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1].佛山市高三语文答案【08.1.5.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8[1][1].佛山市高三语文答案【08.1.5.版】.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D【A项,瞰kàn。
B项,篑kuì。
C项,裨bì、券quàn。
】
2.C【A项“充斥”:充满、塞满(含厌恶意)。
B项“不只”应改为“不止”,“不只”意为“不但”;“不止”,表示超出一定的数量或范围。
D项“忍痛割爱”,多形容对已得之物不情愿放弃,与原句意境不符。
】
3.C【A项“特别”与“殊荣”语意重复。
B项成分残缺,“体现”缺少宾语中心语。
D 项结构混乱。
“自然增长率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上,超过8‰”应改为“自然增长率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8‰以上。
”】
4.D【“改革开放”“推进”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经济发展”生发“交往频繁”,引起“思想观念变化”】
5.C 【谢:谢罪】
6.A 【两个“于”都是介词,“在”的意思;B项,介词,把/连词,由于;C项,介词,替/动词,是; D项,副词,竟然/副词,于是,就】
7.A 【①是献计;⑤是讲为民请求,这些与“为人恭谨”无关】
8.D 【“让出上林空地给百姓耕种”,与原文不符。
】
9.(1)派使者授予萧何相国之职,增加封邑五千户。
【得分点:“使”,派,1分;“益”,增加,1分;句意,1分。
】
(2)因为皇上在军中,所以我就在后方安抚勉励百姓,拿出自己家里所有的财物资助军用。
【得分点:“为”,因为,1分;“佐”,资助,1分;句意,1分。
】
(3)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如果遇到对百姓有利的事情就替他们请求,这的确是宰相应做的事情。
【得分点:“茍”,如果,1分;“于”,对,1分;句意,1分。
】
10.(1)“绕”字好,因为它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
【只答“绕”字好或“晓”字好,而不作分析,不给分。
只从字音角度来比较,用“绕”好,避免与“小”重音,言之成理,给2分。
言之成理即可。
】
(2)答案可以有两种,答其中一种即可。
①同意。
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
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
【观点1分,联系诗句内容分析2分。
只答同意,没分析不给分。
】
②不同意。
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
“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
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
【观点1分,联系诗句内容分析2分,其中乐景衬哀情占1分。
】
11.(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3) 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每空1分;如有错漏,计0分。
】
12.C、E 【C.这些问题都与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核心价值的西方理性中心主义文化有着根本的内在联系,所以,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必然结果的,而不是背道而驰。
E.“必将”绝对化,把理论变成了必然。
对一个得3分;答案超过2个,计0分。
】
13.A【“全球化的超国家、超文化、超等级、超地域的百姓的巨型狂欢节”说明奥林匹克运动的范围之广,参与之众,其中必有“崇高的奥林匹克精神”。
】
14.不可以省去,理由:
(1)前三段写奥林匹克精神形成于西方文明,从而为“奥林匹克运动中出现的问题无法仅靠西方文化去解决”的观点,提供了事实上的论据。
(2)前三段写奥林匹克运动已经“成为全球文化多样性与差异性互补共存的平台”,为本文的中心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回应与补充”提供了可能性,只有有了这个平台,中国传统文化才有可能对奥林匹克精神产生“有益的启示”。
【4分,每个理由2分,只答“不能省去”者不能得分】
15.(1)中国传统文化说“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强调个人的不断进取,和“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有相似之处,但是,“更快、更高、更强”一味强调进取,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天人和谐”,反对片面地强调人对自然、天地的超越的观点格格不入。
(2)中国礼乐文化强调的不是技艺的竞赛,而是通过技艺的修养来完善人格,促进心灵与体格之间的和谐互动,而“更快、更高、更强”过度强调比赛成绩,忽视心灵提升。
(3)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克己”,提倡节制与合理控制人的欲望,反对对生命的无度消费。
而“更快、更高、更强”过度强调人对自我极限的挑战,过度竞争化,并由此引发了滥用兴奋剂、职业性腐败等问题。
【5分,三点回答两点即可,意思对即可,对一点得3分,对两点得5分】
16.1.管理不善(领导不力);2.人浮于事(人心涣散);3.华而不实(只说不干)等等。
【只要符合题意、从不同角度概括而要点又不超过6个字的,均可。
每个要点,各2分。
】
17. 采用了白描
..的手法。
(2分)。
这样写,一方面能够简练传神地突出人物性格,“干练”一词带有讽刺意味;另一方面能带来含蓄的效果,虽着墨不多,却能余味无穷。
(2分)
18.小说以“标语”为题,有以下作用:(1)小说在开头、中间、结尾三次提到标语,在文中起到线索作用。
(2)暗含讥刺幽讽,有揭示主题的作用。
(2分)
