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市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上海市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
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一天,我有机会跟他谈了一件事,我忘不了那一天。

我对他说:“格斯拉先生,你晓得吗,上一双在城里散步的靴子咯吱咯吱地响了。


他看了我一下,没有做声,好像在盼望我撤回或重新考虑我的话,然后他说:
“那双靴子不该咯吱咯吱地响呀。


“对不起,他响了。


“你是不是在靴子还经穿的时候把它弄湿了呢?”
“我想没有吧。


他听了这句话以后,蹙蹙眉头,好像在搜寻对那双靴子的回忆;我提起了这件严重的事情,真觉得难过。

“把靴子送回来!”他说,“我想看一看。


由于我的咯吱咯吱响的靴子,我内心里涌起了一阵怜悯的感情;我完全可以想像到他埋头细看那双靴子时的历久不停的悲伤心情。

“有些靴子,”他慢慢地说,“做好的时候就是坏的。

如果我不能把它修好,就不收你这双靴子的工钱。


有一次(也只有这一次),我穿着那双因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买的靴子,漫不经心地走进他的店铺。

他接受了我的定货,但没拿皮革给我看;我可以意识到他的眼睛在细看我脚上的次等皮革。

他最后说:“那不是我做的靴子。


他的语调里没有愤怒,也没有悲哀,连鄙视的情绪也没有,不过那里面却隐藏着可以冰冻血液的潜在因素。

为了讲究时髦,我的左脚上的靴子有一处使人很不舒服;他把手伸下去,用一个手指在那块地方压了一下。

“这里痛吧,”他说,“这些大公司真不顾体面。

可耻!”跟着,他心里好像有点儿沉不住气了,所以说了一连串的挖苦话。

我听到他议论他的职业上的情况和艰难,这是唯一的一次。

“他们把一切垄断了,”他说,“他们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

我们热爱靴子,但是他们抢去了我们的生意。

事到如今——我们很快就要失业了。

生意一年年地清淡下去——过后你会明白的。

”我看看他满是褶皱的面孔,看到了我以前未曾注意到的东西:惨痛的东西和惨痛的奋斗--他的红胡子好像突然添
上好多花白须毛了!
我尽一切可能向他说明我买这双倒霉靴子时的情况。

但是他的面孔和声调使我获得很深刻的印象,结果在以后几分钟里,我定了许多靴子。

这下可糟了!这些靴子比以前的格外经穿。

差不多穿了两年,我也没想起要到他那里去一趟。

1. 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怜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漫不经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从节选文字中概括格斯拉最终饿死的原因。

3. 选文运用第几人称讲述故事?简要分析这一写法的好处。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最幸福的事
张爱国
课堂上,钟老师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让自己感到最幸福的事是什么?”
“受到老师的表扬最幸福。

”刚刚受到钟老师表扬的李大雷第一个站起来,得意洋洋地说。

“最幸福的是考了第一名!”张明明说着还挑衅似的看了看李扬——这两个孩子一直在学习上较劲,而上周的考试,张明明获得了第一名。

“最幸福的是过周末!”陈志磊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因为周末,外婆会为我做很多好吃的。


孩子们哄堂大笑,陈志磊真是个“贪吃鬼”。

“今年春天,我爷爷的腿好了,又重新能挑水的时候,我感到最幸福。

”龙小刚进入了回忆状态,“去年下大雪之后,有一天我爷爷摔了一跤,躺在床上不能动。

我奶奶又挑不了水,每天都逼着我和她一起抬。

地上滑,好几次,我和奶奶都摔破了手,还摔坏了几只桶呢。

那时候,我、爷爷、奶奶和弟弟真苦啊,舍不得喝水所以,爷爷腿好了,能够一跛一跛地拎水的时候,我感到特别幸福!”
“你爷爷奶奶真笨!看我爷爷奶奶,建了个大水窖,趁天晴把水窖挑满水,就够一家人过冬了……”说话的孩子还想取笑龙小刚,被钟老师制止了。

