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题高一地理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试题和试卷上。
2.把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不交试题,答案写在试题上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以下1--2题。
1、2000年,某省人口出生率为12.4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32‰,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模式相似的类
型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下列关于④类国家人口问题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老龄人口增多B.青壮年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过大
C.人口素质偏低,教育压力过大D.城市人口比重过高,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工流动的方向是①由人口稠密地区流向人口稀疏地区②山区到平原、农村到城市、贫穷区到发达区③民工的基本流向是从黄河以北流向长江以南④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是民工主要输入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下列不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因素是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消费水平
D.人类社会发展阶段
5.有关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的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的合理容量相当
B.一个地区的人口生活和文化消费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较小
C.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目前的人口数
D.人口的合理容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读“世界城市化水平分布图”,回答以下6--7题。
6.由图中可知乙国的城市化水平较高,其原因是 ( ) A.经济发展水平高 B.机械化水平高 C.社会福利好 D.历史悠久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世界城市化速度较快的国家都是发达国家
B.目前,甲国属于城市化速度较快的国家
C.乙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原因是人口较少
D.丙国的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
读“某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示意图”,完成以下8---11题。
8.在图中,③区 ( ) A.是城市的生产中心B.常住居民最多
C.商业活动繁忙D.环境质量最差
9、①、④是以住宅用地为主的卫星城。
造成它们地价差异的主要因素并不是 ( )
A.与市中心的距离 B.自然环境条件C.基础服务设施D.交通通达度
10、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有()
①城市居民燃煤取暖、做饭排出的烟尘②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
③固体废气物任意堆放④各种交通运输工具排放出的尾气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11、以下行为对于改善城市环境作用不大的是()
A.规定汽车禁鸣区域 B.推广使用新能源
C.增加建筑密度,改善居住条件 D.将垃圾袋装化,分类处理
读下图回答12—13题。
12、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A.甲普通小卖部乙家具商店丙五星级宾馆
B.甲早点铺乙汽车销售丙高级家具电器
C.甲珠宝行乙家具商店丙早点铺
D.甲五星级宾馆乙珠宝行丙早点铺
13城市等级与数目、服务范围的关系是:
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
一块土地由哪种活动占有,取决于这块土地的租金高低和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两个方面。
甲图表示各类城市用地付租能力与中心距离的关系;乙图表示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
读图,回答14~16题。
14.甲图中,线段a、b、c依次表示的城市用地付租能力的是()
A.住宅、工业、商业
B.商业、住宅、工业
C.商业、工业、住宅
D.工业、商业、住宅
15.乙图中,地租分布等值线并不是呈同心圆,而是有明显的凹凸。
造成局部地租分布等值线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条件
B.交通运输
C.人口分布
D.行政干预
16.若要在乙图的①②③④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仓储式超市,最好选在()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17.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18.城市工业区不断向市外移动是为了
①靠近交通干道②拓展城市范围③降低生产成本④保护城市环境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9.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
A.城市的人口规模
B.城市的用地规模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D.特大城市数目
读左上图,回答以下20---21题
20.M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水稻种植业 B.大牧场放牧业C.商品谷物农业 D.混合农业
21.M区域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不包括
... ( )
A.当地广阔的市场 B.便利的交通运输
C.先进的科技 D.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
读右上图,完成以下22---23题。
22.该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大牧场放牧业
B.乳畜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23.该农业地域类型在该地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①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②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
③劳动力丰富④机械化水平低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昆明郊区农业生产中“彩色农业”(花卉业)独树一帜。
2010年春节期间,很多城市包括哈尔滨市场上都有昆明的鲜花销售。
花卉种植富了昆明花农,美了人们的生活。
回答24、25题。
24.昆明花卉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
A.气候条件优越,四季如春,降水丰沛B.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
C.土地价格低廉,劳动力资源丰富D.靠近港澳及东南亚,鲜花销售市场广大
25.与荷兰的花卉业相比,昆明花卉种植还有很大差距,要使昆明花卉具有国际竞争的优势,目前适宜采取的最主要措施是 ( )
A.生物技术上创新,积极培育、引进新品种
B.积极研究保鲜方法,改进运输工具上的设备
C.加强在国外各大媒体上的宣传,提高昆明花卉的知名度
D.将鲜花种植技术向各大洲推广,在相关国家建立鲜花种植基地
第Ⅰ卷 (共50分)
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50分)
26.上图表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1)图中,①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型人口增长模式,这种人口增长模式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②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型人口增长模式,这种人口增长模式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④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型人口增长模式,这种人口增长模式出现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_(①、②、③、④),属于④模式的国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读“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分析回答问题:(10分)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该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过程中使图中城市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包括:_______污染、_________污染、
_______污染、________污染等。
(3)该城市从1976-1986年间城市发生了哪些变化?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2分)读下面“南美洲局部地区降水分布与气温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阿根廷潘帕斯草原(B处)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2)该草原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有:①;
②;③。
(3阿根廷的新鲜牛肉可供应到西欧人的餐桌上,主要是由于人类发明了________,其反映了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改善和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2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写出水稻主要分布区的名称:
A B C
(2)A、B、C三地均为气候区,资源丰富,从地形上看,水稻田主要分布在和地区。
(3)本地区稠密,丰富,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是本地区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
(4)亚洲水稻生产单产高但商品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5)亚洲水稻种植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50分)
26.(共14分)
(1)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4分)
(2)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4分)
(3)现代型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等(4分)
(4)③德国(匈牙利,俄罗斯,日本)(2分)
27.(10分)
(1)城市化(1分)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乡村人口减少(1分)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1分)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用地不断转化为非农业用地(1分)
(2)大气水噪声固体废弃物(4分)
(3)城镇面积由小到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多,使城市人口比重不断增加。
(2分)
28、(12分)
(1)大牧场放牧业(2分)
(2)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③距海港近,交通运输便利(6分)
(3)海上冷冻船交通运输条件(4分)
29、(14分)答案:(1)南亚东南亚东亚(3分)
(2)季风水河流中下游河口三角洲(4分)
(3)人口劳动力稻米(3分)
(4)精耕细作;耕地规模小,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的制约(2分)
(5)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提高商品率(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