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09-15T14:34:57.69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12期作者:梁秀发[导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也就是之前的思想品德课,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和道德素质,让学生在学得知识的同时梁秀发
广西百色市靖西市第三中学 533899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也就是之前的思想品德课,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和道德素质,让学生在学得知识的同时,成为对社会发展、对自身发展有用的人。
但是在传统的学习认知里,因为道德与法治课比较乏味,导致初中学生放松了对道德与法治课的主动学习。
教师要在教学中纠正学生的认知,并采取积极的教学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引言
不少初中生认为,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非常枯燥、乏味的学科,理论知识也比较冗长,依赖死记硬背,学生很难掌握其中的关键点。
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讲述一些同教材知识相关的故事,这样往往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本文探讨如何运用故事法强化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推动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
在进入初中阶段后,学校在不同年级都会设置道德与法治课,但是这门课不像英语、语文和数学一样重要,教师要求也不够严格,还有就是道德与法治内容相对简单、容易理解,基于以上原因,初中生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不高,在课堂学习中以一种轻松的心态来应付,不能够认真听讲,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度过小学阶段后,初中生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开始了青春期,在智力、思维方面有了快速发展,进入人生成长的黄金期。
道德与法治能够帮助班级学生快速融入新环境、新集体之中,使他们能够认识和提升自我,了解到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二、故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充足、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一堂课成功的前提。
教师要注重自己的服装仪表。
服装整洁得体、优雅大方,有气质、有美好形象的教师,必然为学生所喜欢,进而喜欢我们的课堂。
课前教师要做足充分的备课准备,课前准备越充分、越熟练,课堂驾驭越能运用自如,学生学习效率越高,教学效果越好。
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堂而言,教师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在备课阶段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地为不同的学生设计制订清晰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循序渐进。
(二)、结合教学目标,选择典型的故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中学德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能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但是由于有些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得不够透彻,因此,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按照教学目标,加入一些典型故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知识。
例如,教学“友谊的天空”这一章节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之间的感情比较淡薄,分析原因以后,主要是部分学生对朋友的认知还停留在非常?薄的层面。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重新设计故事内容:两个好朋友到海边旅游,在旅游过程中,他们遇到一只黑熊,其中一个人快速地爬到树上躲着,另一个人看到毫无希望,忽然灵机一动,就躺在地上屏住呼吸,听说黑熊不吃死人。
这时候,黑熊走到他面前,用鼻子闻了下,就走开了。
五分钟以后,树上的人下来,问黑熊在他耳边说了什么?那人表示:那只黑熊告诫我,以后不要和那些贪生怕死、无法共患难的人做朋友。
故事讲完以后,教师要询问学生: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在学生思考的时候,教师开始点题,引出这堂课的重点词:友谊,让学生明确地意识到:朋友之间应该互帮互助,尤其是处于困境时,只有那些共患难、懂得雪中送炭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
(三)、利用故事教学法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传统学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不足,会影响到学生教育的效果,而利用故事教学法开展学生教学,师生可共同参与到故事教学情景中。
在故事情景中,教师可以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根据故事进行相关的情景演练。
同时也可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故事情景中,与学生共同进行故事情景演练,以不同的角色参与到故事情景中,不仅增加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结束语
故事可以将学生和教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怀着一颗真诚的心走入课堂,逐渐领悟到故事的真正意义。
同时,教师要按照初中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故事进行启发和引导,尽量不用说教的方法,而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另外,在用故事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对内容进行必要的延伸,提升学生的品德,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推动中学教育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房雪梅.生活故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9.
[2]王有斌.浅谈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24):117.
[3]徐夏月.情境教学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思考[C]..教师教育论坛(第三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