“去年,邻居莲奶奶病了,睡在家里好几天没人知道,我最先发现的,是我给她儿子打了电话,她儿子才从外地赶回家里带她治病的,不然她就死掉了。

”班上有名的“调皮鬼”刘洋大声说,“现在莲奶奶总夸我是好孩子,还常常给我糖吃。

要我说,我才是最幸福的。

”孩子们显然不屑。

“这也算幸福啊?哼!”
“我还帮一个老爷爷打过电话呢……”
“我也是……”
“我也有一次……”
“我那次帮了一个小妹妹打电话,她想她爸爸妈妈了……”教室里哄闹起来,钟老师拍了拍讲桌,启发孩子们再换换角度。

“我最幸福的事是在今年暑假。

”柳静尽力说得有文采一些,“我坐了两天一夜的火车,到了我爸爸妈妈打工的深圳——啊!深圳真大啊,比我们镇上大多了。

那天晚上,我爸爸没上班,带我到大街上啊!深圳的大街真亮啊,各式各样的灯都有。

逛完街,爸爸还带我吃了肯德基——啊,肯德基真……”
“嘁!深圳算什么?”同桌郭童很不服气,“深圳有东方明珠塔吗?有海洋世界吗?有世博园吗?没有吧?但上海都有。

我暑假去的时候,我爸爸妈妈一整天都没上班,带我看东方明珠……”
“老师,郭童撒谎!他根本就没看到东方明珠塔。

”刘洋站起来,冲着郭童叫道,“我爸爸打电话和我说了,你爸爸刚走出工地不远就迷了路,然后随便找个地方说是东方明珠塔,你其实连东方明珠塔的影子都没看到……”
“我看到了,我看到东方明珠塔的塔尖了,我还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好几天呢。

”郭童气呼呼地反驳道,“你嫉妒我,因为你爸爸妈妈从来都没带你去过那儿……”
“你们别吵了,要我看,去深圳,去上海都比不上我去我姑姑家幸福。

”杨鑫博眉飞色舞地说,“姑姑和姑父都忙,很少在家,我一去,就能和我表哥整天打游戏、上网,想玩什么就玩什么。


这时,钟老师叫起很少发言的郭素素,问:“郭素素,你来说说最幸福的是什么。


“我……其实我觉得每天都很幸福。

”郭素素淡淡地说,“每天下午放学后,爷爷坐在院子里抽烟,奶奶在厨房里烧饭,妹妹和我一起写作业。

等爸爸妈妈从地里回来了,全家人就坐在一起吃饭……”
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郭素素还在说着,突然,不知谁哭出了声,一个,两个,一大片。

(选自《意林》少年版,有改编)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钟老师这一形象文章虽然着墨不多,但是通过他制止孩子取笑小龙、启发孩子们转换角度思考等细节,可以看出他教育有方。

B. 小说设计孩子们围绕帮人打电话而引发争议的这一情节,主要是为了塑造乡村孩子们乐于助人、朴实善良的群像特点。

C. 小说善于运用短句,这既符合孩子们口语表达的特点,结构简单,句意明晰,也使文章具有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的特点。

D. 孩子们对幸福的理解虽然各有不同,但都真实地展示了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作者并没对孩子的幸福观作出直接的褒贬评价。

5. 郭素素的发言为什么会引发一片哭声?作者以此作为文章的结尾,有什么用意?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6. 文章主要采用孩子们的对话来进行叙事,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家国天下”观念滥觞于西周时期。

西周从国家制度来看,施行的是分封制;从社会制度来看,施行的则是宗法制。

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因而家国天下观念得以萌生。

秦以后分封制改为郡县制,贵族制变为官僚制,但家国天下的观念经历代儒家发扬光大,逐渐成为了中国人的人生信念与精神追求。

如今制度化儒家已然解体,社会形态、家庭结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弘扬家国天下观念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家国天下观念强调家庭的重要性,这在今天仍不过时。

孟子曰“天之本在家,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治家是治国的起点,家庭有序,国家才能稳固,家庭和睦,国家才能兴旺。

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强势导致家庭私生活式微,家教逐渐被社会道德教化替代,家风也慢慢淡出现代社会文化评价视野。

现代社会的秩序不单单靠宏观制度保障,也需要个人美德支撑,个人美德的养成关键在家庭,因此,在家庭与私人领域,仍需大力弘扬孝悌之道,提倡忠恕爱敬之德,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让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其次,家国天下观念是现代中国社会伦理的重要维度。

