.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特点实验。
(1)完成电路的连接(电源为3伏的电池组)要求电压表测L 2两端的电压。
(2)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V 。
(3)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后,实验小组的小瑛同学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并联的两个灯泡的电压明显小于3.0V ,还有部分的电压哪里去了呢?小英测量了下电源两端电压发现电压为2.65V 请分析这电压的减少是不是因为线路上的电阻引起的?并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下图中所列仪器填空:
(1)做粗盐提纯实验第一步“
溶解
”
时,可选用的仪器有。
(填字母) (2)粗盐提纯实验的三步操作中都要使用的仪器是 (填字母);在蒸发溶液时,该仪器的作用是 。
(3)配制一定质量的0.9%生理盐水的步骤:计算、称量和量取、 。
(4)下列实验操作中会导致配得的盐水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 。
A.操作中砝码和氯化钠左右盘放错,并且游码不为0 B.溶解食盐的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
C.食盐全部溶解后,有少量液体溅出
D.量取水的操作中仰视量筒凹液面最低处读数
18.为测定某物块与木板之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实验方案,两次都将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实验中均不计弹簧测力计的重力).
(1)甲图实验中,用水平力F
1
拉动物块匀速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2N,则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__________N.如果拉动物块时,物块未做匀速运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3.2N(填“等于”或“不等于”).
(2)乙图实验中,用细线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地拉住物块,用水平力
F
2
=6N拉木板,使木板在物块下面滑动(不是匀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2N.则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_________N.通过比较,你觉得在该实验中选 ________方案更好(选填甲或乙).
19.小明想测量大气压的大小,实验过程如下:(1)排出吸盘中的空气,把它紧压在厚玻璃板上。
往小桶里慢慢加沙,
直到吸盘被拉下来为止,如图甲所示。
(2)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则应向(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横梁平衡。
(3)把装有沙的小桶放在天平的左盘,往右盘添加砝码,并调节游码;
横梁恢复平衡时,右盘砝码与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桶和沙的总质量
m= g;
(4)如图丙,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D= mm(要求估读到刻度尺分
度值的下一位)。
(5)根据上面的测量,写出大气压的表达式:p= (用m、D、g、π等字母表示)。
(6)小明测量结果与当时的真实气压相差比较大,下列原因不可能的
是。
A.吸盘中的空气没有完全被挤出
B.接触面没有处理干净
C.吸盘太小了
D.玻璃不平整,存在漏气现象
20.下图中的甲、乙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乙装置收集氧气时需要用带火星的木条来验满,这是利用了氧气的 性。
甲、乙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相比,乙方法的优点是 。
(3)若在丙装置中盛满水,用排水法收集(瓶口向上)一瓶氧气,气体
从 端(填字母“a”或“b”)通入。
若把红热的铁丝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里,盛氧气的集气瓶预先加少量水,水的作用是 。
(4)某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原因可能是 (答一条即可)。
(5)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在用发生装置丁或戊制取氧气时,丁与戊相比,丁的优点是 。
四、计算题
21.下表是硫酸的密度和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20℃)
实验室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的浓硫酸配制20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的稀硫酸。
(1)200克稀硫酸中含溶质 克。
(2)需80%的浓硫酸
毫升(保留一位小数)。
22.小明同学对一个金属块进行了两次测量:第一次如图(甲)所示,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7N 。
第二次如图(乙)所示,让金属块浸没在盛水的杯子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7N 。
(g 取10N/kg )
(1)求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求金属块的体积;
(3)通过进一步计算,结合下表所列的“某些金属的密度”,说明金属块是何种金属。
五、简答题
23.(3分)根据如图所示永磁体A 端的磁极和通电螺线管间磁感线的分布,在图中标出已画出的磁感线的方向、通电螺线管B 端的磁极和电源的正负极。
24.请结合显微镜操作要领,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甲、乙两台显微镜(甲:目镜10×,物镜40×;乙:目镜5×,物镜10×),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选择镜头组合是 的显微镜。
(
2
)小枫在显微镜视野找到一个细胞(如图),如要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物台上的装片往 方向移动。
(填“←↑→↓”)
(3)若观察到的物像较模糊,但视野亮度正常,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可略微转动显微镜的结构是 。
(4)在做“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制作临时装片,并在低倍镜下观察,观察到的物像如图所
示, 同学的观察效果较好;另一位同学观察效果不好,是因为在临时装片中留有 。
参考答案1 .B
【解析】
2 .B
【解析】
3 .D
【解析】
4 .C
【解析】
5 .D
【解析】
6 .B
【解析】
7 .C
【解析】
8 .D
【解析】
9 .B 【解析】
10 .C
【解析】
11 .(1)甲;(2)0.9×103【解析】
12 .重空气
【解析】
13 .
【解析】
14 .A D BC
【解析】
15 .顺时针增强
【解析】
16 .(1)如下图
(2)2.6(3)不是,电池本身有内阻,分担一部分电压
【解析】
17 .(1)E、G (2)G 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3)溶解(4)A、B、D
【解析】
18 .(1)3.2N、不等于
(2)3.2N、乙
【解析】
19 .
【解析】
20 .(1)2KMnO
4 K
2
MnO
4
+MnO
2
+O
2
↑
(2)助燃或氧化、操作简便、节能、安全等(答一点即可)(3)b;防止集气瓶受热破裂
(4)装置漏气(或反应物药品的量不足或一开始收集气体时集气瓶中没有装满水)(答案合理即可)
(5)2H
2
O
2
2H
2
O + O
2
↑;可以随时补充反应所需双氧水,控制反应速率
【解析】
21 .60;43.4
【解析】
22 .(1)1N (2)1×10-4m³(3)铝
【解析】
23 .
【解析】
24 .(1)乙(3)细准焦螺旋(4)甲、气泡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