“风似乎变了方向”的寓意是:轧钢厂会改变过去光喊口号的做法,将进行实实在在的改
革。
(3分)【大意相符即可。
】
19.(1)为表现她成为博爱的人提供必要的成长(家庭)背景。
南丁格尔家庭的富裕、高贵,使她受到良好的教育,知识渊博。
父亲主张自由博爱对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为表现南丁格尔的与众不同:不愿意过安逸而毫无意义的生活。
【答对1个要点,得3分;答对2个要点,得5分。
】
20.(1)自然环境:疾病流行、生活条件差、死人多。
(2)人文环境:拥挤、受医生排挤
【答对1条得2分,意思对即可。
】
21.(6分)因为南丁格尔:(1)具有博爱精神,充满爱心,关注普通士兵;(2)敢于自立,刚毅果断,与世俗抗争;(3)不怕困难和牺牲,勇于奉献。
【可结合传记列举,上前线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救助伤员;为死亡的士兵写家信;跪地工作几小时;同家庭抗争,作护士;与医院院长抗争,争取参加救护工作等。
答到1点并有佐证得2分,答对2点得4分,答对3点得6分。
】
22.答案示例:
潇洒是为了民族大业,临危不惧,勇于献身的人格境界,如史可法的潇洒。
潇洒是经过长期磨砺,掌握规律,游刃有余的一种自由.如庖丁的潇洒。
(6分)
【均以“潇洒”开头,1分,结构相似,2分,内容恰切并与例子吻合2分,举例1分】
23.答案示例:
小东说:“你很讲个人卫生呢!”或“您又忘记了……”
小明说:“我也会讲公共卫生的。
”或“谢谢提醒。
”(6分)
【小东的话必须含蓄委婉,并有提醒作用;不应该是教训等不合同学身份的语言。
小明的回答也应该是表达谢意或表示歉意的话语。
】
基础等级50分内
容
25分
一等(25-21分) 二等(20-16分) 三等(15-11分) 四等(10-0分)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表
达
25分
一等(25-21分) 二等(20-16分) 三等(15-11分) 四等(10-0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文字流畅
书写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文字通顺
书写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文句基本通顺
书写潦草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文句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难辨
发展等级 10 分
一等(10-8分) 二等(7-6分) 三等(5-3分) 四等(2-0分) 立意深刻
材料丰富
语言表现力强
见解、构思新颖
立意较深刻
材料较丰富
语言表现力较强
见解、构思较新颖
立意略显深刻
材料略显丰富
语言略有表现力
见解、构思略有新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二)几点说明:
1.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所选文体的要求。
2.发展等级评分,依据4个评分点,不求全面,只需一点突出,即可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3.缺题目扣2分。
错别字每1个扣1分,重复的不计。
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全文不足300字,在10分以下评分。
4. 确认为抄袭的文章,“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5.全市平均分控制在39分左右。
(三)审题提示
1.从整体看,立意可以是:祸福与共;互利共赢;善于区分敌友;换位思考,推己及人……
2.从甲的角度看:自私害己;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从乙的角度看:应让自私者自食其果;应宽以待人,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附:参考译文
陈豨谋反,皇上亲自统率军队去平乱,来到邯郸。
韩信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用萧何的计谋诛灭了韩信。
皇上听到已经诛灭韩信的信息,派使者授予萧何相国之职,增加封邑五千户,命令五百士兵和一个都尉作为相国的卫士。
很多人都来向萧何祝贺,惟独陈平替萧何忧虑。
陈平对萧何说:“灾祸从此开始了。
皇上在野外蒙受日晒雨淋的辛苦,而你却待在朝内,没有蒙受箭和垒石的祸殃,增加你的封邑,为你增添卫兵的原因,是因为当前韩信在关中谋反,对你也产生了疑心。
设置卫兵来护卫,不是用这来宠幸你啊。
希望你能辞让封邑,不接受护卫之卒,拿出全部的私家财物资助军用。
”萧何听从了陈平的计谋,皇上高兴。
那年秋天,黥布谋反,皇上亲自统率军队去击他,多次派使者去问萧何怎么办。
萧何说:“因为皇上在军中,所以我就在后方安抚勉励百姓,拿出自家所有的财物资助军用,如同诛灭陈豨时一样。
”有人劝说萧何说:“你要被灭族的时候快到了,皇上之所以多次问你怎么办,是害怕你不久发动关中谋反。
现在你何不多买田地,以低价格向人赊买物资来自己陷害自己?如果这样,皇上一定会心安。
”于是萧何听从了这个人的计谋,皇上于是非常高兴。
皇上结束了对黥布的攻杀回来,百姓在路上拦住皇上,不让前行,向皇上呈上状纸告相国强行贱买百姓田地房屋的有数千人。
皇上回到京城,萧何拜见皇上,皇上笑着说:“现今的相国对老百姓是多么有利!”皇上就把百姓上告的状纸全部丢给萧何,说:“你自己去向
百姓谢罪。
”后来,萧何替百姓请求说:“长安土地狭小,上林多有空地,荒废在那里,希望发布命令让百姓进入上林耕种,不收取禾杆,把它们留下作为野兽的饲料。
”皇上非常生气地说:“你一定接受了商人的很多财物,这才来替他们请求要我的上林苑!”于是,把萧何交给廷尉,戴上刑具,拘囚起来。
过了几天,王卫尉待走到皇上面前说:“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如果遇到对百姓有利的事情就替他们请求,这的确是宰相应做的事情。
陛下为什么却怀疑相国接受了商人的钱财呢!”这天,皇上派使者拿着符节赦免放出了萧何。
萧何年老,一向恭敬谨慎,赤着脚入朝谢罪。
皇上说:“你为百姓请求耕种我的上林苑,我没有答应你,我不过是桀纣那样的一个国君,而你却是个好相国。
我故意拘囚你,是要让百姓知道我的过错。
”。