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儒家所追求的国家秩序,实质上是家庭秩序的扩大反映,爱国和爱家有高度的一致性。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各种价值观念不断碰撞,但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障,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家国天下的教化塑造了中国人的人格精神,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意识。

这种认同感和责任意识在今天常表现为个体对国家的热爱,对民族统一的追求,对国富民强的企盼。

最后,家国天下观念有助于当下中国建构互助型社会。

儒家主张把基于血缘关系的爱推及大众乃至万物,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践行“泛爱众”的理想。

《礼记》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论语》又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视天下为一家,这让儒家的仁爱观念具有超越个人和家庭局限的可能,达到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仁民爱物”的境界。

当今中国经济腾飞,竞争加速,价值观冲突激烈,人们容易处于焦躁不安、互不信任乃至相互算计的人际危机之中。

秉承儒家的家国天下观念,发扬儒家“仁民爱物”的精神有利于人们处世冷静达观,在竞争中存互利互惠之心,于合作中求共赢发展,从而助力当下建构互助型社会。

世易时移,但家国天下观念仍然为我们的个体生命带来精神关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积极的精神动力,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和弘扬。

(摘编自金香花《“家国天下”观念的历史形成及其现代意义》)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经过儒家思想的长期教化,家国天下观念不断影响并塑造了中国人的种品格。

B.儒家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如今已然解体,但其思想对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意义。

C.家国天下观念有助于家庭伦理建设,但对处理现代社会公共领域事务价值不大。

D.儒家注重家庭伦理秩序和家庭关系和睦,这种秩序与和睦通过“孝道”即可实现。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围绕家国天下观念的当代价值,展开多角度论述,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

B.文章多处引用儒家经典言论,是为了更好地阐释家国天下观念的内涵及价值。

C.文章第二段采用正反对比论证,突出家国观念对当代家庭伦理建设的重要性。

D.文章把回顾历史和关照现实统一起来,既有历史的纵深感,也有现实针对性。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弘扬孝悌之道,提倡忠恕爱敬之德,要注意对传统家庭伦理观批判性继承,使之对现庭建设有积极意义。

B.家国天下观念影响并塑造了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人格精神,明代顾炎武所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为佐证。

C.家国天下观念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兴旺相关联,凝聚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让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完全一致。

D.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扩展为天下为公的意识,使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固,字子坚,汉中南郑人,司徒郃之子也。

