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农牧民家庭可持续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选择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和有收入的活动”。目前被学界普遍接受和沿用的 面积、草场面积和森林面积。
可持续生计概念,是由 Scoones所界定的:“某一个生 计由生活所需要的能力、有形和无形资产以及成果组 成。如果这种生计能应付压力和冲击进而恢复,并且 在不过度消耗其自然资源基础的同时维持或改善其 能力和资产,那么该生计具有可持续性。”[3]
(3)物质资本(P)。物质资本指农牧民家庭生计 活动中所需的基础设施和物质组成,包括牲畜数量、 住房质量、生产和交通工具等[5]。因此采用 3个指标 来衡量:牲 畜 数 量、住 房 面 积 和 类 型 以 及 生 产 交 通 资产。
(4)金融资本 (F)。金 融 资 本 主 要 是 指 农 牧 民 家庭可支配和可筹措的现金,包括自身的现金收入、 从正规 渠 道 和 非 正 规 渠 道 获 得 的 贷 款、无 偿 援 助 等[6],是 农 牧 民 家 庭 为 实 现 生 计 目 的 所 投 入 的 资 金、存款等,是农牧民家庭生计系统正常运转的助推 器[1]。因此采用 4个指标来衡量:家庭现金收入、家 庭 得 到 的 国 家 补 贴 收 入 、家 庭 存 款 和 家 庭 获 得 贷 款
一、数据来源和生计策略类型划分 本研究调查样本来自西藏 16个县 26个乡镇的 60个村,调查地区包括拉萨市、日喀则市、山南市、那 曲市、林芝市,共发放 635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 57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 90.87%。由于交通、气候 等原因,本 研 究 未 涉 及 的 调 查 区 域 是 昌 都 市 和 阿 里 地区。 60
由于收入是影响农牧民家庭生计策略选择的主 要原因,本研究按被调查农牧民家庭各种生计活动收 入占家庭总收入来源的比重来划分农牧民家庭生计 策略类型,即依据收入来源于牧业、农业、副业及各种 混合收入各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将农牧民家庭生计 策略类型分为 4种———以牧为主型、以农为主型、以 副业为主型和混合型(见表 1)。
据表 1对西藏农牧民家庭生计策略类型的划分, 结合问卷数据分析得出以副业为主型和以农为主型 是被调查农牧民家庭中最主要的生计策略类型,分别 占有效样本的 38.3%和 27.73%,以牧为主型和混合 型分别占有效样本的 17.68%和 16.29%。
区域经济
二、生计资本指标的量化
康情况。
(一)指标的选取
20世纪末,英国国际发展署(TheUnitedKingdom DepartmentforInternationalDevelopment,DFID)将 生 计资本与生计策略联系起来,纳入可持续生计分析框 架内,认为不同的生计资本状况决定农户的生计策略 选择。所谓生计策略,即家庭依靠生计资本要素选择 参与不同的生计活动,通过创造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料 和精神资料实现可持续生计[3](见图 1)。
关键词:农牧民家庭;生计资本;生计策略;Logistic回归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7;F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637(2019)02-0060-08 DOI:10.13483/j.cnki.kfyj.2019.02.010
生计是一种谋生的方式,只有当一种生计足以应 对并在压力和打击下得到恢复,能够在当前和未来保 持乃至强化其能力和资本,同时又不损坏自然资源基 础,这种生计才是可持续的;在可持续生计分析中,生 计资本处于核心地位,是生计策略选择和抵御风险的 基础[1]。农牧民家庭作为西藏传统农牧业社会最基 本的经济决策主体和单元,由于存在着政策、制度风 险和个人生计资本的差异,导致其采取不同的生计策 略,而生计策略又会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生态 环境保护和区域自然资源的利用状况[2]。本文在评 估西藏农牧民家庭生计资本现状的基础上,将西藏农 牧民家庭生计策略类型进行划分,分析了西藏农牧民 家庭可持续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选择的具体影响,并 提出对策。
(2)自然资本(N)。自然资本指农牧民家庭拥有
20世纪 80年代末,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的报 或可长期使用的自然资源,包括耕地和牧场,它为农
告中首次提出可持续生计概念,“是指个人或家庭为 牧民家庭提供了最基本的生存保障,也是农牧民家庭
改善长远的生活状况所拥有和获得的谋生的能力、资 最重要的自然资产。因此采用 3个指标来衡量:耕地
的机会。
(5)社会资本(S)。社会资本是指农牧民家庭在
生计活动中为了实施生计策略而能够使用的社会资
源和关系网络,包括个人构建的社会网络、加入的社
区或社会组织、国家政策支持和亲戚邻里的帮助等。
因此采用 4个指标来衡量:领导潜力、参加村组织、家
庭困难时的求助对象和亲戚圈。
图 1 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4]
本研究基于生计资本理论和可持续生计分析框 架 ,在 参 考 了 国 内 外 众 多 相 关 学 者 的 研 究 和 少 数 民 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专家关于农牧民可持续生计 资 本 与 生 计 策 略 定 量 研 究 的 基 础 上 ,结 合 西 藏 区 域 特 征 和 农 牧 区 生 产 生 活 的 实 际 ,通 过 咨 询 相 关 领 域 专 家 的 指 导 和 建 议 ,对 指 标 进 行 设 计 、选 择 和 整 理 、 调 整 ,最 后 选 取 、确 立 、构 建 了 西 藏 农 牧 民 家 庭 可 持 续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一共有 5个一级指标和 17个 二 级 指 标,每 一 个 一 级 指 标 都 下 设 有 二 级 指标。
表 1 生计策略类型
生计策略类型
说明
以牧为主型 牧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大于等于 60%
以农为主型 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大于等于 60% 以副业为主型 副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大于等于 60%
混合型
由于有些农牧民 家 庭 收 入 来 源 较 分 散,农 牧 副 各业中均有,且没 有 集 中 来 源 于 某 一 种 生 计 活 动,故将 这 种 家 庭 的 生 计 策 略 类 型 归 类 为 混 合型
开发研究 2019年第 2期
西藏农牧民家庭可持续生计资本 与生计策略选择
久毛措,王 暖
(西藏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拉萨 850000)
提 要:可持续生计资本是西藏农牧民家庭生计策略选择的基础与核心,在评估西藏农牧民家庭生计资本现状的基础上, 将西藏农牧民家庭生计策略分为以牧为主型、以农为主型、以副业为主型和混合型,并采用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西藏农牧民 家庭可持续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选择的具体影响,提出了农牧民家庭生计策略优化的相应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