少好学,常步行寻师,不远千里,遂究览坟籍,结交英贤。

四方有志之士,多慕其风而来学。

京师咸叹曰:“是复为李公矣。

”司隶、益州并命郡举孝廉,辟司空掾,皆不就。

阳嘉二年,有地动、山崩、火灾之异,公卿举固对策,诏又特问当世之敝,为政所宜。

固上疏奏对,顺帝览其对,多所纳用,以固为议郎。

永和中,荆州盗贼起,弥年不定,乃以固为荆州刺史。

固到,遣吏劳问境内,赦寇盗前衅,与之更始。

于是贼帅夏密等敛其魁党六百余人自缚归首固皆原之遣还使自相招集开示威法半岁间余类悉降,州内清平。

上奏南阳太守高赐等臧秽。

赐等惧罪,遂共重赂大将军梁冀,冀为千里移檄,而固持之愈急。

冀遂令徙固为泰山太守。

时泰山盗贼屯聚数年,郡兵常数千人,追讨不能制。

固到,悉罢遣归农,但选留任战者百余人。

以恩信招诱之。

未满岁,贼皆弭散。

迁将作大匠。

及冲帝即位,以固为太尉,与梁冀参录尚书事。

……时太后以比遭不造①,委任宰辅,固所匡正,每辄从用,其黄门宦者一律斥遣,天下咸望遂平,而梁冀猜专,每相忌疾。

后岁余,甘陵刘文、魏郡刘鲔各谋立蒜为天子,梁冀因此诬固与文、鲔共为妖言,下狱。

门生渤海王调贯械上书,证固之枉,河内赵承等数十人亦要斧锧诣阙通诉。

太后明之,乃赦焉。

及出狱,京师市里皆称万岁。

冀闻之大惊,畏固名德终为己害,乃更具奏前事,遂诛之,时年五十四。

(节选自《后汉书·黄琼李固传》)【注】①不造,不幸。

指汉顺帝死后,冲帝、质帝都只作了一年皇帝就死了之事。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于是贼帅夏密等敛其魁党∕六百余人∕自缚归首∕固皆原之∕遣还使自相招集∕开示威法∕半岁间∕余类悉降
B. 于是贼帅夏密等敛其魁党∕六百余人自缚归首∕固皆原之∕遣还∕使自相招集∕开示威法∕半岁∕间余类悉降
C. 于是贼帅夏密等敛其魁党六百余人∕自缚归首∕固皆原之∕遣还使∕自相招集∕开示威法∕半岁∕间余类悉降
D. 于是贼帅夏密等敛其魁党六百余人∕自缚归首∕固皆原之∕遣还∕使自相招集∕开示威法∕半岁间∕余类悉降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司徒,周时为六卿之一,曰地官大司徒,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的教化。

西汉时,改丞相为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列三公。

东汉时改称司徒。

B. 坟籍,《三坟》《五典》相传为我国最古老的书籍,后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C. 阳嘉,东汉顺帝年号。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君主发起,由汉武帝首创,始创年号为武帝。

D. 门生,东汉时称儒学宗师亲自授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

东汉中后期,渐与宗师形成私人依附关系,门生要以君臣父子之礼事宗师。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固好学多识,让人仰慕。

他幼年时非常好学,深入研究典籍,结交英雄豪杰。

四方有志之士,多仰慕他的风采,来向他学习。

B. 李固不畏权贵,刚直不阿。

他上奏揭发南阳太守高赐等人贪赃枉法的事,梁冀为此事派人急行千里传送赦免高赐等人的公文给李固,而李固追究这件事越发紧急。

C. 李固忠于职守,治贼有方。

他在泰山任上,派遣官吏慰问境内百姓,赦免那些盗贼以前犯下的过错,让他们重新开始。

D. 李固很有名德,遭人忌恨。

他作宰相时,匡正朝弊,多被采用,深得民心,却遭到了梁冀的猜忌,梁冀借机诬陷他,把他投入了监狱,最终把他杀掉了。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京师咸叹曰:“是复为李公矣。

”司隶、益州并命郡举孝廉,辟司空掾,皆不就。

(2)固到,悉罢遣归农,但选留任战者百余人。

以恩信招诱之。

未满岁,贼皆弭散。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东都送郑处诲校书归上都[注]
杜牧
悠悠渠水清,雨霁洛阳城。

槿堕初开艳,蝉闻第一声。

故人容易去,白发等闲生。

此别无多语,期君晦盛名。

[注]太和九年,杜牧被授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八月赴东都洛阳上任。

因此逃过了十一月的甘露之变的险恶风波。

此诗作于他到洛阳上任后的第二年。

郑处诲:太和八年登进士第,上都:今陕西西安。

14.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点明送别地点、对象及其归处,首联扣题交代送友的地点与环境。

B.“悠悠”“清”写出渠水之绵长、清澈,“雨霁”点出雨后洛阳城风景的宜人。

C.颔联中“初”“第一”呼应“霁”字,突出景之清丽,表达了诗人归隐之念想。

D.颔联分别从视觉与听觉角度写景,叶落、花开、蝉声点出时序变换,为颈联伏笔。

15.颈联、尾联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回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情境式默写。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面对美丽江山,感慨千百年来涌现无数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卒章显志,表现自己不向权贵低头的决心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露了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俗不合的性格,也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7.下面是学校广播站的一份广播稿初稿,其中有五处不合语体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同学们:大家好!欢迎聆听校园广播。

今日的主题是“礼行天下”。

中华文明已逾五千年,中国素享“礼仪之邦”美誉。

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要学礼、知礼、守礼,切勿做出违背礼仪的事情。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18.现代作家毕淑敏认为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是水、阳光、空气、笔和鲜花。

她认为水、阳光和空气是生
命存在的前提,鲜花是爱与美好,而笔则是她努力追求的理想。

水、阳光、空气对于每个人都应当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请你写出你生命中最重要的区别于作者的另两样来,并简单解释理由,每条理由不能超过20字。

①_ ,理由
② ,理由
四、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2015版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有大家熟悉的教师、医生、警察、律师等传统职业。

近日发布的《关于拟发布新职业信息公示的通告》,新增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连锁经营管理师、网约配送员、健康照护师、呼吸治疗师、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无人机装调工等共16个新职业。

在新时代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高中生的你,对于将来的职业生涯有着怎样的思考和选择?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以“时代与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的演讲稿,表达你的思考和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考虑:1.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隐含意义。

所以阅读文章时,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意义,结合文章的感情脉络、语法逻辑以及具体的语言环境,深刻体味、理解作者的用意。

2.理解词语的临时意义,辨别不同义项。

每个词语都有其基本意义,但有时却可被赋予临时意义。

阅读文章时,要注意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将词语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要在明确词语所在语句的句意、所在段落的含义、所在语段前后关系的基础上理解词语。

还要注意词语本身具有的含义,要能准确理解词语的比喻义(从分析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手,寻找本体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引申义、双关义(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象征义(象征的对象是什么)、反语义、色彩义(褒贬互换)。

(1)“怜悯”本义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结合文本来看,上文写“由于我的咯吱咯吱响的靴子”可知是我的靴子穿坏了,而格斯拉却让我把靴子拿回来,我有对穿坏靴子的抱歉之情,再由下文“我完全可以想像到他埋头细看那双靴子时的历久不停的悲伤心情”可知,这双靴子给格斯拉带来长久悲伤的同情。

(2)“漫不经心”本义是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结合文本来看,前文“有一次(也只有这一次),我穿着那双
因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买的靴子,漫不经心地走进他的店铺”,可知我走进格斯拉的店是一种偶然。

再结合后文格斯拉的神态、动作以及语言,可以看出这双次等皮革做的靴子给他带来了很深的伤害,他即将失业,店铺即将关门。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本,然后围绕中心问题去文中圈定范围,有时原因类题可以从相关的人物身上去寻找,也可以结合文中的社会环境来体会。

本题中,要回答“格斯拉最终饿死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格斯拉自己一方,从文中的语言“这些靴子比以前的格外经穿。

差不多穿了两年,我也没想起要到他那里去一趟”,可以看出格斯拉做的靴子经久耐穿,品质出众,而他的处境已经让他快濒临倒闭,可他依然坚持做高质量的靴子,减少了靴子的回购率,赢得了诚信,但也使得自己陷入了困境。

从社会环境来看,通过格斯拉的语句,“他们把一切垄断了,”他说,“他们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

我们热爱靴子,但是他们抢去了我们的生意。

事到如今——我们很快就要失业了。

生意一年年地清淡下去——过后你会明白的。

” 可以知道,大公司采取垄断手段,并且通过广告宣传抢走生意,致使格斯拉等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鞋匠最终潦倒的死去。

所以可以概括为(1)制作过分经穿的鞋子;(2)不打广告不宣传;(3)大公司的垄断;(4)在困境中依然坚持做最好的靴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人称在小说中的作用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根据文中出现的人称判定使用的人称;其次,熟悉了解人称的作用,如:①第一人称:增强小说的真实性和亲切感,拉近作品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便于作心理描写。

但在叙述上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

②第三人称:以旁观者身份来讲述故事,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叙述相对自由。

但显得不太亲切。

③第二人称:直接对话,真切自然;直面对象,便于抒情;若对象为物,则具有拟人化作用。

最后,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根据文中出现的人称“我”可知选文是运用第一人称来讲述故事。

第一人称的好处主要有:
首先,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可以接近和读者之间的距离;其次,“我”是情节发展的一部分,文中多用对话的形式,以“我”的经历,与格斯拉的对话以及格斯拉自己对自己当下的处境的描述,可以了解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鞋匠的艰难处境,也可以知道在这种艰难处境中鞋匠依然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品质,坚持做质量上乘的靴子,不肯为利益改变自己的节操,表达了对社会底层劳动者的尊重。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

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